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警惕专业权威型傲慢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04:47
警惕专业权威型傲慢症
南方周末    2004-10-09 10:04:41
□陈仓
1974年10月10日,在诺贝尔奖盛大的颁奖晚宴上,当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冯·哈耶克说“如果当初有人来问我是否应当设立诺贝尔经济学奖,我会毅然决然地予以反对”。为什么呢?他担心“这样一个奖项会使更多的人追逐科学的时髦”,他更担心“诺贝尔奖将赋予那些经济学家以不应有的权威”(见《哈耶克传》)。
哈耶克认为,经济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一个物理学家,即使获得了物理学奖,也只能影响本专业的物理学家们,而经济学家主要会影响行外:政治家、记者、公务员和一般公众。由于经济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关联性太多,人们的一切活动似乎都可以与经济学沾上边,那么,大家都愿意听听一个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对于经济、经营、管理、生存、发展等诸多问题的见解,甚至相信经济学家能提出很好的治理国家的主意,而获奖者自己也容易自以为是,自以为全知全能。哈耶克认为,现实世界中的很多不适当的政策,其实都是经济学家狂妄自负的产物。因此,哈耶克提出一个十分严肃的、中肯的建议: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都应当发誓,永远不在自己专业能力之外发表公共意见。
哈耶克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在经济建设成为中心和重心的形势下,经济学自然成为当代显学,“经济显学”自然而然地滋长了某些经济学家的超专业傲慢。某些经济学家由于到处乱发表专业之外的意见,乱开改革改制“药方”,乱表态,且不接受批评,听不进去一点不同意见,甚至容不得来自经济学界内部的“商榷”和“质疑”,因此,其名声比股票跌得快。某些经济学新锐从“名声大振”狂跌至“声名狼藉”。个别经济学新秀被某些利益集团高薪雇佣,说了许多违背经济科学原理,背离事实,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有损社会、国家和公众利益的“误导”言论,被网友指斥为“经纪学家”。
在与媒体的亲密接触中,许多经济学家成为“公众人物”、“名人”,其角色颇似演艺明星。有些“学院派经济学家”到处作“特邀嘉宾”,谈国计民生内政外交,谈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谈城市建设和建筑艺术,甚至谈历史文化艺术人生。有些“书斋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当作狗皮膏药,到处乱卖,到处乱贴。“地图经济学”、“腐败经济学”、“灰色经济学”、“地下经济学”、“经济厚黑学”、“经营厚黑学”等歪门邪道和非法出版物的出笼,把经济学庸俗化、世俗化。“短期行为”型经济政策的流弊,市场秩序失范,股市过度投机,商家失信,商人失德等现象严重伤害了社会公众利益,也伤害了公众对经济学、经济学家、经济界人士的崇拜、仰慕、信任、期望之情。因此,过度活跃的经济学家理所当然地要受到公众怀疑、指责、质疑。那些急功近利的经济学家们不自量力,引火烧身,只好咎由自取。
专业权威型傲慢症几乎成了许多专家、学者、名人、明星、成功人士的通病。有些专家学者非常自大自满自恋,经常以通才全才自居,跨专业“指点迷津,激扬唾沫”。这些专业人士应当牢记哈耶克的忠告,千万不要太“潇洒”!
南方周末:警惕专业权威型傲慢症 史迪威“傲慢” 蒋介石“翻脸”(南方周末 2007-11-29) 最新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排行(建设部权威) 企业文化网--中国权威企业文化专业网站 企业文化网--中国权威企业文化专业网站 南方周末 - 国企分红:警惕公众被“忽悠” 南方周末 - 警惕中国模式的“慢性病” 南方周末 - 胡舒立和新闻专业主义 理盲滥情与专业傲慢对照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之十大怪现状 理盲滥情与专业傲慢对照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之十大怪现状 警惕“中国经济责任论”(权威访谈)--经济频道--人民网 《淄博市电动车管理暂行办法》出台---专业权威的电动汽车行... 警惕城市开发中的黑社会潜流(南方周末 2007-4-12) 《南方周末》对话:发展文化产业也要警惕国进民退 《南方周末》对话:发展文化产业也要警惕国进民退 《南方周末》对话:发展文化产业也要警惕国进民退 《南方周末》对话:发展文化产业也要警惕国进民退 警惕后抗生素时代提前到来(南方周末 2002-7-25) 南方周末 - 以市场的名义去市场化值得警惕 葛峰:公正、专业,然后有效率(南方周末 2009-9-17) 警惕!教育部公布中国10个红灯专业 多名权威专家回应上海东方医院事件(南方周末 2007-2-8) 赵蕾:“两高”:在个案监督与司法权威之间(南方周末 2010-3-18) 那些看上去很美的专业 警惕!8大专业就业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