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新视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5:18:14
第四讲 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新视野
【学习目的】通过本讲内容使学员了解我国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现实原因,并对“校园文化”和“学校文化”的内涵有深刻的认识,从而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理解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现实可行的文化建设策略。
【学习安排】6学时
【学习内容】
学校文化建设这样的问题既属于理论研究的范畴,也是要回归到学校实践的,更应该体现对学校实践的关照和指导,后者才是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研究的意义所在。但总览我们现有的研究成果,有太多以组织文化理论推演出来的学校文化建设理论,有太多对概念、类型等范畴的解释,这样的成果到底对学校的文化建设实践有多少帮助和作用,其答案既不直观也不明显。正如萨林斯所言,不应该再就那些“陈腐的文化概念争吵不休”,而应该正视社会的文化现实,在事实中考察文化。对于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而言,我们不应仅仅在概念、定义和理论中兜圈子,更应该关注学校文化建设的现实情况,考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使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主体深刻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对一所学校发展的战略性意义,广泛了解国内外中小学校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而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文化建设策略的探索与选择来寻求推动各学校可持续及长足发展的文化动力。
一、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和挑战
(一)存在的问题
1.表面化思想——“形象工程”
近些年,我国的基础教育在危房改造、办学条件改进、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等方面,各地各学校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校容校貌有了明显的改观,校舍越建越漂亮,校园建筑的造型与空间布局越来越讲究,校园现代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校园的美化、绿化、净化也做得越来越好。但是这仅仅表现了学校在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的成绩,或者说我们也仅仅是强调了物质文化的建设,但是对精神文化的理解和建设远远不够。很多学校领导和管理者也是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热衷于修建学校校舍,注重学校建筑的造型与空间布局,完善教学设备和设施,却对代表精神文化的学校办学理念、校风建设、价值观、学校精神关注得不够,习惯于抓“形象工程”,这种“形象功夫”也使得学校的文化建设流于表面。比如有些学校校训写得很好,但是当问到其内涵时,学校的一些教师和学生要么是言之不详,要么是各说各话,有的甚至完全不解其意。
2.演绎式思维——照搬照抄
在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中,有些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照搬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和组织文化建设的理论,照搬一些品牌学校、精品学校文化建设经验,不进行校本研究,不考虑校本实际。很多研究者直接将组织文化的理论移植到学校文化中,用组织文化的研究成果来推衍学校文化,如人们经常采用将组织文化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文化结构模式来分析学校文化,然后又将三者进行细分,如将制度文化细分为规章制度、操作程序、奖惩规定等,试图通过对各亚文化的研究来代替对学校整体文化的研究。有的学校领导者,尤其是一些民办学校的领导者甚至认为校长和教师的关系就是一种雇佣关系,教师的工作不符合领导意志和要求就扣奖金,热衷于给教师排队,搞末位淘汰制等等,把工厂流水线生产的管理方法照搬到学校当中来。这些并不符合学校这种组织的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要求,导致学校文化建设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3.片面性逻辑——只知其一
很多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具有片面性。有的把学校文化当成是文化活动,以为多搞一些学校师生文艺活动就是在建设学校文化;有的把学校文化当成是学校的识别系统,将学校文化视为一系列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可被目测的识别系统,而不是精神内核;有的把学校办学特点当成办学特色,甚至将“特点”与“文化”混为一谈;有的将“学校文化”误作了“学生文化”。有的学校把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归为学生管理组织,把学校文化建设看作是学生自娱自乐、调节学习生活的活动;有的学校把学校文化建设归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的学校把学校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业余活动的开展;也有的学校就把校园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等同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全部。相当一部分的人在理解和建设学校文化的时候,把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孤立看待,不进行综合,没有意识到三者是有机的整体,意识不到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渗透着精神文化的因素,精神文化的创造和传播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其发展方向也受到制度文化的制约,从而使学校文化建设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二)面临的挑战
1.文化多样性的冲击
近年来文化多样性受到广泛的重视。“文化多样性”一方面指的是由于自然、社会、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多种多样的差异文化。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观点为代表,世界各国政府与学者都对这种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有系统而深刻的认识,并致力于在人类范围内形成保护和利用文化多样性的思想。另一方面,文化多样性还表现为存在影响社会和个体的多种类型文化,如主流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流行文化等等。这些影响人的观念和行为的各种文化种类中既有积极健康的因素,也有消极负面的因素。学校文化建设中需要肯定、支持和引导对中小学生成长有益的文化因素,抵制和纠正消极的文化因素。
对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形成冲击的消极文化因素有很多。我国传统文化中就既有优秀的能发挥积极作用的精华部分,也有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时代发展的糟粕。如古人对教师地位作用的界定,常被学校用作尊师教育的依据,“天地君亲师”的至高地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拥有先天的权威,这就不利于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以资本主义文化为主体的西方文化中,有一些如平等、自由、民主和尊重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思想和价值观念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文化意识,但是也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是需要我们批判和摒弃的。另外现代社会的一些流行文化因素,如追求名牌、过度消费、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等是学校文化建设中要坚决反对和抵制的。这些纷繁复杂多样的文化因素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建设现代的、科学的、社会主义的主流学校文化有着很大的冲击作用,有些时候甚至使学校文化建设的努力白费力气,消解掉学校倡导的主流文化。
2.文化传播途径多样化的影响
当代社会,在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的情况下,学校单一的传播途径、教师的单一信息来源、学校形成的传统理念和主流文化都受到了影响和挑战。在信息渠道比较单一的时期,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文化建设可以按照学校的办学精神和理念,通过学校自己的传播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影响,教师通过自己对信息的垄断而产生的权威性对学生施加影响,从而形成具有自己学校特点的学校文化。在信息传播途径多样化的今天,网络、电视、报纸等多样并且快捷的传播媒介,使学生信息的获取变得方便而简单,那么学校文化建设所倡导的主流文化如何占据学校文化的阵地,信息渠道多样化的情况下如何重树教师的权威,以便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弘扬学校精神、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如何使中小学学生能够甄别健康、向上的文化信息,是现代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中棘手也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从“校园文化”走向“学校文化”
校园文化也曾为人们所普遍接受,人们更为熟悉的、以往谈论更多的是校园文化。也有的学者认为校园文化和学校文化实质上是没有区别的,因为国外的研究是一直称学校文化的,只是中国的研究在早期称校园文化。那么这里我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两者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二者之间有哪些异同点,是首先要澄清的问题。
要了解两者的关系,前提是清晰两者的概念和内涵。那么首先是如何理解“校园文化”。我国是1986年开始展开校园文化的研究和实践的,校园文化出现时,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学校开展的各种艺术教育和学生中的各种社团活动。理论界也主要针对这些方面展开研究,后来随着研究思路的开阔,校园文化研究的内容也逐步拓展,但不可忽视的是,校园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研究中仍然占据了较大比重,校园文化始终走不出“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环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动的设计。
接下来是如何理解“学校文化”。理解学校文化,必须处理好文化与文化现象的关系。学校文化现象是学校中可感知的表达与表征。如仪式、符号、课程、语言、校门、教室、口号、行为方式、规章制度等等。而学校文化是其现象背后稳定的、长期的意义,是价值观、方法论、信仰,是“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是什么”、“包括什么”的问题,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无意识力量”,即学校共享的核心价值观。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被提到研究的日程。校园文化概念开始出现时,人们只是注意到了学校开展的各种艺术教育和学生中的各种社团活动,对于校园文化的研究,也是基本上局限于艺术教育和社团活动这一范围之内,有时甚至局限在学校校园环境上。实际上,“校园文化”一开始被提出来就进入了误区,就肤浅化、表面化和平面化了。“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是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去塑造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新生代的学力发展的基础。所以,这样的任务并非“校园文化”所能单独承担的。我们认为“学校文化”比“校园文化”涵盖更多更深刻的内涵。那么“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有哪些异同点呢?
相同点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的相同点是以“文化”为主体的反映学校面貌、制度规范和学校精神特征方面的内容。第二,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内涵有共性的部分,它们都重视学校教育的一些隐性因素,与课程、教材、教师一样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这其中有些是物质化的,如学校的校园环境,另一些却是非物质化的,如学校的制度等。第三,两者都是围绕学校活动来探索其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及其作用,都是对学校的发展理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反映。
与之相对应的不同点也有三点。第一,一方面“校园”更多的指的是一种空间维度内的区域,或者说是一种场所,而“学校”更多指向的是一种培养人、教育人的组织机构,这种称呼在于它更强调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常用来指学生的活动,而学校文化是涵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组织文化、环境文化等。因此“校园文化”可以看作是“学校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第二,学校文化的内涵比校园文化更丰富、更广泛,超越了“第二课堂”、“隐性课堂”所包括的单一内容。学校文化更强调作为一种亚文化与社会的联系,学校文化的作用也比校园文化的作用更大,它起着价值引导、观念整合、情感激励、规定调节等重要的整合作用。学校文化在建设中更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学校文化建设除了重视内容建设外还重视载体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强调学校的教育行为和管理行为在实施教育中的有机结合。第三,校园文化更多地侧重表现在看得见摸得着或是直观感受得到的物化了的一些方面,如学校里的标语口号、师生的精神面貌、工作氛围等;而学校文化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系统化的设计、实施、提升和反映,是一种有意识、持续进行、以充分体现学校师生价值观追求为目的的活动,是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总体反映。
对于基础教育而言,“校园文化”的出现,适应了当时教育发展的形势,如通过课内、课外的社团锻炼,培养学生交际、娱乐、审美、创造等方面的素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当时流行的“死读书”的社会偏向,通过丰富学校生活,形成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但是相对于校园文化而言,学校文化的内涵更丰富,视角更深入,作用也更大。从校园文化走向学校文化体现了学校中文化建设的深入性和时代性。
(二)创建优质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又对社会文化起反作用。优质学校文化应该是社会文化中的先进文化、优质文化,在社会文化整体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发挥重要的功能。
每一所学校都存在着一种文化,它是学校各种外显制度、规范、行为和器物背后的一整套价值系统,是学校每一个成员共同分享的价值观念。文化常常通过学校中的各种仪式、榜样、故事、事迹、标语、题词、器物、活动、禁忌和礼节等表现出来。文化既然表现为一种价值,它就有好坏之分。譬如以考试为取向的学校文化,虽然也表现为学校共有的理念,为了应付考试,校长支持,行政配合,教师努力,学生勤奋,全校上下一条心,但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素质全面发展的角度看,这样的学校文化就不是一种现代的学校文化,学校很可能被沦为学生智慧的屠宰场。因为如果我国的教育模式和环境氛围培养的人,缺乏独立性和个性,不能超越自我和前人,那只能是在家是个好孩子,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单位是个好职工,在社会是个好公民。那样,中华民族很难巍然屹立于世界各国的前列。所以优质的学校文化是需要主观努力进行创建的。
(三)以优质学校文化促进学校长足发展
按照美国的沙因(Schein)教授的观点,文化是更深层的为组织成员所共享的基本假设和信念,它无意识地发生作用,并以一种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方式规定着组织对自身及其环境的认识。健康优质的组织文化具有能够整合、积聚和倍增其他物质资源、精神、知识以及人力资源的作用,具有重要的“资本”作用。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对学校的改革和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文化左右着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影响着学校的教与学。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享的核心价值观,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这种文化将会统率和规范学校每一位成员行事的态度与方式,渗透到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体现在全体师生的各个方面。校长应该成为优质学校文化的创造者和引领者。带领全体师生,传承人类优秀文化并形成自己优质的学校文化去造就一代又一代社会责任心强、个性鲜明的接班人,用自己优质的学校文化服务社会,并融入到社会文化中,使学校得到可持续的长足的发展。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不好的学校文化可能使一个优质学校停滞不前,而优质的学校文化可以使一个学校保持相对长期的繁荣,并引领和影响着学校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优质学校文化对学校可持续和长足发展的驱动体现在这样一些功能上。
第一是育人与教化功能。学校是培育人才和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一方面学校文化包括其产生的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成果,以及蕴含学校文化的学校传统、精神、道德、风气等等,都直接作用于社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和教化作用,有时甚至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划时代的巨大作用。另一个方面是学校文化首先作用于由学校培养的人身上,通过在学校的教育和熏陶,将学校文化其中包括学校精神以及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内容内化为人的素质,然后再由这些体现学校文化的人去影响和作用于社会,这些作用于社会的人的素质将会塑造培育他的母校的声誉,这声誉会影响到学校的生源、社会支持等方面,好的声誉会使学校拥有好的生源和广泛的社会支持,从而使学校获得进一步发展。第二是示范和引导功能。通过主观自觉建设的学校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优质文化,是由一代代掌握最新科学文化知识的师生创造和积累的。比如作为学校文化建设重要内容的创新精神,就使学校文化生气勃勃,充满活力,能够不断推出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新成果,这些既为社会前进提供新的文化范例,也为学校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
三、国外中小学校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及启示
(一)加纳多小学的仪式
以学校价值观为核心的各式各样的仪式与活动,组成了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美国北亚利桑那(Northern Arizona)的加纳多(Canado)小学,可以看到许多彰显学校价值追求的有意义的活动、仪式。
“文化大餐” 一年四次邀请学生、教师和学生父母将他们最喜欢的书和有品味的文学作品带到学校,一边吃东西一边欣赏。学生因为得到发展和学习而得到了表扬。
举行“优质学习表彰大会” 学生父母和教师、孩子们坐在一起共同祝贺他们的表现。在大会上近四分之一的学生将受到表彰,奖励的不只限于考试成绩优良的学生,主要包括在写作、工作优秀、市民意识强、舞蹈或戏剧表演突出以及纳瓦霍语言作业等各个方面表现良好的学生。
学生父母的学习工作坊及表彰大会 学生父母的学习在加纳多非常流行,学校设有重要问题研究的父母工作坊和一系列长期的通识教育学位研读工作坊,并且频繁地举行父母学业成就表彰大会,鼓励学生父母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来。
课程对话 每逢星期二,校长与某些教师进行“课程对话”。他们通过讨论文章或书籍,观看录像,观摩个别教学方式或其它新的方法来探索新的理念。这些对话和合作学习提供了关于课程、教学和学习的新视域。正如校长所说的,“我不能让教师停止进步。你必须思考,学习,在班级当中成为典范”。
儿童教育研讨会 学校每年都举行“早期儿童研讨会”,一方面为课堂教学提供先进的理念,另一方面促进教师专业意识的提升。研讨会将持续一个星期,教师们整个星期都浸入在早期儿童理论和课堂技巧交流的氛围当中。所有参与者都会收到装有学术研讨会相关主题和举办时间的文件袋,提醒教师有意识地把他们课堂上的新发现收集起来并带到会上分享。如校长所言,“我们不仅使学生浸泡在文学与活动当中,而且使教师浸泡在新思想、新对话和新方法当中”。
教师读书会 教师需要不断读书。学校常安排时间让教师一起吃饭交流和讲座所阅读的内容。每次读书会,教师都需要带来一本他们所阅读的书或一篇文章,与其他教师共同分享、讨论和思考。
“导游计划” 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年都要接待多名参观者,评点学生作品、社区的编织工艺以及学校的荣誉。这些年轻的导游成了他们自己文化与历史的供应者和消费者。
故事讲述 学校团队中的人们不时地讲述着带给学校生命的故事:他们讲述着学校从亚利桑那地区最差的学校变成最好学校的变革和更新的故事;他们分享着为学校增添新观念、新教学方法和新成就的会议和培训计划等方面的故事;他们讲述着那些父母如何由学校工作的门外汉到参与学校工作,获得一年的通识教育学位,并参与早期儿童会议等各个方面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关于如何实现目标,如何克服障碍,相互学习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内容。
榜样的感召 加纳多小学非正式的网络组织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榜样角色。校监,在其他学校被看作是感情冷漠和权力主义者,在加纳多却被视为特殊人物。作为一名纳瓦霍人,他在那里生活了30年,那些认识他的人都觉得他有一副好心肠,有些教师甚至认为他太过热心了。当他视察学校时,孩子们都主动和他交谈,或者给他写信,而且他都愿意回信。另外,有一个叫塔利曼的老太太,她是许多孩子的义母。这位来自社区的老人常拜访教师和孩子,带来了长者的关心和爱护。她使人感觉到当一回沉默、理解和善良的听众也非常满足。
加纳多小学文化建设的成功在于反对繁杂事务,采用一套密切相关的、有意义的独特的文化习惯和价值来引导学校。学校核心价值观和信仰通过仪式和典礼来强化,通过故事和历史知识来传承,并由一帮非正式学校人员来维护。
(二)乔特中学的课程文化
美国康涅狄克州(Connecticut)的乔特(Choate)中学是全美排名第三的学术性高中,在世界各地招生,有38个国家的学生在校就读,多种文化背景的人共同学习、共同生活。乔特中学是一所学术性的高中,其学术性鲜明地体现在课程上,以至于他们能够自豪地宣称:乔特中学严格的学术准备和个性发展的传统使学校的课程和计划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中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乔特中学的综合性选修课程设置包括:美国研究的跨系计划——由英语系和历史系共同设置和传授;科学研究计划——一个真正能够体现实验科学的性质,为学生提供主动的、独立的设计和实践机会的课程;经济学计划——包括有特色的4门课,一个商业实习计划,一个年会,系列讲座,参与商业竞争的机会;艺术浓缩计划——为具有非凡才能的学生提供严格的学习和视觉、音乐、戏剧表演的机会;学期语言强化计划——法语、西班牙语和汉语,古罗马时代的典籍研究;顶点计划——优秀的六年级学生的机会,探索课程领域的深度;毕业项目计划——春季计划,允许合格的六年级学生在校内或校外从事各种实习,如作研究助理,或参与学术研究或创造性的项目。在这样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下,学校的课程文化非常鼓励学生突破常规课程的束缚,表现学生自己的个性,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
乔特中学的学校与课程文化可以给我们以下三方面启示:
一是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要与学校的定位相一致。乔特中学非常明确:学校是全美一流的学术性高中,是一所面向世界各国的学校,因而学校文化与课程文化的追求要充分体现国际化和多元化取向。
二是学校文化和课程文化要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一致。作为一所学术性高中,要为一流大学培养学术性人才奠基,相应地必然要求课程能够服务于“突破常规课程束缚的天才学生”,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要为不同发展程度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选择,要形成一种自由、民主而宽松的学术文化。
三是学校文化与课程文化要坚守学校自身的理想和追求。这种理想就表现在学校对诚信和道德教育的严格要求和相关措施上。乔特中学又称崇德中学,崇德中学的校名,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学校的坚持与坚守,这种坚持与坚守既表明了教育的人文理想和价值,也收获了学校文化和学校特色。
四、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
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在先进教育价值观的引领下,集中并挖掘各种资源潜力,有力地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学校应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自身资源状况,制订相应的教育目标,选择一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在学校发展的同时进行学校文化建设。
(一)启动学校文化自觉
在学校文化的研究中有人提出我国的中小学普遍存在文化缺失,认为有些学校管理者重视的只有学校校园环境建设、教学科研质量、学生行为规范等因素,惟独缺少对以人文精神为主导的学校文化的追求。笔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应该说学校所缺失的并不是文化,而是文化自觉。事实上任何一所学校都实际存在着某种学校文化,只是“是否意识到”、“是否明晰”、“是否文本化”而已,“是主流还是非主流”、“是先进还是落后”、“是科学还是伪科学”而已。文化自觉是文化建设的前提。
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由此有的学者提出“学校文化自觉”就是学校成员、教育研究者、教育管理者对学校文化进行冷静反思与主动发展的过程,是在对既有学校文化及学校生活进行反思的基础上,确立新的学校观念体系,并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行为方式、物质空间的动态过程。学校文化自觉意识的形成,意味着对学校文化建设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了新的高度。
学校文化自觉是对学校文化的多维审视和重建。基于学校观念体系在学校文化系统中的中心地位,鉴于学校观念体系中存在着诸多深层冲突,我们认为,学校文化自觉可以依托学校观念体系的反思与重建而展开,即以学校观念体系的反思和提炼为轴心,展开学校观念系统、制度系统、行为系统和物质空间系统的全面建设,培植合乎教育改革需要并且扎根于学校生活之中的新型学校文化,在深层上改变学校生活的运行方式。
学校文化自觉的工作,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展开。
1.反思核心观念,重构学校观念体系——精神文化建设
观念体系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新型观念的确立是学校文化创新的基础步骤。针对学校中流行的科层制观念体系,我们认为学校中应该倡导并逐步确立共同体观念体系。
“是什么”:学校是有着共同信念的教育工作者齐心协力工作的地方,是教师们追求教育真理的地方,是教师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校长和教师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友好的伙伴关系;教学是教师的事业而不是谋生的手段。
“重视什么”:重视真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学、德育和管理的创新;重视合作。
“怎么做”:刻苦钻研;积极实验;通力合作;争取更好的教育效果;真诚沟通;积极发表意见;维护学校荣誉和地位等。
当切实确立了上述观念之后,学校将在总体上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既是教师锐意进取、主动创新的地方,也是学生放飞理想、超越自我的地方。
2.健全学校制度,确保制度与新型理念的协调——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是学校观念转化为学校成员行为方式的中介,即学校制度体现学校观念,并通过其对学校成员的强制或约束力量而指导其行为。观念能否转化为行动,关键在于制度。这里所说的制度,沿用新制度主义的观点,包括正式约束、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及其实施机制,既包括明文颁布的规章,也包括通行而没有言明的“潜规则”。
当前学校中存在较严重的制度漏洞,一些新理念提出之后,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及学校传统的顽固抵抗而落空。在提炼了新型学校观念体系之后,学校应该努力在制度层面寻求落实的路径,健全执行、监督制度。比如倡导教师开展校本科研,就要规定校本研修的基本形式、次数,严格计划、记录、摄像、展示程序,促使教师切实行动起来,以防止教师的应付做法。笔者认为,学校文化建设尤其需要重视监督制度(包括公示制度、公众评议制度)的安排,以避免“言行不一”、“有章不循”的情况。
3.加强宣传和引导,调动教师自觉——教师文化建设
广泛的宣传能够制造一种统一的学校氛围,让教师、学生逐步认同办学理念,使师生员工将学校观念体系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学校核心观念声明应该人手一份;开学典礼、毕业典礼、表彰大会等大型仪式要充分体现学校教育理念,发言人要对学校理念进行正式而严肃的阐发;受表彰的师生及学校宣传的英雄,要符合学校教育理念。思想引导是宣传的另一个方面,学校要定期开展教师研修活动,引导教师们逐步理解新型观念体系的内涵与价值,做新型学校文化的主动建设者。
理念宣传、思想引导和学校制度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两翼,不可偏废。以往的教育改革仅强调思想引导,而不重视制度建设,就是太信任教师自觉而忽视了对教师的约束;但如果过分强调制度建设、忽视思想引导,就会把教师变为“被监视的对象”。最佳的状态,是在强调制度建设的同时追求制度建设和思想引导的协调,既加强外在约束,又鼓励自觉自动,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学校文化自觉。制度的功能,一是约束,规定人们行为的边界;二是激励,鼓励人们在一定范围内积极行动。在思想引导的基础上,教师会认识到学校制度的价值不是约束和强制教师,而是在制度方面保障、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改革。
4.规划学校物质空间,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物质支持——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物质空间是学校文化的物质体现,为学校观念体系的落实、各方面活动的开展提供物质基础。新型学校核心理念、新型学校制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量具体工作,对学校物质设施、空间布置等提出了很多要求。例如:倡导开展教师研修、发展教学科研共同体,学校有必要为教师提供阅读和研讨的空间,丰富图书资料;教学方式改革,更要求在教学设施、教室布局、座位排列等方面进行众多变革。
当前,很多学校把学校物质空间的改善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第一要务,这样多少会改善学校文化。然而,学校物质空间的改善应该与学校深层观念系统的重建相一致。脱离了学校核心理念的重新提炼,没有学校成员言行的切实转变,新型学校文化是无法扎根的。
(二)注重学校大文化建设
真正面向未来的学校文化,应该是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中,能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学校文化本身也应体现指向未来和超越的本质。学校要完成适应新时期发展所提出的新文化任务,唯一的出路是参与到社会新文化的建构当中,按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精神,构建超越现实的新学校文化。这一意义上的学校文化建设,叶澜将其称为学校大文化建设。学校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文化发展中的历史使命,是由学校在文化继承和创新中的独特地位与功能决定的。
关于学校大文化建设的问题,叶澜教授认为可以有以下一些途径和方法。
1.在市场竞争和消费的社会中进行人生引导
当前中国社会价值观正在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原主流价值系统已受到挑战,失去原来全面主导、支配人的行为的地位,而新的主流价值体系尚未形成。市场经济在中国近年来急剧发展、竞争空前激烈,社会财富增加,“利”在人生价值观中的地位的提升已成了不可避免的事实,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中人不能无金钱,人不能不谋利,人对利的追求已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师与学生,其集中表现是升学竞争的下移、尖锐化和市场化。家长为了子女的上学和前途拼命挣钱,教师上课“留一手”,课后收费补课等,教师用加班加点,加作业加练习来提高升学率,将考试、升学作为教学、教育的唯一目标,不愿做改革和研究,生怕因此而影响了学生考试成绩。学校领导忙于聚集社会经济资源,交换式地利用部分学额,花大力气包装学校,以某一学科出状元,出竞赛第一名,或在某区域内获得各种各样的奖为“卖点”,以政策、奖金等作为提高升学率的主要刺激“手段”,实现学校更大利益的获得。
如何对待人生观中“利”的获取的价值,不仅是教育学生,而且首先是学校中的领导与教师要用教育实践做出回答的。“利”的问题的进一步引申,则是更为根本的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群体及社会的关系的问题。当今学校文化建设十分现实和重要的任务,不是回避或以精神否定财富的方式来形成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而是要从财富与精神、幸福人生的关系的意义上,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这是基础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首项任务。
2.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中进行文化引导
当今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地球村”的说法很好地体现了这个世界上各国的开放与联系。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外先进经验的介绍和引进,对外国发展的先进趋势的关注,使外来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有着很好的土壤和力量。外来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内容涉及到技术、生产、思想、管理、观念、制度、科学、艺术、商业、消费、生活、娱乐、教育、医疗,几乎无所不包,无孔不入。这些文化因素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影响。有些学者对于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作用力已经非常关注,有的甚至把它上升到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上来认识。但是青少年对于这方面是没有感觉的,他们被新奇、刺激、快节奏吸引,年轻一代赶洋时髦的热情空前高涨,对民族历史、文化、经典、节日和民俗日益疏远,对民族文化的情感和特色意识日趋淡化。这些问题也已深入学校生活,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面对如此的现实,包括学校的现状,学校领导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通过学校教育实现对青少年一代文化的引导,是学校文化建设中关乎民族文化兴旺的大事,是任何独立国家都会关注的,只能由我们自己来做的大事。
3.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纠结中进行未来引导
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纠结是今日中国文化中十分突出和独特的一个景观。就“现代文化”而言,包含的不只是时尚消费文化、西方流行文化,而且还包含着当代十分突出的科学技术文化,以及体现当代精神的学术文化,涉及到物质、观念、价值观、人生观、生活方式、思想方法、科技人文等与人相关的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传统涉及的方面与现代相同,但它源自历史的积淀,不仅有凝固的历史形态,还有存活于当下的现实形态。在社会常态的稳定发展时期,文化更多呈现的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现代的因素只是点状、局部地起着更新文化的作用,且通常以补充、提升传统的方式进行,不会出现激烈的冲突。但是当社会进入非常态的激烈转型时期,“现代”似潮水般的涌进、春草般的蔓延,年长的一代无法适应,年轻一代兴奋地投身,现代与传统就会出现对峙与冲突。这其中就包括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长期积累和传承的结果,它有机地存在于该民族的社会中,协调、维持着社会的平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整合功能。学校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文化信息、思想意识都会反映在学校的教育之中,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当代学校教育如何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纠结中对青少年进行面向未来的引导,这是其文化建设的时代意义。目前,国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由民间或办学机构提倡和掀起一股“国学”热,学术界开展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复兴的讨论,政府则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目标,并寻找这一目标提出的理论、现实和传统的支撑,还通过参与祭孔等传统仪式和保护文化遗产、尊重民俗节日等外显行为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期望。这是值得学校关注的现象,也为学校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方面提供了社会条件。另外学校文化的建设还要求处理好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处理好教育改革中的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及教育中的师生的关系。“反哺观”是一些对当代信息技术的作用特别强调的人所持的一种观点,但不能因此把“反哺”看作是一种普遍现象乃至规律,“新基础教育”主张建立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以师生相互在人格上的尊重与关爱,在认识上的理解与沟通,在行为上的自主与协同,以及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发展相结合等为特征的,富有教育性的民主、平等、合作、发展的师生关系。
(三)重视学校价值观培育
一般认为学校价值观建设属于学校精神文化的范畴,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关键所在。那么,我们需要建构什么样的价值观以引领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呢?有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理论思考。石中英教授认为,学校价值观是有关学校核心价值或基础价值的一整套看法或观念。学校价值观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学校价值观建设存在着观念上不够重视、内容上出现多元与冲突、时代性与民族性不够以及受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影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进一步提出加强新时期学校价值观建设的若干建议,譬如开展学校价值观讨论、通过两条渠道探索学校基础价值、创造性应用古今中外法以及注意加强学校价值观研究等。张宝贵则认为,学校教育价值观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以先进的教育价值观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不仅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对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他首先论述了先进的教育价值观是学校健康发展的行动指南,促进学生人格完善是学校教育价值观的根本,进而论述了以先进教育价值观为导向建设学校文化的途径。
学校价值观建设的主要任务有这样一些方面:
第一,校长高度重视学校价值观的问题。俗话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位好校长需要具备正确的学校价值观理念。如果一位校长没有正确的学校价值观,仅仅把学校当成是帮助学生升学或就业的组织,那么整个学校的工作,不管是校内工作还是校外工作,就必然仅仅围绕着升学或就业来组织,凡是对升学或就业有利的事情就去做,凡是对升学或就业不利的就不去做,这样的校长,必然会放弃他所本该承担的多样教育职责,成为应试教育或就业培训的力量。
第二,创新运用古今中外的方法理念,建设既具有时代精神又有民族特色的学校价值观。石中英教授说,当前,学校价值观建设方面“以今非古”、“以外非中”的现象确实非常明显。在谈论学校价值观时,动不动就是“某国如何如何”、“现如今如何如何”,似乎一切古的中的都要不得。这种对历史和自己的轻视态度是错误的。其实在学校价值观方面中国古代有许多见解都值得我们今天批判性地继承,如《学记》里所说“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等,这些思想经过历代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诠释,已发展成我国学校独有的价值传统,一直支持着古代官学、私学和书院的教育实践,值得好好汲取。至于近代以来围绕着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富国强民所产生的新的学校价值观,特别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尤其值得继承和发扬。不这样做,我们的学校价值观建设一方面就缺乏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也会失去向国外学习和借鉴的条件,将来也会失去向国外介绍我们自己独特学校价值观的资本。所以,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在学校价值观建设方面,其基础是立于当今的教育实践,但是其眼光既要向“外”也要向“中”,还要向“古”花大力气做好实事求是与综合创新的工作。
(四)构建学习型学校
学习型组织理论来源于系统动力学,它是一种较为现代的管理理念。方国才从彼德·圣吉的理论出发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新型的以学习为主导、为主线、为纽带的社会组织,是组织的全体成员在共同目标指引下注重学习、传播、运用、创新知识,因而具备高度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的组织。毫无疑问,这种理论适应了现代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的需要。那么,学习型组织的建构对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呢?刘本洲认为,构建学习型组织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而骆燕琼则认为,学习型组织与学校文化之间是一种互生互长的关系。
学校文化建设要求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使其成为一个不断追求自我完善的文化系统。也就是说,学校不确立固定的标准体系和模式,也不是达到某一目标以后就停止不前的系统,而是一个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卓越的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有一个不断否定自我、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对于任何一所学校,只要发挥自身的长处,找出自身的优势,确定自己发展的战略目标,都能够建设成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学校关注的是自身的增能,即与自己学校的过去相比,是对学校发展过程的动态评价,而不是对现有资源状态的静态描述,这种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五)塑造合作性学校文化
加拿大的富兰(Fullan)和哈格里夫斯(Hargreaves)指出,具有合作性文化的学校,教师能够步调一致、持续不断地合作,改进他们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资源,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从中获益。在合作文化中,领导权是相当广泛地分散着,这一点对于学校变革和层次提升来说非常重要。合作学校中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领导者,当教师能够共享观点和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分享领导权和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效能感,拥有庆祝成功的传统和仪式,这种支持变革和改进的专业化团体便可以得到很好的发展。有的学者就指出,校长是重要的,但是也必须激发教师参与领导的积极性。发展强大的相互信任的合作文化,有助于为学生、教师和校长的成长建立良好的基础。
学校文化建设力求建设一种合作性的学校文化。在合作性的理念下,评价一个学校文化是否健康,主要观照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合作,学校是否召开教师和全体职员会议,共同商讨和解决专业问题;二是权力分享,教师是否喜欢一起工作,彼此支持,并且具有价值感和归属感;三是效能感,学校成员是否因为喜欢这个地方而留在这里工作,是否把努力提高工作技能作为职业内容来对待。从有些优质学校文化的讨论当中可以看到,很多研究都把焦点放在了“价值与目标共享”、“专业协作”、“权利分享”和“效能感”等几个方面,把合作性的文化当成了优质学校文化的主要目标。合作性的学校文化一般包括这样一些方面:具有广泛认同的目标和价值观;具有明确的学校任务;教师珍惜与同事之间的意见交流;教师具有明确的目标,积极参与合作性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有一种集体的责任感;同事之间维持一种合作伙伴关系;鼓励教师协同工作,配合行政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为群体反思、集体探究和分享个人实践提供机会;鼓励教师和其他人员努力合作,共同寻求支持学校发展的环境等等。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
2.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李国霖.试论优质学校文化的创建(上)[J].教育导刊,2005,(1).
5.姜树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J].黑龙江教育,2000,(3).
6.谢翌,马云鹏.学校文化的反思与重建——兼评介美国加纳多小学的文化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2005,(8).
7.彭刚.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学校特色[J].教育发展研究,2008,(2).
8.杨骞.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相关因素分析[J].教育研究,2009,(1).
9.石中英.文化多样性与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3,(10).
10.刘长海,苗伟科,蒙在飞.学校文化自觉:培植真实的新型学校文化[J].中国教育学刊,2009,(10).
11.崔允漷,周文叶.学校文化建设:一种专业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7,(5).
12.钟启泉.知识社会与学校文化的重塑[J].教育发展研究,2002,(1).
13.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8).
14.张雪娟,赵鹤龄.达斡尔族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选择[J].教育评论,2009,(1).
15.石中英.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建设[J].教育科学研究,2005,(8).
16.张宝贵.以先进的教育价值观提升学校文化品位[J].天津教育,2006,(6).
17.方国才.学习型学校:意义建构与图景勾画——兼论“学习型学校”教育学与管理学的双重价值[J].当代教育科学,2005,(22).
18.刘本洲.构建学习型组织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J].湖北教育,2007,(3).
19.骆燕琼.学习型组织视角下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4).
20.徐文彬,张勇.我国学校文化建设研究:成就与展望[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3).
21.谢翌,马云鹏.重建学校文化——优质学校建构的主要任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