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34:10
来源:安徽省马鞍山市委组织部  作者:杨荣明  发布时间:2007-12-09  浏览次数: 1331
为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根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有关要求,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前提下,不断改进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考核评价方法。通过对目前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考核评价办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探索新型的、科学的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从而建立一套有别于党政干部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考察、考核、评价体系。
一、建立新的考核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我市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考核和管理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和探索,但是,由于计划经济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的影响,我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工作特别是考核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是:
第一、政企不分。对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在选拔标准、价值认可、供需配置等方面,都明显地印有行政官员管理模式的痕迹,对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还没有建立起分类管理的科学体制。在这种模式下,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人员的考核,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忽视企业的发展和效益,过多关注被考核企业和人员与行政级别考核指标的对应;二是对班子、资产、绩效分别进行考核,难以形成一个科学全面的考核结论;三是不能做到分层考核、分岗位考核,使考核有时失真、失实,忽视特点;四是企业在法人治理结构条件下的用人权得不到落实。
第二、标准同化。由于受管理体制和企业领导人员官员化的影响,我市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考核,大部分沿用党政干部的考核办法,考核方式陈旧。突出的问题是,对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人员的考核,缺乏一套健全的、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目前的做法:一是基本套用党政领导干部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缺乏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职业化特征;二是将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职的基本条件当作考核指标,不能全面地反映企业领导人员的经营业绩:三是对在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下,如何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人员的考核指标体系,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探索还不够,只得标准同化。
第三,平面考核。目前,考核评价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人员的方法,多数仍然采用民主测评、个别谈话、听取汇报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主要特点,一是过分倚重个人的主观判断来评价一个领导班子和干部:二是由于考核人员执行考核标准的局限,对被考核的企业领导班子和人员,比较注重于其思想作风、工作能力、群众基础的考核,而对工作业绩的量化考核不够;三是考核的内容往往是谈印象的多,谈具体的少;主观评价多,客观评价少:定性的多,定量的少。由此得出的考核结论缺乏个性特征,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多样性,因而难以准确、全面、客观地考评企业领导班子和人员。
因此,建立新的考核指标体系,是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完善对企业领导班子和人员考核的重要措施,是建立对企业领导班子和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的基本条件。同时,可以从考核和用人导向上引导企业实施正确的经营行为,注重长远和全面发展,克服短期行为,有利于加强对企业的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使企业和领导班子更加注意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和个人形象。
二、建立新的考核标准的原则
1、业绩考核和综合评议相结合。 对企业领导班子和成员的考核评价,坚持以实绩考核为主,有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经营者,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将注重实绩的原则落到实处,有利于在企业建立和完善警示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对企业经营绩效有直接影响的非主观因素,进行综合评议,实行业绩考核和综合评议的统一,使评议结果更加科学准确。
2、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新的考核评价标准以定量分析为基础,以定性分析为辅助,实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互校正,有效克服单纯定量分析或定性分析的缺陷,以此形成对班子评价的综合结论。
3、考核评价和奖惩任免相结合。 对企业领导班子和成员进行定期考核,以考核结果为依据,建立企业领导班子和成员的业绩档案。充分运用好考核评价的结果,将业绩档案作为企业领导干部任免、调整、奖惩的重要参考依据。
4、专门机关考核和相关部门考核相结合。执行新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综合分析起来比较复杂,同时涉及一些专业性较强、数据核实较难的问题。因此,需要坚持管人与管事、管资产相统一的原则,由组织、国资、经贸、审计、工会等部门共同参与考核,力争考核评价工作公正、公平。
三、企业领导班子考核的主要指标
依据国家财政部、经贸委、人事部、发展计划委1999年颁发的关于国有企业资本金绩效评价的有关规定,参考上海、深圳等地实行实绩考核的基本做法和经验,有选择地确定我市考核企业领导班子的主要指标。该指标有三部分组成:业绩考核指标、综合评议指标、否定考核指标。业绩考核指标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通过量化的考核评比,对企业的财务效益状况、资产管理水平、债务偿还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作出基本的、合理的评价,为形成最后的考核结论提供前提条件;综合评议指标是沿袭过去考核企业干部工作中好的传统做法,广泛地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根据业绩考核指标得出的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否定考核指标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及法律,而作出的限制性、否决性规定,主要是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社会保险、安全生产四项指标。三部分指标相互补充、相互修正,在实施考核中应视为一个系统指标整体运作,有利于克服以往评价指标单一、分析简单的缺陷,全面考察影响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各种因素,尽量做到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全面。
(—)业绩考核指标
1、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该指标反映企业资产的变动情况,是企业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还可以反映国有资产的保全情况,是考核国企经营者的重要指标。
2、资产负债率
该指标是衡量企业负债水平及风险程度的重要判断标准,是国际公认的衡量企业负债偿还能力和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根据我国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不同行业中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各不相同。
3、净资产收益率
主要运用“净利润”这一客观的指标,来体现国家投入企业的自有资本获取净收益的能力,突出反映了投资与报酬的关系,是评价企业资本经营效益的核心指标。通过对该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获利能力在同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同类企业的差异水平。
4、总资产报酬率
该指标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获利能力,是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的集中体现,是评价和考核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5、成本费用利润率
该指标能够直接反映增收节支、增产节约的效益情况,企业生产销售的增加和费用开支的节约都能使这一比率提高。
6、总资产周转率
该指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通过该指标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的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7、销售(营业)增长率
该指标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指标。一般结合企业前三年的销售收入来进行分析。
8、资本积累率
该指标表示企业当年资本的积累能力,是评价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企业资本保全性越强,应付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大。
9、职工收入增长率
该指标有利于促进企业在生产发展、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职工的生活水平,有效避免以降低职工工资来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的现象。
10、社会贡献率
主要反映企业工人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应交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金、净利润。
(二)综合评议指标
1、产品市场占有能力(服务满意度)
市场占有能力用于对工业企业领导班子的评价,主要依据企业主导产品的技术含量、功能性质、质量水平、品牌优势等因素来确定。
服务满意度用于对商贸、交通等服务行业企业领导班子的评价,主要依据消费者和顾客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种类、速度、方便程度等方面的反映来确定。
2、基础管理比较水平
主要考核企业按照国家政策法规的规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和运用的维系企业正常运转及生存和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各项基础管理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信息系统等的现状和贯彻执行情况。
3、在岗员工素质状况
主要考核企业普通员工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技术技能、组织纪律性、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及爱岗敬业精神的综合情况。
4、技术设备更新水平(服务硬环境)
技术设备更新水平用于工业企业领导班子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主要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和生产适用性、技术水平、开工及闲置状况、新产品研制和开发能力、技术投入水平以及环保技术措施等。服务硬环境用于商贸、交通等服务行业企业领导班子的评价,主要包括商贸、服务场所的装饰、内部布局、服务设备先进程度等硬件设施情况。
5、行业或区域影响力
主要考核企业在行业或区域大龙头作用、辐射能力、财政贡献、提供就业和再就业机会等。
6、企业经营发展战略
主要考核企业的各种短期、中期、长期经营发展规划,内容包括增加科技投入、建立新的销售网络、更新设备、实施新项目、兼并重组等。
7、企业长期发展能力
主要从企业的资本积累状况、利润增长情况、资产周转状况、财务安全程度、科技投入和创新能力、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综合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以此考察企业领导班子的经营思想是长期行为还是短期行为。
(三)否定考核指标
1、计划生育
按照皖计生委(2000)45号文件执行,各类所有制企业及其计划生育负责人,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发生应予“一票否决”情形的,分别给予:(1)不能评优;(2)诫勉;(3)不能提拔;(4)党纪政纪处分。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按照综治委(1993) 16号、皖综治委(1994)5号规定执行,各类所有制企业及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负责人,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发生应予“一票否决”情形的,分别给予单位不能评选综合性的荣誉称号、责任人不能评优受奖、取消晋级晋职资格。
3、缴纳社会保险费
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对拒不参加保险、无故拖欠保险费的,对单位不得评为先进、责任人不得评优评奖、晋级增资、调动晋职。
4、安全生产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企业出现安全生产事故的,对事故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给予降级等处分。
四、企业领导干部考核的主要指标
企业领导干部考核的主要指标由通用指标和岗位职责考核指标组成。通用指标是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一般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要求,主要依据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来确定,体现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企业的领导干部,不管是党委班子,还是决策层和经营层的成员,均应接受此类指标的考核。岗位职责考核指标是区别企业领导干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责来实施考核,主要目的是考察领导干部能否胜任本职工作和在岗位上所作出的实绩。
在对企业领导干部进行考核时,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要将通用指标和岗位职责指标的考核紧密结合起来进行;二是涉及不同领导干部的量化指标,要参考业绩考核指标中的有关指数;三是处理好班子实绩和个人成绩的关系,既将个人放到班子中去考核,又要考察清楚个人岗位职责的完成情况。
(一)通用指标
(1)思想政治素质,执行党的国家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情况;
(2)事业心和责任感;
(3)现代管理知识、工商管理知识、金融、科技、法律知识,对本行业的熟悉情况;
(4)工作作风、联系群众情况;
(5)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情况。
(二)岗位职责
1、党委正副书记
(1)、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研究;
(2)、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3)、企业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2、正副董事长
(1)、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
(2)、重大经营决策;
(3)、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
(4)、对公司财务重大事项的控制和管理;
3、监事会正副主席
(1)、对董事会重大决策的监督情况;
(2)、对经理实施日常经营活动的监督;
4、经理
(1)、执行董事会的决议情况;
(2)、完成企业经营目标;
(3)、加强企业管理情况。
五、运用新指标实施考核的主要方法
运用新指标实施考核,相对于现行的考核办法,将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在内容上,将由定性考核为主,转变为以定量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突出经营业绩和工作实绩;在方式上,将由以组织部门为主,转变为以组织、国资、经贸、审计、劳动、工会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多位一体的考核方式,突出考核工作的公正性:在成果运用上,将由过去的一般性日常考核,转变为将考核和奖惩任免紧密结合,充分运用好考核工作成果,突出考核工作的严肃性。因此,执行新的标准,把考核工作落到实处,需要在方法上有所改进。
1、联合考核
对市管企业领导班子和人员的考核,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国资、经贸、审计、劳动、工会等部门共同参与。市国资办负责每年对资产运营公司、国资授权经营公司作出国资运营评价报告。市经贸委负责评议指标的考核认定,并对综合评价提出评价意见。否定指标的考核,由考核组征求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后确定。市审计局每年制定市管企业的审计计划,并组织实施。市总工会做好一年一度的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工作。市委组织部协调好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借助科学的考评手段,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综合国资、审计、经贸、劳动、工会等部门提出的评价材料,形成对企业领导班子和人员的考核综合材料。
2、先行审计
纳入考评的企业在申报考评之前,必须接受审计机关或审计机关指定的中介机构,对财务决算和经营成果的审计,并将审计结论报告给有关考核部门,作为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依据。
3、运行报告
在每次考核前的规定时间内,企业应将考评指标的完成情况总结报告以及财务决算、审计部门或中介机构的审计报告报送有关部门单位。总结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1)各项考评指标的完成情况及说明;(2)企业在生产经营、企业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主要措施和成效:(3)下一个经营目标和措施;(4)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和问题。
4、成果运用
经严格审计为基础的考核确认,视不同情况,对考核对象进行经济上的奖惩,岗位上的去留,职务上的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