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课程的比较研究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3:16:33
研究型课程的比较研究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 陆璟
课的周期
微软网络课程计划不仅是跨学科的,而且是跨年级的,例如“空气污染的解决方案”涉及5到12年级,每一年都可以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下去,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了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在一些要求上是有区分性的,例如低年级学生只要求制作为一页、单面、不分栏的解决空气污染问题传单就可以了,而高年级学生则要研究温室效应和地球变暖的问题,研究结束时要展示他们所学到的东西,组织一次“地球变暖是现实吗?”的辩论。这种设计受到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的影响,在不同年级反复进行同一问题的学习,学习的内容不断深入递进。而我们有些学校的做法是每学期选定一个主题研究,每周活动半天,连续一个学期为一个课程周期[7]。有专家提出“一个主题研究要花多长实践?我觉得不要限于一个学期、一年。为什么?美国是三年。因为这需要一个基本训练的过程、收集材料的过程、分析的过程,包括定好主攻方向、设计方案的过程。”[8]  要使研究更深入,必须打破年级界限,每年都在前一年的研究基础上递进一步。
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依据是研究性学习最关键的特征,如果只获得了别人整理好的有序的知识,而没有自己的理解,是不能称之为研究性学习的。目前一些学校开设的综合课程也好,活动课程也好,学生的探究还停留在常规性、确定性的知识、或者说结构良好的知识上,缺乏进一步的拓展。研究时间不够,只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就结束了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因此延长课题活动的周期,增加跨年级的活动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这种做法的另一个理由是,注重长期目标有利于创造力和创造性格的培养。[9]
几点思考和建议
1.研究型课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动态的、不断完善和丰富的过程。师生们应不断地总结在小课题研究中获得的经验,充实到课程计划中去。例如,我们现在一些学校是在高中试点,第一年对某些问题作了研究以后,归纳了一些ABC,形成可供以后的学习者使用的课程计划,或者在下一年进一步研究的计划,这是课程计划在质方面的丰富。课程计划的丰富还体现在量方面,课题可以逐渐分化、拓展,发展出更多的课程计划。此外,课程计划的丰富还包括反映更多的新的科学发现、关注新的社会焦点问题,逐步删减不符合时代特征的内容。逐渐将丰富的、更新的课程计划代替过去简单的课程计划。目前具体要做的事是:1.把已经找到的资料和网址归纳好,作为课程计划提供的基本资源;2.反思已经经历的研究过程,归纳一下哪些是必要的步骤,应该按照什么样的研究顺序来开展研究;3.发现有意义的问题,指出研究拓展的方向。每一年都这么做,逐步递进深入,研究就越来越接近真理和新的发现。
2.学习一些研究方法论,特别是资料检索的知识。学生们目前知道到图书馆去查资料、利用互联网查资料,但是怎样更高效,怎样迅速地找到需要的东西,怎样找到丰富的内容,学生们的技能还不够。这种技能的提高是要三管齐下的。一是在实践中学,二是开设专门的课和讲座来学习,三是不断丰富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目前学生们多数都是用第一种方法,也就是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但是现在已进入高科技时代了,仅仅在战争中学已经远远不能应付了,必须要有正规严格的训练才行,学习和研究也是一样,尝试和错误是一种效率不高的办法。所以在实际操作的同时也要有专门的辅导。
3.指导学生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也很重要,如果我们对某一问题一无所知,自然就无从着手,面对浩瀚的资料,没有用以评价信息的背景知识,往往不知道如何选择。网络是开放的,各种不同观点都可能有,除了学习研究方法以外,还必须要学一些与研究的主题有关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必须是正确的、有序的,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百科全书中的条目,而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去找。这方面的能力是逐步培养的,低年级学生对教师提供知识准备的依赖性大一些,经过几年的学习以后,学生就能知道怎样通过百科全书找到有关的条目,掌握了丰富的信息以后再进行研究的设计。
4.研究是无限探索的过程,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未知。现在学校的一些探索往往一个学期就告一段落了,这样研究就不能深入下去,所学到的只能是一些皮毛,求证一些常识性的、规范的知识,这样是不利于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真正的科学研究和发现新知的过程往往要在困惑和看似无序的现象中找出特征性的东西来,这一过程,可以说是研究者对结构不良的知识进行建构、赋予意义、达到深刻的理解、或新的发现的过程,而不是对本已有序的知识进行再整理的过程。所以研究型课程不应停留在研究的初步阶段,而应尽可能地深入下去,微软课程设计跨年级的课程计划正是为了将一个研究课题一年一年地探索下去、深入下去。研究不仅是发现已知,更要发现问题。研究结果的展示中不仅要报告关于这个问题我知道了什么,还应该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将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1]  尹后庆:“上海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认识”,《上海教育科研》2000年第1期。
[2]http://encarta.msn.com/schoolhouse/lessons/
[3]  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96年版,第89页。
[4]  仇忠海主编:《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上海市七宝中学新探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156页。
[5]  同上,第105页。
[6]  同上,第25页。
[7]  同上,第8页。
[8]  同上,第157页。
[9]  S·阿瑞提著:创造的秘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4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