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特别警惕不甘寂寞的领导干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40:05
对普通人而言,不甘寂寞就是耐不住性子,寻求变化,追求新花样;而对领导干部来说,不甘寂寞就是成天想着弄政绩、搞关系、赚外快,心猿意马,不守本分。普通人的不甘寂寞是个人问题,而领导干部的不甘寂寞则是公共问题,许多领导干部正是从不甘寂寞一步步滑向腐败的深渊的。自称“不勤政,但廉政”的湖北省黄冈市委常委、统战部长操尚银曾经兢兢业业,为当地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但随着职位的升高,操尚银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结交的“朋友”越来越有钱,他就渐渐变得不安分起来。帮港商上调道路收费,请客吃饭让房地产商“埋单”,他在自己的领域里“吃得开”、混得好,胆子也越来越大,从开始的老实本分,到后来吃拿卡要,权力无所不用,他在腐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等到上了审判台,念起《悔恨诗》,后悔当初因为不甘寂寞,丢失了做官为民的本质,变得越来越势利眼,“忘其宗旨,触其法律”,最后只能是“悔其自己,伤其亲人”。
这种不甘寂寞的现象在不同领域,不同级别的领导干部身上都存在着,而且他们常常打着各种合理、合法的外衣,比如,把搞关系说成是自我交际需要,把砸钱求政绩说成是城市开发需要。这不仅会导致许多领导干部人浮于事,假公济私,还由于他们常常游走在行贿者注目的区域,免不了收受一些人情来往,时间一长,谁都不能保证不“湿鞋”,进而“湿脚”、“湿身”。具体来说,这类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爱交际,“朋友”多。他们往往认定关系就是一切,热衷于利用手中的职权广泛地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备不时之需。于是他们频繁出席各种会议论坛,参加各种晚宴派对,成天忙于觥筹举杯,“嘘寒问暖”。他们在很多领域,很多圈子都有“朋友”,手中的权力只是他们用于结交这些“朋友”的名片,大家都是这张网的一部分。因此,无论碰到什么难题,大家都可以一个电话搞定,私化的公权力着实让他们受益良多。
二是善空谈,实货少。这类领导干部成天忙于交际,没有意愿和时间去认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有些人甚至一年到头也读不了一本书,遇到要自己发言讲话的场合,就让自己的秘书代笔,或者自己照着中央报告念一通,不求有新意、出实效,只求应场面、不出错。他们说起大道理来一套一套,处理实际问题却捉襟见肘,由此,当我们看到一些地方用红头文件下达“吸烟指标”这类不切实际的“雷人”规定时,也就不必大惊小怪了。
三是好面子,爱攀比。这些人在工作中还能管得住自己,但一旦到了自己的圈子里,便是“如鱼得水”,遇人就爱显摆自己如何如何了得,帮谁办成了多难的事情。权力优越感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也是他们在“朋友”圈里站稳脚跟的依仗,若有“好事者”挑战他们的权力权威,他们总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到别人笃信他们确实有能耐为止。
四是认情面,讲报酬。这类人“朋友”多,求他们办事的人也多,常常是“自我感觉良好”。他们认同“权力不用,过期作废”的金玉良言。面对“朋友”的求助,他们常常是义字当先,原则规定早已抛却脑后,因为在他们眼里,今天的帮助不仅强化了自己在圈子里的重要地位,也为日后自己求于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一些人拿着礼物或礼金前来致谢时,他们也常常是在半推半就中笑纳了。
五是重政绩,轻实效。他们认定政绩是升迁的不二法则,而政绩如何,重要的是上级领导看着怎么样,而不是民众用着怎么样。于是他们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只求标新立异,上任领导开发城北,我就开发城南;上任领导打工业牌,我就打文化牌,城市开发常常是换一届领导换一种思路,大笔资金投下去,几年后又推倒重来。他们要的是短期效益,只要做足表面功夫,在自己的任期内有效果,有影响,他们就有了政绩,而自己升迁后怎么办,原来的路子是否还能继续走下去,他们则并不关心。
由于这类不甘寂寞风气的现象表面上只是领导干部的态度问题,常常看似合法、合理,因此容易被忽视。但它所带来的结果却是公共资金的浪费、行政效率的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其危害不容忽视。
——影响政治风气,降低行政效率。这些领导干部关系广、能耐大,是许多人眼中的“能人”,许多领导干部常常感言,“当官当成这样才叫境界”。于是,效仿者众,时间一长,官场风气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踏实勤勉者被认为是不开化、老古董,而不务正业、八面玲珑的官员则受到下属和商人的追捧,不仅经常受邀参加各种宴会酒席,还能收到各种礼品、礼金等实惠。久而久之,不甘寂寞就容易成为一种不良风气。当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变得“势利眼”,把目光盯在搞关系、捞好处等实惠上,民众的利益这一行政管理的初衷就会——消耗公共资源,浪费财政资金。当前,我们国家的反腐往往关注腐败者贪污了多少,而不注重“不甘寂寞”的领导干部所做的这些合法但不合理,或者披着合法外衣的不合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失。许多领导干部请客吃饭都是政府“埋单”,“用公家的钱,交自己的朋友”,于是,这些人的吃喝玩乐都被“包装”成了招待费,招商引资费用,等等。据报道,我国每年的公款吃喝花掉2000亿,那么其中有多少是这类领导干部的“朋友招待费”,或者,又有多少这类费用没有被算在其中呢——无论如何,费用肯定是惊人的。还有那些“政绩冲动型”领导干部,不管前任的蓝图多么有建设性、有吸引力,都是上任的功劳,和自己,一律推倒重来,塑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于是,神州大地上一座座“空城”拔地而起,各种“人造节日”铺天盖地。许多地方,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当地政府却花几十万请歌手唱几首歌。我们不禁要问,是老百姓的民生重要,还是城市的名气重要,其实对于这类领导干部而言,两者都不重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政绩才最重要。
——侵蚀抵抗能力,容易形成腐败。说不甘寂寞的领导干部是腐败的高危人群一点都不过分。主观上,他们谋求关系网,无论是政界的还是商界的朋友,他们都来者不拒,乐于结交,遇到别人给点实惠他们也会认为是礼尚往来,笑而纳之;他们追求私利,常常把自己的政绩放在民众利益之上。客观上,“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这类领导干部常常被许多人视为是政府公关中容易被攻克和同化的一类人,于是那些成天动着歪脑筋的商人们常常会“集中火力”,绞尽脑汁,投其所好,特别是那些“政绩冲动型”官员,常常是执掌一方,手中的权力涉及经济的各个领域,更是许多人眼中的“摇钱树”。因此,这类有着强烈关系诉求和利益诉求的领导干部与那些有着权力诉求的商人们常常是一拍即合,称兄道弟,为朋友“两肋插刀”,破点原则也就习以为常了。由此,他们便逐渐在声色犬马、阿谀奉承中失了原则,破了规矩,丢了信仰,对物质生活的沉迷越来越深,对腐败的免疫力越来越弱,久而久之,小错酿成大错,小贪变成大贪,最终走上腐败的不归路。待到镣铐在身,“回顾”自己的腐败历程,他们才猛然悔悟,是最初的不安分害了自己,但悔之、悟之,都已经晚了。变得越来越边缘化,“为人民服务”也就成为一句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