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始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32:11
http://tieba.baidu.com/f?kz=203981035 《山海经》第18卷《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壤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 先秦的传说中,神农氏和炎帝原本是时代不同的两个人物,神农氏生活的时代要早于炎帝。到战国时,人们将两个人合在一起,称为炎帝神农氏,说“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又作五弦之瑟,教人日中为市”。
===================== 耶稣的爸爸是耶和华
错,耶酥的爸爸叫耶律齐 -------------炎黄是华夏始祖,而不是人类始祖史记曰:黄帝者少典之子 姓公孙 号轩辕氏由于炎黄时代应该是母系氏族公社时代或者刚刚脱离母系社会,所以史书这里的描写未必可靠,而且各家众说纷纭。下边说说史记上的。
 司马贞注的《三家注史记 三皇本纪》,里边是这样描写炎帝的:“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所谓神农氏,不是指一个人,而是指一个氏族,也就是说炎帝后代仍称炎帝、神农。
 关于黄帝《史记 五帝本纪》中是这样描写的:“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可见有熊是黄帝的国号。《三家注史记》中这样注解:“【集解】: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索隐】: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又案:国语云‘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然则炎帝亦少典之子。炎黄二帝虽则相承,如帝王代纪中间凡隔八帝,五百馀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岂黄帝经五百馀年而始代炎帝後为天子乎?何其年之长也!又案:秦本纪云‘颛顼氏之裔孙曰女脩,吞鸟之卵而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氏而生柏翳’。明少典是国号,非人名也。黄帝即少典氏後代之子孙”。可见黄帝是少典诸侯国人(当时天子是神农氏,《史记 五帝本纪》开始就可以看到这个意思),炎帝的后代之一也是少典国人,这一代炎帝和黄帝父母分别都是同一氏族。
 《三家注史记 三皇本纪》中有这么一段注:“按《国语》,炎帝,黄帝皆少典之子,其母又皆有娲氏之女。据诸子及《古史考》,炎帝之后,凢八代,五百作年,轩辕氏代之。岂炎帝、黄帝,是昆弟而同母氏乎?皇甫谧以为少典有娲氏诸侯国号,然则姜姬二帝,同出少典氏,黄帝之母,又是神农母氏之后代女,所以同是有娲氏之女也。”由于黄帝只有一人(从史书看来是这样的),所以他只有一个母亲,这里又说他母亲是有娲氏女,前边说的有蟜氏女,二者是否矛盾呢?有可能,这里太复杂我就不说了。万望哪位指教,我数代数都晕了。
 
2007-5-24 22:45 回复 
219.131.93.* 10楼
 
2007-5-26 06:44 回复 
 
叶冥诛
0位粉丝
 11楼对,炎黄二帝应该是指部落名,而不是具体的个人黄帝轩辕氏的先祖为少典氏和有蟜氏。 
史书上关于黄帝的身世可谓众说纷纭: 
“少典娶有蟜氏,名附宝,感大电绕枢,孕二十五月,以戊巳日生黄帝于天水。”(《汉书人表考》卷一) 
《水经注,渭水》也记载:“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宋朝的刘恕在《通鉴外纪》中说:“少典国君之妃曰附宝者,感电光绕斗而有娠,生帝于轩辕之丘,因名轩辕,姓公孙。”这里所说的轩辕之丘是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 
事实上,这些说法都很难成立。 
在氏族联盟时代,少典氏和有蟜氏是两个互为婚姻的部落,当时两个部落的婚姻状况还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走婚阶段,并没有娶妻纳妃之说;所谓“少典之子”“少典国君之妃”的说法完全是后世附会之说。综合以上说法,我们可以这样判断:有蟜氏(即方雷氏)部落的一名叫作附宝的女子和少典氏的一名走婚男子结合,怀孕后生下了一个儿子,因为是在轩辕谷生下的,便给孩子取名叫轩辕。所谓姓公孙不过是古人的伪托,根本无据可考。至于“黄帝”的称谓,就更是后人强加的了。因为“黄帝”是一个政权的称号,并非是一个人。黄帝政权共有十四个人称黄帝,有男人也有女人,一个人怎么能代表得了呢? 
关于轩辕氏的来历,著名学者王大有先生的论断最有科学依据,他说:“轩辕氏以天鼋大龟为图腾,故族人姬姓(龟侧视之像为臣)”(《三皇五帝时代》)可见生于天水的轩辕氏,并非是黄帝;因为轩辕氏第十四任大酋长姬邦卉执政时尚未称帝,直至十五世姬芒即位后合符釜山,赐姓封疆,正式建立起大一统的黄帝轩辕氏政权,才开始称黄帝。 
轩辕氏的远祖为少典轩辕氏。少典轩辕氏共传四世—— 
一、 少典轩辕氏一世名枪术,女性,生于伏羲女娲政权的太河三年(丁未,前5114),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一年(公元前5089——前5049),卒于枪术四十一年(壬子,前5049),终年六十六岁。枪术的母亲为雷泽氏,因以龟和鼋为图腾,故而称天鼋氏,后被讹传为轩辕氏。于是天鼋氏就变成了轩辕氏。 
二、 少典轩辕氏二世名茴芒,女性,生于伏羲女娲政权的大耀五年(癸巳,前5068),即位后立都于岚皋(今陕西安康市岚皋县),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5049——前5016),卒于茴芒三十三年(乙酉,前5016),终年五十三岁。 
三、 少典轩辕氏三世名赤哲,女性,生于伏羲女娲政权的大耀三十五年(癸亥,前5038),即位后立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八年(公元前5016——前4969),卒于赤哲四十七年(壬申,前4969),终年七十岁。 
四、 少典轩辕氏四世名大迥,又称少典,男性,生于炎帝魁隗氏政权的魁隗十六年(戊申,前4993),因走婚入赘于方雷氏部落,被推选为大酋长,即位后立都于千阳(今陕西宝鸡市北),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4969——前4936),卒于大迥三十三年(乙巳,前4936),终年五十八岁。 
大迥死后传位给方雷氏(有蟜氏)女附宝的儿子黄夷,始称姬姓黄夷氏。 
姬姓黄夷氏共传十世—— 
一、 姬姓黄夷氏一世(总五世)姓姬,名黄夷,男性。大迥走婚与方雷氏(有蟜氏)女附宝结合,附宝怀孕,在天水生下了儿子黄夷。黄夷聪明多才,少年时便在家中发明了独轮车。古时候称车蓬为“轩”,车轮为“辕”,因黄夷发明了独轮车,人们便称他为轩辕氏,后来人们便把他出生的地方称作了轩辕谷。黄夷出生在魁隗四十四年(丙子,前4965),即位后立都于轩辕谷(今甘肃天水市东),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七年(公元前4936——前4900),卒于黄夷三十六年(辛巳,前4900),终年六十六岁。 
二、 姬姓黄夷氏二世(总六世)姓姬,名大号,男性,于炎帝魁隗氏政权炎居二十六年(丙辰,前4925)出生在宁夏崆峒山,即位后立都于镇原(今甘肃庆阳市西),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年(公元前4900——前4861),卒于大号三十九年(庚申,前4861),终年六十五岁。
 
2008-5-6 19:37 回复 
61.145.229.* 16楼三、 姬姓黄夷氏三世(总七世)姓姬,名节过,男性,于炎帝魁隗氏政权节并三十四年(丁酉,前4884)出生在甘肃庆阳,即位后立都于姬塬(今陕西榆林市定边县南),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九年(公元前4861——前4813),卒于节过四十八年(戊申,前4813),终年七十二岁。 
四、 姬姓黄夷氏四世(总八世)姓姬,名号泽,男性,于炎帝魁隗氏政权戏器三十六年(辛巳,前4840)出生在陕西雷原(今陕西铜川市金锁关东北),即位后立都于雷牙(今陕西渭南市白水县东北),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年(公元前4813——前4774),卒于号泽三十九年(丁亥,前4774),终年六十七岁。 
五、 姬姓黄夷氏五世(总九世)姓姬,名葛应,男性,于炎帝魁隗氏政权祝融三十四年(戊辰,前4793)出生在陕西韩城(今陕西渭南市东北),即位后立都于黄龙(今陕西延安市洛川县东南),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4774——前4741),卒于葛应三十三年(庚申,前4741),终年五十三岁。 
六、 姬姓黄夷氏六世(总十世)姓姬,名回样,男性,于炎帝魁隗氏政权共工十三年(癸巳,前4768)出生在陕西清涧(今陕西榆林市绥德县南),即位后立都于方山(今山西吕梁市临县东南),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公元前4741——前4706),卒于回样三十五年(乙未,前4706),终年六十三岁。 
七、 姬姓黄夷氏七世(总十一世)姓姬,名昌奎,男性,于炎帝神农氏政权临魁八年(丙子,前4725)出生在丰润(今山西忻州市静乐县西南),即位后立都于轩岗(今山西忻州市宁武县东南),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四年(公元前4706——前4663),卒于昌奎四十三年(戊寅,前4663),终年六十三岁。 
八、 姬姓黄夷氏八世(总十二世)姓姬,名象爻,男性,于炎帝神农氏政权帝承十一年(庚申,前4681)出生在神池(今山西忻州市宁武县西北),即位后立都于天镇(今山西大同市阳高县西北),在位执政虚记五十五年(公元前4663——前4609),卒于象爻五十四年(壬申,前4609),终年七十三岁。 
九、 姬姓黄夷氏九世(总十三世)姓姬,名连邦,男性,于炎帝神农氏政权帝明二十七年(癸丑,前4628)出生在万全(今河北张家口市西南),即位后立都于南天门(今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东南),在位执政虚记五十二年(公元前4609——前4558),卒于连邦五十一年(癸亥,前4558),终年七十一岁。 
十、 姬姓黄夷氏十世(总十四世)姓姬,名邦卉,男性,于炎帝神农氏政权帝来三年(壬寅,前4579)出生在龙门(今河北张家口市赤城县东龙门锁镇),即位后立都于云州(今河北张家口市赤城县北云州乡)。 
姬邦卉执政后,立誓要吞并天下,南征北战,东讨西杀,先后征服了仓颉氏、蚩尤氏、少昊氏、魁隗氏、神农氏,还没来得及坐上帝位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芒即位后正式称帝,建立黄帝轩辕氏政权。 
黄帝轩辕氏政权共历十五帝,传国四百六十一年(公元前4513——前4053)。 
首任帝:姬芒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九年(公元前4513——前4476)。 
二任帝:姬蔡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年(公元前4476——前4437)。 
三任帝:姬豕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二年(公元前4437——前4416)。 
四任帝:姬本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4416——前4483)。 
五任帝:姬常在位执政虚记十八年(公元前4483——前4366)。 
六任帝:姬号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七年(公元前4366——前4330)。 
七任帝:姬佄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八年(公元前4330——前4303)。 
八任帝:姬传茸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六年(公元前4303——前4278)。 
九任帝:姬贯俞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一年(公元前4278——前4258)。 
十任帝:姬恚文在位执政虚记四十年(公元前4258——前4219)。 
十一任帝:姬成契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公元前4219——前4184)。 
十二任帝:姬仡谅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五年年(公元前4184——前4140)。 
十三任帝:姬汇阳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五年(公元前4140——前4106)。 
十四任帝:姬昌块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二年(公元前4106——前4075)。 
十五任帝:姬号次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三年(公元前4075——前4053)。 
公元前4053年,东夷少昊氏攻占中原地区,黄帝族被迫回归北方,让出了帝位。黄帝轩辕氏政权结束,代之而兴的是少昊金天氏政权。
 
2008-5-6 19:38 回复 
61.145.229.* 17楼炎帝神农氏政权 炎帝神农氏的先祖为伏羲女娲政权的柱下史,世居秦岭以南的华阳地区。    神农氏的先祖与魁隗氏的先祖同源,皆出自于少典氏,共同居住在姜水,因比皆以姜为姓。    神农氏的第一代神农为伏羲女娲政权的大典氏,为柱下史,号神农氏。在位虚记约三十二年(前5032—前5001)。    神农氏第二代神农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六年(前5001—前4966)。    神农氏第二代神农时,炎帝魁隗氏称帝后恐神农氏与其争夺帝位,便将神农氏一族封在了洛水流域的熊耳山,仍袭柱下史之职。    神农氏第三代神农在位执政虚记约三十七年(前4966—前4930)。    神农氏第四代神农在位执政虚记约三十五年(前4930—前4896)。    神农氏第五代神农在位执政虚记约四十年(前4896—前4857)。    神农氏第六代神农在位执政虚记约三十年(前4857—前4828)。    神农氏第七代神农在位执政虚记约二十三年(前4828—前4806)。    神农氏第八代神农在位执政虚记约十九年(前4806—前4788)。    神农氏第九代神农在位执政虚记约二十二年(前4788—前4767)。    公元前4767年,神农氏第十代神农即位。此时神农氏在中原地区的势力已经十分强大。神农乘炎帝魁隗氏内乱之机,联合中原地区各氏族各大部落西征。    公元前4766年,炎帝魁隗氏被击败,第六任帝姜共工被迫让出帝位。神农在中原各大部落联盟的支持下坐上了帝位,建立炎帝神农氏政权。    炎帝神农氏政权共传八任帝,传国虚记二百五十四年(前4766—前4513)。    1、神农,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四年(公元前4766——前4733年)。    2、临魁,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二年(公元前4733——前4692年)。    3、临魁,在位执政虚记三十八年(公元前4692——前4655年)。    4、姜明,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八年(公元前4655——前4628年)。    5、姜宜,在位执政虚记四十七年(公元前4628——前4582年)。    6、姜来,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公元前4582——前4563年)。    7、姜克,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五年(公元前4563——前4539年)。    8、榆罔,在位执政虚记二十七年(公元前4539——前4513年)。    炎帝神农氏政权初都于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东南),炎帝五年(前4761)迁都于宛丘(今河南周口市淮阳县城北),二任帝临魁又迁回陈留。三任帝姜承迁都于穷桑(今山东济宁曲阜市北),四任帝姜明迁都于呜皋(今河南洛阳市嵩县东北),五任帝姜宜迁都于宜阳(今河南洛阳市宜阳县),六任帝姜来迁都于榆林(今山西亚城高平市北神农镇),七任帝姜克迁都古阳(今山西临汾市古县东北),八任帝姜榆罔初都于伊川(今河南洛阳市南)。榆罔三年(前4536)迁都穷桑,榆罔七年(前4532)又迁回伊川,榆罔十二年(前4527)再迁榆林。    炎帝神农政权的统治区域,鼎盛时期南至交趾(今越南中、北部地区),北至幽都(今北京市一带),西至三危(今甘肃敦煌市东南三危山),东至旸谷(今东海沿岸地区)。这是中国远古时代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大统一,东西南北大小数千个部落共尊炎帝神农氏,史称“万国共朝”。虽然这种统一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但也足以证明炎帝神农氏政权当时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    炎帝神农氏政权前后共传十七代(前九后八),有天下五百二十年(前5032—前4513)。公元前4513年,炎帝神农氏政权被黄帝姬芒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