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论(二):关于“此言得之”、关于“一介之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2:58:47

关于“此言得之”

王永亮

《六国论》第二段末尾说:“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对于“此言得之”这句话,人教版高中教材是这样注释的:“这话对了。得,适宜、得当。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这是一个多么奇怪的注解!“得”的意思如果是“适宜、得当”,它当然是一个形容词,而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得”是形容词,将置后面的“之”于何地?“之”是代词,明明处在宾语的位置嘛。

这个注解显然是有问题的,问题就出在对“得”的理解上。但要准确理解这句话,关键却不在“得”而在“之”。

“之”作代词时,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定向指代,即承前指代某人、某物、某事。但有时也会出现不定向指代的情况,即“之”所指代的内容是前后文没有的,但又是读者能够心照不宣“意会”出来的。后一种情况最典型的例子也许是《师说》中“人非生而知之者”这句话中的“之”,这个“之”泛指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和道理,与前文无关。

“此言得之”的“之”用法与此类似。“得之”在古文中是一个熟词,经常出现,如《伶官传序》: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文中“得之”“失之”的两个“之”都是不定向指代,我们在文中找不到“之”所明确指代的具体内容,根据语境,可以认为它们是指代“天下”,而如果认为泛指一般的事物,也许更符合欧阳修的本意。

再如《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文中“得之”的“之”也是不定向指代,我们只能根据语境,将其概括为“石钟山命名的原因”这类意思。

《六国论》中“此言得之”的用法也应该是这样。不妨再回顾一下原文: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这里“得之”的“之”同样属于典型的不定向指代,课本编者根据语境将其理解为“指上面说的道理”,倒也说得过去,但过于指实了,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正确的道理”,应该更确切。

值得注意的是,《石钟山记》《伶官传序》中“得之”的“得”,明显都是“得到”的意思,则《六国论》中“此言得之”的“得”也不应该有什么例外。

概而言之,《六国论》中“此言得之”的“得”意义非常浅明,就是最平常意义上的“得到”,只不过根据具体语境,可以意译为“说出”之类的意思。全句可以译为“这话说到点子上了”,如果像课文中那样意译为“这话对了”,自然也未尝不可。但无论如何,将“得”理解为“适宜、得当”,是很不适宜,很不得当的。

 

关于“一介之使”

王永亮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一介之使”的说法,一般的书籍,包括各种版本的语文课本,都把它注解为“一个使者”,其中“介”解为“个”。这种解释并无差错,但不够完备。

古文中的“介”意义比较复杂,其中有一个基本义项是“微小”。《列子·杨朱》“量十数年之中,逌然而自得,亡介焉之虑者,亦亡一时之中尔”,“介焉”,即细微的样子;《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纤介”,是细小的意思;唐赵璘《因话录·商上》“段相文昌,性介狭,燕席宾客有眉睫之失,必致怪讶”,“介狭”,指心胸狭小。

表示“小”时,“介”常与“芥”相通。上面诸例,有些注家就将“介”解为“通‘芥’”。这两个字应该是同源字。“芥”本意为小草,高中课文中有两个现成的例子:“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逍遥游》),“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六国论》)。

古文中常有“一介××”的说法。《孟子·万章上》说“其非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后世从中衍化出“一介不取”这个成语;《后汉书·杜诗传》中,传主自述“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创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西京杂记》中也有“其有一介之善、一方文艺,居接士之馆”的表述。这些“一介”都是“很少的一些”“一点点”的意思。

在有些“一介××”的说法中,“一介”中“介”虚化为量词,可以理解为相当于“个”,但与一般意义上的“个”不完全相同,仍天然保留着“微小”“一点点”这一基本内涵。如王勃《滕王阁序》“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明代清溪道人《禅真逸史》第三十一回“某乃败军之将,一介武夫,诸将军智勇足备,何下问于小将也”,这两处的“一介书生”“一介武夫”就显然是这样。其他的常见说法,如“一介文士”“一介布衣”“一介草民”等,无不是用在地位低微的“小”百姓身上,从来不会有“一介权贵”“一介富豪”这样奇怪的说法。

古文中还有“一介行李”的说法。《左传·襄公八年》:“知武子使行人子员对之曰:‘君有楚命,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行李”即使者。文中的说话人是在责备对方连一个小小的使者也不曾派出通报情况。“介”含有“微小”的意思也是很明显的。

“一介之使”与“一介行李”意思相同。根据上面的分析,将“一介之使”仅仅理解为“一个使者”是不够准确和全面的,因为不能传达出“介”天然包含的“微小”的意涵。“一介之使”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前后文是:“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翻译成现代汉语应该是这样的:“况且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您派了一个小小的使者到赵国,赵国立即就把和氏璧给您献过来。凭着你们秦国这样强大,如果先把十五座城池割让给赵国,赵国难道敢留着和氏璧不献而得罪大王您吗?”如果把其中“小小的”一词去掉,蔺相如这段话中那无可辩驳的力量和气势都会减弱不少。

顺便说一下,“介”在古文中经常表示“小”,但很多时候也可以表示“大”。在“介福”“介祉”(大福、洪福)“介圭(一尺二寸长的大圭)”等词语中,“介”都表示“大”的意思。古人有时用“介丘”(即“大山”,首见司马相如《封禅文》)代指泰山,泰山古称“太山”,“太”即“大”。泰山上有多处用“介丘”命名的胜迹。但据载泰山附近有一座小山,也叫“介丘”,“介”则又是“小”的意思,“介丘”即小土山。

同一个“介”字,却承担着两个完全相反的意义,很奇怪,很有意思,但好像还没有人说清楚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