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被孙中山扼杀的宪政革命:20年代的联邦运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59:10
山谷无风 于 2010/11/24 13:48:08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请编辑放行,保留在本版块里。旨在理性讨论宪政问题)



被孙中山扼杀的宪政革命:20年代的联邦运动


20年代,当野心家和军阀们利益无法调和的时候,各地在武力统一和军阀扩张的口号下饱受战争磨难的时候,各地掀起了一次轰轰烈烈的联邦运动,就是按照美国模式重建民国,实现基础宪政自治,当时又称之为联省自治运动。

这场运动最后被孙中山和吴佩孚联手扼杀了。不同的是,吴佩孚是坚决要求武力统一的,而孙中山则一直坚称支持联省自治运动,但因为某些原因,又坚定地扼杀了这次宪政革命尝试。

对于这次运动,当时到今天都有不少的争议。其真相究竟如何,对我们社会走向宪政、共和有什么样的启示,都不妨从认真地回顾那一段历史开始。

一、
回顾这段历史必须要先了解两个人:赵恒惕和陈炯明。俺们近代史是两d写的,在大多数事情上都是正好相反的(要不一方说谎,要不都在说谎,可信率低于50%),唯独对这两个人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是十恶不赦的坏人。至于这些可信度低于50%的说法是否符合事实呢,就靠大家自己判断了。

赵恒惕被孙、猫、吴佩孚所仇恨。尤其猫、孙。所以历史上把他说成坏人。可是写史的人却找不出多少劣迹,只好概况地称其为军阀。后来死敌吴佩孚、蒋对他还表现得比较敬重。赵虽然是军人,但擅长书法,后来笃信佛教,曾是台湾佛教协会的会长。

赵恒惕是老革命了,日本士官学校学生。很早就加入同盟会,但是同盟会员并不都鸟孙中山,赵恒惕是他湖南老乡蔡锷的追随者。跟着蔡锷去了广西,蔡锷被广西的部分同盟会员驱逐后,赵恒惕留了下来,当上了旅级干部,负责广西练兵、军校等事务。辛亥革命时,赵积极参与,在广西革命胜利后就带着几千学生军去增援武昌去了。

赵部在武昌的左翼与清军作战,为保卫武昌立了汗马功劳。后来该部又调到南京,赵恒惕部没有路费,就找黎元洪借钱,黎给了5万(黎元洪就当这钱是泼出去的水),赵恒惕到南京拿到军费后,又专程到武昌还钱。这让黎元洪很敬佩赵的为人。

革命后,全国大裁军,赵不是广西人,回不了地域观念较强的广西。赵也不是孙袁的嫡系,但他的部队是很有战斗力的,所以黄兴以该部为骨干改编为其控制的精锐第八师,而赵因为和其他军官“关系不和”被撵走了。

湖南新都督谭延闿手下无兵,而赵无从可去(谁叫赵不是袁孙的嫡系呢),所以谭收编了赵(赵带了一个团来)。谭延闿借助赵部,将其他的湖南军队逐步裁减,逐渐控制了湖南的局势。

二次革命时期,赵跟随谭延闿起兵反袁,结果谭延闿跑了,赵恒惕兵败被俘。袁世凯对抓到的参与二次革命的军官只有一个做法,就是枪毙。但赵恒惕却保住了性命。为什么呢?因为袁世凯身边的两位重量级的人物在拼命保他,这两人是蔡锷和黎元洪。最终,赵恒惕被判刑10年,在袁世凯的大牢里坐了3年,1915年又被蔡锷保释出了监狱。赵出狱后,找到谭延闿,继续反袁。

护国战争,赵恒惕成为湖南护国军的将领。湖南护国军分为4大部分,追随谭延闿的赵恒惕部、追随孙的程潜部、原袁世凯任命的湖南督军汤芗茗部、其他反袁势力。护国战争后,谁当湖南督军呢?于是角逐开始了。
分享到新浪微博 | 转发到微评 |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山谷无风    影响力指数:2山谷无风 已收获 281282 次点击,3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javascript:;">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11/24 13:51:13       沙发 再去微评抢个沙发 二、
有四个人被考虑过当湖南老大,黄兴、蔡锷、程潜、谭延闿。黄兴、蔡锷都是被提名,但他们自己都没有兴趣,并一致建议原都督谭延闿来当。

最不服气的是程潜,他承担着为孙占地盘的作用。护国运动中,孙派是败得很惨的。二次革命丢了血本,改组后黄兴等又拒绝服从,所以基本没有什么势力了。而护国运动爆发时,孙刚好蜜月,在日本耽搁了几个月,直到袁世凯快死了,才回国反袁。在护国军的诸多将领中,孙的追随者只有李烈钧、程潜、熊克武等少数人。李烈钧带的是滇军,没占到地盘。程潜太想当湖南督军了,开始进攻其他(原汤芗茗部)部队,结果被谭延闿借机赶走了。

这个时候,主政北京的总理段祺瑞要插手湖南,派自己的人来当湖南督军。谭延闿当然不干,湖南人也都不愿意、广西、云南等实力派也不愿意。为了抵制段祺瑞新任命的督军,谭延闿提出了“湘人治湘”的口号。广西的陆荣廷、云南的唐继尧都表示支持谭延闿的口号。段祺瑞说,你要湘人治湘,那好,我派湖南人傅良佐来当督军。傅虽然是湖南人,但却是段祺瑞的亲信,南方各派当然没有那么傻,于是借着护法运动,开始抵制北洋势力的南下。1917年,谭延闿部、桂系援军组成湘桂联军和北洋军在湖南开始激战了,1917年末,傅部被驱逐出湖南。

但好景不长,段祺瑞很快又派出了强大的军队再次进攻湖南。主要有吴佩孚部、冯玉祥部和张敬尧部。而这个时候,护法军政府的大元帅孙中山也开始作战了,但他打的不是北洋军,而是炮轰广州督军府(督军为桂系)。后院失火,桂系将护法桂军撤回了两广,谭延闿部哪里抵挡了吴佩孚的军队,湖南再次沦为北洋军的控制下。段的嫡系张敬尧出任湖南督军。而劳苦功高的吴佩孚却没有得到位置,不再卖力了,于是停止在衡阳,和退守到湖南南部边境的赵恒惕部相安无事地对峙,一直到1920年吴佩孚和段祺瑞矛盾激化时。在这段艰苦的时间里,谭延闿向坚守在湘南的赵恒惕许诺(谭大部分时间躲在上海),称将来我们自己管理湖南的话,就实现军政分开,赵负责军事。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山谷无风    影响力指数:2山谷无风 已收获 281282 次点击,3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javascript:;">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11/24 13:53:25       第 3 楼三
1920年,中国政局发生了变化。北京政府分裂,主和的直系和主战的段祺瑞矛盾激化。南方阵营中,一直反对和北京政府和谈的孙中山却和段祺瑞合作起来了,在段祺瑞的支持下,孙的追随者陈炯明部从福建反攻广东,借着粤人治粤的口号打回了广东。而占据湖南南部三年之久的吴佩孚部也退出了湖南,赵恒惕带着3000湖南军队乘机反攻,赶跑了张敬尧的7万大军,再次收复了湖南。

谭延闿再次回到湖南,他正式提出了“湘人治湘、联省自治”的口号。此时,北边的直系和皖系在相互拼杀,那边的孙中山和桂系在相互拼杀,而当一旦他们厮杀完,又都会再次进兵湖南,将湖南变成他们争夺的地盘。湖南自治的口号让湖南人们激动不已,无论市民、学生、军人政客,大多对此期盼不已。但也有人反对,那就是孙中山的粉丝程潜。湖南自治了,那岂不是湖南不能享受国父的光芒了?

谭延闿其实是说说玩的,说实在的,他就想当个割据军阀。但问题是,你既然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你不实施的话,就必然会让人们失望。尤其这是在湖南,人人都想当风云人物,人人都想治国,连一个姓猫的书生都激动得喊湖南共和国万岁,你不来的实在的,想糊弄谁啊。

但是谭延闿并没有致力于推动宪政的举措。他复位后任命一批亲信(主要是和他一起逃亡的文官),依旧兼任督军、省长、总司令等大权,让那些曾拼命抗击北洋军的军人们开始冷眼了。此时,湖南的军队包括1个师(师长赵恒惕)和12个军分区,分属几股不同的派系。

长沙先是爆发了万人散步,抗议谭延闿宪政步伐迟缓,省会的三十多家团体联名向省政府递交了“敦促尽速制宪”的请愿书,要求由人民直接制宪。 接着,程潜策动部下兵变,由湘西的林修梅先造反,将谭延闿的嫡系调走后,又在长沙附近的平江发动兵变,驱逐谭延闿。谭的嫡系都在远处,在长沙的将领没有人愿意帮谭延闿,无奈之下,谭宣布辞职,让赵恒惕当湘军总司令。兵变的人不放心,坚持要求谭延闿离开湖南,谭无奈,只得出走。由程潜发动的变兵当然不满足这个结果,他们继续要求赵恒惕下台。于是赵、谭派联手,将变兵首领8人抓住杀掉。湖南正是进入了赵恒惕时代,而赵的理想就是在湖南建立宪政模范区。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山谷无风    影响力指数:2山谷无风 已收获 281282 次点击,3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javascript:;">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11/24 13:54:55       第 4 楼四
赵恒惕之前的行为一直是一个标准的革命党人,反清、反袁、反北洋,而且每次都是在最前线。只是他和孙不是一路的,所以当他主政湖南了,孙派就称其为军阀了。

赵上台后,首要的事情就是制宪。
民国以来,出台了几个宪法文件,其中最垃圾的就是孙的《临时约法》。临时约法主要是同盟会的几个人制定的,但问题是这帮人没有几个懂得宪法原理的。他们考虑的是如何保障自己的权力,限制对手的权力,其中以宋教仁稍懂一些,但孙中山容得他反对自己意见吗?临时政府刚成立时,拟定组织大纲时,宋教仁提出了要设立总理,孙中山不干了,自己当大总统,再设个总理,岂不是剥夺自己的权力了吗?当后来袁世凯当选总统时,又觉得该设总理。这种以如何确保自己及派系的权力而设计的宪法,当然是垃圾不过了。毕竟宪法是非常严谨的东西,儿戏一般会祸害国家。临时约法的设计,注定了任何一个总统都可以轻易地实现独/裁。

民国快10年了,研究和宪政的人不少,可是却都无用武之地。这次湖南宣布要制宪,自然是吸引了那些宪政名流的关注,很多人都来出谋献策,提出方案。熊希龄请梁启超为湖南草拟了一份《湖南自治根本法》草案,润之也耐不住和一帮朋友起草了省自治法草案,公布在《大公报》上,还有的团体请来了美国学者杜威。方案不可胜数,但基本都倾向一种,就是美国的联邦制,具体来说就是先定省宪,再定国宪。大家觉得太合适了。

赵恒惕采取了这样的方案,第一步,请资深法学专家组(13人)拟定省宪,第二步,在全省选举审议员(155人)审定,第三步,以实行全民公投来表决。要知道,孙的临时约法就是20几个人包办了以上全部流程。

赵恒惕以省府的名义请了一个由13人组成的专家组,到岳麓书院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来拟定省宪。13人名单如下:
1、李剑农,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2、王毓祥,美国芝加哥大学学士、纽约大学硕士,南京高等师范教员,南京暨南商科大学主任。
3、王正廷,早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后耶鲁大学博士学位。民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副议长,北洋政府工商部次长、外交总长、代理内阁总理、欧洲和会代表等职。著有《宪法刍议》一书。
4、蒋百里,光绪秀才,先后留学日本士官学校和德国陆军大学。
5、彭允彝,时年43岁,湖南湘潭县人。早年就读长沙明德学堂师范科。毕业后赴日本求学,入警监学校和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南北议和时,他作为南方代表之一,赴上海参加谈判。
6、石陶钧,时年41岁,湖南邵阳人。1898年入湖南时务学堂。1903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黄兴、蔡锷去世后,再赴美国、日本从事哲学研究。
7、向绍轩,时年37岁,湖南怀化人。早年留学英国,获英国爱丁堡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汉口明德大学副校长。
8、陈嘉勋,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政治经济硕士及数学博士学位。
9、皮宗石,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经济科硕士
10、黄士衡, 、美国埃阿瓦大学文学学士、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硕士学位。
11、董维键,时年31岁,湖南桃源人。191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博土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个经济学博士。
12、唐德昌,美国伊利诺大学政治经济科学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硕士。
13、张声树,前清京师法政学堂毕业,历任湖南高等审判厅推事、永州地方检察厅检察长、福建高等检察厅检察长、厦门地方检察厅检察长,湖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教授。

宪法草案由上述13人在岳麓书院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拟定出来,然后就交给各县选出来的155名审议员审定。这些审议员大多都曾从事过法律工作,留学背景的约数十人,分三个小组讨论(分湘西、湘中、湘南,这样可以兼顾不同地区人的利益)。审议时,大家各抒己见,都为自己所代表的利益争执不下(真正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宪法就是需要如此,当初仅300万人口的美国其宪法是花了十几月时间的讨论)。这个时候,一件事情发生了,湖北人民也要驱逐北洋军阀,实现自治。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江上小堂    影响力指数:26江上小堂 已收获 2539658 次点击,17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javascript:;">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11/24 13:56:37    跟贴回复:    第 5 楼前排就坐回复 | 引用 回帖人:山谷无风    影响力指数:2山谷无风 已收获 281282 次点击,3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javascript:;">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11/24 13:58:33       第 6 楼五
统治湖北的也是北洋军阀王占元。大凡本地人治理本地,一般对地方不会那么刻薄、残暴。如果地方长官是本地人选举,更是如此。所以,地方自治成为了很多地区人们的共识。连孙中山口头上也坚决表示赞同。

王占元统治湖北时很残暴,湖北人民苦不堪言。但王占元的势力太强大了,除了手下的捍将孙传芳外,还有北洋军庞大的系统做后盾。湖北的反抗力量被孙传芳消灭殆尽,少数残部在夏斗寅的带领下,退到了湖南。

1921年春天,湖北代表蒋作宾等人到了长沙,请求湖南一道出兵驱逐王占元。这让赵恒惕等很纠结。各省自治本应该是各管自家的事情,不应该插手其他省的事情,但问题是独自的自治省都是很脆弱的,他们要对抗的是过去的那些强势军阀,如北洋军、孙中山等,内部也有很多野心家随时可能投靠这些强势军阀而反水,如果这些自治省不联合互助,是很容易被消灭的。所以,帮助湖北自治意义重大,问题是风险也很大。

这个时候,广东的陈炯明正在“粤人治粤”的口号下收复广东,在和桂系作战。陈请求湖南援助讨桂。赵恒惕在护法运动中,一直是依靠桂系的支持,才得以抗击北洋军的,从他内心中是不愿意打桂系的。但湖南广东有互助的约定,这让赵已经很郁闷了。

而援助湖北,最大的问题是当时尚在河南的吴佩孚是否会干预。一旦他要干预,以区区湖南军队去对抗训练有素的吴军,几乎难有胜算。但吴一直没有表态,赵派人去找他,每次都无功而返,其实吴是有意在躲避。就在这时,又来了一拨客人,他们是四川刘湘的代表。他们来长沙,是要告诉赵,如果你们援助湖北,我们也会出兵,并且希望如果取胜后,先组建一个联邦政府,包括湖南、湖北、四川。这太吸引人了,也许中国的历史很快就会改变,因为一旦成功,云南、贵州都明确表示会加入,还有广东、江西、浙江等省也可能会马上加入,一个强力的联邦政府才是自治各省的最好保障。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林下之风    影响力指数:0林下之风 已收获 9250 次点击,1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javascript:;">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11/24 13:59:36    跟贴回复:    第 7 楼单一制似乎更适合民族国家。而德国属于分裂几百年,俄罗斯属于扩张太快,印度属于文化缺乏向心力(没有共同语言)。中国未来该走什么路?说不清。回复 | 引用 回帖人:江上小堂    影响力指数:26江上小堂 已收获 2539658 次点击,17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javascript:;">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11/24 14:01:26    跟贴回复:    第 8 楼考虑到中国的国情。邦联、联邦加单一制下的高度地方自治的混合制,比较合理回复 | 引用 回帖人:山谷无风    影响力指数:2山谷无风 已收获 281282 次点击,3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javascript:;">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11/24 14:01:44       第 9 楼六
经过军事会议讨论,湖南各将领都决心出兵湖北,和残留在湖南的湖北民军组建联军,正式对湖北王新光开战。湖南各军虽然属于各个派系的,但此次出战,大家还是非常齐心的。湖南军队很快就和王占元部接火了,王部猛将孙传芳拼杀抵抗,双方苦战10天,终于击败了孙传芳部,大军直逼武昌。此时,川军也开始进攻鄂西的王占元部。面对两面夹击,王占元部只得下野。然而更大的危险来到了,王占元属于北洋军系的,具体的说属于直系。虽然北洋系因为直皖战争分裂了,但他好歹也是北洋的人,湖北也是北洋的地盘,北洋各要人 纷纷要求吴佩孚出兵。吴佩孚决定来湖北摘桃子。

这里好容易打败孙传芳部,结果吴佩孚的强大军队又来了,湖南军队怎么招架的了,更何况吴佩孚还有海军的支援。赵恒惕想和吴佩孚谈判,希望吴至少名义上同意湖北自治,湘军撤出湖北。赵恒惕不想和吴佩孚作战,但吴佩孚的手下利用赵停战突袭湘军,结果和谈未成,双方又死战了一番,湘军团结一心,开始打了胜仗,无奈吴佩孚部靠海军包抄,湘军最终不支,败了下来。

这个时候,吴佩孚的北洋大军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大举进入湖南,江西的北洋军也开始趁火打劫进攻湖南。不过也不是最糟糕,湖南的同盟四川刘湘军此时正在猛攻宜昌,赵恒惕因为通讯联络的问题,并不清楚。广东陈炯明部动员其部下的湘籍官兵组建援军,也准备出发援助湖南,只是不能一下赶到。最终,赵收容的广西军沈鸿英部赶到,堵住了江西北洋军的进攻。但形势依然危机,吴佩孚大军随时可以南下,赵打算到湘西去打游击。就在这时,谈判的人来了,说只要赵恒惕亲自去谈判,就不进攻长沙。赵孤身一人去了吴佩孚的座舰,吴佩孚要求湖南取消自治,赵坚决不答应,反而要求吴佩孚撤出岳阳。一番口舌争辩后,最终确定双方停战,湖南继续自治,但吴佩孚称“有我吴佩孚在,决不允许联省自治政府成立!” 吴佩孚不知道,几年后他却为这样的决定而后悔,因为有人更不希望联邦政府的成立,那才是他的死对头。

这次战争,由于吴佩孚的介入而功败垂成。当然,即使是吴佩孚介入,如果赵恒惕有作战的决心,在其海军赶来之前决战,还是有获胜的希望,毕竟这支湘军也是非常骁勇的。而且四川、广东等地都派了较强规模的援军,只是信息不灵而未能统一行动。

援鄂行动的失败,使得本来可以建立的一个小型联邦政府的计划落空。既然组建联邦政府暂时没有希望,赵恒惕打算集中精力搞好湖南的各项建设,为饱受磨难的湖南疗伤。 当然,首先是完成湖南省宪的制定。

民主社会需要各方人士意见的表达,可是怎么统一得出最终结果是一个问题。民国初期,袁世凯系和国民党系就是争论不休,国家各项方案都无法通过,不仅导致双方最终决裂,也使得脆弱的议会政治陷入绝境。此时,最需要的是,意见不同的各方必须还得有大局观和妥协意识。

此时,湖南正处于危机状态,湖南自治随时会被吴佩孚的大军破坏,于是争执不下的各方很快就某些分歧达成一致。1921年9月,湖南省宪等6个法案终于获得审议会通过,进入全民公投的程序。12月11日,湖南举行省宪全民公投,收回“可”字票18158875张,“否”字票575230张,省宪获得绝大多数的支持票。1922年,中国首次民选省长投票开始,根据规程,省长候选人选由省议会(163人)选举后提出,再交由全省各县议员(2761人)投票产生。1922年9月,赵恒惕获得赞成票1581张,当选为省长。

这是当时联省自治运动以来,唯一走完全部程序的省宪文件,唯一按照省宪法完成省长选举的省份。湖南正式走进了省宪治省的时期,虽然外部环境更为恶劣了。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山谷无风    影响力指数:2山谷无风 已收获 281282 次点击,3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javascript:;">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11/24 14:09:44       第 10 楼欢迎江上小堂参与探讨,呵呵

补充图片如下:


80多年前,中国首次公民表决投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当时的报纸,初期选举,纷争是避免不了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山谷无风    影响力指数:2山谷无风 已收获 281282 次点击,3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javascript:;">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11/24 14:12:34       第 11 楼七
也许,湖南省宪是中国近百年来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宪法文件。从前面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省宪的制定和通过是比较严谨的,也具有很强的适用性。首先是梁启超、杜威等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然后13人起草小组都是资深的法学等领域的专家,军事家蒋百里则侧重如何制约军事权力的设计。155人的宪法审议小组,都是有良好教育背景的人,几个月的激烈争执和讨论也说明了他们对待宪法方案的认真。最后的全民公投更是中国历史上的破天荒的举措。这是一部集专业性、适用性和大众参与性的文件。与之相比,可以看出孙的临时约法、甚至他个人设想的五权宪法是多么的垃圾和单薄了。

湖南宪法的出台,使得湖南成为联省自治运动的中心。许多省份的省宪基本都是参考湖南省宪而制定的。四川、浙江等省也在制宪工作中取得进展,但在省内外反宪政势力的阻挠下,进展缓慢。

湖南省宪有以下特点:
1、强调保障民权:”人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无男女、种族、宗教、阶级之区别”,在选举权上男女平等,这在当时的西方一些国家,都还没有做到这一点。
2、主张全民参与,有11项事务需要全民公投才可以通过。
3、划分了地方权限和以后由联邦承担的权限
4、强化议会作用,限制省长权力。
5、注重事务的程序,程序设计比较严谨,强调政府的各项事务必须符合法定程序。

现在,赵恒惕是按照省宪规定选举当了省长了,那么就得有自己的施政纲领、工作目标,给大家一个交代。赵就把工作重点放在了以下方面:
1、裁军。军队要消耗财政,军费多了,就没钱搞建设,所以裁军是第一大事。
2、司法独立。既然是以法治省,三权分立,司法体系建设就非常重要了,否则法政不分。赵公布了普设独立法院的计划,并开始实施。
3、选拔官员。湖南省宪并没有确定县长民选,但制定了多部县级官员的选拔文件,所以还得按照这些文件实施官员选拔的工作。
4、经济建设。赵执政期间主持修建多处公路,拓宽长沙街道等,鼓励发展纺织业等。
5、统一财政。让各地甚至驻军主持的税捐收归省府,并按照省宪要求规范征管。
6、发展教育。这是赵执政期间发展最快的部分。议会提出的教育经费要求是湖南财政总支出的30%,当时湖南财政非常困难,赵又坚持不发外债、不增税。尽管如此,赵还是将21%的财政用于了教育,并设立独立于省份的专门委员会管理,严厉禁止挪用。这在当时的其他省份,全部财政都不够军费的情况下,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这期间,湖南教育业呈现异常繁荣的局面。比如建成湖南大学(综合性),资助湘雅医院,全省迅速普及中学、小学、职业学校,而平民教育推广更是出色。

赵所做的这一些,却是当时极为恶劣的环境下推进的。湖南自治的两大敌人,对湖南的局势格外痛恨,都恨不得即可消灭湖南自治政府,甚至要杀掉赵。他们或者大军云集边境,或者不断在省内找寻代理人,以期终结湖南宪政。面对这样的强敌,赵一面必须裁减军队,获得经费搞建设,履行竞选时的许诺,而军费的减少又使得湖南在强敌虎视下变得脆弱。

赵主政6年期间,湖南发生了三次主要战事,敌人分别来自北方和南方,除了一次是和吴佩孚作战外,还有两次是来自南方。


(省宪规定,教育经费设专门机构管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回复 | 引用 回帖人:山谷无风    影响力指数:2山谷无风 已收获 281282 次点击,3 个追随者')" onmouseout="UnTip()" href="javascript:;"> | | 发短消息 | 只看此人 | 2010/11/24 14:15:07       第 12 楼八
在没有外敌的情况下,或者国民的宪政素质达到一定高度的情况下,也许湖南的宪政会进入到逐步成熟的局面。但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前面所说,联省自治的口号是谭延闿提出来的,可是他没想到光说不练竟然被人赶走了。他知道,赶走他的人是程潜的亲信,而程潜是孙中山的支持者。他感到寒心的是,在他被驱赶的时候,他的部下,赵恒惕、张辉赞等却表现得冷漠,甚至都主张他出走。后来,支持程潜的叛乱军官被杀,谭延闿以为可以回到湖南重掌大权,却没有想到赵恒惕在兴致勃勃地推广宪政,连其他比较亲近自己的张辉赞、鲁涤平等都和赵合作的很愉快。谭只得继续寓居上海,接受赵恒惕每年送来的两万元钱。

谭当然不甘寂寞,他对程潜的恨于是转移到赵恒惕身上,他觉得原来是赵恒惕背叛了他。他要报复赵恒惕,而报复的方法就是反对湖南自治,虽然这个口号是自己提出来的。可是,自己已经是被湖南民众遗弃了的,要卷土重来谈何容易,除非有更大的靠山,而且和他一样地痛恨湖南自治,他想到了孙中山。

自辛亥革命以来,谭延闿的立场比较倾向于南方,但却一直不是孙的人。谭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湖南的孙派很强大,自己没有很强的实力,如果和孙作对,说不准那天死于黑枪,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的事情。但谭也知道孙并不好合作,原来合作的实力派,孙合作一个,消灭一个。但现在顾不了这么多了,反正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实力了,和孙合作,瓦解湖南自治政府,说不准还能东山再起。

谭延闿的投奔让孙中山非常高兴,这么多年来,孙一直难以染指湖南,支持自己的程潜系被谭赵军官一网打尽,而湖南对于他的广州大本营来说是何等的重要。这一下,机会终于来了,他相信这位三次担任湖南都督的谭会给他带来好运的,即使谭现在无一兵一卒。谭延闿和孙中山这对曾经敌对的人变成了好朋友,孙中山甚至打算和谭分享宋氏姐妹,将宋美龄说给谭当续弦,谭知道自己没有孙的豪情,驾驭不了年青新派的宋,婉拒了孙的美意,将顺水人情送给了蒋介石,这又让蒋介石感激不已。

孙中山对联省自治的态度怎样呢?他内心是反对的,但口头上是表示支持的,那是他需要这样的口号,需要在“粤人治粤”的口号下,驱逐控制广东的桂系势力。他采取的是灵活的策略,比如,他要反对北京政府的时候,他会主张联省自治,他要从桂系中夺回广东的时候,也主张联省自治(粤人治粤),但当他夺回广东,消灭原来的护法政府,成立自己的护法政府,自任非常大总统的时候,他开始反对联省自治了。

当赵恒惕主政湖南的时候,孙中山发了委任令,结果被赵拒绝了,孙开始生气了。孙控制广东后,要出兵北伐,要大军进入湖南,赵恒惕则称“依据省宪法,客军入境,当迎痛击”。连湖南收拾不了,又怎么训政全国?而且,湖南的宪政起来很坏的示范作用,自己的基地广东,他的亲信陈炯明也要广东自治了。如果大家都宪政,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那会没有聆听他的训政了。

谭延闿来了,虽然不带来一兵一卒,但孙看好他。他可以给谭封号,让谭延闿自己去终结谭所倡导的湖南自治。机会终于来了,在赵恒惕开始着手裁军的时候。谭延闿带着孙政府批发的军长头衔,开始联络那些被削弱了权势的湖南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