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文之十三:《禹王治水》吟后之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18:37

 黎烈南:《禹王治水》吟后之五

      禹頌

【說書】三過家門而不入,生下兒子也顧不上管。禹爺治水十三年,到底率眾人平了水患。這世界上許多的古老文明,都經歷過“大洪水”的災難。人們要麼苦捱,等洪水自退;要麼祈禱,求上天垂憐。自力更生、戰勝洪水的,祇有我們的祖先!

 

    百川東入海,地平天成。

    登會稽,朝諸侯,誅防風。

    明德播海內,鳳凰來儀、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順水性,聖人法自然。

    平水患,眾手可廻天。

    經磨難,文明更燦爛。

    五千年,薪火代代傳。

    天祐中華,河清海晏;

    天祐中華,國泰民安。

 

【簡註】

  “地平天成”:《尚書?大禹谟》:“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工。’”

  “登會稽,朝諸侯,誅防風”:事見《吳越春秋?越王無余外傳》。

  “明德”:語出《左傳》昭公元年:“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

  “鳳凰來儀”:《尚書?益稷》:“鳥兽蹌蹌,簫韶九成,鳳皇來儀” 。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宋陳亮《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換片首句。

  “聖人法自然”:《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禹颂》部分,在浓郁的抒情氛围中歌颂大禹的丰功伟绩及其在华夏民族史上的崇高地位。

 

  “三过家门而不入,生下儿子也顾不上管”——禹这种为大家而不顾小家的行为,是当时的环境所使然,为时代之缩影,在华夏民族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禹的这种奋不顾身的精神,感动了众人,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最终有了一个“治水三十年,到底率众人平了水患”的成功。

 

  说起华夏民族之罕见的凝聚力,其形成之因素当然很多;而其中一重要原因,即英雄人物的榜样、引导作用。中国历史上起着脊梁作用的英雄,数不胜数,而从时间久远、感染力度、民族特色诸多方面综合来看,大禹,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前驱者之一了。他的出现,使得本民族成为了一个世界上仅见的“自力更生、战胜洪水”的民族,因而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性格。在此意义说,“禹颂”,即是民族英雄之颂,华夏民族文化之颂。

 

   “说书”毕,诗人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一个极为阔远、壮观的画面中去。

 

    百川入东海,地平天成。

 

横流乱注的百川,驯服地按照人的意志汇向了东海;威风八面的风神——“飛廉”、“屏翳”,倏然消散;大地一片祥和,天空一片清朗。此九个字,现出一种极其高远辽阔的境界,它是是华夏民族艰苦卓绝之不凡创造力的雄辩证明;是大禹领导治水的伟大成果,也是大禹之广阔胸襟与惊人智慧的艺术写照。

 

  吟咏此九字,仿佛可见华夏民族于奋斗成功后指点、陶醉于壮美图景之情状——而此壮美图景早在治理之前,就孕育、活跃、掌握在禹王心中了;在治理过程中,又有大禹何等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决断,高超绝伦的指挥才华与劳心焦思的关爱惦念,包含在其中啊。

 

正在华夏民族陶醉、庆祝在这一壮阔美景同时,大禹登上会稽山,思考着一件对于民族前途具有决定意义的另一件大事。对于禹王来说,治水从来都是与治国相辅相成的——而其精神实质,皆在一个“导”字。此刻,在新的形势面前,禹王在思考着何种顺应时代的疏导、引领之策呢?请看下面歌词:

 

    登会稽,朝诸侯,诛防风。

 

  在大江东去之深远辽阔背景下登顶的大禹,以其深邃的目光,展望着未来的种种可能,种种趋势——而当务之急,则是要“朝诸侯”。朝诸侯的意义在于,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权威,将一个地域广阔、组织松散的华夏民族有力地凝聚起来,成为能够应对、战胜任何灾难并稳步生存发展的伟大民族。

 

禹王登会稽山、会诸侯的决策,实在关系到民族的全局。而今天的读者回顾彼时发生的“诛防风”的历史事件,便可确知当时形势的一般。防风氏为古代传说中部落酋长之名。据史书记载,大禹与部落酋长们会于会稽之山,防风氏迟到,禹怒而杀之。这一事件表明,一个时刻处于艰难困苦之中的民族,任何首领之松散、拖拉、怠慢的行为,是多么的不可原谅与饶恕。禹王对防风氏这一看起来很过分的惩罚,在当时乃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没有这样严厉的惩罚,华夏民族或许早已解体,不复存在了。下面的颂词唱道:

 

    明德播海内,凤凰來仪、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明德”,語出《左传》昭公元年:“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魚乎!”其意为,没有大禹的治水之功,华夏之人,早已为被水吞没,化为鱼鳖了。其实,大禹之“明德”,决非仅限于治水之不世之功,其爱民如子、呕心沥血、引领民众,皆与治水伟业并存史册矣。

 

“凤凰來仪”之意,为凤凰来舞,仪表非凡,系指吉祥之兆。与此同时,诗人巧引宋代词人陈亮《水调歌头》中的“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名句,深刻点出华夏民族长以英雄名字作为邦国之代表或标志的一大特色,令人再三回味。这种“尧都”、“禹封”之称谓的形成,并非偶然。如前所言,以英雄为最高权威的悠久传统,是华夏民族充分挖掘自身最大潜力的鲜明体现。在华夏,英雄扮演的的角色,至关重要。民众对他们寄予厚望,他们亦竭诚奋斗、自律甚严,殚精竭虑服务于邦国;而出类拔萃的英雄、领袖的名字,成为国家民族之骄傲与人格象征,实在是由于他们真正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名句之所以深入人心,还因为华夏民族常处多灾多难之中,如无强力的核心权威,有效的统一指挥,便难以抵挡灾害的来袭;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尧、舜、禹之名字响彻华夏大地,对人心确为巨大鼓舞与奇妙慰藉,良有以也。

 

以下在承上启下的诗句中,诗人总结了大禹治水、治国与民族成熟发展的基本经验,点醒主题,如黄钟、大吕般庄严、洪亮:

 

    顺水性,圣人法自然。

 

这即是大禹治水的最基本经验,也是华夏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作者引用了老子《道德经》中语,“水性”与“自然”在此句中,互相照应,妥帖自然之极。诚然,它不仅限于治水,在一切领域内,后人皆可从“顺水性”中获得永不衰竭的启示。

 

    平水患,众手可回天。

 

这是大禹治水的同样可传之久远的经验。治理水患为高难度的大事业,必须最大限度地凝聚众人的力量,禹王在此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功;而众人一心听从大禹领导,在治水时爆发强大能量,亦与大禹“率百姓,复家园,放牧种稻;调丰歉,安饥寒,以多补少”之纾解民困的仁爱之心,紧密相关;禹王爱黎民、顺民意的疏导方略,与“顺水性”之治理水患,其情一也。

 

    经磨难,文明更灿烂。

 

  这是从自然地理环境方面来观察思考民族强大生命力的源泉。“多难兴邦”,非虚语也。

 

水患给华夏民族带来了近乎灭顶之灾,同时亦将极高的意志力与极巧妙的智慧之获得的可能性,给予了华夏民族。在这一意义上说,华夏民族应该感谢洪水,感谢灾难,华夏民族文化的灿烂,确实是长期在灾难的磨砺中才显出万丈光芒的。随着时间的延续,坚韧、智慧的民族在不断与灾难的相伴中,磨练得更成熟,生发出更多的能量,一代代将伟大文明发扬光大:

 

    五千年,薪火代代传。

 

大禹所代表的中华民族坚韧而且团结的精神,历经五千年,薪火相传,实属不易。冥冥之中,似有天佑:

 

    天佑中华,河清海晏;

    天佑中华,国泰民安。

 

  作者于此发出由衷的祝愿。“回天”的民族,祈祷“天佑”,似乎前后矛盾;但其内在深意为,只有奋斗,只有自强者,才会有所谓“天佑”。“天”或命运总是垂青那些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人们。大禹为代表的华夏民族,因其采取了“导”的态度,顺应了“天”或“自然”,所以才取得了天之“佑”。细味此“佑”,并非向天乞怜之语,仍是华夏民族自豪、自信、自警之言也。

 

  细心的读者已看到了全篇初现了“中华”字样,或者以为是诗人偶然为之;其实,这里的有深意藏焉。古代之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的中原一带,因称其地为“中国”、“中土”、“中原”、“中华”等。歌词此处特别强调“中华”,乃是将“中”字加以突出,暗含禹王领导的权威地位,强调这种权威对于华夏民族的生存发展的有力保障作用。“中”字的豁然入目,正是《禹颂》的一大亮点。

 

  在结尾,作者又一次将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显示出其一贯的清晰思路。“河清海晏”与“国泰民安”,一属自然,一属人类社会;而于此两种环境中得以稳妥生存,其精神实质,皆在疏导之术也。寻求顺应自然与人类社会规律,这便是“导”的本质。“河清海晏”与“国泰民安”两句结尾,比起前几段歌词之结尾,显得平凡无奇,但这种朴拙的语句,已把大禹那疏导洪水与疏导民意的治理纲要平淡而深邃地托出了。

 

值得注意的是,“河清海晏”四字,本来就常用以形容天下太平之意。如元代诗人洪希文《朱千户自京归》诗:“海晏河清予日望,与君同作太平人”,即是此意。本歌词之“河清海晏”,一语双关,既指大禹治水之丰功伟绩,亦关乎其治理邦国的不朽功勋;因而对其疏导、引领民族前进之功,在此“河清海晏”四字中,已囊括无余。足见作者一以贯之的明确思路与遣辞造句的深厚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