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顾雏军,资本狂人轰然垮台[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22:19
顾雏军,资本狂人轰然垮台[沉]
多年前,生性倔强的顾雏军曾抛下狠话——“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不成功就蹲监狱”以言其志,如今一语成谶。他发家和陨落的故事成为中国国企改革一个意味深长的注脚

科龙电器前董事局主席顾雏军。 康亚风/图
2005年,46岁的顾雏军留给人们的是他黯然神伤的表情,一副大眼镜,手托下巴无尽愁楚。
出道15年,这位热衷科研的高校教师依靠“顾氏制冷剂”、“怀揣500美元打拼海外”这些花哨故事掩盖了自己不名一文的身份,并最终在国退民进的大背景下,巧妙地进行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资本运作而一举成为中国排名第20位的富豪。
在四面风光的背面是他与社会极不协调的固执、火爆的性格,这最终导致了他的陨落。贫寒出身的他自幼生性倔强,以致日后每当自己遭到学者和媒体责难时,他总是跳出来大骂一通。
这种不协调也把他推到了国企改革的风头浪尖。2004年末,香港学者郎咸平发表文章揭露他的操作手法之后,他成为一个侵吞国有资产的反面典型。从而使自2001年格林柯尔香港上市公司造假风波以来开始累积的公众对顾雏军的信任危机总爆发。2005年9月2日,顾雏军因涉嫌挪用上市公司资金锒铛入狱。
狂人顾雏军
顾雏军是一个从来只跟着自己感觉走的人,别人反对也不行。身边的人在他出事之后,将原因归结为“他很聪明,但他的性格太差”。
“在科龙,顾雏军想骂就骂,想吼就吼”,他的一位部下回忆。顾雏军对自己的技术和想法非常偏执,在顾雏军推广格林柯尔制冷剂的时候,一次科龙下面一个冰箱厂的老总表示一下子完全采用,风险太大,顾“当即拍了桌子”。
刚进科龙时,顾雏军就大张旗鼓地提出四个反,“反自由主义、反山头主义、反渎职、反灰色收入”。旁边的人说,老顾你搞得太火,该稳妥一点,顾雏军理都不理,结果许多骨干受不了,离开了科龙。
今年5月,证监会的调查人员找顾雏军谈话,顾很不客气地说,你找我律师去谈。他甚至扬言要起诉证监会主席。
去年末,受到郎咸平的质疑之后,顾雏军很失风度地大骂郎咸平狗屁不懂,并到香港法院起诉郎咸平。而其他同样被郎指责的企业家却十分低调地表示要修身止谤。
7月份被迫在北京寻找科龙下家的时候,他依然没有自我反思。他对周围的人说,“我买的都是坏公司,谁也不要的,我弄好了之后谁都想抢着要。”
有人劝他不要这么强硬,应该多拉拉关系,他眼皮一翻,请他们吃饭?我把企业搞这么大,税收、就业增加这么多,应该他们请我吃饭!
即使与长虹的高层谈判,讨论将科龙卖给对方时,他也很嘴硬地说,我从来只买公司的,第一次卖公司。
他不在乎国家的法律规章。挪用科龙巨额资金,他并不认为自己是挪用而是借,把借了的钱还上,他就可以一个人去美国,不欠国家的债了。所以他始终说:“我没有什么反省的地方,我没有错。”
在了解顾雏军的人看来,这种非常自负的性格,与其早年的经历有关。
顾雏军是江苏泰县人,少时在泰县农村劳动,恢复高考后,一跃考入江苏工学院(江苏大学前身)。在学校由于成绩好,顾常常流露出高人一等的姿态,他的抱负是拿诺贝尔奖。大学毕业时,由于与班长一言不合,动手扇了班长两个耳光,扇掉了自己留校的机会。
但聪明的他此时却因祸得福地考上了天津大学研究生,这增强了他的自信和火爆的脾气。在天津大学期间,他看不起自己的导师,认为他的研究成果,导师能看懂一半就算不错了,因此常常顶撞导师。
1990年代初,当自己的“小康”空调因质量不过关被惠州市技术监督局勒令停产时,他反而将技术监督局告上法院。此事及后来的判决收入了《人民法院案例选》。
就是这样一个性格倔强、脾气火爆又与社会摩擦不断的人为什么能发家成为名震一时的资本大亨呢?
大玩家与小木匠
顾雏军的性格中另一些因素决定了他的成功不是偶然。
“那时你必须做100%的努力,必须做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不然的话,你冒不了头。”他后来在一本书中回忆自己早年在农村劳动的生活时说。正是这种勤奋,让顾雏军能够从农村考入大学,并考上研究生。读书的时候,夜晚实验室的同学都走了,他在实验室的工作才刚开始。
1980年代末,顾雏军在天津大学留校,他醉心技术攻坚,一心搞自己的制冷剂。以至日后即使成为科龙的大老板时,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也随时可以找他沟通技术问题。
也就在1980年代末,知识分子经商大热,顾雏军也和7个朋友凑钱利用自己的技术搞了“小康”空调。随后三年,由于物资紧缺,小康空调也火了一把,当年的同事估计顾雏军至少赚了1个亿,这成为顾雏军的第一桶金。
但在与惠州技术监督局的官司之后,顾雏军就消失在公众的视线之外。
1990年代中期,顾雏军摇身一变,头顶“500美元打拼海外”、“顾氏热力循环理论”的光环重返国内家电舞台。与此同时,其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十余家以格林柯尔打头的公司。随后,顾也在天津注册了格林柯尔制冷剂(中国)有限公司。
回国后的顾雏军成功地将格林柯尔在香港上市,并筹得资金5亿多港币,这为他在国内家电舞台大展拳脚提供了一块垫脚石。
2001年10月,顾雏军打败众多国际企业后来居上收购了科龙电器这家家电巨头。当时业界普遍认为,“科龙电器”的国有资产是被低估的,顾雏军的钱也来历不明,顾雏军并不具备收购能力。
取得科龙控制权的顾雏军最初是想实现自己的产业梦,为此他在冰箱的上下游产业进行了一系列并购。
2003年5月,收购美菱电器20.03%的股权,与此同时,连续收购吉诺尔、上菱电器、阿里斯顿、中山威力等非上市企业,而这主要是为了整合自己的产业。
但是他的步伐并没有就此止步,顾转而开始跨行业收购。2003年开始,为业界熟晓的顾氏收购不断爆出。2003年12月,顾斥资4.18亿元收购亚星客车60.67%的股权,2004年4月,以1.1亿元收购位于湖北的襄阳轴承29.84%的股份。
也正因此,顾雏军有了资本玩家的称号,而他自称却是资本运作的小木匠。
至此,顾雏军拥有四家A股公司———科龙电器、美菱电器、亚星客车和襄阳轴承,一家香港创业板公司———格林柯尔科技。五年内,顾雏军的格林柯尔系横跨制冷剂、冰箱、空调、汽车四大产业。
随着手中盘子的扩大,顾雏军的自信心也越发膨胀。因此,在他出事前后,他反复问周围的人:“我把企业做得这么大,我到底错在哪里?”
轰然倒台
顾雏军的迅速成功是因为他采取了一种以战养战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一个核心环节就是银行的支持。
7月末,顾雏军对媒体说,“银行不给贷款,所有企业三个月全部会死。”但恰恰是舆论的压力和证监会的调查行动击垮了银行对顾雏军的信心。
2005年4月27日,科龙电器发布预亏公告,全年预计将亏损6000万元。而半年前这家在顾雏军控制下的公司才宣布,科龙电器持有资金为34.44亿元,净利润约2.06亿元。巨大的反差引起外界舆论的强烈质疑。
而真正让顾雏军坐立难安的则是5月份,广东、江苏、湖北、安徽四省证监局就有关格林柯尔涉嫌挪用科龙电器资金事件,展开联合调查。证监会自去年德隆事件之后就开始关注挪用上市公司资金收购的行为,顾雏军这一次成为重点对象。
5月份,以往的巡检变成了立案侦查,这恰好赶上了空调的销售旺季,业界开始不再信任顾雏军,供货商威胁科龙还款,否则停止供货。银行也开始只收不贷。
7月8日,科龙三位独立董事提出辞呈。7月11日,持有100股的小股东上海律师严义明提议召开科龙电器临时股东大会,罢免董事长顾雏军。“倒顾运动”通过媒体的传播轰轰烈烈地展开。
7月29日,科龙的几个副总一下子全打不通顾雏军的手机了,他们突然意识到正在北京的顾雏军“出事了”。
现在,人们已经很难揣测这位身在监狱中两鬓已灰白的资本狂人的心情变化。
10月底,根据证监会对顾雏军和科龙电器的调查报告,顾雏军等人以及格林柯尔系有关公司涉及侵占、挪用科龙电器财产累计发生额34.85亿元,涉嫌八类犯罪行为。
相关
刘虹,失败的拯救者
两年前他打了一个4.2亿元的赌,结果今年把自己输进了看守所。
这个湖南第三民企成功集团的掌门人,在2002年一意孤行收购上市公司湘酒鬼。当是时,作为湘西州财政支柱的湘酒鬼已因多年政企不分由极盛而至衰落。刘虹手持从旗下另一上市公司挪来的资金,试图扮演一个拯救者。不料回天乏力,经营始终未见起色。
短短十几年,这个38岁的湘西人完成了从一个穷困农家孩子到福布斯上榜富豪,再到身陷囹圄的命运急转弯。(肖华)
周玉成,黯别华源
周玉成曾经是一个赢家。从1992年开始,有人说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的13年就是一部在周玉成发明的一系列口号指导下的收购史。
先是“打造中国华源长江工业走廊”,然后是“打造中国农机的航空母舰”,最后是“倒Y型产业架构,打通纺织与医药”。华源进行了多得难以计数的并购,拥有了7家上市公司,总资产增至572亿元,2004年以494.61亿元营业收入位列中国1000家大企业集团第29位。
但周玉成一直没有完成从频繁的外部交易转到内部整合、从追求总量指标转到注重内在核心指标的转变过程。2005年以来,华源的资金危机终于爆发。2005年,华源贷款余额为约43亿元,而纳入华源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11家核心企业的整体银行负债逾250亿元。9月以后,多家债权银行起诉华源。
风光多年后,华源现在成为第一家因为深重危机而由国资委主导重组的大型中央企业。(雷剑峤)
刘其兵,最神秘的输家
这位国储中心前交易员前段时间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鲁莽地开了一次坦克,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建立了大量的空头头寸,他的冒险行动遭到国际基金大鳄的轧空式的阻击,让国储中心已经至少损失了1亿美元。
十年前从北京来到伦敦时,他的任务是帮助国储局学习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交易的游戏规则。之后一直在上海和伦敦进行铜金属衍生品的投机交易,刘其兵在上海一直因为做多铜期货而频频得手,两年来的美妙成功铺就了刘其兵的孤注一掷。
迄今为止,疑云重重的刘其兵事件仍无准确的正式说法。(冉孟顺)
(录入:陈利明)
_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