解读语文教材中的变态人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7:33:33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录的人物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追求,是人们分析判断该时代一个重要依据。而变态人物以其独特的表现,在文学园地里绽放出奇异的光芒。解读他们可以更好地知人论世,汲取有价值的文学素养。
一、变态人物的概念
晓苏教授指出,心理被扭曲,已经变得不正常的人物。写作中把普通存在人们心中的某一种变态心理加以集中加以夸大加以放大,就可能创造出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的典型人物来,即变态人物。
二、变态人物产生的社会背景
可以说,变态人物首先是一个普通人,具有一般人的生理、情感即理想追求的特点,具有自然人的共性。这些人物在典型的社会背景影响下,以渐变式或突变式、演变式的方式成为带有个人符号并具有典型意义的变态人物。
社会背景成为人物变态的重要土壤。政治意识形态的定位导引着主流的价值取向,民众的意识观念也刺激和左右了一种时尚。如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浸染下,读书人苦读“十年寒窗”以期实现“暮登天子堂”的完美变身。
三、变态人物的类型及表现
根据中学课本中变态人物内在的趋力和外在的变现可以进行如下分类:
追名逐誉型,贪利霸物型。寄神托命型;动作怪异类。语言怪异类。表情怪异类服装怪异类等。
所谓追名逐誉型,是为了追求一种外显的名誉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表现出来的变态。如《孔乙已》中的孔乙已即使身上的长衫十多年没洗没补也不愿脱下,这是源于一种虚名。即‘穿长衫是读书人的象征,我穿长衫就表明我是与一般短衣帮不同的读书人。’
所谓贪利霸物型,就是对物质利益的过度追逐而不顾其他一切而表现出的变态。课文《泼留希金》的主人公泼留希金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他每天在村子里转来转去,以至于他走过的路根本不用打扫。甚至只给小外甥一枚旧纽扣做见面礼。
所谓寄神托命型,就是因现实的残酷导致理想破灭,尊严被践踏而麻木于外界的批判表现出寄托神灵和自我精神胜利的一种变态。如《阿Q正传》中阿Q被人打还麻木地说“儿子打老子”。《故乡》中的闰土因现实的残酷让他麻木,寄托神灵,对儿时的好友也叫出“老爷”,由一个开朗活泼的捕猹少年英雄变态成无理想无活力的行尸走肉。
变态人物因为心理被扭曲,当一定外部环境激发时,呈现出不同的表现:
(一)动作怪异类
《范进中举》中范进得知中举后,双手一拍,一路走一路跑,这是长期郁积的欲望瞬间达成所表现出不同常规的动作。
(二)表情怪异
范进闻讯中举,披头散发,目光呆滞,孔乙己被众人讥笑时极力辩解,青筋根根暴起,由于变态人物心理而转化为一种非平和的、非平常的、非稳定的表情。
(三)语言怪异
当对象心理变态时,在语言上也表现出怪异。孔乙己被人揭偷书时,连声辩解:“窃书不能算偷书”,“读书人的事,君子固穷”之类语言。
(四)服饰怪异
《装在套子里的人》里的别里科夫“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靴,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从此,“套中人”的怪异服饰就成为一切害怕新生事物的变态人的代名词。
四、变态人物的心理矛盾剖析
变态人物之所以发生行为、语言、表情等外部怪异表现,其根源在于其自身无法化解的心理矛盾。
(一)人格结构失衡
弗洛伊德有本我、超我和自我之说。“本我”是有生俱来,带有原始动物性本能。“超我”在一定社会环境下形成合并包含有精神道德、品格等时代因素,追求人性等高尚与完美。它们自然形成一对矛盾,动荡失衡是它们的常态。遵循现实原则的“自我”在它们之间起着调和作用,使人格结构保持平衡与和谐,否则任何一方占了上风,都会出现心理失衡,造成人格分裂。如孔乙己人格失衡表现为“超我”过于膨胀,使“本我”受到严重压抑。因为他内心的“超我”是考取功名,“超我”恶性膨胀使他最终失去颜面和尊严,这种异化人格驱使他“自我”弱小,失去调节功能,连解决一个普通人自身吃穿住就不能而去偷窃时,离“本我”越来越远。
(二)心理需求层次的割裂
马斯洛心理需求说分为五个层次:心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宿需求、尊重和自尊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它们具有层次性,且每一时刻最占优势的需求支配着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力量。人物在一定社会条件不能顺应变化,造成严重的心理冲突,失去“自我”,不能排列自己心理需求,丧失了自赎能力就会变态。
范进进学回家,饿得两眼发花,心理需求的最低层次都难得到保障,在没中举前,岳父胡屠夫动不动啐他一口,他的安全需求虽然无障,但尊严和自尊的需求连在最亲的人面前都不能保证,至于众邻里平时的漠然处之,张乡绅的不曾往来就更谈不上爱和归宿的需求,虽然“自我实现”的需求,在中举的瞬间好像变成现实,但最高级的需求没有低层次需求吃撑,就像空中楼阁,难以支持,需要层次脱节使范进不能控制自己,难免会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