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古代杰出人物多出自孤儿寡母式的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53:32

许多古代杰出人物多出自孤儿寡母式的教育

中国古代许多杰出的人物往往多出自孤儿寡母式的教育,这似乎是令人觉得奇怪的一种现像。比如,大禹7岁时,其父鲧因治水效果不显而被虞舜处死,禹由其母艰难度日拉扯成人;孔子3岁丧父,家道败落,其母带其迁居乡里耕种薄田以度日;孟子2岁丧父,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欧阳修4岁丧父,其母常折芦荻划沙盘教其识字;岳飞生而无父,有“岳母刺字”的故事;朱熹14岁丧父,其母带其寄人篱下,艰难度日;还有陶渊明8岁丧父、范仲淹3岁丧父、佛家六世祖慧能3岁丧父、成吉思汗8岁丧父、海瑞4岁丧父、康有为11岁丧父,等等。
          这些人都在幼年时因丧父而经历着苦难,但最终却都能成就伟大事业,成为杰出人物。探究其原因,我想首先与他们的母亲的教育有关,中国古代是个极端的男权社会,妇女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她们主要职能也就是传宗接代、相夫教子,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要求非常严苛,这就造就了她们吃苦耐劳、坚韧忠贞的品格,而这种难得的品格会不由自主地言传身教给自已的“没了父亲的孤儿”,而这些母亲们也大多都是粗识书史,能担负起“孤儿”们的幼年的启蒙教育。此外,这些“孤儿”们因没了父亲,生活现入困境,苦难的生活是最能磨砺人的品格,激起“孤儿”们积极向上、改变命运的斗志,这正好与现在民间流行的“穷养儿富养女”教育观点不谋而合。
        而现代社会这种“孤儿寡母(父)式”单亲家庭教育却正好相反,不但无法成就伟大人物,相反却大多产生“问题”少年,用现代教育理论解释,就是父爱或母爱对于子女都同等重要,任何一方面缺失,都有可能造成孩子的人格缺陷。
      “孤儿寡母式的教育”,在古代却往往能造成杰出人物的产生,在现代却多是产生更多的问题少年,为何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我的上述理解显然还很肤浅,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教育学命题,估计只有教育学家才能完全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