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中欢迎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4:03:53
李世民诈取《兰亭序》真迹纪实
文章出处:nhyz     文章作者:nhyz        2003-4-3 17:20:24               阅读1718次
李世民诈取《兰亭序》真迹纪实
《兰亭序》神奇面世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李允、许询等41位名流、隐士群集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溪头,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间列坐宴饮作赋。王羲之酒兴很高,吃了个酒酣耳热。正在众人沉醉在酒香诗美的回味之中时,有入提议不如将当日所做的41首诗汇集成册,以资纪念。
王羲之酒意正浓,在众人的呼声中因这个建议兴奋起来。他晃晃悠悠地站起身,定到案前,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作序一篇。这就是名噪天下的《兰亭序》。(该文亦称《兰亭集序》)
这篇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散文名篇,共28行、324字。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文中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发挥,无论笔法、结构、姿态,都达到了最完美的境界,它是王羲之生平最好的手迹。文中,凡有相同的字,笔法姿态必不相同,如出现的20个“之”字,竟然无一雷同,成为书法史上的一绝。
第二天,王羲之酒醒后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书一遍,却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相信,一连重书几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华。王羲之怒极,掷笔于案,将这些不惬意之作统统毁弃。这时他才明白,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顶峰之作,自己不可能再超越它了。
宁死不献墨宝
王羲之的大名及《兰亭序》的绝世精彩使得不少舞文弄墨、酷爱书法的土大夫们对这篇珍品朝思暮想,心驰神往。由于王羲之的后代遵从书圣的话将其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陈、隋书法家)手中时,这件宝贝也不曾传出王家一步。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儿子一样亲的弟子——辨才和尚。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唐朝初年,唐朝的开国皇帝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习。对《兰亭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直没有结果。终于有一天,李世民派往民间明察暗访的人回来报告说,《兰亭序》真迹在会稽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李世民闻报心花怒放,马上下诏将辨才请到长安,热情款待,给予优厚待遇,然后说明了用意,希望辨才和尚能忍痛割爱,献出墨宝。辨才和尚在接旨时,就知道了此事的缘由,他一路上早已打定主意,宁死也不交真品。这样打算不单因为他本人酷爱书法,还因为《兰亭序》是亲如父母的师父临终所托,若是让它不幸流入深宫,恐怕就永无出头之日了。来到长安,无论李世民怎样盛情款待,辨才只是装憨作痴,推说不知《兰亭序》的下落。李世民盛怒之下真想杀了这个不识趣的和尚,可是思量再三;没有动手。他知道,杀了辨才,只有解恨而已,并不能得到真品。无奈之下,只好放辨才回去。
此后,李世民依然对《兰亭序》念念不忘,多次召辨才入宫。可辨才铁了心,拼死不交墨宝,李世民只好一次一次放他回会稽,徒落得愁眉不展。一天,监察御史萧翼见李世民为一件《兰亭序》愁肠百转,无人能解,想出一条妙计。李世民听后笑逐颜开,当下言道:“此计可行,速速去办”!
“书生”入寺行窃
数日后的一天,天刚破晓,辨才和尚同往常一样打开寺门,欲往后山习武。可是刚踏出左脚,辨才和尚就吓了一跳。因为他觉得脚下软绵绵的似有异物,忙俯下身子仔细一看,原来脚下横卧着一个白衣人。他伸手试了试那人的鼻息,却闻到了一股浓浓的酒香,辨才自语道:“原来是个酒鬼!”辨才话音刚落,脚下这人翻身起来,用纸扇掸打身上的尘土。辨才这才看清,“醉鬼”原来是个书生。辨才问道:“施主从何而来?”“昨夜在旅店对酒当歌,却苦无知音,听店老板讲山上师父不仅佛法上乘,而且书画绝伦,于是乘兴一路上山,不料却醉卧山门,无缘见佛。”书生朗朗答道。辨才心喜便欲留他。书生听了,返身长施一礼:“多谢师父!”此后这书生便在寺内住了下来。日里,两人谈经说法,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这天晚饭后,两个人在桌上研习书法,书生忽然将随身携带的行囊打开,取出一束东西,在桌上展开。辨才起身一看,原来是王羲之的几件作品真迹。书生说:“我与师父虽然素昧平生,但数日交往,已引为知青。愿将平生所藏倾囊奉上,以酬知音一场。”
辨才听了书生言语,觉得大出意料,继而开始自责自己的自私:书生将平生所藏平白赠予自己,而自己藏有极品,竟不肯让他一观,于情于理,总是不通。辨才飞身跃上屋梁,拿下自己珍藏了多年的《兰亭序》,展开让书生过目。书生一见真品,满眼放出惊人的光彩,连声道“好”。两个人切磋研习到夜深,方才入睡。辨才躺到床上,不一会就响起了均匀的鼾声,可是同床的书生却睡不着。他先咳嗽了几声,见辨才毫无动静,又翻身下床,在屋里走了几个来回,辨才依然熟睡。这时候书生再不犹豫了,他伸手将桌上的《兰亭序》取下来,匆忙卷了朝怀里一揣,然后轻轻打开房门,走进了溶溶月色之中。
和尚含恨归西
辨才一觉醒来,刚想同往常一样出门练功,却发现知音和真品都不见了。他前后一思量,大呼“上当”,便匆匆忙忙追下山来。
这盗宝的书生是谁呢?正是为李世民献计出策的监察御史萧翼。辨才追上萧翼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而这时萧翼已踏上大路,正欲长吁一口气。辨才一声不响,几步纵到了萧翼身后,尽量不愠不恼地说:“书生半夜下山,一路辛苦了!”萧翼见辨才拦路,并不惊慌。他一伸手从怀中掏出圣旨,高声道:“辨才接旨!”辨才一听,脑袋“嗡”地一声,心想果然没错,皇上是不会罢休的。萧翼后面念的什么,他一句也没听清。但是他看见萧翼又从容地上路,并乘上一顶轿子时,他却再也憋不住了,“哇”地一声,吐出了一口鲜血。回到寺庙没几天,辨才就在气恼中含恨西去了。
李世民得到《兰亭序》后欣喜若狂,他将这件宝贝视若掌上明珠,爱不释手,朝夕不离。
上传者:莫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