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0:48:40
 比较优势是指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相对优势,比较优势理论源于产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各个方面,受到发展中国家的高度重视。

    从亚当·斯密提出绝对成本理论至今200多年的历史上,比较优势理论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和李嘉图的“相对成本”理论为代表,可以称之为“比较成本理论”阶段。亚当·斯密认为,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利益的驱动,主观上为自己服务的微观经济主体可以通过分工和交易,在客观上为社会工作的同时,实现自利和互利、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相互联系。其实现的方式是,社会各微观经济主体按自己的特长实行分工,进行专业化生产,并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最终可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当这种交易活动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时,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就产生了,这一理论被称之为“绝对成本”或“绝对优势”理论。这个理论在历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但问题是它难于回答,如果一个国家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上都缺乏绝对优势,这个国家能不能或者怎么样参与国际分工?李嘉图认为,不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它都有自己的相对优势,即使总体上、大部分处于劣势,也可以从许多方面找到相对优势,其中最重要的比较内容是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力成本。他这个被称之为“比较成本”或“比较优势”的理论的精髓在于,如果一个国家所有商品的劳动成本都比另一个国家高,但只要这些商品的劳动成本相对于贸易伙伴而言并不完全一样,那么该国就能通过专业化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从而在贸易中获益。当然,这个理论有着其前提条件,即劳动是惟一的生产要素,生产技术是给定的外生变量,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第二阶段是以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为代表。李嘉图的理论无法解释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上的比较成本差别,H-O理论认为,在不同国家同种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要素相对禀赋的不同,以及不同商品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形式上的差别。因此,各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它的前提是,各国的生产函数是相同的,而李嘉图的理论认为,各国比较成本的差异是由于各国生产函数不同带来的,即各国的生产要素不同。在H-O理论中,劳动不再是惟一的投入,但生产规模报酬仍然不变,市场经济也为完全竞争。第三阶段是以二战以后崛起的所谓各种新贸易理论为代表。由于传统的比较成本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在前提中假定“生产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存在理论前提上的不足,也由于它们难于解释二战以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新特点,这些为比较优势理论进入新阶段创造了条件,一些新的理论如产品生产周期论、人力资本论、技术贸易论、收入偏好论、产业内贸易论等应运而生。近20年来,许多经济学家利用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理论和不完全竞争、规模收益递增、差异产品等概念大大发展了比较优势理论。1985年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兼容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导入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因素等新的条件,他们认为,第一,产业贸易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的,劳动力资源丰富,所以成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国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进出口国,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比较优势。第二,产业内贸易则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基础上的,即使两国具有同等的技术水平和相同的资本的劳动比率,两国同产业的厂商仍将生产异质产品,消费者对外国差异制成品的需求仍将引致产业内贸易。由于对规模经济的追求,贸易双方一般能生产种类有限的产品,然后通过产业内贸易来增进双方的社会福利。第三,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和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是可以共生并存的。

    从发展历程看,比较优势理论不论是从内涵,还是从研究领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较优势理论由一般贸易理论,成为产业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并成为发展中国家制定发展战略,特别是所谓加快发展战略和跨越式战略的重要依据。从这样的层面看,特别是结合后发国家经济的实际、世界性信息化浪潮等几个方面的因素,比较优势理论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

    第一,比较优势理论已经实现从静态比较优势向动态比较优势的转变。传统理论的出发点是过去或现在我们有什么,而不是考虑到这些因素可能在未来发生变化,不是考虑到比较对象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因而根据静态目标考虑的产业重点和政策选择往往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动态比较优势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后发国家处于劣势或优势地位的资源,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形势的变化,可能由劣势转为优势,或由优势转为劣势。例如中国的纺织业,在加入WTO前,由于受到种种国际贸易的制约不能发挥优势,一直处于劣势状态,国内大量的企业亏损,减人压锭,关门停产。现在加入WTO之后,中国纺织业的比较优势全面显现,很快由劣势转为优势。二是先进国家的某些资源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它们与后发国家的相对优、劣势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例如由于外币汇率的变化,可能导致东南亚地区劳动力成本下降,中国的劳动力的优势地位相应地减弱等等。

    第二,比较优势的内涵由单一的劳动力成本发展成多个因素的综合比较转变,而其中某些因素的作用,特别是技术能力、人力资本的作用在进一步强化。由单一考虑劳动力成本,向综合考虑劳动力、技术、资金、原材料等诸多因素是一个进步。但是由于信息化的浪潮和知识经济的推动,生产力中各个要素的作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新经济是资源节约型经济,因此资金、劳动力数量和原材料正退居生产力的次要地位,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和知识信息上升为第一生产要素,成为比较优势的主要依靠力量和产业主导选择的主要因素。同时,比较优势也要由简单比较劳动力成本,转为比较综合成本,进而比较产业的最终竞争能力。

    第三,比较优势理论从供给方的比较优势分析转向供给方和需求方两个方面的比较分析转变。传统理论的出发点是供给方,考察它的劳动力成本、资源状态和变化情况,这是比较优势的基石。但是仅仅考虑供给方会产生偏差,容易导致错误的决策。例如中国的制鞋业,它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占据了美国的很大一部分市场,美国作为一个需求方,它的比较优势在附加值比较高的产业领域。中国生产的耐克球鞋是一种高档球鞋,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具有高档鞋的比较优势,而该国的比较优势在农产品方面。那么,我们对先进国家和后发国家要采取不同的比较分析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比较效益。因此,需求方的比较优势也是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四,从适应比较优势到创造比较优势转变。正如前面所讲的,比较优势本身是可以发生变化的,这就为发展中国家扬长避短、加快发展提供了可能。那么发展中国家如何才能够扬长避短,实现国民经济的跨越呢?这就是要在适应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创造比较优势。自然资源状态难于改变,人力资本水平是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来提高的。在信息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比较优势就是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本。这种比较优势的最终形成和产生效果,可能需要更大的投入、更长的时间、更大的努力,但它能充分发挥知识外溢的功效,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和发挥比较优势的需要,彻底改变落后和被动的局面。即各个国家在比较优势的规律面前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否则它就可能是一个枷锁,迫使后发国家永远落在别人后面不能超前。不能创造比较优势、不会创造比较优势、不敢创造比较优势,是发展中国家在比较优势理论面前的一个可怕的“陷阱”!

    第五,要从重视绝对比较优势向重视相对比较优势转变。比较优势是相对优势,不等于绝对的竞争优势,一个国家的技术在世界上可能没有比较优势,更谈不上竞争优势,但它有可能是该国产业技术上最先进的技术,那么就应该优先发展本国有相对优势的该项技术及产业。同样,一个国家的某些技术与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相比没有比较优势,但在第三国可能有比较优势。由于世界是如此之大,那么这种技术和产业仍然可以优先发展,因为它也可以在第三国找到优势。现在有这种观点,发展中国家就只能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型的产业和产品,这种把比较优势理论凝固化的观点是为后发国家设置的另一个“陷阱”。
       发表时间:2002-11-11 特约撰稿人: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