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要重视方法论的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0:30:16
钱文霖摘 要: 从实际工作、提高素质、学科建设等三方面的需要,论述了编辑要重视方法论的研究。其中提出,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方法论理解为理论与实践的中介。缺少方法论,不仅不利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而且也不利于理论从实践中汲取营养。这样的理论,难免是不够完善的。最后,强调开展方法论的研究,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法论与方法相结合、移植与创新相结合。
关键词: 编辑学 方法论 科技编辑方法论 方法
我退休已近三年了,实在没有什么新的话好说,只能鼓吹点自己比较熟悉的东西:还是要重视方法论的研究。卖瓜的说瓜甜,本来不一定可信,但好在我退休后不卖瓜了,不存在什么得失,只不过是多年来对方法论有了些感情,宁肯说了白说,也还是一吐为快。
1  为什么要重视方法论的研究
1.1  实际工作的需要
毛泽东同志曾把任务比喻为过河,把方法比喻为船或桥,没有船或桥就过不了河,完不成任务。这是很精辟的论述。沿此思路不难想到,不只是过不过得了河的问题,还有过河是否方便迅捷的问题。我小时候就生活在武汉,那时过河、过江靠小划子,比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木船还小,风浪一大就有危险;以后有了轮渡,方便多了;再以后修了长江大桥,才天堑变通途。当然,按孙中山先生的设想,武汉应有江底隧道,那也许更好。我之所以作这些发挥,是因为有的同志会想:自己好歹总能完成任务吧,哪有完不成任务的问题?这样想,一般来说是符合实际的,否则岂不是早就“下课”了。但问题在于,完成任务的程度差别是很大的,坐小划子过江,毕竟不如坐汽车、火车过江。
作为编辑,发了稿,书刊问世了,任务似乎是完成了。但目前科技出版物中内容疏误相当多,在我所见到的范围内,很难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这直接影响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发挥,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可能危害健康,可能误人子弟,等等。这个问题编辑该不该管?当然该管。但要管又谈何容易?当今科技发展得飞快,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世界上就没有一个“万能博士”。正如维纳所说:“今天没有几个学者能够不加任何限制地而自称为数学家,或者物理学家,或者生物学家。一个人可以是一个拓扑学家,或者一个声学家,或者一个甲虫专家。”一位学者可以专门研究甲虫,一家出版社或杂志社却很难专为甲虫方面的文稿配一个编辑。这就是作者与编辑的一个差别,或者说是编辑的特点之一。编辑要真正完成传递科技信息的任务,不能不管文稿的内容,而要管内容,除了尽量使科学文化知识更为广博外,还不得不求助于方法。
以上说的是对科技文稿内容的把关问题,我们的任务显然不限于此,还有优化刊社管理、科学预测决策等许多任务。我们对自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精益求精,永无止境。况且,即令现在一般来说能完成任务,也不等于对新的、特殊的任务都能完成。我们从事的编辑这一行,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职业来说,应该承认还是年轻的、新的,历史并没有为我们留下成套的方法。而我们所处的时代又正在飞速发展中,电子出版、加入世贸组织等新的挑战都摆在面前,我们在关注这些任务的同时,显然不得不关注完成任务的一系列方法。
总之,每当我们工作不够顺利的时候,遇到难题解决不了的时候,都应该去寻求一番什么才是有效的方法。方法对头了,道路就通了。大家不妨一试。
1.2   提高素质的需要
关于编辑素质已经讨论得很多了,分开来看,讨论中涉及的每一种素质都是不可或缺的,但人的素质很难“全能”,总会有的强一些,有的弱一些。那么,综合起来究竟怎样衡量呢?我以为,可以归结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不认为会有什么问题,高喊“平安无事啰”,满足于现状,这种人难以进取;如果遇到问题就头脑发麻,怨天尤人,背上包袱,这种人自然开动不了机器;如果思想活跃但不脚踏实地,高谈阔论就是不解决问题,这种人于事无补。试想,在这三种状态下,奢谈素质多高,又有什么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能力,又较集中地体现在方法上,这就是我们习惯上对人才的评价:这人有办法!这里所说的办法,显然不是说能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而是说能解决一批问题,而具有一般意义的办法,正是方法。
方法可分为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或软方法与硬方法,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如系统科学可分为系统学、方法论和系统工程三大部分。系统工程方法无疑是硬方法;系统学中的系统观实际上是系统思想方法;而方法论中的一般系统方法则可软可硬,最好是软硬结合。最初系统科学就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提出来的。不难看到,一个人确立了系统观,善于运用系统方法,这人就比较聪明。我们在科技编辑方法论中确立了八种元方法,科技编辑系统方法是其中之一。我曾把每种方法比喻为一副“有色眼镜”,如同彩印中的电子分色那样,分别从不同色调上看准对象,将五颜六色合起来,就还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一旦有了多副“有色眼镜”,方法多了,获得的就可能是“全息图”。这就是耳聪目明中的目明,也就是说比较聪明些了。
方法不仅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解决较一般的问题,而且方法不是教条,它虽有程序、步骤,却特别讲究运用的技巧,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因此,在方法上多下功夫,就增强了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这是今天我们所特别需要的。
方法与编辑素质讨论中的每一项并无矛盾,任何一项素质的具备和提高,都离不开学习、培养的过程,也离不开学习、磨炼的方法。
十多年来,我们以科技编辑方法论研究为核心,先后培养了45位科技编辑方向的硕士,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所在出版单位的骨干,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这主要是他们自身努力的结果,但似乎也可以作为方法论研究在人才培养上的作用的一个佐证。
1.3   学科建设的需要
编辑有学,这早已达成共识了。但编辑学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现在似乎还很难说清楚。这倒不是因为编辑学的版本太多,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其实真要是百花齐放,只能是大好事,而决不是坏事。现在说不清楚的是哪一种花受到赞赏,不是说非要定为国花、市花,只是说有一批人喜爱的花是哪些。这里丝毫无意去否定编辑学体系研究的成果,确实已有不少很有价值的理论、观点,这些成果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但作为一种编辑学体系而言,其受编辑欢迎、满足编辑需求的程度是不能不予关注的。我总觉得至今似乎还缺少点什么。
刘杲先生指出:“现在比较趋向一致的看法是,编辑学属于应用科学。”按我们理解,应用科学自然也有自己的理论,但其特点和优势必然体现在应用上。编辑不应用它就没法工作,至少是工作不好。编辑本应非常欢迎、非常需要编辑学,但现在远达不到这种程度。除了宣传不够等其他原因外,似乎更应从这些体系本身去找一找原因。
拿信息科学来说,关于“信息”的定义不下几十种,但这并不妨碍从不同定义出发的信息科学都能解决问题,都颇受欢迎。这也许能够启示我们:现在的问题不在于不同体系的某些理论、观点的不一致,而在于这些编辑学体系怎样从理论到实践,指导编辑工作。也就是说,目前的编辑学体系一般还缺少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方法论。而且,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学者们的高度关注。
《出版科学》2001年第3期、第4期发表了阙道隆先生的《编辑学理论纲要》,虽名《纲要》,但这实在是一部集编辑学理论研究之大成的著述,必将对编辑学的正规教育和深入研究产生重大影响。但由于上面谈到的编辑学研究的现状,在这部《纲要》中同样反映出美中之不足,即缺少关于方法论的内容。编辑学难道非要研究方法论么?答案是肯定的。林穗芳先生在高度评价这部《纲要》的论文中也提到:“学科建设大体有六项评估标准”,其中第三条是“学科的理论体系是否构成,包括范畴和概念是否分出层次和具有严密的逻辑联系,是否有本学科的方法论”。这不只是林先生个人的见解,而是关于学科建设较为普遍的共识。这也表明,强调编辑学理论体系中不可没有方法论,也不只是我个人的偏好。
在哲学上,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在具体学科的建设上,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也是统一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把方法论理解为理论与实践的中介。缺少方法论,不仅不利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而且也不利于理论从实践中汲取营养。这样的理论,难免是不够完善的。
我们提倡,对科技编辑方法论要开展群体研究,这对整个编辑学的研究也可能是适用的。目前学者们对方法论的研究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许为我们愿意涉足编辑学研究的广大同仁预留了一片天地,这里很可能大有可为。
2  怎样开展方法论的研究
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方法不是从天而降的,都是从实践中来的。在古希腊文里,“方法”一词的原意是“顺着直的道路”,即把方法解释为“道路”和“途径”。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走出一条条路来。因此,特别要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我曾期望,每位编辑每年至少撰写和发表一篇编辑方面的论文。这个指标并不高,干了一年难道还不能总结点经验么?但至今似乎还达不到。
中国古籍墨子《天志篇》中首先出现“方法”这个词,其意为度量方形的办法。方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不是某一具体事物,可见方法是能解决一类通用问题的办法。一些经验中得出的可能只是办法,而不是方法。但方法也是从诸多办法中来的,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提炼自己的经验,使之具有一般性。有些同志常感叹自己写的文章缺少理论,其实理论并不神秘,这个“提炼”就是向理论的逼近,有了某种“一般性”,也就有了一定的理论。即令自己不善于提炼,拿出了办法也为他人的提炼供应了有益的素材。所以,大家都来总结各自的经验,肯定可以推动我们共同前进。
有了方法,还要返回到实践中去应用,接受实践的检验。如果根本没有用,那就算不上是方法。如果拿出来的方法,并不能解决原来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问题,那即使算方法,也不是新方法、好方法,因为有它和没它只是说法上不同,实际上毫无差别。经过检验,有的所谓的方法会被淘汰,写成了文章也会被人遗忘;有的方法需要改进;而有用的方法则会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纳,并在他们的应用中进一步发展或更新。科技编辑方法论中在不同元方法统帅下的每一个具体的、普适的方法,都是从实践中来并返回实践接受了检验的,这是它还有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2.2   方法论与方法相结合
有人会问:你一会儿谈方法论,一会儿谈方法,难道方法论等于方法?当然不是。简单地说:方法论是寻找和构建方法的学问。方法论既要研究有关方法的理论,又要实际构建一系列的方法,还要关注方法的应用,三者缺一不可。关于应用,上面大体谈了,这里只谈前两个问题。
有关方法有没有理论?当然有。谁说造船、修桥没有理论呢?我们研究科技编辑方法论,就不得不重视“科技”、“编辑”和“方法”各自的矛盾特殊性,否则就没有特色和针对性;也不得不给出立论的基础,否则理论上就站不住脚。这种理论探索是有相当难度的。如立论基础之一是“从形式到内容的认识途径”,这来自实践,又适应了我们所面临的矛盾特殊性(如科学发展的形式化,作者从内容入手而编辑从形式入手等),但哲学上以往只有“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途径”,我们的命题能成立么?为此,不仅要分析已有的编辑方法,还得考察科技史,还得求助于马克思、恩格斯,经过这些研究,终于写出了发表在哲社刊物上的哲学论文。这就告诉我们,在研究方法论的时候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而且要敢于从实践中提炼,乃至在某种意义上丰富和发展理论。
方法论是否就注重于“论”呢?不能这样。一定不能轻视方法的构建,其“论”是方法之论。其实,我国也有学者研究编辑学的方法论,并一再与我们的编辑方法论划清界限。但问题不在于与我们有何区别,而在于没有拿出什么引人注目的方法,因而影响似乎甚微。这是我们今后应予汲取的教训。
2.3   移植与创新相结合
从广义上说,移植与创新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的,毫无创新的“移植”,只能原地踏步而不可能发展;而与前人成果毫不相干的“创新”,则是根本不存在的。在当代,移植与创新的紧密结合,更符合学科发展相互渗透的大潮流。当然,在具体进程中会有以移植为主还是以创新为主之分。在科技编辑方法论的八个元方法中,科技编辑的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数学方法、逻辑方法主要是移植的,但也有创新,如研究人工语言中的逻辑问题,在以往的逻辑书中就没有;科技编辑的范畴方法、心理方法、美学方法、直觉方法则创新的成分更多,如过去只说范畴有方法论意义,但并无范畴方法。
关于移植,我们的体会主要有三条:一是虚心学习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充分了解被移植的对象,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不能在基本的方面与原理论、方法相悖(这类“笑话”是不难查到的);二是充分考虑编辑出版领域的特点,分析与被移植对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非基本的方面对原有的理论和方法有所变通和发展,这是移植与简单的运用、尤其是与生搬硬套的区别所在;三是要在解决编辑出版工作中的特殊问题上体现出优越性,即移植的确比未移植的强。
关于创新,我们的体会主要是要破除迷信。前人能创新,我们为何不能?各行各业可创新,编辑为何不能?应该有这个信念与志气。况且,科技编辑实践是前人和他人基本没有的,其中所需要的方法,当然责无旁贷地要由科技编辑来创造。科技编辑方法论的研究至少可证明:创新是可能的。
我以为,方法论的创立是一项大工程,不是靠少数人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因此,殷切期望大家都重视方法论的研究,参与方法论的研究,为方法论大厦增砖添瓦。
(本文为作者在2001年12月于武汉举行的新千年科技期刊新进展学术报告会上的报告)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