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三国英雄的争胜智慧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15:19
思考三国英雄的争胜智慧

【主持人】好的,大家抓紧时间。

【现场提问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导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因为“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三国英雄的争胜智慧固然高超,但是他们所造成的生灵涂炭也是触目惊心的。请问你想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不是有哀悯之情呢?另外一个方面,三国英雄的争胜智慧很多时候是用在窝里斗方面,在抵御外来侵略时常常是非常窝囊的,东北八旗子弟的祖先所拜的师傅就是《三国演义》,一衣带水挂着膏药旗的邻邦多次侵略中国,他们所承的师傅也是《三国演义》、《孙子兵法》,令中国大吃苦头。对于这一点,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民族又应该如何反思?《三国演义》翻完最后一页,英雄争胜的英雄还是在继续,请问续《三国演义》如何发展了三国英雄争胜的智慧?这些在哪些人物的身上得到体现?

【冯立鳌】问题提的非常好!

今天我们讲三国智慧,要继承的仅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智慧、谋略意义上的智慧。三国时代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么一种状态是由中国的政治文化引起的,而不应该把它归咎于三国的方法。这个方法我感觉到就是一种武器、就是一种手段,什么时候都可以使用。但是我们要运用的时候,必须要有一种理念的指导,在我们现在来理解,当然就不能运用儒家、法家,我们要改造传统的政治文化。比如说三国争权,我们有一种健康的政治文化,和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那么一种健康的、优秀的政治文化,就不至于这样了。但是他们的方法,策划、用人、处理突发事件,形成一种超越具体事情的那样一种方法,至今我觉得还是有意义的。谢谢。

【现场提问2】冯老师,三国的第一猛将是谁呢?

【冯立鳌】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是第一。第二,曹操手下早先去世的大将典韦,也很威猛。

【现场提问3】刚才您提到诸葛亮,他是集很多思想在一身,但是你没有提到道家,那么在他身上有没有道家思想?

【冯立鳌】我考虑过这个问题。我提了诸葛亮的七个方面,对于道家思想没有列入,这不是我的失漏。道家是一种出世的思路,而诸葛亮是积极入世的思路。道家那么浓厚的文化血脉怎么能不影响他呢,如果是这样说的话,只能是他在隆中的时候,诸葛亮可能是这样的一种心态。但是当有这样一种机缘,他走进到政治生态中,可能就把这种思想放置一边了。

【现场提问4】请问冯老师,刚才没有介绍孙权,孙权是什么样的英雄?

【冯立鳌】孙权这个人物,他首先从文化底蕴来说,儒家的思想是有的,法家的思想是有的,特别他看重所有思想当中的用人思想。《三国演义》虽然写了三个国家,对吴国描写的并不多。孙权这个人物还是非常典型的。孙权跟吕蒙讲过,你有什么忙的呢,你还有我忙的吗,我经常看什么书等,就是让吕蒙去看书,然后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明他也是经常看书的,至于说读的是什么书,我觉得他从19岁开始治理千军万马,可能他是偏重于所有思想当中的用人思想。

【现场提问5】我有两个问题。

第一,作为一名大学生,请问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传承?

第二,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了,在经济大潮中东西方的思想有一个争夺点,作为大学生应该如何去做,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冯立鳌】这个问题也提的很好。

第一个问题,我刚才大体上已经讲到过,特别是政治文化,我们应该深入的研究,对于腐朽糟粕的东西应该毫不吝惜的剔除掉,对于其他的那些文化,我都讲了一些态度。西方文化有许多优秀的东西。

我觉得现在相对于三国时代而言,天下的概念已经变了,过去我们的天下大不了就是中原这个地方,再大不了,可能当时都没有包括我们这里,如果包括进去了也是最大的程度了。但是现在天下是指整个地球,当年的人物用天下那些最先进的思想理论来武装他自己,改造这些理论,有他们的创新、有他们的作为,那么我们现在仍然应该用天下所有先进的理论,包括西方优秀的思想来武装我们、来塑造我们自身的人格、来大显身手,来改造我们的社会。

【现场提问6】三国统一时似乎是魏国的势力范围更大一些,蜀国的国力开始变得衰落,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冯立鳌】我觉得蜀国的势力比较弱小是有多种原因的,从谋略学的角度是不能全面看这个问题的,刘备那么一种治理方式,从历史、政治的角度来看,就像是炒股,我们的本太少,人家用一千万炒,我们用一万去炒,最后我们翻了几个个也赶不上人家翻了两个个儿,这是有历史的原因。当然还有最高执政者理念上的问题,儒家的这样一个统治方式,不能吸收一个庞大的集团,就是当集团庞大起来可能就会窒息集团核心的吸收功能,导致没有人才。

过去有一位企业家问我,我现在想做刘备,怎么没有关羽和张飞呢?我说现在是什么时代啊,任何理论都有适应的时代。我在演讲的过程中也想到一点,可能对现代来说,法家的思想与当代更为贴近一些,当然不是全部,有些糟粕的东西还应该抛弃,但是儒家的思想肯定受到历史的局限性更大一些。你可能在治理一家公司的过程中有人情,但是绝不能在治理过程中培养几个关羽、张飞,然后其他的人都不是了,亲亲疏疏那一套,绝对会限制你集团的发展。

【现场提问7】刚才听了冯老师的讲座,去年电影《赤壁》很火,请问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赤壁》以及现在拍三国的热潮呢?

【冯立鳌】这个问题也很好,但是很遗憾,我没有看过《赤壁》,这并不妨碍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为什么不看《赤壁》呢?是因为我有自己的看法才不去看它的。《赤壁》我真的不知道有没有戏说的成分,如果没有,就像是电视剧《三国演义》,所谓真实再现三国,在我看来就不如去看文字的东西了。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也未尝不可,但是我不看这些东西,包括百家讲坛讲三国,包括《水煮三国》,我大体上翻一番,我也学习人家诸葛亮观其大略。我研究三国谋略的时候,深怕别人的思路影响我对事情的独立判断,所以一般都是看看它的表达手法、看看它的方式,而且戏说的东西也没有意思,我想如果我们在座的各位如果有条件,当了导演的话,每一个人都可以编写一部戏说三国了,但是我们没有条件,就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思考自己的问题就可以了。

【现场提问8】请问最后政归司马氏,是司马懿的策略更胜一筹,还是诸葛亮聪明反被聪明误呢?

【冯立鳌】从谋略学的角度来讲,道家的思想应该是更有生命力的,是最后的胜利者,这与我的分析也不矛盾。诸葛亮和司马懿斗法时,我们在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诸葛亮无非就是小聪明,司马懿是大智慧。这是一点。

第二,我认为政归司马氏从历史的逻辑来说,也有其他方面深层的原因,比如说恰好生长在曹魏集团内,而曹魏集团最后有力量统一天下,从里面生长出来取而代之就是他了。如果不是这样,司马懿生长在蜀国或者吴国,大概也不会有这样的机遇。多种原因,其中思想理念应该是原因之一。

【现场提问9】在《三国演义》里我们都觉得诸葛亮是非常完美的人,没有犯过什么大错误,但是从您的观点、从历史的角度,有没有什么瑕疵呢?

【冯立鳌】我认为诸葛亮的错误之处太大了,这和传统的看法有一些不同。诸葛亮在用人上,比如说他和魏延的矛盾、和关羽的矛盾,也不至于用那样苛刻的方法对待关羽。他和魏延的矛盾,在诸葛亮和魏延的矛盾里我是同情魏延的,你有什么理由人家来投降你,你就说他脑后有反骨呢?你有什么理由要杀掉忠心耿耿的创国功臣呢?他无非要争一点小权位,你偏偏将秘书长杨仪安排在最高统军的地位上,而将大将放在一边去,这就是任人唯亲。实践也检验诸葛亮在用人上是有明显的失误。诸葛亮的缺陷,反映的是传统文化的缺陷。魏延其实是很有开放性格的人,在领导面前无非是喜欢发牢骚、喜欢提意见,但是诸葛亮就不喜欢他,如果我是作为一个员工的话,我碰上诸葛亮这样的小心眼儿就会很头疼。当然这是我的看法,也不排斥有其他的看法,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现场提问10】冯老师您好,刘备是儒家思想,讲仁义,通过心理和情感来锁住自己的将士,给我的感觉是智慧很高,但是又给我很奸诈的感觉。那么这会不会形成一种矛盾呢?

【冯立鳌】我感觉刘备这个人物,是一个矛盾性格的组合体。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很喜欢刘备,后来再看《三国演义》觉得刘备有一种防不胜防的意味,但是现在再看《三国演义》,不说刘备儒家思想本身的局限吧,人都是有毛病、有缺点的,这样的领导人也未尝不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能不能找到一个人没有自己个人的算盘、没有自己个人的小想法,这么一个领导人、这么一个朋友呢?大概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的胸怀应该宽阔一些,碰到刘备这样的领导人,我和你是一种工作关系,那么我就尽职尽责做我的工作,你用什么办法,跟我说也好,不能跟我说的办法也好,只要将团队做的很好,只要将我们这个企业做的蒸蒸日上,我也拥护你。

【现场提问11】您对三国的了解是通过书本,现在年轻人是通过游戏来了解三国,有越来越多的游戏是关于三国的,而且比较多是在战略上,您觉得这是一种进步还是倒退呢?

【冯立鳌】这是事情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玩玩三国的游戏、熟悉三国的故事,作为三国文化的普及也未尝不可,这是好的方面。但是作为年轻人,有所追求的年轻人不能总玩游戏吧,普及三国文化之后,你可以看看三国的各种书籍,它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怎么样判断、怎么样做出我们的取舍,这应该是不能推辞的。游戏其实也是两个方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我们正确的办法就是对不好的方面、对消极的方面严加限制,对有益的方面有意识的发扬光大,这就是我们应该有的态度。

【主持人】各位听众朋友,今天上午冯老师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候,从他独特的视角对于三国人物特点进行了概括评价,也可以说是对中国人生智慧的介绍,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为人处事的战略、战术上的指导。

【冯立鳌】感谢主办方,感谢主持人。

三国故事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我感觉三国英雄有一种情怀、有一种追求、有一种雄心壮志,要挽救这个崩溃的世界。他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并不是百分之百的达到实现,所以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无限的惆怅和遗憾,需要我们现代人去理解和解读他。我模拟三国英雄人物的心理写了一首词《诉衷情 英雄抒怀》:“天生我材铸金瓯,功业树千秋。大江清浊东去,千载恨难休! 济乱世,显身手,志未酬。风尘去矣,谁能读得,腹里春秋?”

解读试图是站在三国英雄朋友的角度来理解他们、来解读他们,来宣传他们的思想和手段。对不对,请各位校正。

【主持人】谢谢冯老师。欢迎大家继续参与我们下周的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