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人都想“以钱生钱”时 - FT中文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00:37
当人人都想“以钱生钱”时
读者:scannytsai
字号
背景
收藏电邮打印评论[33条]
FT中文网编辑:
在几个朋友推荐下看了财经作家吴晓波刚写的文章《“实业之心”正在冷却》,看完心里瓦凉瓦凉的。
回想刚毕业的时候,正赶上美国人搞网络概念。身边一些同学朋友创业开公司,计划着卖给下家就退休。我是学工科的,搞不明白怎么有人能一个晚上就成了亿万富翁。那时候我理解的赚钱方式停留在5块钱买原材料,2块钱加工,10块钱卖出去,这样能赚3块钱,也就是所谓制造业。
后来学了些财务知识才知道,原来大家忙活半天的这些工厂、设备、原材料都是在资产负债表的左边。而运营这些资产获得的那3块钱交完税是要给右边的一些人来分配的。右边的人有很多复杂的叫法,基本上分为股东和债主,分钱的优先级别也不同,债主还算安全,当然后来美国人搞的有些过火,把债权人也分成好多级别,那些次级的兄弟们也不安全了。反正基本上股东应该是最后一个分到钱的。
总之,生活在资产负债表右边的这些人主要忙着分钱,体面的说法就是把全社会资本进行最优化的分配。这需要相当专业的法律和财务知识。当然这些人也不会亲自去做,一些有名的机构会雇佣许多名校毕业生没日没夜地在写字楼里来帮他们数钱,支付的中介费用虽然不少,但是因为社会上大多数人都还在左边创造着实实在在的价值,所以右边的人还是有足够的钱用于分配。而股东也能继续投资新工厂,研发新技术,养活更多员工,这是让我非常尊敬的事情。
过了一些时候,左边的人发现自己再怎么辛勤工作也不如右边的人赚钱多,越来越多的人想把自己也变成右边的人,希望能够“轻松一点”分配其他公司的收益,用中国券商经常告诉退休老爷爷老奶奶的话说就是“分享经济成长的果实”。这时候左边的人和右边的人开始混合在一起,有些分不清楚了。一个福特汽车的工程师白天在底特律画图开发汽车,晚上把挣来的钱交给纽约的中介,中介再去寻找能够产生回报的东西,很有可能是包含福特股票的什么投资组合,然后收取中介费用。这也还算凑合,因为毕竟实体产业还在发展。
我理解的资本主义也就是这样了。中国如果一直这么下去的话,虽然慢一点,我觉得应该还是能够让大多数老百姓吃饱饭的。
但是又过了些时候(有些经济学家说是80年代里根滥发货币开始),可能是需求饱和或者什么别的原因,右边的人越来越觉得左边创造的利润太少,用右边的行话来说就是ROCE得不到满足。而右边的钱总要有些去处,于是好玩的事情发生了。在左边我们越来越少看到那些能够制造产品的资产。它们变成了别的,比如大蒜、绿豆,当然最常见的就是土地和房子之类的。这些东西的共性就是它们自己不动也不产生新的产品,但是依靠卖给下家来提供回报。不论是家庭的,还是公司的甚至国家的资产负债表都开始往这个方向发展。而实体产业投资周期长且增长缓慢,不足以吸引资本,结果越来越萎缩,直到最后美国工业的象征——通用汽车破产。
我一直在想一个可笑的念头,如果美国的所有房子价格再翻一翻,然后火星人提着几吨的美元(还不能是他们自己在火星印的,不然通货膨胀)把房子全买走,那么不是美国人民都赚大钱么。当然,美国这么玩的下场已经在08年看到了。没彻底挂了,是因为美元在各国央行的帐面上实在太多,总不能一起死吧。
中国人学习能力很强,美国人100多年走过的路我们差不多20年就走完了,资本主义的精髓学到了,资本运作已经成了几乎所有人顶礼膜拜的东西,而实体产业发展了一半就准备撤了。那些创造大量就业的工厂老板被称为血汗资本家,而媒体铺天盖地报导那些投资大师快速致富的故事。全社会都陷入到了贪婪和短视,人们碰面先关注的是别人的身家资产,而不是别人脑海中的有趣思想。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放弃创造真正的生产力,而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制造障碍。不生产大蒜也不消费大蒜,而能够通过大蒜来赚钱。去打球的球场旁边全都是空荡荡的别墅,每栋背后都是一家关掉的工厂和几百个失业的工人。
两根金条放在这儿,你能告诉我哪根高尚哪根龌龊?资本逐利才是本性。创造就业和发展生产力就留给政府吧!
读者:scannyts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