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28:52
什么是孝

.
邱志忠

(一)孝之本意与 封建流毒

“孝道”即孝的理论,古往今来人们都会不时地,因时弊引发一番对“孝道”的议论,但往往不了了之。为什么孝上升为理论与戒律之后,反而扯不清道不明了呢?
先要讲,什么是孝?
“孝”,是指对尊长的顺从和敬意,它是旧礼教提倡的一种道德。孝,本应指从内心出发的对长辈之深情善行,古有“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说法。
“孝”,有孝敬、孝顺、孝心等意,后面加上道——“孝道”,就成了理、成了律、成了戒;少了情、少了愿、少了心。
“孝”,在封建礼教提倡的“忠孝节义”中排行第二。几千年来,“忠孝节义”染上极浓的封建迷信色彩,助长不人道、不平等。蜕化为压抑心灵的戒律,成了愚弄百姓的工具,束缚人性的枷锁。
封建色彩源远流长的“忠孝节义”流毒至今未清:十年浩劫时全民的愚忠;二十年前的母亲暴打儿子当场至死惨剧,2009年的今天发生学校令学生向校长下跪事件;八十年前的祥林嫂为何除夕夜冻死街头,二十一世纪先进医学技术“处女膜修补术”,何以在中国日趋蔓延;与法律背道而驰的,因江湖义气引发的许多恶性案件怎么时有发生?

(二)传统“孝道”之糟粕

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时侯很矛盾,一方面讲中庸之道,另一方面又喜欢走极端?把“论心不论迹”弃之不顾,不承认孝原来就是一种自发的感情,拼命把孝引向束缚人性的桎梏。
变成无情戒律的“孝道”,以人与人不平等为前提。多少年、多少代,摧残智慧火花、压抑人性发育、阻碍社会进步,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长期前进步伐缓慢的文化原因。
中华民族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方法论讲是无知,从动机论讲是自私。封建统治根本就是等级森严、残酷压迫。帝王也,一国之君独神明;百姓者,芸芸众生皆愚昧,封建伦理道德就是为这种不平等服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之类荒唐观念,即使在中国现代家庭也并未绝迹:比如说家长制;比如有局长、县委书记之父母去世,大操办到竟然令小学停课、要顾人送葬的登峰造极地步;比如“我养的孩子想打就打,要骂就骂,谁也管不着”等的两代人不平等观念。
革命先躯者孙中山先生倡导“自由、平等、博爱”;
鲁迅先生在杂文《二十四孝图》中抨击了封建孝道的虚伪、自私和残酷;
巴金先生以他不朽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对封建家长制、吃人的礼教,喊出“我控诉!”。
今天,这三位中国可引以为荣的,思想觉醒者的声音依然没有过时!



(三)破除旧孝道后,应如何认识孝

孝论心,新时代应赋予孝以新的内涵。
树立新时代“孝”的新观念,首先要破除封建的“孝道”:
1.人与人讲平等,家庭内、两代人之间也概不能外,在古时不平等的“孝道”之下的所谓“孝”,其实不是孝,是扭曲和残酷(鲁迅与巴金已有力批判,在此从略);
2.那些并非发自内心的“孝”的行为:为遗产、为面子、为作秀实属虚伪,为敛财大操办葬礼或为欺骗舆论薄养厚葬更谈不上孝,那是丑恶。
其次要理清“孝”的人性起源:
1.孝即爱,是小辈对长辈感情自然的流露,仅仅理解为报答和责任是不够的;
2.孝源自于血缘之爱,它与亲情相连,与母爱一样是自发的。若是在法律强制、舆论监督下的“孝”,那它已经变了味,不再是孝了。
有了上面的破和立,对当今社会上有些时弊,对有些孩子所谓“不孝”,我们就可以冷静下来,客观地问个为什么了。
确实,看到有些情况我们很自然站在弱者立场,同情那些得不到安慰的老人;对遭受虐待的老人,我们更必然会伸出正义之手去帮助。但要明白,那已经是个法律的问题了,已经不是孝不孝的问题了。
孝不靠法律或舆论,因为孝必须出于自发。
那么对这些另人遗憾痛心的现象,回到孝这问题上应作何思考呢?



(四)如何理解所谓“不孝”的时弊

我以为,这些现象都是有原因的。
很遗憾,我不得不指出:原因恰恰不在那不孝者身上,而在我们寄以无限同情心的老一辈自己身上。
追溯他们几十年家庭生活: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文化修养,以及他们夫妻间、与长辈、与孩子间如何表达爱,还有平时的学习生活习惯、与邻里关系等等......就会得出结论,正是他们自己造成了孩子的不孝。
这样的家庭的孩子,往往从小没有得到过来自父母的赏识、表扬、肯定、鼓励,有的只是批评、讽刺、打骂、呵斥。
试问这些家长:你自己没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不懂得爱孩子的方法,从没以榜样示范过如何去爱亲人、爱老人,孩子又如何能懂得爱?懂得感恩?他能懂的一切还不是从你身上学来的?你以为你的粗暴、你的威严、你的任性发泄,是在教育孩子?实在是在摧残孩子!聪明的脑袋也给你打笨了,有梦想的火苗也给你的冷言冷语浇灭了。
你爱他,却让他只有寒心和失望,于是“多年媳妇熬成婆”。你抽烟、脏话连篇、从不看书看报、恶言恶语对待老人......他也只能如法炮制:抽烟、骂人、不爱学习、凶神恶煞对待你。不是他喜获这样做,不是他不愿感恩,实在是他压根儿没学会过感恩。你的一言一行,孩子在几十年里倒是司空见惯了。
我这样说并非袒护“不孝子孙”,而是说:
1.仅仅指责下一代不是办法,还是要从上一代封建、专制、愚昧、落后上去找原因。孝不是用理论,用那些封建糟粕浓厚的古训——所谓的“孝道”,可以说教出来的虚情假意,而是用父母至少长达十年的,爱的榜样感动和影响出来的!是出于自发的血缘之情感!
2.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要这样对待他们的孩子,让我们下下一代,从小生活在文明平等的环境中,经常得到父母赏识、表扬、肯定、鼓励,成为聪敏文明、自信、快乐的孩子,长大成为懂得爱,懂得孝敬的人。

孝是爱,是来自血缘的亲情;孝是平等,出于内心自发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