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华为、联想、国美、海尔的成功模式与衰败必然——《竞底》连载|天涯海角 - 雨林木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34:31
富士康、华为、联想、国美、海尔的成功模式与衰败必然——《竞底》连载

        作者:月光之都        
《竞底》深入讨论了中国人普遍的竞争策略,其中着重分析了华为、联想、国美、海尔、富士康、蒙牛等中国明星企业的竞争战略,并指明它们的战略共同点是竞底。
  
  竞底是中国人成功的捷径,但在成功中,已埋下了衰败的种子。
  
  《竞底》一书的写作创意,源于华为2008年的“自杀门”:
   当时中国明星企业华为出现接二连三的跳楼自杀事件,经过深入分析,发现华为的成功,任正非的“拧毛巾哲学”起了关键的作用
  什么是“拧毛巾哲学”,任正非说:“只要拧出水来,就说明还有竞争空间;毛巾拧断了,企业也完了;只有毛巾拧干了,毛巾还不断,这才是最佳状态。”


  在2008年11月《竞底》交稿时,其分析的国美老板黄光裕身陷牢狱之灾:  
  随即,《竞底》分析的另一明星联想曝出巨额亏损  
  在《竞底》出版一年之际,曾经如日中天的明星企业富士康惊现“十连跳”,引致舆论一片哗然,终于因为竞底,而触到了早已被《竞底》预言过的底线
  富士康为何会出现“十连跳”,其老板郭台铭的“血尿逻辑”是根本的祸首。
  什么是“血尿逻辑”,郭台铭常问下属:你还没有血尿吗?那说明你还不够辛苦!
  
  只要顾名思义,就可以知道,“拧毛巾哲学”和“血尿逻辑”的本质,就是竞底:
  推到底线,而不绷断,才是最佳状态
  谁把这个状态发挥到极致,谁坚持的时间最长,谁就获得最大的成功
  
  不过,还可能是最后的成功
  
  尽管竞底十分惨烈,但中国人的竞底脚步,一点也没有停留,竞底的强度也越来越大
  
  未来,中国还会有哪些企业,会因为竞底过度,触及底线而曝出丑闻呢?是那些巨型国企,还是某些明星民企?
  未来,中国还会在哪些方面,会因为竞底过度,触及底线而出事呢?股市、拆迁、房价、医疗、就业、养老、通货膨胀……..
  
  在读了《竞底》之后,也许您能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企业、中国社会的运行模式,可能那时就较易预测:哪里、何时会触及底线。
  《竞底》曾在天涯部分连载,由于当时在写作中,比较散乱,也不完全,现连载出完整的全本,欢迎读者诸君指教。


                                                                                 中国人聪明吗?中国人智慧吗?
  
                 我们教不了人们任何东西,我们只能帮助他们发现自己
                                ————伽利略
  
  
  2008年,中国经济形势陡然紧张,大批企业关门倒闭,许多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这有国际大环境有关,但更多是中国人本身的问题!
  这些问题,源自中国人的战略选择!
  竞底战略使中国有过辉煌的“奇迹”,但也造成了结构性的困局。如果不使这种战略升级进化,它还将决定中国人的未来。
  中国人喜欢将自己与犹太人相比,他们称善于做生意的温州人、潮汕人为“中国的犹太人”,在此简单举个典型案例,比较犹太人和中国人做生意的模式:
  
  东欧某个城市在城东和城西,各修筑了一条新马路。于是,犹太人在西边,中国人在东边,各开了一家修车店,他们的价格都很公道,服务非常好,两家店的生意都十分红火。
  不久,另一个犹太人在西边发现,人们来修车时,常常要费时等待,他就在修车店的旁边开了个餐馆,专营犹太美食,不久就声誉鹊起,不少人即使不修车,也愿意前来光顾。
  而在城东,另一个中国人看修车生意好做,就在街对面克隆了一家新店,为了招徕顾客,他按照对面老店的价目表,九折收费,两家店的关系有些紧张,但大家的日子还能过。
  又过了一阵子,另一些犹太人看城西的人流越来越多,就渐渐开起了超市,建起了住宅、教堂、学校,西边慢慢形成一个繁荣的新兴社区,房地产也开始增值。
  而在东边,更多的中国人来开了修车店,价格战变得白热化,每家店都偷偷在客人面前诋毁自己的同行,为了控制成本,店主们不惜克扣修车师傅的工资,甚至在修车时已次充好,偷工减料。于是,高水平的技师都流失到西边犹太人的修车店,不太在乎价格的优质客人也不来了。
  慢慢的,城东西的修车业务出现了“产业分工”:高价车、新车都到城西维修保养,尽管那边修车的价格平均是城东的三倍;而二手车、廉价车都到城东,尽管他们的服务差强人意,但毕竟收费低廉。
  于是,犹太人的修车店赚得盆满钵满,而城东的中国人虽然很辛劳,却在苦哈哈地熬着,仅混了个温饱。
  再后来,最先在城东开店的那个中国人下定决心,准备贷一笔款把自己的店搬到城西去,他假装客人到犹太人的店里去考察,发现犹太人用赚来的钱买断了几项专利,修车的效率提高了五倍,质量提高了三倍,而此时城西因为成了旺区,房价和房租都上涨了120%。中国人发现,如果在犹太人的店铺旁再开个店,凭他现在的资金和技术,恐怕只有死路一条。
  这个中国人百思不得其解,论聪明和点子,他自忖不输给犹太人;论勤奋,他干得绝不比犹太人少,甚至已经把犹太人用来念圣经,守安息日的时间,全部用于工作;论节俭,除了看看电视,他根本没有什么娱乐。他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那些后来的中国人身上:
  他觉得自己和他们,就像放在篓子里的一群螃蟹,任何一只想要往上爬,其他的螃蟹便纷纷攀附在他身上,结果把它拉下来,谁也走不出困境。
  螃蟹文化,就是竞底文化的一个表现,每一只“螃蟹”都被拉到底线,才肯罢休。
  中国人聪明吗?中国人智慧吗?


如果说东欧的这个故事,离我们太遥远,那我们看看身边发生的事情:
  深圳宝安是一个电子产业集中区。李志强(化名)在1980年代末,就在此开了十几年的电子加工厂,主要承接美国的电话机订单,也做少量的内销。这样的厂在深圳多如牛毛,品牌毫不重要,姑且把它叫志强厂吧。
  志强厂这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可算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最开始它从港台商人手里接单,几年下来,摸熟了出口美国的渠道,就开始直接接单,到2007年,每年的出口额稳定在四亿左右(人民币,下同)。
  电话机是低利润产品,李志强常常把自己的竞争战略挂在嘴边:“便宜就是硬道理”。他给我举了个例子,这个例子集中反映了中国商人的思维方式,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我详细记录如下:
  电话机的座机和听筒由于配重的需要,通常要装加重块,李志强刚开始从台湾人手里接美国订单时,这加重块的材料是铅。
  开放之初,民智未开,直到老老实实按订单要求做了两年后,李志强才去掉对电话机的神秘感。有一天他忽然脑袋“开窍”:这闪闪发亮的铅,不过就是在机壳里面增加重量嘛!他立刻把昂贵的铅改为相对便宜的不锈钢。这一改,志强厂相对竞争对手一下子获得一元多的成本优势,接连赢得几个大客户。有那么一段时间,李志强对自己充满信心,与买方谈判时的感觉好极了。
  但很快,其它加工厂也知道了这个奥秘,随即跟进,李志强又没有了成本优势,他不得不绞尽脑汁和对手们开展控制成本的比赛:
  不锈钢换成上油漆的生铁,再换成不上油漆的铸铁,加重块的成本从1元多,直线降到了0.1元。
  还能不能更便宜呢?除了李志强外,宝安所有的电话机厂都在开动脑筋,不过似乎再没有比铸铁更便宜的材料,这条削减成本的小路,仿佛已走到了尽头。
  但李志强没有气馁,他尝到了甜头,决心一如既往,这次他瞄准了水泥。
  开始的试验效果非常差,电话机里的水泥块经过野蛮装运后,非常容易碎裂,李志强率领他的工程团队展开“技术攻关”,经过数十天的不眠不休,做过数百次试验,他在水泥中加细铁丝,加纤维,用各种不同标号的水泥,不同的配方严格记录试验过程。最终,他获得了成功,加重块的成本降到了0.01元以内。
  这就是中国式的坚韧和智慧。
  志强厂在酷烈的竞争中,又可以喘一口气了。



  我含着泪花听李志强绘声绘色地讲完这段故事,心里不禁在想,眼前这个中年谢顶,略显憔悴的中国男人,在劳心费力做他的降低成本试验时,他的试验方法、苦干精神、付出的努力,和当年伟大的发明天才爱迪生所做的工作,有什么两样呢?
  但爱迪生在试验了上千种灯丝材料后,为人类发明了电灯,而李志强的努力,又换来了什么?充其量不过是在电话机的成本控制上,再拧紧了一圈螺丝。
  写到这里,我不禁问自己,如果犹太人处在李志强的角色,他们会怎么做呢?
  后来,我从志强厂的工友们嘴里知道,当时宝安众多电话机厂家都认为:加重块的成本肯定可以降低,因此,在残酷的争夺外贸订单时,纷纷预先考虑了这个“利好”因素,提前就把价格降了下来。
  李自强为了留住大客户,也不得不以临近亏本的价钱接单。但他预期中的加重块成本降低,却迟迟没有突破,为了维持工厂运转,他对工人们开始极为严厉:加班的时间越来越长,为了克扣工人工资,各种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罚款制度,快速出笼。因此工厂的熟练工相继流失,产品质量失控,导致多次返工。

  在不影响品质的基础上,以廉价材料代替昂贵材料,是一种竞优,李志强开始的方法就是竞优。而此时他采用的,就是竞底:靠把人打到底线,赢得暂时的竞争力。
  李自强的竞底手段用到了极限,连他自己都感觉到难以再熬下去了,就在这时,加重块试验成功了,严峻的局面终于出现了转机。
  也许有人会说,志强厂的电话机,不过是个夕阳产业,日子难熬是应该的。好,那么我们说说手机行业。
  仅仅在六七年前,中国的大型通信企业、家电生产商还在权衡:自己是否有技术、有实力上手机项目。一个手机生产许可证,在当时还相当金贵,这总不算夕阳产业了。
  而才到2008年,娇贵的白雪公主眨眼就变成扫地的灰姑娘,仅深圳的“山寨机”从业人员就有20万,年产值400亿。在华强北,任何一家电子配件市场都能买齐所有的配件,只要一台简易的焊机,就能回家做成新颖时尚的多功能手机,批发价才200元左右。
  上万家企业,数千名像李志强那样的商人在全力打拼,使整个手机产业傻瓜化。但同时,也使它像萝卜白菜一样无利润化。
  中国人让一个行业无利润化的能力,确实是惊人的。而这种能力所依托的,就是中国数千年来养成的竞底思维和传统。


也许还有人坚持:电话机、手机这些终端产品,很难保持技术壁垒,整个产业被轻而易举地傻瓜化,也是很正常的。既然傻瓜化了,自然不会有丰厚的利润。
  那么我们再来看中国高科技行业的旗帜——深圳华为。
  谁也不会否认,华为是处于朝阳产业中的高科技公司,正因为它是成长最迅速、发展最平稳的璀璨明星,本书将以华为作为主要案例,来说明中国人的竞底战略。一个合理的逻辑是:如果华为这样的公司都竞底,其他公司还能不竞底吗?
  2007年的华为年报显示,该年实际销售收入125.6亿美元,净利润6.74亿美元,利润率仅为5%。也就是说,如果华为的总裁任正非的铁腕稍微松一松,华为很可能滑入亏损的境地。
  如果任正非也象李志强一样,拼命控制成本,能否从庞大的销售收入中,再挤几个亿人民币的利润出来呢?
  实际上,任正非是比李志强更能控制成本的人,他有一套独特的“拧毛巾哲学”,这套哲学和他倡导的压强原则、狼性生存原则,是一脉相承的。华为的成功,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任正非的“拧毛巾哲学”。
  任正非这样阐述他的“拧毛巾哲学”:“就如拧毛巾,只要拧出水来,就说明还有竞争空间;毛巾拧断了,企业也完了;只有毛巾拧干了,毛巾还不断,这才是最佳状态。”
  华为在2008年中国电信C网100多亿的设备采购招标中,报价6亿多,就是竞底色彩极浓的“拧毛巾”,业界估计这次华为不仅不能从毛巾里拧出“水”来,还要亏损数十亿。但为了弥补先前判断的失误,华为也只有这样把自己打到底线了。
  “毛巾”拧得太厉害,就会接近底线。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员工自杀、猝死事件,显示出华为这条“毛巾”,已出现了纤维撕裂的迹象,如果再狠狠拧下去,很可能会发生重大断裂。因此,即使是任正非那样的竞底高手,如果沿用以往的战略,也很难把华为的成本再压下去,把利润率再提高零点几个百分点。
  
  竞底战略依靠人们的底线生存,来获得竞争优势,这使得人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很难有较大的改善,以志强厂为例:
  上世纪90年代初,志强厂的女操作工(俗称打工妹)平均每天工作10小时,每个月休息两天,工资按岗位不同和熟练程度不同,大约为200-250元。那时,工业区最便宜的快餐是1元一份,里面有一个煎蛋或一点碎肉(当然,那些碎肉大多是来路不明的冷冻肉),外加一点素菜。
  到2008年,同样条件下的工人收入,大约为900-1000元,但同样的快餐,也涨到了3元,如果再加上房租、水电、交通费的增长,18年来,打工妹们的实际收入基本没有变化!
  深圳如此,珠三角地区也是如此,资料显示,东莞打工妹的实际收入近20年也没有增长。珠三角如此,长三角呢?其它内地地区呢?可能还不如珠三角。
  写到这里,我眼前出现了大群大群穿着灰色或蓝色工衣、身材不高、面目模糊的打工妹们,繁忙的工作没有压抑住她们青春的活力,即使在午休出来吃饭的时候,她们也会偶尔嬉笑打闹一下,寻找一点难得的欢乐。
  如果说中国正在和世界各国如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产业战争,那么这些穿着蓝色或灰色工衣的打工妹,就像前沿阵地上鏖战的步兵一样,她们付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却没有享受到值得一提的成果。
  古人云:一将无能,累死千军。这话用在这群“步兵”头上,也许并不为过。
  那么这个“将”到底是谁呢?是他们的老板李志强吗?
  李志强不努力吗?非也!李志强不能干吗?非也!
  那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战略选择的问题!


微观的个案也许不说明问题,让我们再看看宏观的层面。先看一个他人的例子:
  1945年,日本彻底战败,战争破坏加上战后拆卸重型设备赔偿受害国等等,日本基本上赤地千里,女人靠向美国大兵卖淫为全家谋生,很多大人、孩子冒险围着美国军舰,希望从军舰“排泄”出来的垃圾中,找到一点有热量的食物充饥。
        这时请文明用语很可怜,也很活该。

  在经历了艰难的战后重建,日本从50年代至80年代,实现了30多年经济腾飞。1965年,世界前五大半导体生产商依次为:
  德州仪器、仙童、西格尼蒂克斯、威斯汀豪斯和摩托罗拉;
  而到了1987年,这一排名变为:NEC、东芝、日立、摩托罗拉和德州仪器。
  这一年,请文明用语的工资水平超过美国,而到1988年,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IC生产国。
  同时,日本还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小(基尼系数0.28)、劳资关系最和谐的国家。

  有些人也许会强调,日本在冷战期间受益于美国的扶持,而且人口比中国少。但韩国、台湾同样受益于冷战,人口比日本更少,却并没有日本的辉煌。
  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对日本确实有些扶持,但IC产业从来是美国的支柱产业,它绝不会在这个产业上,扶持昔日穷凶极恶的对手,超过自己。
  中国的管理者喜欢说“懒惰者找借口,实干者找差距”,我们不能在这里为自己找借口!
  再看看中国的情况:
  邓小平发动的中国对外开放,始于1978年。尽管经过“十年浩劫”,但不会有人否认: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远远好于1945年的日本。据中国统计显示,1979年至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实际增长9.8%,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3.0%的速度。与日本经济起飞阶段GDP年均增长9.2%,和韩国经济起飞阶段年均8.5%,有过之而无不及。
  2007年,中国生产了美国低档消费品的30%,该年世界各国人均收入排名显示:
  美国 37,610美元 排第5位
  日本34,510美元 排第6位
  中国1,100美元  排109位
  在三十年经济腾飞后,中国人的收入水平,仅为美国人的2.9%!在此,我们没必要用所谓的“购买力平价”,来为自己找心理平衡。只要比较中美二国的工资与房价,就可以知道中国经济学者自豪的“购买力平价”是一种忽悠。
  这是一种什么质量的经济腾飞啊?!
  如果有人不认可这个数据,那么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数据,也提供了相应的佐证:
  “2003-2006年,随着中国经济总量大幅增加,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逐年稳步提高。继2002年突破1000美元后,2006年突破了2000美元,达到2010美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居世界的位次也由132位上升到129位。”(数据来自网站,此处的“人均国民总收入”实为人均GDP,因为2006年的中国GDP是26452亿美元)
  假设这个数据不含水份的话,4年提升了3位!这还是在世界和中国经济形势大好的年景!
  如果按这样的速度,中国人均GDP要再提升100位,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至少需要200年的光阴,因为靠竞底提升经济的速度,将越来越慢。
  从2006至2008,不过短短的二年时间,中国的经济形势就急剧恶化,沿海地区大批工厂倒闭关门,单是香港的国企就巨亏上千亿。众多昔日踌躇满志、信心十足的企业家,面对成本上升,出口放缓,内需不振,均无计可施。
  为什么会这样?竞底战略将告诉我们:竞底由于底线的限制,不可持续。
  靠中国人传统的竞底战略,200年提升100名的估计,显然是过于乐观了。如果继续我们的战略,中国会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吗?
  但不靠竞底战略,中国人还能有更好的战略吗?
  能不能提升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战略,正是拷问中国人智慧的大问题,中国人有足够的智慧吗?

为什么说中国人在竞底呢?和打工妹的收入18年没有实际增长相比,让我们看看中国的财政收入增长的情况:
  2008年3月8日,财政部发言人自豪地公布: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增长32%,而同期GDP只增长11.4%。
  人们不禁又提出了长期萦绕在心头的疑问: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是否偏高?
  1994年,中国GDP近5万亿,财政收入5000亿,财政收入占GDP10%;
  2007年,中国GDP24.6万亿,财政收入5.13万亿,占GDP近21%,比2006年剧增1.2万亿。这些收费中,不包括未纳入预算管理的Z政F府性基金,还有一些无法统计的不合理的乱收费。
  对于民间的质疑,财政部发言人坚定地认为“从我国的国情来看,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并不高。”
  如果刨去GDP中约1/3的外资贡献份额,以及外资对财政收入的9千多亿贡献,经过简单的计算得出:仅在2007年,中国人承担的财政收入增长率(不含乱收费)就超过36%,其中绝大多数由民营企业承担。
  中国什么行业每年的利润,能平均增长36%以上?
  在如此剧烈的竞底之下,中国民营企业能够苟延残喘,实属不易。
  而即使在如此高的财政收入增长下,中国人并不满意他们所享受到的医疗、卫生、教育、治安等等所有的公共服务。
  日本在30年腾飞之后,非常关键的半导体产业超过了美国,我们也可以看看中国的产业状况。据调查,中国开放的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已在21个产业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如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企业,已全部合资;
  占全国产量80%以上的最大5家电梯厂商,已由外商控股;
  汽车行业90%的销售额,来自外国品牌;

  18家国家级定点家电企业中,11家与外商合资;
  ……
  只要假以时日,外资可能会把中国所有值得一提的行业(甚至大豆生产),统统收入囊中。
  为什么会这样?
  战略选择的误区所致。
日本经过30年腾飞后,贫富差距非常小,我们也可以看看中国的贫富差距:
  平安马明哲在上市公司中的年薪,已逾6616.1万,而很多内地打工妹正在为保住她们4000元的年薪,而忐忑不安地奋斗。中国30年所形成的贫富悬殊,远远胜过西方国家数百年的积累。
  按国内机构的统计,2005年中国基尼系数逼近0.47,但据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调查,内地的基尼系数已高达0.53或0.54。按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分配比较均等,0.3-0.4属于分配比较合理,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已出现两极分化。
  这,就是竞底的恶果。打工妹们的收入18年没有实际增长,民工们被打到底线,贫富能不分化吗?我们只看到了自然环境的被破坏,却很少关注人文环境的被破坏,贫富悬殊、行贿受贿等等,就是对人文环境的践踏。
  贫富严重分化,显示了中国社会人文环境的底线状态。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是因为两极分化,流民遍野,在歉收之年民变四起,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最终达到“人相食”的底线,终致改朝换代。
  中国处于顶层的富人和贵人们,本能地很担心社会向这条底线发展,他们预先将自己和家人移民海外,同时“裸体”在中国做生意、演电影电视小品,或“裸体”在中国当官,尽量捞到最后一点可捞的东西,只要一有风吹草动,立刻脱离这个竞底社会。
  有多少富人象娃哈哈的宗庆后那样,在大张“爱国爱民族”旗号赚钱时,却怀揣美国绿卡?
  有多少“贵人”象江西省付省长胡长青那样,在大谈“崇高追求”时,却怀揣他国护照?
  连外国人都认为:中国新华字典再版时,应增加“裸官”和“裸体做官”这样的新词汇。《南德意志报》对“裸体做官”的解释是:“他们是把赃款、老婆、孩子、甚至情人送到海外的干部,自己则独身一人、也就是‘裸体’继续从事大把捞钱的危险业务”。最受“裸官”们喜爱的国家是加拿大,该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引渡协议。但阳光充沛的法国南部和美国南方几个州,也很受欢迎。在那里的别墅区,互相勾结发财致富的**官员,与骗子商人相依为邻的情况并不少见。前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亚太部首席经济师谢国忠说:“破产的日本商人在浴室上吊自杀,而破产的中国人很快就会现身佛罗里达。”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什么?经营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漂亮的、吃不着、摸不到的GDP增长吗?是为了一味地把企业做大吗?
  还是为了广大中国国民,实际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企业家、员工的幸福感增加?
  如果有朝一日,中国的GDP超过了美国(这是个可能的任务),而广大打工妹们每个月的收入,还是只够她们吃最低劣的快餐,那么这样的经济奇迹,即使有了,又能怎么样呢?
  如果有一天,企业进入了某某500强,企业家却心力交瘁,员工却怨声载道,这算是成功吗?
  目前,中国还是一个人口年轻的大国,我们已经看到了过度垦荒、砍伐、放牧、污染,所带来的环境代价,知道这些做法是在寅吃卯粮,但我们很多人并没有看到:志强厂的那些打工妹们在日日夜夜的加班中,付出了她们的青春、健康、机会,既没有积攒下多少金钱,也没有得到技术、知识的积累,更没有获得高尚的情操熏陶,培养出现代公民的理念和健全的人格。
  几亿这样的打工者累积下来,构成中国庞大的国民基础,这算不算是另一种寅吃卯粮呢?
  我的一个朋友有房有车,也算小有积蓄,他有一次跟我聊起Z政F府为了保证GDP增长,大力鼓励消费,以拉动内需。他动容地说:“我的父母老了,他们没有医保,一有什么问题,随时几万十几万就出去了,我怎么敢消费呢?”
  从他的话里我悲哀地联想到:如果志强厂的打工妹们,今后含辛茹苦将她们的孩子供上大学,她们的孩子在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再辛辛苦苦地有房有车后,会不会也要说:“我的父母老了,他们没有医保,一有什么问题,随时几十万就出去了,我怎么敢消费呢?”
  从他的话里我悲哀地联想到:如果志强厂的打工妹们,今后含辛茹苦将她们的孩子供上大学,她们的孩子在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再辛辛苦苦地有房有车后,会不会也要说:“我的父母老了,他们没有医保,一有什么问题,随时几十万就出去了,我怎么敢消费呢?”
  那么,中国人要到哪一代才敢消费呢?中国的经济何时才能真正进入良性循环呢?
  中国人聪明吗?中国人智慧吗?
有关战略管理的理论,前人在操作层面已作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不管是对战略分析,还是如何制定战略、选择战略,以及如何实施、调整、评估等等,前人的工作已相当完善和系统化。但他们对于战略决 策者和实施者的人性层面,并没有进行详尽研究。
  而就一项具体的战略来说,不管是在分析、规划、制定阶段,还是在实施、修正、评估的过程中,都必须由具体的人来完成。战略由人制定,为人服务,因此战略决 策者和执行者的人性因素,将大大影响战略的各个方面。
  中国乡下的老农民都不是管理专家,他们从未学过战略管理,但他们知道:
  什么样的地,适合种什么样的庄稼。
  这句朴实的话,翻译到战略管理的领域,就是:
  什么样的人,适合使用什么样的战略。
  日本国土狭小,地 震海啸频发,经历长期的封建社会管制,因此请文明用语行事严密,注重细节,讲求纪律,强调可靠性。请文明用语的这种天性,正适合大批量制造高品质、短小轻薄、原创性不多的产品。
  而美国国土辽阔,物产丰饶,没有历史的束缚,美国人大多是基督教新教徒,似乎“大大咧咧”,实则崇尚理性、简洁和创新。比精工细作的质量,他们可能不如日本;比如何用低价竞争,他们一定不敌中国,但美国人靠高科技、知识产权、产业标准、商业模式等等,在世界独领风骚。
  这就是作者所强调的,战略管理背后的人性因素。
  那么中国人呢,他们选择的是什么样的战略?这些战略给中国人带来什么样的成功和问题?实施这些战略需要何种技术和技巧?
  本书的战略目标,就是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竞底可以制造很多赚钱能手,却不能产生伟大的企业家;竞底也不可能产生一个真正伟大的时代,最终也无法使中华民族以领导者的身份,进入世界民族之林
                                    ——孙力
  
  
  
  
  
  第一章 竞底概论
  
  一、竞争
  
  竞底是竞争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要讨论竞底,必须先简单地讨论竞争。
  “竞争”这个词在中国社会已运用得极为普遍,但人们对司空见惯的东西,并不一定有共同的理解,为了给后面的讨论确立共同的基础,我们有必要将竞争再次明确:
  1、生物学意义上的竞争,是许多个体对必需资源有共同的需求,当需求量超过供应量时,个体间为了战胜其他的个体,所发生的相互作用。遗传学家通常认为,竞争是指自然选择的主要因素,其作用是淘汰较弱的个体,而有利于保存较强的个体。
  2、经济学意义上的竞争,是指经济主体在市场上,为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既定目标,而力图胜过其他主体的行为和过程。
  因此在前言中所说的,任正非的“拧毛巾”,李志强的改变加重块,打工妹尽量提高装配零件的速度,乃至家电行业的价格大战,房地产行业的概念炒作大战,保健品行业的广告大战,以及各地Z政F府之间的招商引资大战,其实质都同样是竞争,为的是“战胜其他的个体”。
  
  虽然竞争的形态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但背后还是有共同的规律可循。
  归根结蒂,竞争到底是什么呢?志强厂的张晓虹是初一没读完的打工妹,整天坐在流水线旁给电话机打螺钉,她从来没有学过什么叫竞争,该如何去竞争,但生活却让她知道,如果自己把螺钉打得又快又好,尽量不给后面的工序添麻烦,并和工友们和睦相处,那么当公司订单不足时,裁员就可能不会落到她身上,幸运的话,还能在任务饱满时多挣几个钱。
  打工妹张晓虹对竞争的直觉是正确的:竞争最核心的本质,就是对性能价格比的衡量。但此处的性能、价格是广义的,而并不单指产品的使用功能,与消费者付出的货币代价。
  
  案例:戴比尔斯的竞争策略
  钻石是地球上最稀缺的资源之一,戴比尔斯垄断了全世界钻石批发量的70%以上。他为钻石制定了统一评判标准,使每件钻石都有了一个价值基础。
  实际上,钻石并没有货币职能,保值增值的能力理应比不上黄金,同时还面临着其他宝石,如红宝石、蓝宝石、翡翠的竞争。
  那么,戴比尔斯是如何通过提高性能价格比,来制定其竞争战略的呢?
  戴比尔斯一方面控制每年的钻石供应量,另一方面采用“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口号,推广订婚钻戒与结婚周年戒,作为爱情象征并表达持续的承诺。
  永恒的爱,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无价的,戴比尔斯将它与自己的钻石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使人们在想到这种神圣感情的时候,决不会考虑其它的宝石,谁会把绿宝石和爱情联系在一起?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钻石的性能,从而提高了自己产品的性能价格比。
  
  一件产品的广义性能,不仅包括产品的使用功能多寡、质量高低、寿命长短、品牌大小、服务好坏,还包括该产品一切与价值有关的内容,如美感、便利性、环保。当然,广义的产品也不仅仅限于有形的物品,Z政F府提供的行政效率、社区治安、文化氛围、社会保障,学校提供的教育,医院提供的医疗,都可以算作产品的范畴。
  而一件产品广义的价格,则是消费者消费某个广义的产品时,所付出的金钱、时间、精力、机会、心理感受等各种代价。
  为什么有些很好的高科技新产品昙花一现,没有赢得市场的认可呢?就是因为公民觉得接受起来太麻烦(即“价格”太高),他们还是选择沿用习惯的方式。
  中国人有句俗话说“公民的心里有杆秤”。这杆秤是用来称什么的呢?就是用来称性能价格比的。秤的一头是公民的收获(产品性能),另一头是他们的支出(产品价格)。公民大多根据这杆秤来行事:
  1、如果收获远远大于支出,百姓们的满意度很高,产品就获得良好的口碑。如告状的含冤者,在大街上意外碰到个“青天大老爷”;如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遇到了爱才的史今、袁朗。这种情况一般只能在中国文学戏剧找到,是它们最喜欢用来愚弄百姓的题材;
  2、如果收获等于支出,公民嘴里虽然不说什么歌功颂德的话,但还是会默默地消费;
  3、如果收获明显小于支出(这是竞底社会的常态),公民在怨声载道的同时,一方面他们会要求产品提供者加强性能,如旧城改造中“钉子户”要求增加补偿。但这条道路常常会受到打压;因此另一方面他们会通过“投机取巧”、行贿逃税、偷工减料等拿不上台面的手段,尽量减低他们的支出,争取达到更低层次的收支平衡,如中国相当多的不得不“避税”的商家。这样一来,公民就变成了传统意义上的“刁民”。
  中国人很聪明,本性大多纯良、质朴,但要使他们从“刁民”,变成“良民”并不难,只要让他们觉得“收获大于或等于合理的支出”即可。同时,要让他们从“良民”变成“刁民”也很容易,就是让他们心里不平衡,并无法有效地申斥。
  中国自古以来盛产“刁民”,不过是因为竞底社会提供的产品性能价格比太低,因此他们不得不用“歪门斜道”,甚至刀枪棍棒来为自己争取一点平衡。
二、竞争的二种模式:竞优和竞底
  不管是产品的性能,还是价格,都是人的一种主客观判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自身,也与人本身有关。保护华南虎不灭绝,当然不是仅仅为了华南虎,而是要让人类世界保留一种多样性,而这种保护也需要人类作出努力,即付出成本。
  同样,提高竞争力也离不开人的因素:
  1、竞争力的提高,是靠人的智力和体力完成的,这是竞争力的起点,也是竞争的手段;
  2、提高竞争力是为了提高“产品对于人的性能价格比”,这是竞争力的终点,也是竞争的目的。
  
  价值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价值最大化,同时每个人生存的目的,也是为了其个人的价值最大化。
  人们竞争的目的,也是为了其价值最大化。
  尽管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人的性格爱好不同,因此每一个人对价值的判断和评价有所不同,但人类社会还是存在客观的普适价值观,如:
  1、        对生命的尊重(因此元朝、清朝、请文明用语、希特勒对平民的大规模屠杀,任何场合、任何时代都是人类的耻辱);
  2、        对个性自由的尊重(因此,洗脑式的企业文化,是丑陋的落后形式);
  3、        对幸福的追求(因此,打工妹们十八年来收入没有实际增加,是一个可悲的失败);
  4、        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因此,不公正地对待不同意见,应该受到谴责,因为不同意见的交流甚至交锋,才是产生真理和知识的必由之路)
  ……
  正是由于普适价值观的存在,我们才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到底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如打工妹在劳动强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善劳动技能,或由于整个产业升级,使其实际收入有所增长,那就是她作为人的价值增加了。
  而年轻人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进入黑煤窑,在缺少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工作,尽管他们挖出的煤有利于提升人类价值,但他们自身的价值却受到了打压。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从大量的社会竞争现实中,总结出二种不同的竞争方式:
  A、        以提升人的价值为手段和目标,从而提高竞争力的方式。我们称之为“竞优”,顾名思义,即竞先争优。
  农业革命提高了人的耕种效率,使人类获得温饱;
  工业革命以机械取代人力,使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其中血淋淋的“羊吃人”是局部的竞底);
  信息革命以数据取代纸张,极大地加速了信息知识的传播与共享,减小了砍伐;
  民主、自由解放了人的思想,激发了每个人的创造热情
  ……
  这些方式或手段,都大大提高了一个人作为人的价值,因此,它们是竞优(和《竞底》相对应,本书的姊妹篇《竞优》将专门讨论人类竞优的方法、技术和战略)。
  
  B、        以打压人的价值为基本手段,从而获得暂时的竞争力提升。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竞底”。
  不顾疲劳,“头悬梁、锥刺股”地背书,以应付考试;
  以牺牲国民整体体育技能的提高,牺牲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去赢取金牌;
  以长时间的加班,以强大的不安全感刺激员工奉献;
  不顾矿工生命安全,以人类生理极限的强度进行的黑煤窑采掘方式;
  牺牲环境的过度砍伐、放牧;
  ……
  这些活动在短时间内,能达到某些人为设定的指标,或提高部分人的价值,但却往往损害了较长久时期内,或较多人的价值,这就是竞底。
  正是由于普适价值观的存在,我们可以较为客观地判断人的价值增减,因此才可以客观地判定某种竞争手段,到底是竞优还是竞底。
  
  竞优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鲜见,在本书前面的例子:
  1、戴比尔斯的竞争策略,是尽量提高钻石在人们心目中的价值,从而提升消费钻石人群的价值(价值是人的主观评判),这是竞优。
  2、李志强以水泥代替铸铁加重块,成功压缩电话机的成本,由于这种改动并未影响人们对电话机的使用和评价,因此也是一种竞优。
  但从竞优滑向竞底,常常很容易,也很“自然”,请看以下案例。
  
  案例:电话机厂的竞底
  李志强改变加重块成功后,在这种“偷梁换柱”思维的推动下,他一鼓作气,对电话机的原材料进行了一番“大手术”:进口器件改为合资厂的;合资厂改为内资大厂的;内资大厂改为乡镇小厂的。这番“革新”之后,电话机的品质达到了边缘状态,李志强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质量,首先保证能通过买方验收,同时保证在保修期内不出现大量的维修。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有好几次成货柜的电话机从大洋彼岸退回来,每次出现这种情况,志强厂就日夜不停地加班,个别体弱的打工妹曾昏倒在流水线边。而李志强也借口产品质量问题,克扣工资以处罚工人,设法减少工厂的损失。这种近乎无情的加班、罚款,则是考验工人的生理、心理极限,就是典型的竞底战略。
  
  同样,华为的任正非“拧毛巾哲学”有很强的竞底色彩:如他不断提醒“进了华为就是进入地狱”,无休止地强调“艰苦奋斗”,以企业文化隐形推动长时间的加班,以员工的高流动性变相使用低价的新员工等等,都是竞底。
  而如果他将“拧毛巾哲学”用于提高设备、资金等物资的使用效率,以优质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等方面,则是一种竞优。
  
  和竞优相比,竞底是一种前现代化的竞争方式。对一个缺少现代性的人来说,为了某件任务,艰苦奋斗、不眠不休、一哄而上地进行短期大会战,显然比精心规划、用心培训、按部就班、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要容易得多。因为前者只需要蛮勇和坚忍,而后者却需要高深的智慧和理性。蛮勇和坚韧,比起智慧和理性,是一种更接近于动物的本性,一个社会或企业如果过多地强调这些本性,只能说明其现代化的程度还不够高。
  竞底打压人的价值,在当今社会显然是不受欢迎的。因此即使是采取竞底战略的人们,也常常并不认为这种方法是可以理直气壮的,但他们会用很多“客观”理由自己,来强调自己为何要实行竞底战略,他们通常的理由是:
  1、要打开市场,就不得不低价格,而要低价格,就得压缩成本,因此必须牺牲安全、质量;
  2、中国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缺少技术、资金、市场,不靠牺牲部分人的价值,怎么形成竞争力;
  3、中国人口众多,低工资、低福利是很自然的事;
  4、即使我想竞优,但周围环境和对手在竞底,我无法独善其身,也不得不竞底;
  ……
  竞底者对下属进行激励时,常常爱说“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不过他们从来喜欢将这句话用在别人头上,而不针对自己。在这里我们借用他们这个观点,来看以上理由,实际上也大多是一些“借口”而已。
  随波逐流的人不想逆流而上,总是会为自己长出辩解的理由。同样,如果一个人想竞底,总能钻法律的漏洞,“创新”一些千奇百怪的竞底方法,如三鹿、蒙牛在奶粉中掺毒;史玉柱的脑白金送礼广告;任正非的思想政治工作、马云将政委制度设在阿里巴巴......,等等。
  
  
  我们在后面将论述,人们采用竞底战略,关键是观念的问题,是出于自身的选择,而并非完全出于无奈。  

案例:竞底的中国人对彼得•德鲁克的误读
  美国教授德鲁克被尊为管理学“大师中的大师”,他的理论在中国管理学界是显学,有相当多的管理者,把他的大名挂在嘴边。
  正如中国人难得没听说过“以人为本”,几乎没有管理者不知道德鲁克首倡的“目标管理”,但中国人向来马马虎虎,他们提的“以人为本”,并非真的以人为本;他们知道的“目标管理”,也并非德鲁克提的目标管理。
  德鲁克提出应该确立目标,并可用来考核绩效的八个方面:
  1、市场地位,这是中国人相当重视的显性指标;
  2、创新,这是中国人不重视的隐性指标,“聪明”的中国人自豪地认为:创新就是率先模仿;
  3、劳动生产率,这是中国人极重视的显性指标;
  4、物质与金融资源,这是中国人相当重视的显性指标,因为中国人重视规模,大的就是好的;
  5、盈利能力,这是中国人极重视的显性指标;
  6、管理者绩效与发展,这是中国竞底者最不愿意面对的指标。任正非对“小灵通”和“CDMA”看走了眼,他不从华为的决 策机制和自己的能力、眼光、性格去反省,而是简单地为自己辩解道:谁也不能把把都看准的。因此中国人才会有“一将无能,累死千军”的局面,当然,任正非目前远不是“无能”之将;
  7、员工的绩效与态度,这是中国竞底者最重视的显性指标,如销售目标、业绩考核、季度考评。中国式的“目标管理”基本上完全简化成了这类数字或打分,然后制订出“XX时间完不成任务降工资、炒人”、“末位强制淘汰”之类的竞底政策;
  8、公共责任,这是中国竞底者想尽量回避的指标。他们认为这是一项净成本,越低越好,而那些表面上乐于承担公共责任的竞底者,内心只是把它当作另类的广告业务来处理:承担了某些公共责任,能带来多大的名声?
  通过这样的误读,中国人就将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变成了超级有效的竞底工具,尤其是因为这种竞底工具来自“大师中的大师”,因此特别能让下层员工心服口服,无话可说。
  
  竞优依赖于长期可持续的资源,它的目标是提升人的价值,而它所用的手段,也必须能提高人的价值。
  股神巴菲特说:“永远不要从事那些目前使人痛苦,但从现在起10年后可能会大有改善的事业。如果你今天不欣赏你所从事的事业,可能10年后你仍不会欣赏它。”
  竞底者常常号召为了将来的幸福必须牺牲眼前的幸福,同样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也必须使用暂时打压人的价值的手段,但实际上靠这种方式,幸福永远遥不可及。中国5000年历史中,广大百姓的生活状态没有明显改变,就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在现代社会,竞优主要体现于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效率(而非劳动强度),从而整体提高经济活动的价值。对人类智力活动的科学开发和利用,显然是一种竞优,因为从长期来看,人的智力有无限的潜力,而对智力的开发,显然能直接提高人的价值。
  要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只有进行竞优。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中,也不乏竞优的璀灿事例,如鲁班发明的锯子、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只是这些星星点点的发明,在竞底社会远不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竞底技术”受统治者重视,因而没有形成持续不断的大势。
  为什么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竞底技术”?我们在第三章专门说明。
  和竞优相比,竞底比赛的是人对各种不良底线的忍耐力:对残酷的忍耐力,对贫穷困苦的忍受力,对污染、噪声、治安不良的环境忍耐力……。它是一种全方位的超限战,任何对人类有价值的东西,如好奇心、纯真、信任、友善,乃至良好的自然人文环境、丰富的想像力、独特的创造性、安宁的生活等等,都可以成为竞底的牺牲内容。
  在竞底战略中,人们靠着忍耐难以忍耐的不良,来赢得自己的竞争优势,竞底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打到底线,reach to the bottom。
  
  正如谎言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让所有的人相信一样。竞底也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让所有的人提升价值。因为底线的存在,竞底战略是不可能大面积推广,也是不可长期持续的:
  当信任被牺牲时,人们学会了“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当纯真被牺牲时,人们习惯了犬儒主义,玩世不恭到了极点;
  当人们失去安宁的生活后,四处群体事件频发;
  当环境被破坏后,人们不得不花更多的金钱来修补自己的健康;
  当发改委不准奶粉涨价时(Z政F府对企业竞底),奶粉企业不得不添加三聚氰胺(企业对百姓竞底),当毒奶粉事件曝光时(击穿底线),百姓群起而攻之,再也不肯相信国产奶粉(百姓对企业和Z政F府竞底),以致外资乘虚而入,控制民族奶制品龙头企业(洋人对中华民族竞底);
  ……
  正因为竞底,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稳定的长期繁荣,永远是公民刚过几十年能吃饱饭的“好日子”,接下来就是横征暴敛,动乱频乃,直到“人相食”的底线。
  为什么经济学者大力提倡“幸福GDP”、“绿色GDP”,就是因为我们的GDP中,有太多用于修复被破坏的底线。如收税在太重导致民众普遍的贫困,引发犯罪增加,不得不拿出大量的税收增加警力,修建监狱。
  而犯罪和修监狱引起的GDP增量,实际上是对人们的幸福无效的,一个竞底社会有大量的GDP,都是这种无效GDP,这也是中国人勤劳而不富裕的根本原因。
  
  案例:富士康抢夺订单的秘密,和郭台铭的“血尿哲学”
  在电子制造行业,深圳富士康是名副其实的竞底高手。目前它的全球员工超过50万,堪称“世界代工大王”,许多世界级厂商,如IBM、摩托罗拉、诺基亚、戴尔、思科、惠普、索尼、苹果都是它的客户。它与对手争夺订单时,有一个公开的诀窍“赤字接单,黑字出货”,即以亏本的价格接下客户的订单,然后通过大规模采购、工艺改进等各项措施全力压缩成本,最终使订单在出货时达到盈利。
  富士康是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对打工妹的劳动尽量充分低廉地有效使用,是其存在的前提。
  郭台铭的“血尿哲学”,就集中体现了富士康的竞底观念,这位典型的工作狂通常每天工作15小时,除了对自己抓得很紧外,他还经常以这样追问下属、经理和员工:“你们现在有没有血尿?还没有?啊,这说明你们还应该更努力。”
  于是,他的手下怀着愧疚感,更加诚惶诚恐地埋头于工作。
  当然,判定富士康主要是竞底企业,并不仅仅从郭台铭的问话和行业性质,是大量的竞底事实。
  竞底者有太多的共通之处,和郭台铭的“血尿哲学”相对应,任正非也常用这样的话鞭策下属:“为了这公司,你看我这身体,什么糖尿病、高血压、颈椎病都有了,你们身体这么好,还不好好干。”

志强厂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竞底的典型,因为他赢得订单的竞争力,主要建立在打工妹们低得不能再低的工资,和长得不能再长的加班上,竞底所依赖的资源,在长期来说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工人加班时间是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而工资太低则将影响打工妹们的生存,这些底线都是非常明显的,它的竞争资源是不可持续的。
  但在整体的竞底中,不排除局部的竞优。李志强的加重块故事,是整个竞底中的局部竞优,因为研发加重块虽然靠的是不眠不休的加班和苦熬,但在研发定型后,这种智慧成果显然可以大规模地持续使用。
  由于竞优的结果可以大量被复制使用,因此竞优能造就伟大的企业和伟大的企业家,如微软和比尔盖茨、IBM和老小沃森、沃尔玛和山姆沃顿,因为他们的事迹是可以见光的,可供人学习的。
  而竞底是难以持续的(如任正非不可能把“毛巾”永远拧下去,郭台铭的手下“血尿”多了,也会开溜,不开溜也得住院),靠竞底成功的经验,是不可普遍推广的:
  1、是竞底经验见不得光。李志强能自豪地四处吹嘘“我的打工妹一天能干16小时”吗?柳传志能到处推广“联想的成功利益于彻底的价格战”?当然不能!
  所以,中国历史上没有有关于“成功人物”的成功理论,只有他们的“成功事典”。谁敢把李世民杀兄弟,夺父亲皇位的事例,总结成理论教育后人?当然不能!
  2、是竞底者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竞底精神。如任正非在搞万门程控时,“不成功就从五楼跳下去”的决绝。这种竞底精神是很难通过学习得到的(杨元庆虽然向任正非当面取过经,但没有显然没有学到后者的皮毛)。
  由于竞底经验的不可推广,中国很难象竞优社会那样,出现伟大的企业和企业家,只会出过眼烟云般的、以规模取胜的“成功企业”,和一些后人看不清面目的知名企业家。胡雪岩和盛宣怀是近代我们看得清面目的二个知名商人,人们知道他们的成功,取决于他们的“***”玩得最有成效。但对现代人而言,“***”显然是灰色的,因此现代中国商人着意用文化、理念等等涂抹自己,让世人只看到他们想示人、能示人的一面,但实际上,这一面很难让人看清真实的全貌,如人们常常传说华为的成功离不开一些大人物持有它的内部股,但这种讳莫如深的秘密当然不足为外人道,因此后人自然无法看不清他们的面目。
  
  案例:日本经济起飞时期的管理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日本也是儒教国家。但实际上,请文明用语最信奉的是神道教,其次是佛教,儒教也许只是他们在中国人面前做秀的一个道具(或者是中国人对日本的一厢情愿)。
  日本政要不顾中国人感情,时时参拜的倭寇臭厕,就是神道教最大的国家神社。
  作为日本国教的神道教,其最高宗旨就是武士道,武士道的本质是武士可以随时为效忠主人献出生命,尽管普通的请文明用语不是武士,但武士道却是他们骨子里的信仰。
  中国人对武士道最直观的记忆是剖腹自杀,那血淋淋的场面,虽然请文明用语感到无比凄美,但却充满了竞底色彩。
  也许正因为请文明用语有如此强烈的对内竞底特点,在他们经济腾飞的1950至1980年代,请文明用语的管理反倒没有太多竞底色彩。可以说,他们的竞底早已内化了。
  只要看看世人对日本企业界的评价,就可见一斑:“官民通力合作体制”、“稳定的劳资关系”、“充满敬业精神和忠诚的高质量的劳动力”、“从长远观念考虑的积极的设备投资”、“终身雇佣”、“通过轮换制进行内部晋升”、“论资排辈的工资制度”、“以信赖为基础的集团主义”、“通过长期评价来形成熟练技能”、“重视人际关系的经营理念”……
  凭借这些手段和常常引发“过劳死”的竞底式苦干,日本国民生产总值GNP(不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50年的仅为美国1/13,追赶到1980年的接近1/2,叫嚷着要“收购美国”,使美国人大为震惊。
  但美国毕竟拥有强大的竞优实力,在1990年代,美国人通过IT技术的创新,将请文明用语的攻势打了回去。
  海内外有太多的短见的经济学家,常常将美国这次“打败”日本,归结为1985年美国压迫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连中国唯一让人稍有敬意的郎咸平也持这一观点)。他们之所以短见,是因为这些经济学家大多没有经营过企业,没有体验过企业家头脑中的决 策过程,他们喜欢从报表中研究企业。但报表显示的是决 策结果,而决 策过程中企业家头脑中各种方案的博弈,他们是看不到的;二是经济学家缺乏自然科学家的实证精神,只要结论符合他们的常识和感觉,就容易流于人云亦云。
  实际上,请文明用语为何不得不签订“丧权辱国”的“广场协议”呢?是美、德、英、法等“列强”用坚船利炮威逼的结果吗?显然不是。关键是因为请文明用语知道:自己的成功主要来自于竞底,自己的竞优能力不如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一个明显的标志是,日本产业得以腾飞的所有核心技术,都是来自西方,尤其是美国。因此请文明用语不得不在“广场协议”上签字,认可自己屈居“老二”的地位。
  中国人竞优能力强吗?凭中国人的竞优能力,可以进入真正的世界强国之林吗?
  
  案例:中国人利用潜规则竞底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能竞底。而竞底的方式五花八门,潜规则就是中国人的一种竞底利器。
  潜规则是吴思创造的词汇,他在同名的书中写道:
  “河南省开封地区的农业生产资料部门的领导人大量批条子,把国家按计划分配供应的平价化肥批给了自己的私人关系。他们的“关系”又将平价化肥高价转卖,转手之间,关系就生出了暴利……使我惊讶的是,那些我以为应该掩藏起来的类似贼赃的条子,居然都保存完好,就像机关衙门里的公文档案,内部人似乎也没有见不得人的担心——你想看吗?请吧,这有一大摞呢。而且,哪一层可以批出多少“条子肥”,每一层中谁有权力批多少条子,圈子之外的哪个领导的条子有效,哪个领导的条子不灵,这一切都是有规矩的。这些显然不符合明文规定的事情,内部人竟安之若素,视为理所当然。在采访将近结束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中国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恰恰是这种东西,而不是冠冕堂皇的正式规定,支配着现实生活的运行。”
  操作潜规则的人,显然是对遵守“显规则”的人在竞底,在中国这种事屡见不鲜。小到春节的火车票私下流到关系户手中、医院对熟人的照顾;大到禁止民营企业进入高利润的垄断行业,中国人早已习惯于被潜规则竞底。不得不遵守“显规则”的人们,在无奈之余,也削尖脑袋,争相进入能够操作潜规则的行列。
  中国人渴望成为“人上人”,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一、避免被潜规则竞底;二、能用潜规则向他人竞底。
富士康、华为、联想、国美、海尔的成功模式与衰败必然——《竞底》连载|天涯海角 - 雨林木风... 富士康、华为、联想、国美、海尔的成功模式与衰败必然——《竞底》连载 富士康、华为、联想、国美、海尔的成功模式与衰败必然 富士康、华为、联想、国美、海尔的成功模式与衰败必然! 华为 海尔 联想 TCL的不同核心理念 联想柳传志 海尔张瑞敏 华为任正非的管理日志 联想、华为、海尔的世界500强梦 震撼人心的禅语|天涯海角 - 雨林木风交流论坛[WwW.YlmF.Net] - 专业的电脑... 煮粥 的 学问|天涯海角 - 雨林木风交流论坛[WwW.YlmF.Net] - 专业的电脑... 各种茶叶的功效|天涯海角 - 雨林木风交流论坛[WwW.YlmF.Net] - 专业的电脑... 影响你一生的180句古诗|天涯海角 - 雨林木风交流论坛[WwW.YlmF.Net] - ... 一篇让老师疯狂的小学作文|天涯海角 - 雨林木风交流论坛[WwW.YlmF.Net] - ... 灌水的学问(灌水九招!!!!!!)|天涯海角 - 雨林木风交流论坛[WwW.YlmF.Ne... 常见食物治病验方|天涯海角 - 雨林木风交流论坛[WwW.YlmF.Net] - 专业的电... 三个处女的新婚(经典)|天涯海角 - 雨林木风交流论坛[WwW.YlmF.Net] - 专... 需要一辈子体味的经典|天涯海角 - 雨林木风交流论坛[WwW.YlmF.Net] - 专业... 人生要找到这四个人|天涯海角 - 雨林木风交流论坛[WwW.YlmF.Net] - 专业的... 很有才的搞笑对联,笑死人!|天涯海角 - 雨林木风交流论坛[WwW.YlmF.Net] -... 九型人格|天涯海角 - 雨林木风交流论坛[WwW.YlmF.Net] - 专业的电脑技术精... 冬季养生|天涯海角 - 雨林木风交流论坛[WwW.YlmF.Net] - 专业的电脑技术精... 2010流行语 - 天涯海角 - 雨林木风交流论坛[BBS.YLMF.NET]-专业的电脑... 专注核心领域 联想华为海尔的世界500强梦 让人无限怀念的小学作文|天涯海角 - 雨林木风交流论坛[WwW.YlmF.Net] - 专... 史上最强最情色最火爆最短的小说|天涯海角 - 雨林木风交流论坛[WwW.YlmF.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