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金柱五谷理论到主食漫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00:34
斗胆给陈老师挑错
【byb.cn  大鸟】 陈金柱老师是中医养生热潮中的一位名人,他的演讲时而慷慨激昂,时而诙谐幽默,受到不少人喜爱。可是,就是从他的演讲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辨明真伪,提高大家对中医理论的兴趣。下面小子(笔者自谦一下啦,其实俺就是走进中关村网站的大鸟)不顾水平低微,撰文供大家参考。有说得不对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斧正。

陈金柱的五谷理论对吗?
好,谦虚了一通后,下面小子就开喷了。大家先来看看陈金柱关于对五谷解释的视频。
五谷是如何对应五脏的 (见原文章)
在这个视频中,陈老师提到,根据《黄帝内经》,五谷是豆、大米、粟、小麦、黍。关于豆、小麦、大米这三种主食,好像没什么争议。但粟和黍,小子觉得陈老师的说法存在两个问题,到底是哪些问题呢?先易后难,我们就从字的发音开始说。
陈老师说“黍”念chou 二声,音“愁”,而且还特意强调了发音,小子记得小时候背《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黍这个字老师教的是读shǔ,怎么现在变成了chóu呢?到底是俺老师误人子弟?还是陈老师给弄错了?
查阅了很多资料,甚至包括康熙字典,小子最还是坚持,shǔ的发音应该是正确的。
除了读音的问题,还有一点不可理解,陈老师说,粟就是玉米,这个观点相当雷人。首先,玉米是明朝末年才开始引入中国,到了清朝乾隆、嘉庆两朝才开始大面积推广,甚至到了民国初年才被全国的老百姓所熟知。别说《黄帝内经》,绝大多数中医的典籍恐怕都不会对玉米有什么定量或者定性的分析。
其次,粟到底是什么早有定论,那就是小米。就算不去查典籍,也应该能得出这个结论。因为小米一直是中国传统的农作物,在中国上古时代,就已经成为北方百姓的主食。比如说,大家熟知的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不食周粟的典故,那时候小米已经是主食。既然这两位贤人放话出来,不吃周朝的食物,当然会找主食作为比喻。他们要说不吃周朝的海鲜,那这个秀也未免太假惺惺啦。因此,基本上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认为,粟就是小米。
如果说,小子说的对,粟是小米而不是玉米,那陈老师的问题可就大了。为什么呢?因为后面他又说了,粟也就是玉米在五行中属土,入脾。那完了,不光是小子要挑刺,这要是某个中医老前辈活了几百年,还在世的话,一定要找陈老师扭打起来,中医五行理论是基础,连这个都动摇了,那后面还推导啥呀?
换句话说,五行中对应脾的主食,敢情从三皇五帝开始,一直到辫子军入关,中国人都没吃上?那么多的强调食疗,强调养生保健的历代名医还不如抽出裤带上吊算了。因此,小子还算比较有把握的说上一句,陈老师,在五谷对应五脏方面,您错了,至少是不完全对。
既然小子不认可陈老师的观点,那接下来总要说出正确答案吧。俺查了半天资料,问了一圈人,结果呢……
五谷是一笔糊涂账
在探寻是什么五谷对应五脏之前,有一个观点必须要旗帜鲜明的说出来。对应五脏的五谷,必然是中国古人的主食,是大面积种植的。那么,这个古人,到底是什么时代的古人呢?考虑到《黄帝内经》的无上光荣和万丈思想光芒,应该是该著述成书之前的时代。
那《黄帝内经》是啥时候成书的呢?小子不知道,估计绝大部分专家也不知道,没关系,知道大概就行,应该是不晚于南北朝的时代。通俗的说,忽略掉西晋,包括三国和三国之前的年代。
那么好了,我们常见的主食中,有几个可以在第一轮海选中卷包回家,他们是玉米、高梁、红薯、土豆。至于为什么是它们,我们后面还要说,这里先放下。
第一轮海选结束后,后面就有些不好办了,观点太多,说法也不一。我们先抄袭下百度百科。
《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郑玄 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 赵歧 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楚辞·大招》:“五谷六仞。” 王逸 注:“五谷,稻、稷、麦、豆、麻也。”《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 王冰 注:“谓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也。”《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五谷谓大麦、小麦、稻谷、大豆、胡麻。”
额滴神呐,种类已经不少了,而且说法也是啥都有,根本不统一。其实,您别着急,还有更不统一的呢,看看通俗的说法。
五谷的概念是汉朝人提出的。汉人和汉以后人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法是稻、黍、稷、麦、菽(即大豆);另一种说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麦、菽。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只是一种有稻而没有麻,另一种有麻而没有稻。麻子虽然可以供食用,但是主要是用它的纤维来织布。谷指的是粮食,前一种说法没有把麻包括在五谷里面,比较合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谷中有麻而没有稻,也有可能。《史记·天官书》“凡候岁美恶”(预测年岁丰歉)下面所说的作物,就是麦、稷、黍、菽、麻五种,属于后一种说法。大概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汉人和汉以后的人对五谷就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连麻都出来了,问题是这麻籽又不是主食(人们主要利用它的纤维来做纺织品),咋对应五脏呢?还有稷,到底这是什么东东?也存在争论,有的说这就是小米,得,小子前文算是白说,丢人显眼了。还有人说这是黍,也就是粘黄米,又坏了,那并列出现的黍是什么东西?
还有兄弟说是高粱,这观点更不靠谱,前面已经说过,高粱在第一轮海选中已经感谢过CCTV,MTV,Channel V,洒泪回家了。
除了黍和稷,还有菽也挺愁人的,都说它是豆类,可豆类是一大类,有黄豆、黑豆、豌豆、红豆、绿豆、蚕豆、四季豆、荷兰豆、糖豆(说错了)……到底是谁呀?总不能说这么多豆豆,都对应一个脏器吧?
既然这五谷都是一笔糊涂账,那问题出来了,按照中医理论,这五谷对应五脏该怎么解释?
小子已经快昏过去了,不过在昏过去之前,还要挣扎着说几句。大家在了解养生理论的时候,千万不要拘泥于某一种说法,详情我们接下来继续侃。
中国人主食的变迁
在讲述五谷和五脏关系对应的问题之前,我们还是要初略的了解下中国人主食的发展变迁。
中国人,尤其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人,其实和古代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炎黄时代,或者说上古时代,中国人的地盘大致在今天河南西部和北部、山西南部、陕西东部这么一小块地域上。严格说,黄帝本来就不是农民或者农耕民族的老大,他属于游牧渔猎民族。主食嘛,那不用说一定是动物性食品为主,比如羊、鹿、野猪、大象(大家不要笑,黄帝时代,河南气候很温暖湿润,河南简称豫,象形文字就是一个人牵着一头大象)等等。如果运气不好,打猎失败,那就要碰上什么吃什么,浆果、野草,生冷不忌。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融合后,华夏始祖开始全盘炎化,不在深山老林里瞎跑了,咱们种地。种什么呢?小米。因为这是中国河南山西那一带的原生植物。不管现代大家是不是每天都吃大米白面,反正在那年代,五谷之首,其实也就定下来了。另外,粟的变种就是黍,也就是粘黄米,这是小米基因突变的产物,主要是种子内部蛋白质含量提高了。同样的例子还有大米和糯米。
炎黄部落在北方折腾的时候,南方,也就是长江流域,人们的主食是水稻。这个有考古学证据,浙江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明遗址就发现了大量的稻谷化石。随着中国版图的不断扩张,中国人有了第二种主食,大米。大米之所以后来成为中国人绝对的主食,也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宋代的时候引进了越南的大米品种,占城稻,产量“蹭”就上去了。以至于后来明清等朝代,北京一多半官员和军队,都要眼巴巴等着从大运河送上来的南方大米过日子。再到现代,袁隆平(小子极度敬仰此人,没有他的发明创造,我们别提啥养生了,估计还在蒸窝头吃呢)搞了杂交水稻,其重要的基因来源是海南一种野生水稻。考虑到海南和越南很近,应该算是占城稻的2.0版。
随着文明的进化,在商周时期,第三种主食传入了中国,这就是小麦,古代写做“来”,是不是很像麦穗的样子?后来“来”被借用到“来去”这个概念上,祖先就专门造了一个字“麦”。小麦源产地在西亚,具体起源地大概是两河流域,就是今天伊拉克巴格达那疙瘩。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北方,小麦彻底取代了小米成为主食老大。为什么呢?因为小麦口感好,加上人们发明了石磨,粗粮换成细粮了。
其实小米作为主食是很不利于健康的,长沙马王堆汉墓被发现后,那个墓主人,一位贵族妇女年纪不算很老,但槽牙已经快磨平了,没办法,因为常年和小米较劲磨牙。而小麦制成的面粉和水稻制成的大米相对来说就容易消化,加上氨基酸含量丰富导致口感更好,主食不用它们,还能用谁?
到了汉代,又有一种重要作物传入了中国,那就是高粱,源产地不明。高粱在唐朝后开始在北方推广普及,成为主食之一。高粱的口感其实特别不好,因为富含鞣酸,所以吃起来很涩,而且鞣酸还容易造成便秘,吃进去容易,拉出来难。再加上营养也不丰富,之所以成为主食,实在是迫不得已。
为什么迫不得已呢?有两个原因,一个重要,另外一个更加重要。首先,高粱产量还可以,同样的耕地,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其次,最重要的原因,高粱耐盐碱,南北朝以后,中国北方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本来北方水很多,五行学说认为北方属水,在古代是很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但水土流失后,没水了,大量的湖泊变成了盐碱地。这种状况,尤其以河南北部最为明显,比如焦裕禄领导过的兰考县。同样的例子,大家可以参考河北白洋淀,那是中国古代北方星罗棋布的湖泊群的残余。
由于耐盐碱,高粱就红了。既然自己的耕地种不了小麦,那总不能守着空地饿死吧,就是高粱也得种啊。所以,到现代粮食充裕的时候,高粱就只能去酿酒或者当牲口饲料了。
到了明清时代,欧洲地理大发现,美洲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中。中国人引来了主食发展的高潮阶段,玉米、土豆等都被引进了。由于这些作物多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或者广州出发到今天菲律宾、印尼),所以南洋的另外一种作物,红薯也捎带手进来了。
其实玉米、红薯、土豆这三样作物口感也不咋地,搁在解放前,那都是穷人为了填肚子才吃的粗粮。但它们有着和高粱类似的优点,高产,而且耐贫瘠。
从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能看出,所谓五谷,从来都是根据农业技术升级、气候水土的变迁不断变化的。如今,很多养生专家或者自称专家的人动辄就跑到《黄帝内经》翻书找噱头,实在是有点缺乏历史和地理常识。为了肃清流毒,我们很有必要用继承和批判的眼光来看古代典籍。当然,作为营养学之一的养生理论,也应该如此。
好,既然是批判和继承并举,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如何看待五谷和五脏。
批判继承地学养生
在谈到用批判的眼光学养生之前,我们还要一万次的强调前面说过的真理,任何科学知识、技能,甚至包括理论体系,都是在动态发展的。因为人类不断在繁衍,新事物、新理论、新手段也在不断涌现。我们不能指望老祖先把所有问题都搞明白,食古不化,那只能一代不如一代,大家最后都要退化成猴子,说不定连猴子都没的做,只能灭种。
那有没有静态的技术或者理论体系呢?严格说是有的,比如古代美洲玛雅文明,随着西班牙、葡萄牙等殖民者的入侵,玛雅人亡国灭种,很多精神文明都已经失传,从此也就定格在那里。静态倒是静态了,但恐怕没人希望出现这种场面,更不希望本民族的文化最彻底失传。
中医养生理论也是这样,比如说《黄帝内经》,它是经典,是至高无上的理论,但它也是经过无数代先人不断发展不断探索才形成的。比如说这本书的作者被冠以黄帝的名号,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黄帝此人到底有没有,在历史学上争议就很大,他很可能是一个氏族部落的统称。就即便有此人,当时中华先民还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三十岁就是高寿了,别说养生,把肚子搞饱了就是最大的成功。在这种历史状况下,怎么可能由一个上古的人完成一部里程碑式的医学著述呢?
既然《黄帝内经》或者说中国古代中医理论是动态发展的,那就不要天真的认为,那里面所有的内容都百分百正确。尤其是一些实际的操作方法或者关于药性的结论,更是存在着很多时代性,还有地域的局限性。比方说,中国古代的名医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如今美国一个办公室白领在吃什么、想什么、干什么。
前面说的有关五谷的说法就是一个明证,中国人的主食本来就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非要把五谷给确定到几种植物果实上,那只能是自讨没趣。
如果说五谷没办法对应五脏,那是不是意味着《黄帝内经》和传统中医养生理论的彻底失败呢?当然不是,这里小子顺便也要批判全面否定中医的观点。我们的祖先并不是傻子,四大文明古国和中华历史上的赫赫威名也不是意淫出来的。中医理论发展和流传了2000年,您要说他啥也不是,那不是睁眼说瞎话吗!真要没用,只怕连战国都熬不过去,那可是一个群雄争霸,非常讲究实际的年代。
另外,中医理论在很多时候,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哲学思想。不管你用什么技术手段,但总体的理论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后人如何根据技术和实践的发展,来完善和充实这个理论。
比如,中医和中医养生都强调辨症,如果硬性的规定一个主食对应什么脏腑,那压根就忽略了食用者所处的状况,症从何来?这不仅不是发展中医以及其理论,而是在毁他。就像王明当年在中央苏区干的那套一样,看着马克思的文章,念着共产主义发展的口诀,逼着战士们扛着长矛冲击人家的机枪阵地。不仅要把自己搞完蛋,还要连累马克思大人跟着挨骂。
小子觉得,五脏到底对应哪种主食,应该着重分析如下几点。第一,这种主食的营养构成。第二、食品的加工和食用方法。第三、食用者所处的客观环境和自身状况。
关于营养构成,一般来说,主食里面除了豆类,大多数都是以淀粉为主要成分,当然,我们也绝对不能忽视其内部的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纤维素,由于现在转基因食品很多,我们也不能忽视食物内部构成的变化,就像大米和糯米一样,尽管都是水稻,但蛋白质含量完全不同,因此对应的五行和五脏也完全不同。
加工和食用方法也很复杂,煎、炒、烹、炸、蒸、煮,加上花椒还是大料,是否去掉或者增加了某种成分(比如把面粉做成面筋,把土豆做成炸薯条),食物的原始特性可能也就完全改观了。
至于食用者本身的状况,那就更加复杂了,比如说,一位消渴症患者,本来糖代谢就有问题,您非要逼着他吃很多玉米养生,不被人打死,算你跑的快。
总的说来,如果要把五行五脏和食品对应上,小子个人觉得,还不如直接对应食品中成分,比如蛋白质对应肾。当然,具体的划分方法,小子没想好,估计也想不好,还是留给专家们去研究和作实验吧。在下一页中,小子将举出几个实例,供大家思考,如果有精通中医理论的大侠们,也不妨解释一下。
用实例看食物疗法
实例一:用味精来调理胃病
味精是大家经常用到的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生产方式是用粮食,尤其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粮食发酵制成的。不知道大家知道吗?味精还可以用来调节胃植物神经,可以治疗一些原因不明的胃疼,尤其是胃部受寒后的胃疼。
小子小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实例,当时只是觉得很奇怪,但并不明白其中道理。医院有个大夫说,他们家从来不买味精,都是去药房拿点谷氨酸片剂,回家碾成粉末,充当味精。后来,小子知道,谷氨酸盐是一种起神经传递作用的氨基酸,确实能够调节植物神经。中国人做菜的时候爱用味精,另外,长时间熬制一些肉类的时候,蛋白质通过高温水解,也可以生成谷氨酸,这就是一些老汤之所以味道鲜美的重要原因。
引申一下,现在很多接受西方医学理论的营养专家极力反对广东地区人们喜欢的老火炖靓汤,还有一些长时间熬制的XX膏,比如马悦凌的固元膏,认为这严重破坏了食物中的营养。但中医理论体系的专家却比较倾向于这些汤、膏之类的补品。那么,西医体系是否考虑了这些汤或者膏中间的物质变化?是否考虑了如谷氨酸钠之类的物质,对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中医是否又考虑了这些变化?是否有根据自身理论去解释这些变化?是否有大量临床试验报告?
实例二:南方人和北方人对于凉拌蔬菜的态度
小子是南方人,长江边的,小时候家里父母做菜,很少有凉拌蔬菜。即便是像凉拌黄瓜之类的菜,也不是很常见。那时候,小子所住的学校宿舍大院,有一对老夫妻,都是山东人,解放军南下的时候过来的,就地转业留在了南方。某年夏天,因气候太热,他们在户外支了小桌子吃饭,其中有凉拌土豆。结果,整个大院都轰动了,大家都跑过来看看,北方人居然能把土豆凉拌着吃?
当然,由于信息不发达,交通不方便,那个时代的人肯定是有点少见多怪。等小子到了北京,才知道吃凉拌蔬菜是北方人普遍的习惯。其道理大概是这样,北方蔬菜少,尤其是冬天,蔬菜更少,比较缺乏维生素C,而高温烹煮蔬菜,维生素C损失很大。这对于蔬菜稀少地区的人来说,几乎是不可以接受的,所以凉拌蔬菜很普遍,也必须普遍。而在南方,由于气温相对较高(早些年蔬菜多数是原生态,而且家里没有冰箱),蔬菜中微生物包括昆虫等治病因素较多,如果吃消毒不够完善的凉菜,很容易造成腹泻或者感染其他疾病。加上当地蔬菜品种太多,供应充足,高温烹制蔬菜损失维生素C也不是太大的问题,毕竟不可能全部损失掉。所以凉菜很不受欢迎,久而久之,就养成定势,很少吃凉拌蔬菜。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烹饪和食用方法会严重改变食物的属性,而且,对于很多食物来说,它的养生保健作用,可能是里面一些很微量的物质在起作用,这又给研究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还有,地域差异,人的差异,都是参考因素,到底如何解释这些现象?恐怕还需要很多的工作。另外,古代中医在创立这种理论,并用其指导治疗和调养工作的时候,是如何分析的?似乎很少见到这方面的著作和观点。
总之,从五谷对应五脏说起,这里面有着无穷无尽的话题,而很多问题,对于广大百姓来说,可能是非常陌生的。小子对一些中国民间的朴素中医理论感到很忧虑,比如说吃腰子补肾,这个理论很可能有一定道理,但太粗糙,理解方式几乎是直观的思维。这种直观思维方式最后会造成一个可怕的,骇人听闻的结论,人吃人是最有营养的。
综上所述,回到本文开头,陈金柱老师说,玉米是五谷之一,并且对应脾,这种说法看来也只能看作是陈氏五谷论了。是不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能解释的通,能不能起到作用。毕竟,医学,就是实践科学和经验科学。能治的好病,那才是硬道理。 因此,即使陈老师的五谷论与老祖宗说的有出入,也算是一种发展的观点吧。
分享原文章来源:http://www.byb.cn/doc_1337-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