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文集-焦点房地产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7:47:09
不断挑战高度
作者:沈阳晚报 潘文大   未分类   2006-11-7
“每天做的事都是有用的,比方说我从电器转到房地产,如果没有以前的铺垫就不能转化。如果我没有管理过那么大型工厂的实践经验,怎么可以管理好房地产企业?所有的问题和工作都是一环扣一环,每一阶段所做的事情都是有用的。”
“理想新城从开始的设计、施工、交房、物业服务管理,都是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有朋友说做房地产麻烦事多,怎么你一下子就做了起来,是不是有什么技巧?我告诉他,真的没有什么技巧,老老实实做事就是最好的技巧。做企业要有平常心,老想靠什么秘籍成功,那是不可能的。平常心就是做企业的秘籍。”
“或许某一个过程不为大家所理解,但是你要坚持你的东西,用一种平常心对待别人给你的掌声、误解和批评,坚持做自己。就像我们盖房子的人一样,不能投机取巧,要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这就是企业长久做品牌的秘籍,也可以说是绝招。”
透过玻璃窗,对面彩板围墙后就是今年风靡全城的理想新城。秋阳高照,从玻璃幕墙的每一处向阳的地方直射进来,一如近年沈阳房地产行业的火热。我看得出,坐在我对面接受采访的沈阳穗港房地产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顺,对于理想新城那份执着的心,比窗外的秋阳更火热。
天生不甘寂寞,时时挑战自我
用张顺自己的话来说,他这个人太不甘于寂寞。比如说,1997年他从日本留学回来,进入步步高做家电企业高管,手下管理着6000多人,企业又红火的不得了,按常规思维来说,谁都会坚定不移地做下去,以谋求最大的发展和最理想的利益。然而张顺却不是这样,他选择了改行。
“做了五、六年的家电,说心里话,太熟悉这个行业就感觉不到挑战性了,就想改行去做房地产。因为对于我来说,房地产开发是个比较陌生的区域,进入这个区域有很多新鲜感,也有很多的挑战性。
我们这代人属于承上启下的一代,也是不甘于寂寞的一代,都有一份向上的心,总觉得平庸地生活是对自己生命的浪费。所以当时进入房地产,做这个占地面积75万平方米大盘的总经理,就是把它看作是一个挑战。对于我来说这无论如何都会有收获,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如果把张顺过去这十几年来做一下简单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张顺个人发展的轨迹:最早的步步高家电经营,解决的是市场信息对称与否的问题;进入房地产搞开发,解决的是房地产整合营销、挑战自己的问题;理想新城的建设,解决的则是房地产开发精装修一步到位、不再浪费国家宝贵资源和不再因为业主装修、新房常年噪音不断和建筑垃圾污染的环境问题。
透过这三步可以看出,张顺的每一次转身都犹如一次凤凰涅磐般的重生。而其间的艰辛,只有亲身经历过的张顺才能充分说得清楚。
作为房地产开发业新兵的张顺,2000年首先在北京进入阳光100,从基层起步开始做起。智商和管理经验都很高的他,2002年便由于能力突出被董事会委任为公司总经理。2002年又被派到天津成立新的项目公司,开发天津阳光100。从公司人员的配置,技术班子的组建,政府及社会各部门行业的衔接,都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好的班子自然会做出好的成绩,即便在开发期间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非典,但天津阳光100仍然是集团公司里效益最好的项目。
正是这段看似平常实则不易的经历,让张顺完成了从家电企业高层管理,到房地产开发职业经理人的角色转变。也正是这个时候,他坚定了自己要开发一个有特色楼盘的信念。他找到了几个同学一商量,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于是,2005年初,理想新城立项并于当年3月开了工。
八年异国打拼,铸成坚韧品格
张顺之所以今天对多种行业的大企业都能得心应手地管理,这与他在异国打拼八年,身体力行地学习和锻炼的经历分不开。
1986年,张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某机关。这份吃“皇粮”的美差在很多人眼里都是可望而不可及,但在天生爱挑战自己的张顺眼里却觉得自己的强项得不到发挥,因而找不到奋斗的乐趣。于是,他选择了辞职。
辞职后,张顺通过考试前往日本留学。在那里,他一边学习一边打工。善于学习的张顺在学习和打工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磨练自己的意志和能力。比如他在学业结束后,进入日本一家葡萄酒公司的办公室工作。日本的办公室工作对体力强度要求相当高,通常老板拜访客户都要带样品,而日本的出租车车费又非常昂贵,所以在日本办公室工作,更多的是带着沉重的货样走路或乘公交车。日本人对时间准确要求的又特严格,所以那段时间多方面磨练了张顺的意志和毅力。
“日本人在工作中习惯于绝对服从,上级也不要求非本职人员创新。现在想想他们的绝对服从也有道理,其实很多时候变通会让我们的管理有难度。比如我们施工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问题,大部分就是无原则地变通造成的。但日本的管理要求只有不走样地去执行,就如全国扫地动作都是相同的一样。”
张顺认为,这种绝对服从不能简单理解为不好。从工业化管理角度来看,它也是个非常好的模式之一。因为所有创新的东西,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它的可行与不可行。实验室里的东西,永远和现实不一样。中国大量用实验室的东西,新的东西太多是一个矛盾。他在开发过程中,坚持真理反对用实验阶段的技术,他说消费者买一所房子要使用70年,而所谓的创新材料只能用5年,那后边的65年怎么办?所以哪怕是国外的先进材料来推广,他也要问问有没有经过10年、20年的检验?如果有,则可以考虑;没有,连看都不去看,更别说采用。对于那些通过历史检验非常过硬的传统东西,即便有一点问题,他认为也在人们的掌控之中,使用起来不会出现大问题。
多年国外的工作,使张顺养成了注重实效、不听信任何华而不实言辞的性格。
敏感前卫多思,理性感恩谦和
可以这么说:2006年是全国房地产市场的整合年。
宏观调控政策趋紧,沈阳房地产业内部也适时举起整合大旗,在实力雄厚、技术强大的外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夹击下,越来越多本土中小开发商悄然消逝。地产业的兴衰起落,对于敏锐把握市场走向的张顺来说,却是机会:精装修、有个性的住宅机会来了。
在房地产行业早有成功先例的张顺,一直不肯承认自己是“房地产专家”,因为他认为房地产企业的领导者没必要非得成为房地产专家,只要做好房地产专家的“整合”就可以了。“让专业的人才去做专业的事”,能够把房地产专业各方面的专家和专业人士,高质量、有机地整合起来,这才是房地产企业领导者要做和必须做的事。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理想新城的规划设计领头人,是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托马斯·赫尔佐格教授,以及国际知名的加拿大PR+A建筑设计联合集团;景观设计是日本景观研究所(东京)社长都田徹先生等;精装修室内设计是日本Plan-ning&Design事务所社长中村嘉树教授……沈阳“第一超级大盘”,总建筑面积达238万平方米的理想新城正在这些人手中从蓝图变成现实。
张顺说,理想新城项目的高管们无一不是专业人士,包括搞规划设计的,搞工建的,搞工程预审的,搞开发管理的、搞营销推广的……可以说是无一不专,无一不精。
“领导这样一个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幸运而快乐。”
爱笑的张顺喜欢思考,他认为只有通过勤奋思考和学习,才能使自己原有的良好素质得到更大的升华,而懒于思考则会让智慧蒙尘,人变得愚蠢。
张顺在最近回大学母校参加校庆时,还特意为学校贫困学子捐赠助学金,给那些贫困的孩子创造读书的机会。谈到这些,他调侃地套用了电影里的一句台词为自己的行为做注解:“21世纪,人才最重要!”
张顺说他最喜欢的业余爱好是在北京和家人一起开车去郊游。一到乡间田野,他都会和孩子一起尽情地放松,看乡下的农田菜地,看村边河滩上的牛羊鸭鹅,品味那份难得的宁静,追忆儿时的快乐天真,怀念汾河的哗哗流水,那一种情思,总如醇酒般醉透他的身心。
精装理想新城,引领住宅新潮
“与广州相比,沈阳在推广精装修住宅方面有很大的差距。二次装修从消费者个体来看没什么,但从全国角度看,绝对是一个无法接受的巨大浪费。我们现在使用的能源是化学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没有再生的。而到处一堆堆的建筑垃圾,污染和危害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我觉得我们国家建设部和科技司应该在这方面进行强制性倡导。”
张顺坚定不移地认为,房屋精装修一定要由专业的开发商完成,因为他们懂得选择知名厂家的材料。而那些没有品牌的洁具和材料,价格可能会便宜一半,外行消费者会觉得便宜,其实这样的东西,最终会因为质量问题没人管,而后患无穷。像理想新城这样统一选用松下、海尔、科勒、方太这样的品牌来装修,消费者的权益无疑是有保障的。
张顺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出一个被人误解、一直将错就错没有太多改变的惯例。
“生活中最典型的外行领导内行的案例也许就是装修房子。作为一般消费者,肯定对于装修房子不内行,因为什么样的格局最好他不知道,什么牌子的地板适合他不知道,哪个施工单位信得过他不清楚。更有那些装修材料表面看上去很简单,内里的学问很复杂,有些对身体的危害特别大,只有专业人士才清楚。在买房即开始装修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由外行变成内行不现实。为什么我们理想新城推广精装修住宅,就是因为我们有很多的内行,我们有专业的工程师把关,不但在技术上能把住关,在经济上也会因为批量购买而省钱。”
不断挑战新高度,引领新时尚,扎扎扎实实做产品创品牌,这就是张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