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专家抨击水越治越污之败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13:48
------------------------------------------
刘光钊,上海三爱环境水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1983年移民澳大利亚,上世纪90年代归国。他参加了国内外58座污水处理厂建设,主持了滇池、玄武湖蓝藻应急治理等多个样本工程。
“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人有多黑,水有多浊”,刘光钊抨击国家治水一二十年,越治越污之败因———体制有病、机制不灵、法制无用。由此技术严重落后、监督缺乏、问责缺席。
国家治污多年,一笔账不能不算。1998年至2003年,水利部投资3562亿元,治淮(淮河)10年花费600亿元,治滇(滇池)十几年耗资47.62亿元。2005年,太湖治理一期总投资110亿元,即将进行的二期治理,工程预算1000亿元。而效果呢,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成因,刘光钊一语道破:“技术落后”。而保守、私利、推诿又保护了落后。俗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污水中不断增添新化学物质,而水处理却原地踏步。
刘光钊曾追问有关人员,“为什么不用新技术?”答:“用新技术有风险。做坏了,新技术不仅落人话柄,还乌纱难保。沿用旧技术,做砸了可以拿前边的失败者说事。前几任不成功,本人不成功理所当然。”排斥新技术的另一隐情,知情人士道破:“刘光钊治好了,一些专吃治污饭的“专家”就得从分肥大餐中退下。”
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原因第二点,刘光钊直指科技腐败。如“内部人”自己立项、自己招标、自己评标、自己中标、自己决算、自己验收。
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原因第三点,刘光钊挑明“是管理问题”。解振华曾就滇池治理回信刘光钊:“滇池治理看来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刘光钊说此话同样适用于太湖。管理问题出在区域规划与太湖规划不接轨,经济区和行政区不整合,部分官员失职、渎职。
7月7日《北京青年报》 作者李彦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