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屋庄吉:孙中山革命背后的经济后盾- 中国日报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1:10:49
梅屋庄吉:孙中山革命背后的经济后盾
2010-04-21 16:37:52
[提要]  编者按:小坂文乃女士和中国有着深厚渊源:她的曾外祖父梅屋庄吉先生耗尽毕生积蓄资助孙中山搞革命,而孙中山早年在日本活动时经常出入的松本楼,如今的负责人恰好是小坂女士。可以说,梅屋一家不仅为孙中山提供了军事上和财力上的支援,而且连他的个人生活问题也帮了大忙。

孙中山与友人梅屋庄吉夫妇合影
编者按:小坂文乃女士和中国有着深厚渊源:她的曾外祖父梅屋庄吉先生耗尽毕生积蓄资助孙中山搞革命,而孙中山早年在日本活动时经常出入的松本楼,如今的负责人恰好是小坂女士。日前,她在东京松本楼向本报记者讲述了梅屋庄吉和孙中山交往的一些故事。
 
“君若举兵,我以财政相助”
我的曾外祖父梅屋庄吉(以下简称梅屋——编者注)出生于1868年,大约14岁时他坐着自己的船去了上海。当时,欧洲列强在上海横行霸道,欺压中国人民,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经过一番辗转,梅屋最终去了香港开设照相馆,并取得成功。当时照相馆里经常有一个英国人光顾,名叫詹姆斯·康德黎。梅屋经常与他探讨“为什么中国的土地由你们欧美列强控制,帝国主义为什么在中国为非作歹”等。而康德黎恰好是孙中山的医学老师,康德黎于是介绍两人相识。当时,孙中山29岁,梅屋27岁。梅屋英语和中文都很好,最初他们是用英语交谈的。
两人可谓一见如故。为了协助孙中山实现理想,梅屋决定倾囊相助,并立下盟约:“君若举兵,我以财政相助。”1895年孙中山筹划广州起义前,梅屋曾筹集资金从横滨、新加坡等地购置军械,但起义因消息泄露而流产,军械被海关扣留,孙中山被迫流亡海外。1900年孙中山筹划发动惠州起义,梅屋在香港出资购买了一批枪支弹药,秘密运往起义地点。梅屋的举动引起了清政府的警觉,他被迫关闭了在香港的照相馆,跑到新加坡,并开创了新的事业———电影业。
由于孙中山想使用飞机搞起义,梅屋就在日本建了一个简易飞机场。操纵飞机需要一种平衡的感觉,为了掌握飞机的平衡,来参加训练的中国学员被要求先学骑自行车,再学开飞机。这也是中国最早的航空学校。他还派出摄影师荻屋坚藏到武昌拍摄辛亥革命的胶片和照片。现在人们看到的辛亥革命的镜头,大概就出自梅屋派人拍摄的纪录片。据统计,梅屋投入中国革命的资金大概相当于现在的2万亿日元。可以说,梅屋是用一辈子的时间和2万亿日元的家产,实践着两个男人之间的承诺。
不可忽视的梅屋夫人
值得一提的是梅屋的夫人德子,她和梅屋于1903年完婚。德子不仅身材高大,而且很有肚量,她属于日本传统女性,认为丈夫做的事就是应该支持的,很多人都得到过她的照顾。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梅屋夫人的话,可能下面的这些故事就不会成立了。也正因为有了梅屋夫人,才有了孙中山和宋庆龄的那段佳话。
1913年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再次流亡日本。据日本外交史料馆收藏的监视“孙文动静”的日本警察给警视厅和外务省的报告统计,在流亡的两年时间里,孙中山访梅屋宅9次,梅屋访问孙中山18次,梅屋夫人单独访问孙中山11次。而孙中山和宋庆龄1915年结婚的时候,梅屋夫妇还是媒人。
当时孙中山49岁,宋庆龄才22岁,他们的相爱引起很多人反对。宋庆龄的父亲把宋带回上海后,孙中山茶饭不思,对梅屋夫人做的料理也不感兴趣。有一天,梅屋夫人问他,“是不是我做的东西不好吃?”孙回答说“不是”。夫人又问,“你是不是想念宋庆龄?”孙中山回答说,“是的”。夫人又说,“你们的年龄悬殊实在太大了,结婚后你还可能先离开人世”。孙中山说,“如果能和她结婚的话,哪怕明天让我死,我也心甘情愿”。梅屋夫人听了这番话后说,“我明白了”,然后把宋庆龄从上海叫回了日本。
可以说,梅屋一家不仅为孙中山提供了军事上和财力上的支援,而且连他的个人生活问题也帮了大忙。
专门留下遗言
我家中资料室里有一张孙中山和宋庆龄在北京的合影,大陆有很多复制品,但原件只有这一张。这张照片估计拍摄于孙中山去世前一两个月。梅屋拿到的时候,是在孙中山去世前3天。几天后,惊闻友人去世的噩耗,梅屋即致电宋庆龄和孙科,称赞孙中山“乃中国革命之大恩人,世界之伟人”,认为他的去世“不仅使贵国前途未卜,更是日本之不幸”。梅屋写的祭文,很多报纸都刊登了。此后,他继续支持中国革命,并和很多国民党要人有书信往来。他还筹钱铸造了4尊孙中山铜像,送往广州黄埔军校等地。其间,由于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借用了女儿千势子的结婚款项。千势子曾问过他原因,他说,日本民众对孙文先生的敬仰,应该具体地表现出来;而中国还有很多文盲,铸造铜像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
梅屋鲜明的政治态度引起积极准备发动战争的日本军部对他的仇恨。1933年,东京宪兵队本部曾两次传讯梅屋,骂他是卖国贼。1934年,正当他准备赴中国进行友好访问时,不幸病逝。中国驻日公使蒋作宾送去“青天白日旗”和日章旗,覆盖在他的灵柩上。
梅屋去世前专门留下遗言:“我所做之事,皆出于我之心,勿为他人所知!”之所以有这个遗言,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日中关系已经恶化,把这些东西给别人看对自己家庭不利,二来这是梅屋个人和孙文的相互约定,没必要说给别人听。不过,两家人的友情一直在延续着。1978年10月,年过半百的千势子来到北京,与86岁的宋庆龄紧紧相拥,激动不已。1989年,我的父母在东京宪政纪念馆举办展览,首次公开孙中山与梅屋夫妇来往的家传史料,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纷纷把它作为特大新闻加以报道,称梅屋是“鲜为人知的孙中山革命的支持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