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三国英雄的争胜智慧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43:20
思考三国英雄的争胜智慧  

二、三国英雄争胜智慧的文化底蕴

宋朝人辛弃疾写的“南乡子”,他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为了讽刺南宋的当权者,其中赞扬孙权。“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谁是英雄?提到了三个人。曹操当年煮酒论英雄的时候,讲到天下英雄唯你刘备和我曹操两个人,认为孙权是父兄创下的江山,不是自己创的,所以不算英雄,但是当他与孙权正面交锋之后,吃了一些小败仗,他回去就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表父子猪狗一类。有人认为这是骂孙权,不是,其实他是爱孙权,恨不得占为己有。

三国英雄的文化底蕴是要讲这些人物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是受一定思想理论指导的,他们的人生智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底蕴、有理念。什么呢?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中国的儒家、法家、道家、阴阳家、兵家这些思想,在战国后期形成并且成熟,大多数是在官府和学问家的手中掌握中。但是经过两汉,特别是东汉之后的普及,这些思想向更下层的人当中扩散,所以三国英雄,包括刘备,是所谓当时的下层民众,在争胜实践中的谋略智慧必然受到上述思想的影响。《三国演义》当中自觉不自觉强化了这些影响关系。

我们首先看刘备。刘备是在儒家思想根基上成长的英雄,以人为本,讲仁义、重感情、重民心,有仁者之风。这样也有一些好处,使本集团有明确的目标定位,不像吕布集团那样朝秦暮楚。第二个好处是保证了政治集团的稳定性。第三个好处,在下层社会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口碑比较好,甚至赢得了今天读者的拥护和同情。

消极面也是有的,第一是儒家的仁是爱有差等、亲疏有别,比如说刘备当年要立接班人,问诸葛亮立谁,因为刘备有一个义子刘封,诸葛亮说这是你的家事,问关、张就行了。对这样重大的问题,诸葛亮投了弃权票,当然他也不准备参与的。五虎大将中,有侯爵的只有关羽和张飞,赵云也没有侯爵,对人的待遇是有等级差别的,是否侯爵是不一样的。第二是集团发展的封闭性。刘备注重感情投资,寝则同床、食则同桌,但是集团势力发展一庞大之后,不可能和每一个人都是寝则同床、食则同桌吧,靠这样来维持关系有一部分人就要疏远,这导致了庞大集团内部的封闭型,窒息了集团核心的吸纳功能,使后来的人才、后进入集团的人挤不到权力核心当中。所以刘备集团到最后没有了人才,五虎大将去世之后,关兴、张苞去世之后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了,这与治国理念是有关系的,是仁治思想必不可少的缺陷。第三是手段与目标常有矛盾。他的目标是占领一方称王称霸,但是你用仁治的理念,不能用一种无情无义的手段啊,这时目标与手段就经常发生矛盾。比如说三让徐州,不敢接受,但是最后是仓皇应战,没有充分的准备余地了。刘表让荆州,诸葛亮也让他夺下荆州,刘备说我不能做这个事,打西川的时候庞统出的主意,刘璋不是半路来迎接你嘛,好,我们摆一个鸿门宴抓住他之后看怎么处理,一拥进入成都,人不下马、刀不出鞘就可以占领成都,有什么不好呢?刘备就坚决不干,他认为:“季玉与吾同宗,若行此事,上天不容,下民亦怨。”并指责庞统:“公此谋,虽霸者亦不为也。”最后他是以迂回曲折的方式达到了目的,但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我感觉到刘备突出的一点,是他把传统的仁治思想转化成一种领导方式、交际方式,在这个方面有一种征服人心的手段,这是他对仁治思想独特的贡献。比如说徐庶来了,曹操伪造了徐母一封信,让徐庶回到曹操身边,刘备就很伤心了,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给徐庶交代一下,去了之后可不要做对不起我刘备的事。但是刘备不是这样的,刘备说好了,我们晚上再聚最后一宵,晚上两个人执手谈话。刘备说,“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二人相对而哭,直到天明。第二天,刘备与徐庶并马出城,送至长亭分别时,刘备举杯对徐庶说:“备分浅缘薄,不能与先生相聚,望先生善事新主,以成功名。” 愿将军此去之后奉事新主,成就你的前程。刘备在此向徐庶所说的“新主”,正是刘备的主要政治对手曹操。徐庶一听不是这样啊,我这次是因为我老母亲写信,迫不得已去的,好了,将来就是曹操逼我出主意,我终身不会他设计谋。就做了保证,果然最后兑现了诺言。

再比如说关羽。关羽对曹操战斗中失利,有条件的投降了曹操,就是所谓的降汉不降曹。后来关羽知道了刘备的下落,刘备也知道关羽在那儿,刘备写了一封信给关羽:“备与足下,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君必欲取功名、图富贵,愿献备首级以成全功。” 你非要图功名成富贵,我把脑袋给你让你有一个完美的结果。关羽看书后,触动旧情,放声大哭,向使者当面表示不背旧盟的决心,并回信表示,“羽但怀异心,神人共戮。”果然他挂印封金,辞别曹操,千里走单骑,过关斩将,回到刘备身边。

再如对待诸葛亮,刘备和诸葛亮一生合作很好,但是临死之前他叫来儿子和诸葛亮,说其他人都出去吧,留下几个人,说有心腹之言相告。他拉着诸葛亮的手说我儿子如果可以辅佐就辅佐,如果辅佐不了你就自己做成都之主就好了。孔明听罢刘备的心腹之言,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说:“臣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罢,叩头流血,表示绝对不会这样做。

刘备征服人心有他的手段,首先就是造成感情的浓烈气氛,对你好,然后在关键的时候,若无其事的让对方去做伤害刘备的事,这个感情的反差太大,对方承受不了,于是就做出保证绝对不伤害刘备,我跟定你了。在三个步骤当中,刘备只做前两步,重点安排第一步,第二步只轻轻一点,第三步是由对方来完成,徐庶、关羽、诸葛亮都是这样。

刘备也可以在关键的时候调动人的感情和积极性,有一次他被曹操打败了,当时还没有诸葛亮,他们狼狈地逃到一个地方,这时刘备就放声大哭,怎么了?刘备感叹说:“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随刘备,备之命窘,累及诸君,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君等何不弃备而投明主,以取功名乎?”我生怕耽误了各位的前程,你们怎么不抛弃我刘备投明主,成就你们的功名呢?大家可以想啊,领导人失败时考虑的不是个人的痛苦,而是我们的前程,这样的人不是明主吗?这样的明主哪儿去找呢,眼前就是啊。于是大家反过来安慰他,胜败乃兵家常事等等如何。打了败仗不是领导人安抚众将,而是下属来安抚刘备这个领导人,这正是刘备仁治思想转化的高超领导方式的智慧。

刘备也有道家思想的痕迹,以柔克刚,对下属、对朋友、对夫人都是如此,在关键的时候也用韬晦之计,以曲求伸。

下面我们看曹操。曹操我认为是法家政治思想的践行者。法家主张法、势、术并用,权力独揽。法家认为势就像是虎豹的爪牙,君主必须要掌握生杀予夺之权。曹操这个人至死没有放弃自己的权力,他当丞相的时候,说大家都认为我要篡权,其实我没有这个心思的,我是为了国家如何。某些人说我放弃兵权就算了,但是这千万不行,如果我放弃了兵权,我的敌人会谋害我,我被谋害之后国家就会衰败。我为了国家,必须要身处在这个火炉之上。

曹操也是以法治众。在军事当中号令严明、赏罚有度。有“割发代首”的故事。他曾对自己的儿子曹彰说;“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法不徇情,尔宜深戒。”

曹操也善搞权术、惯行诈术,比如说曹操梦中杀人,比如借头压军心,比如献刀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这些都是术。曹操在逃难的时候,杀了吕伯奢一家,提出宁让我负天下、不让天下人负我。他草菅人命,不讲政治道德,这些都是法家的思想痕迹。

法家的优势是论功行赏,以才定位,曹操爱才这个大家都知道,下过求贤令,他对刘备、关羽都是很爱的,他对待刘备是非常优厚的,后来跟刘备打仗的时候让刘备出来对话,说我待你不薄,你为什么要反叛?我想作为个人的交往,刘备这个时候可能是无言以对,怎么办呢?只好背了皇帝写的“衣带诏”。曹操爱才,而且法家的组织集团内部结构是开放的,多多益善,能够组织驾驭一个庞大的集团,这些都是曹操的优势。

但是曹操有他的尴尬。法家的权力独尊,指的是最高领导人,是皇权、是汉献帝,不是丞相。按照法家的思想,大臣,包括丞相的权力过度就是奸臣,所以即使在法家的思想范畴之内,曹操也不是忠臣。这就是曹操政治上的尴尬之处,也是他许多年来为人垢病之处。

但是曹操践行法家的思想,独特之处是做了一种君权的置换,按照法家的思想,最高统治者应该是最高的皇权,是汉献帝。但在曹操的理念中,君就是我本人,汉献帝仅仅是给他名分,他是我这个君利用的手段,是我统一天下的手段,最高统治者是我。汉献帝这个名分是我的权术、我的手段而已,这是曹操的创造。

此外,曹操有兵家的思想,他对《孙子兵法》深有研究,他是对《孙子兵法》十三篇最早做注的人,现在我们流传的《孙子兵法》十三家注,第一家就是曹操。他在军事方面深受兵家思想的影响。曹操也有自己的文学特长,“宴长江曹操赋诗”,他以文学诗赋表达自己的政治思想,“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用高山的气魄和大海的容量来勉励自己,表达的是求贤若渴的急迫心情。毛泽东曾经写过一首诗《浪淘沙·北戴河》,其中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说的就是曹操。

我们看司马懿。司马懿是道家思想熏陶出的政治高手。道家的人生策略包括:知雄守雌,柔弱处下;欲取先予,大智若愚;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等,是有一系列的策略思想,这样的一种思想深深影响到司马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举几个例子。比如说祁山之战,对手是诸葛亮,打了几次仗之后发现诸葛亮这个人不得了,用兵布阵、行军打仗等等方面不是他的对手。于是司马懿采取了守住隘口、深沟高垒、拒不出战的方式,我不打,你能把我怎么样,《老子》32章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我就是不打,就不进入你的优势范围,我的优势是后勤供应充足。诸葛亮实在没有办法,挑战、骂阵等等什么办法都使上了,诈降等等都不起作用。于是就送司马懿一套女人的服装,如果你是男子汉就出来决斗,如果你不是男子汉,这一套衣服就穿上吧,司马懿说穿上就穿上,有什么了不起。这里的弱者是司马懿,强者是诸葛亮,但是弱者的政治手段使强者无可奈何,最后强者败于弱者之手,这就是司马懿。

再比如说汉献帝在位的时候,曹丕逼迫汉献帝写了一个禅让的诏书,司马懿赶快跑到曹丕前面说你千万不要接受,你退回去让他再来,这样反复几次,天下人就不会说你的坏话了。于是辞了三次,最后在“三辞而诏不许”的形式下接受了禅让。再比如他当年和曹真在战场上发生隔阂,曹真病了,诸葛亮和吴国联合起来,进攻魏国。这时怎么办呢?大都督曹真病了,只有副都督司马懿了,赶快去请司马懿,都督的将印还在曹真手里,怎么办呢?曹丕说好,我派人去取来。司马懿说不要,我自己去,他跑去之后对曹真说现在的形势怎么严峻等等,曹真说那赶快派人啊,让你去啊。司马懿说我去是可以的,但是我只能协助你,这个都督的将印我是不能要的。曹真说那怎么行呢,你当都督没有将印怎么号令呢?不行,我自己去跟皇帝讲一下,让你拿大都督的将印,动了感情,将将印拿出来塞给司马懿。司马懿开始还不要,是曹真硬塞给他的。我们看《老子》怎么说的,“圣人欲上民,以其言下之;欲先民,以其身后之……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这就是道家的策略。

看司马懿晚年针对曹爽的夺权之变,曹爽派自己的心腹李胜来看司马懿,司马懿拿掉帽子,披头散发坐在床上,装聋作哑,耳朵也聋了,病危之相,吃饭也在床上,一顿饭也吃不了几口。然后说我的两个犬子不成器,就托福给你了,怎么样等等。这个心腹回去告诉曹爽,这个司马懿不出几天肯定完蛋了,曹爽一想那没事了,只要司马懿不夺我的权,我还有什么可惧的呢?就随驾狩猎,一出城司马懿马上发动兵变,夺取政权,最后政归司马氏。当时司马懿在政治斗争中处于劣势,但他柔弱处下,大智佯愚,终于后发制人。总而言之,我认为司马懿是道家思想熏陶出来的一位政治斗争的高手。

下面看诸葛亮。我认为诸葛亮是兼采众家之长的出色政治家。诸葛亮的朋友推荐诸葛亮的时候,说他的朋友崔州平等四人读书,务求精纯,惟孔明“独观其大略”,我认为这就是他兼采众家之长、看重创新。诸葛亮的思想理念是非常庞杂的,一是儒家的思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是法家的思想,动不动就立下军令状,有挥泪斩马谡等。三是兵家的思想,他对兵家非常精通,《孙子兵法》他肯定和曹操一样精通。四是阴阳家思想,过去的阴阳家是善于观察天文地理,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下雪、什么时候刮风,诸葛亮是懂这些的。五是纵横家思想。他舌战群儒,骂死王朗,有极高的口辩之才。六是文学之才,他为了激将周瑜,说曹操要把江东的大乔和小乔弄去,周瑜说你有什么根据呢,他说曹植写的《铜雀台赋》,我给你背,从头背到尾,其中有两句,“揽二桥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本来的意思是架桥的意思,但“桥”与“乔”有通用之处,他说曹氏父子久慕江东“二乔”之色,小乔正是周瑜之妻。看来诸葛亮是爱好文学的;诸葛亮的《出师表》至今是古代散文中的精品。我们不敢说诸葛亮是文学家,但是起码文学之才是不能否认的。七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我刚才说过火炮,木牛流马等等方面。诸葛亮是兼采众家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