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原則的鈴聲與共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5:42:39
2010-09-03 10:46:30
浏览 618 次 | 评论 2 条
人道的原則高於一切。這是法國作家雨果的名言,也是這次馬尼拉人質事件的重要總結。一些評論質疑香港特首曾蔭權是否有權直接打電話給菲律賓總統,認為這是不對等的關係,甚至引申到「次主權」的爭議。
但其實在學術名詞之爭的背後,是人命關天的原則。在那十幾名香港人命懸一線的下午,曾蔭權的電話,不僅是人質的親友的心聲,也代表了七百萬香港人的心聲。如果現場由菲總統來指揮,派出精銳的反恐特別部隊,會扭轉乾坤,化危為安?這都是事後的猜想,但在那一刻,救人第一,而爭分奪秒,和時間賽跑,都沒有拖延的本錢。
如果將這事件的場景對換一下,是菲律賓遊客在香港被劫持,危在夕旦,菲總統致電曾蔭權溝通,是否曾蔭權不能接電話,說要先請示胡錦濤,才能和對方說話?是否還要等外交部官員約定時間開會,才能彼此接觸?
這其實是常識問題,在危急之際,一切都以救人為優先。這也是普世價值的核心,如果一個城市的領袖連自己的老百姓都不能保護,統治的正當性(Legitimacy)就會受到質疑,也會失去了人心。
其實菲律賓總統諾諾和曾蔭權都是天主教徒,都會背誦一樣的玫瑰經,都有共同的價值觀,他們之前在國際會議上也曾見過面,彼此都認識,如果那天下午不是陰差陽錯,或是諾諾的助理或諾諾本人誤判,也許就可以化解危機。
事實上,恰恰是曾蔭權的電話,響起了普世價值人道情懷的鈴聲,讓他在香港的政治舞台上,引起巨大的共鳴,也尋回了流失的民望,民意支持率上升。
同時,這電話也展示了一國兩制的特色,和它對台灣的呼喚。香港人在對外關係上,都有本身的自主性,拓展自己的國際空間,而不是自我矮化。如果用香港和中國大陸某些保守派的說法,曾蔭權連打電話給菲總統的權力都沒有,那麼台灣內部贊成統一的力量,都會感到心寒,而支持台獨的力量,就會更振振有詞。
這也是中國在處理兩岸三地事務應有的敏感度。幸好這次北京沒有受到某些保守聲音的干擾,全力支持港府和曾蔭權對菲交涉,背後的考慮,也反映了對人權和普世價值的認同,不要讓政治和意識形態左右決策。
而更深層的意義,在於北京希望香港在國際事務中,扮演積極的角色,從WHO到WTO的國際談判,從奧運到貨幣發行與匯率,香港都有它的自主性,也在客觀上擴大了中華民族的國際影響力。同樣地,台灣和中國大陸在文化中國的範疇上,都有不少默契,像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從漢字到春節,從甲骨文到中秋,都是兩岸可以聯手進行,而不會有主權或次主權的爭議。
這次電話鈴聲,其實提醒了兩岸三地有更多的合作空間,揮別畫地為牢的心態,讓普世價值的鈴聲,成為中華民族的最強音。

2
上一篇 << 誰謀殺了中國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