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多一些,还是邓小平多一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16:37
张涛
上个礼拜,和一位美国朋友共进午餐,席间自然又谈起了中国。这位老兄对中国的八卦热情很高,平常只要看到关于中国的比较有意思的报道或评论就会热情洋溢地转发给我,但他本人好像从没静下心来看过整本关于中国的著作,尽管在他的要求下我已先后给他推荐了不下十本书。不过,这次他歪打正着,用他有限的中国知识挑战了我一把:“告诉我,在你们这一代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是毛(泽东)多一些,还是邓(小平)多一些?”
我当时没有立即作答,一是因为嘴里还嚼着东西,二是也确实觉得他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一两句话还真说不清楚。抬头看这位老兄,他的眼神里既有等待的好奇,也涌动着将我一军的得意。为了不破坏他的这种心境,我对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不过你得容我回去仔细想想再回答你。”
虽然这位老兄知道我是何年生人,但我想他所说的“你们这一代中国人”的定义可能在他心中都比较模糊。在回去的路上,我把问题重新捋了一下,觉得适用的范围应该更广泛。起码对于我认识的不少同胞而言,在政治意义上对自身心路历程影响最大的也就是这两位历史巨人了。考虑到时下流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国进民退、新左派等种种话题,这个问题应该可以更广义地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走过的路,以及正在进行中的种种纠结,毛和邓的影子或许始终交织其中。
前些日子在新浪上开了微博,阅读上面转来转去的各种新闻、传闻以及各界名人和“人名”的诸种人生感慨和相互“掐架”,是一种相对另类的乐趣,也着实占用了不少时间。我发现,微博的好处在于浓缩,从中既能相对容易地抓住时代的脉搏,又能揣摩出时代个体的诸种心态。在和政策时局有关的帖子中看来看去,我似乎总是能在其中感觉到或者毛时代或者邓时代的情结。
这两天有几条微博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深。一个和毛时代有关。某外语学院的80后和90后大学生利用自身优势,用八国语言排练诵读《共产党宣言》,据说这已经成为学校“唱读讲传”的经典节目。看着照片上的几十名大学生摆出革命小将的姿势,想象他们大声诵读着“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难怪微博上有评论说这和文革时期的忠字舞颇有一拼。如果唱红歌可以成为别样流行趋势,这样的表演能被学校推崇倒也不足为怪。
另一个和邓时代有关。不少博友借深圳特区30年生日之际,对邓小平当年改革开放的举措大兴缅怀之势,通过各种方式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发出了呼唤。宣扬者好像多是知识界和媒体界人士,60后和70后生人居多,这个呼唤和温家宝在访问深圳时督促政改的说法相得益彰。问题是,政改呼声虽然音量不小,但我似乎并没有看到有人提出具体的一二三来,在可实施的方案层面不知是乏善可陈,还是在目前的阶段只能犹抱琵琶半遮面。而这一切,充其量不过是在人云亦云邓公在22年前说过的话:“改革,应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
从微博上,我还了解到《新周刊》就现代人的生活状态作了一个专题,说中国的经济依然在快步向前,但许多当中的个体已激情不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变成无梦、无痛、无趣的“橡皮人”。文章试图从工作和生活平衡的角度开方子,不过我个人相信这种表象的背后却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之间的失衡导致了信仰的集体缺失,毛时代和邓时代情结的盘根错节让个体们无所适从,国运走向的不确定性更是这个时代从焦躁到无感的心理源头。尽管作者的诉求可能和我有所不同,但我很喜欢这篇专题文章最后引用的一句话:“因为怎么努力都没办法到任何地方,所以到这地步,只好彼此觉悟。”
中国自古以来皇权至上,对领袖式人物的依赖和迷信总是大过对制度修正和完善的关注和努力,因此中国社会的走向似乎始终缠绕在轮回的怪圈之中,也总是在迫不得已甚至危机当头的时刻方有可能突出重围、走出羁绊。无论是毛泽东,还是邓小平,作为显赫的历史人物都已书写了自己的篇章,完成了自身的使命。让历史告诉未来,但不要让历史左右未来。一味空喊政改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现代版忠字舞”也许只能跳出更多困惑的“橡皮人”吧。
(作者张涛毕业于哈佛大学和Wake Forest大学,曾先后做过驻外记者和跨国公司经理人,目前从事投资和政策咨询工作。您可以通过新浪微博与作者交流。本栏目所述仅代表他的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