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建构主义的标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14:44
判断建构主义的标准   Tag:建构主义
刘儒德老师是北师大心理学院的老师。在《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1月中刊发了他的一篇文章《建构主义:是耶?非耶?》详细、形象、清晰地探讨了多种建构主义的异同,各立场之间的关系,为建构主义大家庭里的多个成员描划了形象,勾画出了建构主义的家谱。
第一部分:什么样的理论才是建构主义呢?
基调:建构主义不是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那样有明确界定的理论,只能说一种理论思潮。原因:本身流派众多,各派之间差异较大。同一术语如“社会建构主义、建构论”等不同理论家定义不同。
分类:斯特菲和盖尔主编的《教育中的建构主义》中分为六种: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观、社会建构论、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控制论的建构主义等。
奠基人:皮亚杰
解决问题(讨论焦点):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认识是如何获得的。
判断是不是建构主义的标准:渐进论,而非经验论和预成论。
经验论:人的知识来自于人的感知经验。以莱布尼兹“天赋观念”说为代表。
唯理论:人的认识的普遍性是先天就有的。
先验论:感知所得到的经验材料与“先验自我”所产生的时空直观和知性范畴两者结合,导致普遍必然性的认识。康德的先验认识论调和了经验论和唯理论。
预成论:经验论和先验论都是预成论:经验论预成于外(照相机拍外界景物),先验论预成于内(电影放映机放出原有的胶片)。
渐进论:也是一种活动论。知识的出发点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而是动人本身特有的相互作用。认识发端于主体、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逐渐建造的结果。用艺术家的创造性手法,生动地解释现实,并建立它的表象,学习者头脑中存储着一幅幅个性化的画作。
核心主旨: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之中建构起来的。这是判断是否为建构主义的基本前提。
注意:建构主义在否定客观主义的同时,不要陷入主观主义、主观经验主义。如美国Colorado大学的Jonassen的总结对比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文章中提及,建构主义认为思维来自个体,在个体经验中成长、真实世界取决于认识者,是人脑产物等。这会夸大主观主义作用,使建构主义成为“披着建构主义羊皮的现代经验主义老狼”。
小结:
客观主义的对立面是主观主义,涉及知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建构主义对立面是预成论(先验论和经验论),涉及学习的认知过程机制,它不等于主观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