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小学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2:41:51
挖掘地域文化资源 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和文化”开发与提炼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当下教育界普遍认同这样一种说法,“三流的学校抓常规,二流的学校搞特色,一流的学校做文化”。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因为学校文化具有能够整合、积聚、倍增其他物质资源、精神、知识以及人力资源的作用,即具有重要的“资本”作用,学校文化作为社会资本具有不可转移性。
学校是以文化传承文化,以文化滋养文化的特殊社会组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学校文化,是提升教育内涵的重要方面。学校文化是一棵生命树,我们只有踏踏实实的改造和再建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之树才能常青,学校文化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每个地域都形成了其独有的文化。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不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陶冶了人的审美情操,激发了人的创造能力。并在地域文化发展与变迁过程中,在继承与拓展的基础上,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内涵。这就对我们学校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充分开发学校特有的地域文化资源,构建学校独特的文化体系,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资源,精心打造人文校园,并将地域文化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办学理念引领下,通过实施“三园”方略,创建和谐校园,即营造书香校园,构筑欣赏家园,搭建成功乐园,为师生的共同成长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和丰硕的办学成果。
我们经过长时间的挖掘、探索和研究,确立以“和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立校的主题,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思考:
1、“和文化”的开发和研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时代主题相符合。
2、“和文化”的开发和研究与学校多年来实施的“三园”构建方略相吻合。
因此,挖掘和开发“和文化”,并以此作为载体培育学校文化,创建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对于本校实施内涵发展战略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二、课题的假定和假说
本课题的开发与研究涉及以下几个概念:
1、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特殊存在的样式,是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学校文化具体表现为学校整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通过学校的教学、管理、组织和生活的运营而表现出来。由学校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学校哲学、行为规范、办学理念、管理方式、规章制度等的总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
⑴我们认为学校文化从内而外可以分为四个层面,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学校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因此,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共同价值观的建设。但我们又不能必须脱离了外层的显性文化而去构建精神文化,使核心的价值观脱离存在的载体与基础。
⑵我们同时还认为学校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都存在并发挥着他的影响力。其意义在于:一是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不能脱离学校历史和文化传统;二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创新中持续不断的完善、发展、丰富,须经一代又一代校园人的努力,才能保持其先进性和持久的活力;三是学校文化建设必须要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使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制度保障。
⑶必须理清“学校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系,这对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范围,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内部的环境和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而“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自己的历史发展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有教职工和学生创造积淀并共同遵循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学校作风与传统、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总和以及体现上述内容的各项物质载体和行为方式,其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广,更体现了现代社会中教育的开放性,更有利于从宏观的视野中来审视学校。理清二者的内涵,我们不难发现校园文化更注重了静态的、社群的、现在的、显在的等要素,现实中许多对于学校文化的讨论实际上是校园文化层面上的,他直接作用于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并产生直接的、显在的效果。学校文化涵盖了校园文化,但侧重于历史的传承性、隐性的价值观等要素,对学校发展发生着持续的影响。因此,从其关系可以看出二者不可偏废,校园文化的长期积淀就会转变为学校的个性文化,学校的个性文化则会衍生出相应的校园文化。
2、校本文化。一所学校创建“学校文化”,其实是创建“校本文化”,因为“校本”是一种基于学校彰显个性的文化。校本理念的确立是学校文化重建的前提,也是校园建设向更高层次的发展的前提。“走向校本”成为当代教育理念的关键词。校园建设中的蕴含的文化要义,应是基于校本的文化,是各种文化交融之后形成的本土文化。这种“本土文化”的基本特征,就是:基于学校、彰显个性。因此,是独一无二的,是与众不同的,是涌动着新鲜的生命活力的。
3、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指在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于地域文化与人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特别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地域文化不断地被注入人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被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地域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地域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地域文化既是一种历史积累,也是一种历史沉淀,更是一种历史绵延,具有强大的惯性,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是人们在价值取向、审美取向思维方式上的共性。
5、和谐校园。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我们认为,以“和文化”作为本地地域文化来进行开发、研究,具有独特魅力和巨大价值,并为学校发展依托现实背景,引进源头活水,提供有力支撑,凝聚个性特色,是切合实际的可行之举。
三、研究目标
1、开掘地域文化资源,凝聚并形成切合学校自身特点的文化样式,引领学校努力形成具有自身特质的文化色彩。
2、通过研究,探索有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
3、通过研究,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升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品位,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浸润中得到滋养。
四、理论依据
1、文化浸染理论:文化的影响是内在、强烈而持久的,通过文化浸染、熏陶、滋养、提升,可凝聚成特色,可熔铸为品质。
2、现代学校管理理论:管理不仅仅是一个物质技术过程或制度安排,而是和社会文化、人的精神密切相关的;管理的根本因素是人,因此应当以人为核心,发掘出一种新的以活生生的人为重点的、带有感情色彩的管理模式来取代传统的纯理性模式;在管理手段和方法上,应当重视对情感、信念、价值标准、行为标准等“软”因素的长期培育,从而提高凝聚力和竞争力。
3、新课程理论。学校管理制度和机构要根据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需要进行重建,倡导人人都是管理者,也都是决策的执行者。要实施人本管理,“教育以人为本”——尊重人性人格,发展个性特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倾注温暖的人文情怀;“教师以学生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要求教师要把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校长以教师为本”——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关心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实施人本管理,形成一个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
五、研究的内容和操作要点
(一)研究的内容
一所学校的文化凝聚和打造必须找到一个内核,我们试图依托学校自身地域、历史文化,以“和”为核心,从以下四个板块开发和挖掘校本文化。
1、凝聚“和衷共济”的学校精神。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同舟共济。“和衷共济”的学校精神,就是要使学校群体的每个成员产生一种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和理想,齐心协力,共同进步,共渡难关,出色地完成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
2、形成“和而不同”的教学风尚。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体现了“共性”与“个性”和谐共生的关系。倡导教师从“集体备课”走向“个性教学”,学生从“合作学习”走向“自主探究”。强调在“和”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应有自己“不同”的思维和思想,独立的主张和见解,不人云亦云,墨守成规,只有这样才能有创新和创造。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形成“和而不同”教学风尚的重要载体。
3、追求“和悦入心”的教育方式。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因此,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前提和根本原则。“爱”是教育真谛,只有在相亲相爱的人际氛围中,在温暖愉悦的教育环境中,才能产生教育的和谐与共振,也才能营造“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美妙境界,也才能使教育如一缕缕馨香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4、描绘“和谐发展”的办学愿景。我们的办学愿景是:学生个性充分发展,教师实现专业成长,学校品位不断提升,并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协调一致的教育共同体。
(二)操作要点
学校文化是一种隐性资源,需要经过必要的开发,才能使之表象化,明晰化,更好地被师生知觉;学校文化是一种实践性文化,需要通过师生的践行,才能转化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在学校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学校文化的开发与践行,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校文化开发主要包括观照背景、理念构建、文化策划、标识制作、环境营造等。
1、观照背景源流:历史的,地域的,时代的……
2、构建核心理念:校训校风,理念风尚,目标追求……
3、着染文化色彩:整体策划,创意设计,凸显个性……
4、熔铸恒久印记:独特标识确立,精彩瞬间定格……
5、浓郁环境氛围:学校、班级、办公室,有形、无形,有声、无声……
6、促进课程整合:学科渗透,校本课程,综合实践……
7、形成经典活动: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主题活动,系列活动……
8、丰富交流平台:师生多向交流,与文本、大师、社会、网络交流……
9、影响生存状态:精神风貎,教学风格,行为方式,习惯养成……
文化的本质是实践,学校文化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贯注在学校成员的日常行为之中,通过师生的一言一行来体现,因此没有文化的践行就没有学校文化。
1、通过培养校风、教风和学风来内化学校文化。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师的精神风貌、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通过校风、教风和学风来体现的。一所学校是否具有凝聚力,是否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都写在“三风”上,培养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就是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
2、通过引导师生“遵章守制”来身受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通过教职工在制度规范实践中来表现的,即人们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来行事所表现出来的情态就是文化。学校要建立宽严适度的制度规范,教育全体师生自觉遵守制度规范,在制度的规范下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没有科学的管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就难以开展;不恰当地强调制度的严格,也容易造成人的创造欲望窒息,出现人际关系紧张、气氛压抑的局面。
3、通过主体活动来践行学校文化。学校办学思想、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转化成具体的行为才能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因此学校应以有计划的活动形式来落实文化实践。
㈣实施和推进策略
1、发挥和放大文化的独特效应。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是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深度拓展和有效整合,更是学校办学传统和经验的凝聚与传承,用历史的、长远的目光加以审视,以形成合力,凝聚智慧,显示卓然独特、丰盈别致的灵动色彩,使开发和研究的过程成为提升和彰显的过程。
2、凸现活动促发展的理念及行为方式。学校的发其核心是师生的发展,具体的实施着重体现丰富情感体验,贴近社会生活,切合师生实际三个方面。活动的安排尤其要突出问题性,体现生活化,充满情趣味。
3、形成整体协调合作联动的推进机制。加强协作性:充分发挥校内外一切可能调动的人、才、物、力等资源,和衷共济,互动协作,合力推进;突出校本性:切合校情特点,凸显校本特点,体现个性色彩;激发创造性:让全体师生员工以及学生家长和社会力量都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各方力量自身的特长和创造性,让热情点燃智慧的火花,让激情迸发创造的灵感。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拟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对地域文化文献资料、信息动态做好充分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掌握课题研究第一手材料和相关数据,以了解和把握现实的情况,善于发现问题,提出独到见解,形成新的理论。
2、学习观察法。研究者依据现代教育理念,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凭借对教育内涵的深刻理解,运用自身的感觉器官,在教育活动自然状态下对地域文化特色学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与研究。以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为基础,对地域文化特色学校建设作理性的分析和研究。
3、经验总结法。一是总结以往研究过程中的经验为本课题研究所用;二是不断总结本课题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实验成果来不断调整和改进研究工作;三是总结实验中形成的先进经验加以推广,为同类学校创建地域文化特色学校提供借鉴和帮助,形成文化共享,进一步扩大学校影响力。
4、行动研究法。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参与本课题的研究人员相互协作,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共同解决研究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并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有效地解决“行动”与“研究”脱节的问题,使整个开发过程变成研究的过程,从而协同提高本课题参与人员的研究能力和课题研究的成效。
5、案例研究法。对典型的学校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归纳出教师、学生、管理者的文化行为方式。
七、研究的原则
1、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文化有源流,一方面溯文化之源,一方面激文化之流,承创并举,扬弃结合,着意在传承中走创新之路。
2、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探索研究文化开发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汲取他人智慧结晶和成功经验,并创造性地总结和完善自身的研究成果,将之升华为概括化的理论;另一方面,基于直接经验的积累,倡导学校将新的理念和自身的实践相整合,从理论的高度对原来的实践和观念做出自觉的分析、反思,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实践理论、检验理论。
3、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协同性原则。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密切配合,是建设特色学校,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办学风格的重要内容。所以,要充分利用课程改革这一契机,加大对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力度,确保两者在学校的整体工作中能够协同发展。
九、健全研究机制
1、学习教育理论。建立学习制度,选择学习内容。提倡研究者对某些理论通过比较以及联系实际考察其效果,进行分析和鉴别。
2、举办学术沙龙。把个人自学与集体讨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结合起来。学术沙龙的指向,一是交流和讨论学习心得,运用集体智慧对某些理论进行分析和鉴别;二是讨论和交流怎样把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行为,怎样把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行为上升到理论上进行认识和概括。
3、聘请专家指导。专家指导的形式有学术报告、辅导讲座、现场指导和专业座谈等。专家系统的教育理论素养将引领本课题研究的正确方向,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对话的理想境界。
4、组织专题讨论。围绕一定的话题,研究群体自由开放地各抒己见,把专业切磋、经验分享、互助合作、思想碰撞、信息交流真正落到实处,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一种共同的生活方式,一种平等对话,一种“深度会谈”、“和而不同”的状态。
5、组织学术交流。加强课题协作学校的联系,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实现师资、设备、信息的共享。同时有计划地组织课题组成员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了解教育改革的动态和信息。
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