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沉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21:37
张 惟 《 人民日报 》( 2009年12月28日   20 版)
福建龙岩上杭县古田镇的一座古老宗祠,是个名闻遐迩的革命圣地。80年前的今天,毛主席、朱总司令就在这所简陋的房子里主持召开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即古田会议,制定了建党建军的伟大纲领。站在这座再普通不过的房子前,不知不觉中让我们重新走进了历史。
当年,毛泽东虽有“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的诗人豪迈,但从井冈山进军闽西的主要由起义农民和北伐军分化出来的不足4000人的队伍,确是严峻的现实。对这支新型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每人带着各自的经验和想法,思想并不一致。历史上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洪秀全,农民起义队伍没有取得过真正的胜利。农民起义的成员,还留存着李闯王式的“冲州走府”的习惯性作风。中国历史和国外的军事体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一切期待书生出身的党代表毛泽东去创立。
开始,毛泽东的想法刚在红四军“七大”上提出就被否定了,连中共中央委任他的前委书记的职务也给“选”掉了。这让新推为前委书记的27岁的陈毅感到惶恐。他去上海向党中央汇报,以其坦荡的情怀描述了红四军的现状。此时中央常委、秘书长李立三头脑是清醒的,由中央常委、军委书记周恩来签署的中央致红四军前委指示信是明确的,支持毛泽东回到前委书记的岗位;朱德军长经过出击闽中、东江的实践,表示赞同毛泽东的观点。于是,有了新泉整训,继而召开古田会议。毛、周、朱的统一是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最初形成的思想基础。
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这就与一切新老军阀划清了界限。正如邓小平后来所表述的:“我们的军队能够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性质。这个性质是,党的军队,人民的军队,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这与世界各国的军队不同。”
古田会议的精神,使一支全新的人民军队向我们走来。这个精神,使中国红军经受千磨万击走向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而且贯彻到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东江、海南游击队去。
发展到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古田会议精神更是产生了巨大威力。由美国武装起来的蒋介石800万军队,其指挥系统是一盘散沙。在抗日战争中率部佯攻日军德安山头阵地,一战收复九江成名的张灵甫,其军事才能在黄埔生里是佼佼者。国共争夺山东战场主动权的斗争里,他凭整编74师的实力,原拟主动承当固守孟良崮以吸引陈、粟主力的重任,而后让蒋介石调动大军实施反包围聚歼我军,果此,我军势危矣。然而,在我军坚决围山打援下,周围的国民党军7个师进展迟缓甚至遇阻后缩,情急中张灵甫愤然痛斥国民党友军“各自为谋,同床异梦”,他在藏身的山洞里绝望痛呼:“匪诚无可畏,可畏者我将领意志之不统一耳。”而被张称为“匪”的就是按古田会议原则组成的仁义之师。
当国共决战之时,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场双方数百万大军对峙,兵力各约一半,岂知鹿死谁手?然而,且看古田会议精神所组建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军队:辽沈战场酣战中野战军找不到纵队,纵队找不到师,但在总战略意图下,各纵各师各团都能各自为战,完成歼灭敌人任务。淮海战场以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联合作战,临时组建总前委, 60万大军组成一个拳头,国民党军队顷刻灰飞烟灭。彭德怀指挥不足10万的兵力实施延安保卫战,抗击牵制了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有力支援了中原、山东、东北战略区。而毛泽东的统帅部设在延安窑洞,后辗转于陕北山沟,全国各大战略区,都听命于随着毛泽东跋涉于陕北山沟的马背上发出的电波。毛泽东指挥若定,全军团结如一人。这种世界军事史上从来未见过的现象,源自于古田会议建党建军原则的确立和多年实践的孕育。据说,蒋介石退守台湾后进行反思,百思不得其解。他不知,当年在闽西的一个小山村召开的古田会议,早已以崭新的原则塑造了红军暨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
现在,每年有千千万万的人,前来古田观瞻这所极其普通的房子,只是因为80年前在这里召开的一个会议,创立的一个原则,诞生了伟大的建军纲领,使人民军队从这里走来,胜利从这里开始。
这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