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构主义国际体系理论的分析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26:17
对建构主义国际体系理论的分析研究                                   国政强人
摘要:国际体系理论历来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主流学派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同于主流体系理论,建构主义以文化界定国际体系,强调了结构的文化性质、体系与单位国家之间的建构关系以及实践在体系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开创了新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路径。同时,建构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具有多种逻辑结构,既可以是霍布斯式的也可以是洛克式或康德式的。建构主义的这些观点超越了主流学派对国际体系的界定,对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众多的局限之处。
国际体系理论的建立是二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性发展。自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行为主义兴起之后,国际体系逐渐成为国际关系学研究的研究重点和核心理论之一。在当今国际关系理论中有三种主导性理论体系,即肯尼斯·沃尔兹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罗伯特·基欧汉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以及亚历山大·温特为代表的建构主义。这些理论流派都是从国际体系层次出发研究国际关系、各国行为,认为只有体系理论才真正称得上是国际关系理论。但这些理论流派关于国际体系的具体理论观点方面却截然不同。
一、国际体系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什么是国际体系
所谓体系,从科学意义上讲,主要是指一组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则和内部联系而组成的整体。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国际体系则是由各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国家行为体组合而成的整体。国际体系主要是相对于国家行为体单位层次的宏观结构层次,通常又被称为国际系统或国家体系。国际体系以其客观性、整体性、功能性、联系性等特点而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青睐。
(二)国际体系理论的发展历程
二战后,随着众多国际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对国际体系研究逐渐提上日程,而经典现实主义则侧重于国家和个人角度的研究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的发展。于此同时,西方自然科学的兴盛,使得一些国际关系学者有可能逐渐把一些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引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之中,并因此而形成了五六十年代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之间的大论战。在此期间,众多的国际关系学者对国际体系进行了深入可分析研究,并初步奠定了国际体系的理论基础,比如莫顿、卡普兰提出了国际体系的六种行为模式,1961年戴维、辛格首次提出了层次分析法,从国际体系和国内社会等不同角度来分析研究国际问题和国际形势。
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现实主义之间的不断交锋融合,至七十年代末达到了一个高潮点,即新现实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它使得国际关系理论高度科学化,其代表人物为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沃尔兹区分了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体系理论和还原理论,系统的论证了国际体系理论,认为国际体系才是影响国家行为体国际行为最主要的因素,并提出了“国际体系结构说”,认为体系结构是国际体系最重要的特征。所谓体系结构是指国际体系中物质性权力的分配格局,主要是指体系单位(国家)依其相对实力在国际体系中的相应位置的排列。新现实主义认为,由于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国际体系必然导致各个国家行为不断追逐权力以维护自身的安全。
进入八十年代后,新自由主义快速发展,并开始对新现实主义的一些核心理论观点进行批判和反驳,并由此而引发了国际关系理论的第三次大论战。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约瑟夫奈、罗伯特·基欧汉。虽然新自由主义在基本理论层面同新现实主义有很大区别,但最为根本的一点,新自由主义在国际体系方面却继承新现实主义一些主要观点,比如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民族国家为国际体系的基本行为体。不过新自由主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融入了国际制度理论,强调国际制度对国家行为的规范和制约作用。
进入九十年代后,新兴起的建构主义理论逐渐成为国际关系学的主流理论之一,同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日益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其代表人物为亚历山大·温特。建构主义对国际体系的“物质结构说”进行了强烈的质疑,并提出了国际体系的“文化结构说”,认为国际体系主要是一种文化结构,其核心内容不是物质分配而是一种观念(体系文化)的分配,同时国际体系同国家之间是相互建构的关系。此外,建构主义还质疑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这一重要理论,认为无政府性是国家之间通过互动建构而成的,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多种逻辑结构的。
二、建构主义国际体系理论的主要内容
建构主义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逐渐兴起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它通过把社会学、哲学等领域的知识引用到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从而开创了国际关系的社会学视角。其代表人物和主要理论家为亚历山大·温特。相较于其他激进的建构主义理论,由于理论观点和内容的差异,温特的理论又被称为常规建构主义或曰温和建构主义,其代表作为《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这本书被誉为“可能是20 世纪国际关系理论界最后一部重要著作”。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意图在理性主义和反思主义之间走出一条“中间道路”。
建构主义的基本框架是一种整体主义、理念主义理论,在方法论上,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质,强调整体对个人的作用。在国际关系领域,就是国际体系结构对国家的作用。在世界观方面,建构主义否定纯粹物质主义,提倡重视观念的作用。在认识论方面,建构主义坚持科学实在论,承认客观存在的重要性。
建构主义致力于从社会学方法来解读国际政治,从观念论、整体主义以及结构主义为主要角度来分析国际关系,因此,它更倾向于从体系层面而不是国家层面来进行理论研究。国际体系理论是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下面将以温特的常规建构主义为基点来进行分析研究:
(一)国际体系是一种文化结构
国际体系是一种国际结构。依据沃尔兹对国际体系的经典定义,认为国际体系最主要的特征是其体系结构,而这种结构的主要是指物质结构,以及国际体系中个主要大国之间的物质权力或实力非配。常规建构主义认同沃尔兹的“结构说”,但对结构的内容却不同于结构现实主义的界定。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中,温特提出“任何结构都包括三种因素,物质因素、利益因素、观念因素。温特从理念主义角度出发,认为“观念是无所不在的”,正是具有了观念才使得事物具有意义和价值,并最终决定物质的分配和归属,物质因素只有通过文化结构才能起作用。物质结构只是国际体系的表层结构,文化结构才具有决定性意义。
国际体系的文化结构是体系中各个单位行为体之间相互性实践活动建构的。各个行为体通过初始时期的行为而产生主体间意义,加强或削弱了各自的一些私有观念,并开始形成共有观念,进而产生了社会性的观念结构,亦即文化。
然而,就其实质内容而言,国际政治社会学意义上的文化不同于一般文艺领域对文化的界定和看法。温特对文化的定义为“社会共有知识”,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场景中通过互动而形成的共有观念,是社会成员所具有的共同的理解和期望。而国际体系的文化结构,就是这些共有观念的分配。从本体论角度来看,温特认为国际关系的核心内容是文化,是一种观念性的因素,而非物质性的。因此,文化结构才是国际体系的根本性特征。
(二)国际体系单位——民族国家
常规建构主义认为民族国家是国际体系的基本单位,是国际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体。虽然二战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影响也越来越广泛,但依然取法取代各个民族国家行为体。各种非国家行为体不过是国家的“衍生品”,事实上仍从属于国家。
在温特看来,没有国家就没有国际体系。常规建构主义之所以把国家界定为国际体系的基本单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族国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单一,理性,可操作性强,易建立科学、简约的体系理论。从某种程度上说,温特“继承”了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的国家观。沃尔兹为了建立高度科学的国际政治理论体系,对国家的概念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和简化,他把国家概念中的历史因素和国内因素进行排除,而设定为一个相对稳定的行为体,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是同一类单位,面临相同的任务(安全),所不同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各个国家实力的大小。
(三)国际体系结构与单位国家之间的建构关系
建构主义国际体系理论的一个重点是研究国际体系同单位国家之间的关系。建构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结构为文化结构,国家是这一体系中的基本行为单位,文化结构同国家行为体行为之间是一种建构关系。这种建构关系不同于以往结构现实主义中国际体系影响国家行为的单向因果关系,它不单能外在的影响国家的行为,而且能够内在地影响行为体的属性。
所谓因果关系,主要是指当体系结构发生变化时,国家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两种变化之间有着时间的承启行,其研究重点在于:在国家身份和利益已定的情况下,国际体系因素的变化会导致什么样的国家行为变化。而建构关系则是指体系结构如何构成了单位国家的身份和利益,进而影响国家的行为。温特认为,考虑国际体系文化对国家身份和利益的建构作用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最大贡献。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建构主义国际体系理论中文化结构对单位国家的影响首先是在于对其身份和利益的影响,而不是直接施加于国家行为之上。这并不是说建构主义不在乎国家行为,而是认为国家行为是由国家身份和利益决定的,因此,只有当一个国家的身份和利益确定之后,我们才能更好的分析和解释这个国家的行为。所以,建构主义者思考的关键问题是国际体系文化怎样使国家产生了某种身份和利益。在这点上,常规建构主义借鉴了哲学中社会与人性关系的观点。建构主义认为,若想了解文化结构对行为体身份和利益的影响,只需了解社会是否能对人性或人类思维构成影响,因为前者不过是后者对国际层次上的一种相应扩大。建构主义者承袭了英美经验论的哲学观点,认为人的精神不能脱离社会实在而存在,会受到各种社会经验的影响。这从一定程度上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即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据此,建构主义引申出自己的观点,即国际体系文化首先通过对国家身份和利益的建构作进而来影响国家的行为。
三、文化结构下的国际体系三种模式
(一)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
长期以来,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都被视为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是一种先验给定的国际体系秩序,无论是新现实主义者还是新自由主义者都对此深信不已。
所谓无政府性主要是指相较于国内社会,国际体系中缺乏权威性的中央政府,亦即沃尔兹所说的“缺乏全体系范畴的权威机构”和基欧汉所说的“世界政治中缺乏一个共同的政府”。
结构现实主义认为,由于国际体系这种无政府性导致了国际体系的自助性,使得各个国家行为体只能通过追逐和推行权力政治来维护自身安全,具体而言就是大力发展军事实力等物质性权力因素,而这种相互之间的不信任感必将导致无止境的安全困境,使得各个国家之间只能通过不断地军备竞赛来维护自身的安全。因此,无政府性只有一种逻辑,即霍布斯式逻辑,亦即国家间政治就是争夺强权的政治。
虽然新自由主义对结构现实主义国际体系理论中的权力政治进行了批判和保留,并提出了以国际制度为方法来遏制和规范国际政治中各个国家之间的安全困境以及对权力政治的追逐。虽然新自由主义对结构现实主义的体系理论进行了“修修补补”,但其理论的出发点依然是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所不同的只是新自由主义把理论研究重点放在如何通过国际制度来消弱国际体系无政府性的负面作用上。
对于一直以来都被结构现实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奉为圭皋的国际体系无政府性这一理论,建构主义表示质疑并提出自己的理论观点。
建构主义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诠释了无政府性及其霍布斯式逻辑,对结构现实主义的物质主义进行了批判,进而发展了国际体系理论的进化观。温特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不是国际关系的固有事实,而是国际体系单位在社会实践的互动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文化结构,其核心是观念的分配,并进而影响各个单位国家的身份和利益。因此,无政府性并不必然导致国际体系的自助性,也可以产生他助。产生自助和他助的根本原因在于体系单位之间的观念性认同而非无政府性。“无政府状态是国家认同的产物”,这一观点成为温特关于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的著名论断。
(二)国际体系的三种逻辑结构
通过对国际体系无政府性的分析,建构主义进而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并不会直接导致安全困境的产生以及单位国家对权力政治的追逐,各个国家是在社会实践的的基础上通过互主性的行为来形成“朋友”或者“敌人”的意识,如果双方在实践基础上认为对方没有敌意,那么所形成的将是一种友好或者“朋友”关系;相反如果彼此感觉到对方的威胁,那么双方将产生一种“敌意”观念,并进而采取各种行为来维护自身的安全。所以,无政府性并不必然派生权力政治,其本身也不足以导致安全困境。
在此基础上,建构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性质和权力政治的形成取决于国际行为之间的实践互动。既然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不是先验给定的,而是后天建构的,那么单位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实践也将建构多种无政府逻辑,进而形成多种无政府文化结构。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中,温特提出了理想中的三种体系文化结构,即霍布斯式文化结构、洛克式文化结构以及康德式文化结构。这三种体系文化结构的构成都是由行动者之间的角色结构决定的。角色结构主要是指行为体在体系中所处的相对主体位置。,国际体系中的各种关系可以简单的划分为三种角色结构:敌人、竞争者和朋友。不同的角色结构将主导不同的体系文化:霍布斯式文化对应敌人角色,洛克式文化对应竞争者角色,而康德文化对对应朋友的角色结构。
1.霍布斯式文化结构
温特界定的第一种国际体系模式是霍布斯式文化结构。霍布斯式文化是建立在“敌人”角色结构上的一种无政府逻辑,其逻辑结构是“所有人反对所有人”。这种文化结构的核心内容是“敌意”,即各个国家之间处于一种敌对关系之中,彼此之间充满了不信任感,相互之间把对方视为一种威胁;行为体之间相互否定对方存在的合法性,并无限制的使用暴力来维护自身的安全。这种状态就是新现实主义所描述的国际政治的本质状态——无政府状态下的自助体系。建构主义认为,霍布斯式的国际体系并不是当今国际关系的现实,而是在民族国家出现之前的一种自然状态,亦即古代体系状态。这种模式在人类社会历史中已经成为过去式。
2.洛克式文化结构
第二种国际体系模式是洛克式文化结构。洛克式文化是建立在“竞争者”这一角色结构上的一种文化结构,其逻辑结构是“生存和允许生存”。它的核心内容是“竞争”关系,即各个单位国家不再以维护自身生存、消灭对方作为第一考虑,而是尊重彼此之间主权和尊严,承认对方的生存和财产权利。在洛克式文化结构中,国家之间形成一种有限的的互信度和共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得以建立起主权制度。在这种竞争状态下,各国之间在彼此承认主权的基础上,极力追求绝对收益,但暴力手段受到限制,各国对军事力量的重视程度也逐渐下降,加之各种国际制度和国际法的迅速发展,这使得国际体系形成了一种“无政府但有序”的状态。温特认为,洛克式文化结构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流,是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来国际体系的主导文化。
3.康德式文化结构
第三种国际体系模式康德式文化结构。康德式文化建立在“朋友”这一角色结构,其逻辑结构是“人人为大家,大家为人人”。康德式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友谊”关系,这这种文化结构中,单位国家之间的关系既不是“敌人”,也不是“竞争者”,而是一种新型合作发展的朋友关系。国与国之间相互信任,遵循着“非暴力”和“互助”两大原则,彼此之间不再以武力为手段来谋取自身利益或威胁他国,在遇到外部威胁时,各个国家将联合起来共同对敌。这是一种理想中的国际体系模式,也是一种后现代的国际体系模式,并不在当今国际政治中占据主流地位,只是初显于北美、欧洲地区的一些多元安全共同体之中。
(三)总结
通过对建构主义者三种国际体系模式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两个特点:一方面国际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它随着文化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在国际社会发展历史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国际体系是从早起的霍布斯式体系发展到现代的洛克式文化,并逐渐朝着康德式文化迈进;另一方面,国际体系虽然出于变化之中,但又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种体系模式形成后,它具有着长期的持续性、稳定性,并不断影响着体系内的各个单位行为体。
四、建构主义国际体系理论的学术意义和理论局限
建构主义把哲学和社会学的一些理论引入国际关系研究议程,以文化界定国际体系,认为国际体系结构主要是一种文化结构,民族国家是这一体系中的主要行为体;国际体系文化结构与单位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建构关系,它在实践互动的基础上影响来单位国家的身份和利益,进而来影响国家的行为;由于行为体的实践活动以及观念认知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那么国际文化结构也就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既可以是霍布斯式的,也可以是洛克或康德式的。建构主义的这些观点超越了传统的结构现实主义以及新自由主义对国际体系的界定,对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极大地学术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众多的局限之处。
(一)学术意义
首先,建构主义对国际体系的论述超越了传统主流理论对“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的界定。长期以来,主流国际关系理论都认同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对无政府逻辑的基本界定,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由于国际社会缺乏权威机构来维护各国的安全与利益,使得国际体系成为一种自助体系,因此各个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的追求权力政治,不断的使用武力手段为维护自身的利益。
对此,建构主义进行了强烈的质疑,认为主流理论对国际体系的论述的的最大缺失之处是把国际体系物质化。温特认为国际体系不是各单位实力的简单对比,而是通过国际规范、机制以及制度等文化观念赋予各种价值和意义,进而对国家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温特经常举得一个例子是,虽然朝鲜和英国同为国际社会中的一个单位国家,但在美国眼中朝鲜拥有一件核武器比英国的三百件核武器的威胁更大,其关键原因在于国家之间的角色结果以及观念认同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
其次,建构主义国际体系理论是一种进化理论,在建构主义者的观点中,国际体系是从霍布斯式文化结构到洛克式文化结构并最终朝着康德式文化结构不断迈进。温特对国际体系的发展前景的态度是乐观、向上的,认为国际体系是从野蛮落后朝着文明现代的趋势发展。这就改变了结构现实主义对国际体系所得出的悲观结论,为研究国际体系的变迁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三,建构主义把文化因素引入国际体系理论研究之中,认为国际体系是一种文化结构,无政府性是一种文化因素。随着建构主义的兴盛,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从更深的角度来看,文化的回归意味着人的回归,它表明人的观念、意识以及主观能动性受到更多的关注,这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人文意义。
(二)理论局限
首先,从客观角度来看,建构主义国际体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有过度强调文化因素之嫌。相较于结构现实主义把国际体系过度“物质化”的倾向,建构主义突出强调国际体系的文化因素,认为国际体系是一种文化结构。但是建构主义却“矫枉过正”,反而忽视了它一直反对的物质因素在国际体系中的作用。其实,国际体系是物质因素和文化因素的结合,国际体系既是物质结构,又是文化结构,两者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缺一不可。建构主义对文化和观念的过度强调正是犯了它一直批判的传统理论所犯的错误。
其次,建构主义强调国际体系与单位国家之间的建构关系,认为国家之间的身份、认同影响国家的行为。建构主义过度推崇文化、观念对物质的指导作用,使得人们常认为建构主义陷入唯心主义的囹圄。事实上,在现今的国际社会中,物质因素仍起着基础性作用,没有经济、科技实力作为铺垫,文化又从何而生,还具有什么意义呢?
第三,虽然建构主义对国际体系提出了自己新的观点和见解,里面不乏真知灼见,但其过国际体系的诠释,仍有理论脱离实际之嫌,其对国际关系的实际解释效力还有待观察。建构主义者对国际关系过于理想性看法使得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国际关系现实的研究和观察能力,特别是当今国际关系和国际社会的现实。事实上,今天的世界仍没有达到建构主义者所设想的理想状态,对权力政治的争夺才是当今国际政治饿主流。因此,建构主义的理论反映的更多是国际体系的理想而不是现实。
第四,对国内因素的视而不见。建构主义为了更好的论证国际体系与单位国家之间的建构关系,借鉴了沃尔兹结构现实主义的研究方法,把国际体系的单位行为体——民族国家,设为一个固定不变的“常量”,把单位国家进行物化:国家是自行组织的,先于国际社会的行为体。因此,如果说国际体系是由“常量”国家建构而成,那么单位国家又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呢?
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忽视建构主义国际体系理论的学术意义和学历地位。虽然存在各种理论局限,但建构主义理论重新设定了国际关系学的研究议程,开创了新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路径,给国际关系理论吹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国政强人论文集】
 

0
上一篇 << 从伊撤军标志着美国称霸全球梦想…      下一篇 >> 金正日因何驱逐长子金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