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故事之十三:试验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07:20
中午时分,CIO老胡刚走出办公室,就在大开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刘兵——3年前离开公司的技术骨干。
当年,他辞职时,老胡并没有过多地挽留,因为觉得他碰到了更好的发展机遇。那时,刘兵的恩师朱教授出任一家著名大型民企的CIO,力邀爱徒鼎力相助。
事隔3年,刘兵干得可出色?老胡请刘兵共进午餐,边吃边聊。
刘兵告诉老胡到新公司的第一天,朱教授慷慨激昂地宣讲自己的理想,说自己并非纯粹钻研技术的学究派,而是要把他的技术理想在企业信息化舞台上施展一番。一席话令年轻的刘兵热血沸腾。
果然,朱教授带着刘兵他们直奔业务一线,与最基层的业务人员一起摸爬滚打,熟悉每个业务细节、了解每个岗位的信息化需求。每个人都说这样的教授才叫脚踏实地、没有架子。半年之后,应用需求摸清楚了,系统架构也搭起来了。刘兵挑头负责开发,他在朱教授的指导下,采用业界领先的技术和开发理念,昼夜兼程,干得热火朝天。
老胡插话道:“势头很好呀,以你的能力,不应该出岔子。”刘兵说:“你想都想不到,岔子偏偏出在朱老师身上。”此时,朱教授任职的学校到处流言蜚语,说他在外面下海捞钱,不安心教学科研。其实,朱教授从未耽误过学校的事情,他相信搞科研是他的职业,在企业兼任CIO是为研究服务的,是实践自己理论的“实验室”。与此同时,企业这边的怨言也日渐增多,老板时常质问时间和经费都花了不少,怎么系统还不见上马。于是,老板三番五次要求他们加快进度、减少投入。最后的压力来自一个电话——学校以组织名义致电老板,要求“释放人质”。
        “就这样,朱老师做了小一年,不得不回到学校。”刘兵有些痛惜地说。
老胡关注的角度和刘兵不同,他说:“朱老师个人并没有多大损失,他照样当他的教授。你们公司却充当了他的实验室,实验只开花不结果,投入全打了水漂。”
没多久,刘兵的老板痛下决心,高薪聘请美国归来的杨MBA出任CIO。“喝过洋墨水的人对我们‘小米加步枪’干出来的东西不屑一顾,他要一切从头开始。”刘兵说。
杨MBA相信流程就是一切,所以上任后的第一把火就是流程重组。作为“预热”,他上任第三天就在信息部门裁员1/3;然后,他飞来飞去、南来北往,国内国外调研,最后决定斥巨资购买全球知名的ERP产品。
“我研究了人家的产品,真是复杂而完美。我心服口服,可就是不知道怎么用到我们公司啊。我们公司年销售收入几十亿元,产品品种有1000多种,一个产品就需要调整几百、上千个参数,参数之间又相互影响。”刘兵边说边摇头。
于是,刘兵带领手下和ERP厂商的工程师一起奋斗了七八个月,系统仍未能上线。没想到就在此时,杨MBA却辞职了。他炒老板的理由居然是,他是学MBA的,信息化只是他的试验田,哪能身陷烂泥巴?!
老胡评论道:“好嘛!朱教授把你们当作实验室,这位又当你们是试验田。他们各取所需,你们公司成了小白鼠了。”
刘兵的老板真有魄力,他发誓不把信息化管理搞成功决不罢休。他又请来了曾担任某大公司CIO的牛博士。这位牛博士喜欢别人称呼他Steve,说话慢条斯理,却不大容易听懂,因为他每到关键时刻,总是喜欢用英文代替汉语。
Steve上任之后,经常不在办公室。他说,国外如今流行CIO+CTO双轨制,任命刘兵为CTO。他又把IT人员分散派到业务部门。这样一来,刘兵的手下成了散兵游勇,零零星星地分布在各个部门,他什么事都做不了,只能维护一下电脑。
咬牙坚持了几个月,刘兵决定向老板辞职。老板没有批准,倒把Steve炒了。走时,Steve并不失落,反而笑嘻嘻地对刘兵说:“没关系,小case,要不是这个offer的salary高,我才不在这儿try来test去的呢。”
老胡禁不住笑起来:“你们公司3年换了三任CIO,做了三次大试验,却‘一夜回到解放前’了?”随后,他不住地摇头想:“企业为了实施信息化,不惜重金请来各路神明,他们却各怀心思,做出业绩时企业是他的跳板,遇到困难时则逃之夭夭。这样怎么可能与企业同甘共苦,他们的‘名利试验’又怎么可能成功!”
刘兵长叹一声,说:“我受够了,还是回来跟你干吧。”
老胡坚定地说:“我觉得你现在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去找你的老板,自荐担任CIO。你痛苦磨炼了3年,你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