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物节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53:46
(2009-01-25 02:25:11)转载
标签:养生
保健
节律
生物钟
泰尔其尔
奥地利
杂谈
分类:八斗才高之转载他人
你有过这种体验吗?有时感到体力充沛,情绪饱满,精神焕发,有时却有感到浑身疲乏,情绪低落,精神萎靡。迥然不同的两种现象怎么会发生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呢?
二十世纪初,德国医生弗利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瓦斯波达通过长期观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人体内存在着一个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期以及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期。以后奥地利的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成绩后,发现人类智力的波动周期为33天。这些就是人体的生物节律!
人体生物节律是指体力节律、情绪节律和智力节律。由于它具有准确的时间性,因此,也称之为人体生物钟。//by http://CiDu.Net
生物钟是生物体随时间(昼夜、四季等)作周期性变化的生理现象,它们由环境作用于生物种族,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由生物体的细胞染色体所记录,受中枢神经制约。据国外一些科学家从本世纪初就开始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每个人的生命从出生之日起一直到谢世,其情绪、体力和智力呈高潮和低潮有规律的周期变化。人的情绪的生物钟周期是28天,体力的生物钟周期是23天,智力的生物钟周期是33天。人的这三种生物钟,又是互相影响蜜切关联的。生物钟的每个周期,首先由周期日开始,进入高潮期,经过临界日,进入低潮期,再由周期日开始,进行往复式的循环。每个周期的中间日为临界日,前半个周期为高潮期,后半个周期为低潮期。//by http://CiDu.Net
周期日时,人体正处在转换之中,新思想、新行动易在此时产生。虽思维活跃,但辨别力差,身心起伏不定,盲目易动。周期日也是每个周期的开始日,为期一天。当人体处在高潮期时,体力充沛,身体机能协调性好,有较强的抗病能力;精神饱满,乐观向上,与人相处和睦;思维敏捷,头脑反应灵敏,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记忆力强,注意力集中,即人体有利日。高潮期结束,人体进入临界日。//by http://CiDu.Net
临界日时,人体由高潮期向低潮期转换,此时身体各部机能处于调节之中,周身无力,心情烦躁,协调性差,易出差错,易产生忿恨情绪和盲目行为,同时对疾病的低抗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均明显下降,即人体有害日。临界日前后一两天的低态反应,即是临界日的外延。过了临界日,人体进入低潮期。//by http://CiDu.Net
人体处在低潮期时,体力不足,易疲劳,耐力下降,做事拖拉,对疾病抵抗力减弱;情绪低落,意志沮丧,喜怒无常;思维迟钝,记忆减退,反应缓慢,判断力降低,机体各方面协调性差。低潮期结束。人体进入周期日。//by http://CiDu.Net
当两个周期的临界日或三个周期的临界日重叠在同一天或非常接近时,比单临界日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行车事故、伤亡事故、决策失误、言行不当、竞赛失利等将会明显增多。//by http://CiDu.Net
人体的机能活动是有节奏的,无论是一天,一段时间,乃至一生,都是如此。人体机能活动在一段时间的节奏性,称为人体生物节律。
科学研究指出:从人诞生的那一刻起,三种生物节律就开始活动,并一直有规律地延续到死亡。体力周期23天一循环,情绪周期28天一循环,智力周期33天一循环。从出生那天起,这三个周期都由零点开始进行循环。首先走向正时相,称高潮期。在这个阶段,分别与每个周期有关的各种能力均处于高潮状态,亦即释放阶段。达到最高点后便逐渐下降,穿过零点,进入负时相,称低潮期。在低潮期体内处于再补充、再积累阶段,体力、情绪和智力处于低下状态。到这个阶段结束,再次穿过零点,向高潮期过渡,开始新的循环。由于周期具有对称性,因此体力周期正负时相是11.5天,情绪周期正负时相是14天,智力周期正负时相是16.5天。人体各节律处于最虚弱、最脆弱的状态并不是周期的最低潮阶段,而是在每个周期高潮期向低潮期过渡时,或由低潮期向高潮期转移穿过零点的时候,这一天称为临界日。这三个周期在人诞生时从零点开始,经过52.2年才能同时通过零点,平时很少能同时处于一个阶段。有的节律是高潮,有的节律便处于低潮,以独特的组合方式来表现每一天特定的三种生物节律。
健美比赛是以表演的形式来展示肌肉和体型的。健美训练则是以增大肌肉围度、雕塑肌肉形状力度、分离度和改善体型为目的而采用的一种特殊练习方法。因此,体力周期的节律与健美训练密切相关。
测试、研究、调查的结果表明:在饮食结构和训练计划相同的情况下,体力周期处于低潮时,人体的吸收能力远高于高潮期,运动能力却远低于高潮期。高潮期是机体能量释放阶段,各系统向外挥发能量,以保证机体正常工作。此时机体的吸收能力、储存能力处于低潮,即使饮食稍差,运动状态也保持良好。低潮期是能量补充、积累阶段,各系统都在积累、储备能量,以为下一次释放能量做准备。此时机体的运动能力下降,吸收能力提高,饮食再好,运动状态也不佳。
根据人体生物节律的这一特性,在训练和饮食上就要进行科学安排,以达到最佳效果。首先,饮食营养的摄取不是看吃得多,而是看能吸收多少。以每天来说,最佳补充时机是在刚练完后不久;以每个周期来说,则是在低潮期。掌握这一规律,不仅效果好,而且能节省开支。从训练上看,体力高潮期应多注重肌肉力量训练和线条训练,低潮期应多注重肌肉围度和充实度的训练。临界日最好休息,可进行一些娱乐性活动。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生物三节律与安全生产
〔作者:张国光     来源:人民铁道报    发布时间:2004-10-25    责编:周文国〕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尽管各个单位采取许多措施严加防范,但事故随时都有出现的可能。笔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忽视生物三节律是事故总数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20世纪初,英国医生费里斯和德国心理学家斯沃特博同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些病人因头痛、精神疲倦等原因,每隔23天或28天就需治疗一次。于是他们就将23天称为“体力定律”,将28天称为“情绪定律”。20年后,特里舍尔发现学生的智力是以33天为周期进行变化的,于是他就将其称为“智力定律”。后来,人们就将“体力定律”“智力定律”和“情绪定律”总称为生物三节律。
人的一生,生物三节律一般没有变化,而且不受任何后天影响。三种节律都有自己的高潮期、低潮期和临界日。以情绪为例,在高潮期内,人的精力充沛、心情愉快,一切活动都被愉悦的心境所笼罩。人在低潮期内,情绪低落,反应迟钝,一切活动都被一种抑郁的心境所笼罩。人在临界日内,自我感觉特别不好,健康水平下降,心情烦躁,容易莫名其妙地发火,在活动中容易发生事故。三种节律周期不同,但有时会重合在一天,即双重临界日或三重临界日。临界日的重合加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在国际上人们将双重临界日和三重临界日称为一个人的“危险日”。
众所周知,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实现安全生产不可只重视设备不重视人,更不可只强调提高劳动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而忽视劳动者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安全生产是要讲科学的,对科学的理解不仅限于科学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其中也应包括对劳动者的科学认识以及对工作任务和工作时间的科学安排。如果每个劳动者都知道自己的生物三节律情况并科学地安排生产,那么就一定能把事故总数减少到最低程度。
生 物 节 律
生物活动的内在节奏性。每种生物的生命活动、生活习性都有一定的周期性变化,生物的内在节奏常与环境周期变化相对应,几乎都发生在固定的一段时间里,呈现了同种周期性生活节律,调节着生物的行为和生理的变化。如候鸟在春秋季节的迁徙、南北极动物按季节换毛、蝶类大多在白天活动、蛾类多在夜晚活动、雄鸡清晨啼叫、猫头鹰白天在树丛休息、蝙蝠到黄昏后飞出捕捉昆虫、牵牛花鼓起嗽盛开、夜来香傍晚花香扑鼻、午时花迎着烈日怒放待现象,都有节律的变化。生物节律是生物在进化的漫长历程中,在体内形成的一种近似钟的机构,它能够随着时间的变化,调节本身生理活动,使其在一定的时期开始、进行和结束。生物节律产生的原因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是生物体内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结果。据分析,帮助生物体较正时间的因素可能很多,温度、光线、酶的化学活性、神经系统的调控、激素等都与之有关。根据生物用量一样,病人在不同的时间内服用,疗效就不相同。时间生物学在医学治疗上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人体的内在节律,制定出最佳作息制度,可起到提高工作效率,防止疾病和事故发生的功效。
科学家发现人体内的生物钟很“固执”
http://www.sconline.com.cn 四川在线 2002-02-04 11:38:06
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人体内的生物钟相当“固执”,总是坚持每天24小时的作息时间表。如果把一个人放到每天时间不足或超过24小时的环境中,由于生物钟很难自动调节,他就会因为失眠等问题导致白天无精打采,影响工作效率。
这项发表在《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研究报告是由美国国家宇航局出资完成的。由于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不是“天长”就是“日短”,生物钟紊乱问题已经给他们的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例如宇航员在航天飞机上工作时,他们每天只有23.5个小时,而如果有朝一日人类登上火星,那里的一天则要长达24.5小时以上。如果宇航员不能调整“太空时差”,他就会经常感到疲倦,这在对每一项操作的要求都十分严格的太空中是十分危险的。这份研究报告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生物钟问题的兴趣。
什么是生物钟
人类早就发现,许多生物有着极强的“时间观念”。例如南美洲有一种第纳鸟,每隔30分钟就会“叽叽喳喳”叫上一阵,误差只有15秒;非洲丛林中还有一种小虫,每过一个小时就改变一种颜色,因此许多当地人把它们捉回去当“虫表”。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例如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树叶每隔2小时就要翻动一次。因此许多古代的学者或哲人推断说,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作息时间。
20世纪初,德国医生菲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斯瓦波达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人体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一周期的体力波动循环和以28天为一周期的情绪波动循环。20多年后,奥地利的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考试成绩后发现,人的智力周期为33天。此后,科学家又发现人在一天之中也存在着器官敏感程度、体温、血压等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并把它称为“生物节律”。20世纪中叶,有的科学家开始把这种生物节律比作钟表,“生物钟”概念被正式提了出来。
生物钟到底在哪里
既然生物体存在着这种周期性的生理变化,那么它们体内有没有一个专门负责这种变化的器官或组织呢?换句话说,生物的生物钟到底在哪里呢? 由于生物钟与日光照射有着密切联系,因此人们最初认为生物钟与大脑和视神经有关,并推测它的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它由一簇神经细胞组成,与视网膜神经相连。但是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钟遍布于全身的神经网络。例如雄性动物睾丸里就有明显的周期基因。另外一个实验还发现人的膝后也有“生物钟”,如果用强光照射膝盖后方部位,就能影响人体的作息规律。日本神户大学的冈村均教授通过在老鼠身上进行的实验也发现,哺乳动物的皮肤组织里存在着大量生物钟基因。他还把位于大脑中的生物钟称为“母钟”,把皮肤等组织细胞里的生物钟称为“子钟”,两者互相连动,工作机制也完全一样。
随着人类在生物工程领域取得的突破,对生物钟的研究也已经进入分子水平。日本科学家在分析了果蝇的大约1.4万个已经完成碱基对测序的基因后发现,其中超过1000个基因与生物钟有关。
如何遵守生物钟
生物钟是每个人的生理节律。每个人只有遵照这个规律作息,才能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否则就会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给疾病侵袭造成可乘之机,可谓是“顺我者昌,逆我者倒霉”了。科学研究已经揭示了一天24小时中生物钟的大致规律,我们可以根据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一般来说,每天6时—7时、10时—11时、18时—21时是三个适合学习的时间段,这些时间段里脑细胞活力强,记忆中枢敏感,是学习的黄金时间。6时—9时还是进行日光浴的最佳时间,这时的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为主,最有利于美容。保健专家还提醒我们,子夜零时至1时人体内释放的生长激素最多,新陈代谢快,皮肤细胞的增殖速度是醒时的8倍多,所以这段时间也被称为“美容睡眠期”,喜欢熬夜的人可要小心了。从运动角度看,16时—18时是理想时间,这时人的体力和耐力都达到峰值,听觉、视觉等感官也最敏锐,另外,此时日光中有益的紫外线光束增多,是一天中进行日光浴的第二最佳时间段。
虽然对生物钟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但是关于它的几个关键性问题仍然是众说纷纭,例如生物钟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的周期是受哪些因素影响的?它又是如何作用于生物体的?这些谜团只有随着科学的进步才能逐步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