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大学高负债背后是体制危机(南方都市报 2007-8-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17:18
张鸣:大学高负债背后是体制危机
2007-08-16 10:15:14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中国观察之张鸣专栏
大学盲目贷款的问题,前一段媒体上嚷过一阵,因为中国大学巨无霸之一的吉林大学,跳出来说自己还不上贷款了。然而媒体嚷归嚷,在教育部支吾了一通之后,也就悄无声息了。然而,这次国家发改委又出来说,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高校贷款余额达2001亿元。也就是说,作为理论上没有创造产值和还贷能力的大学,目前欠债2001亿元。
显然,发改委的表态表明问题很严重,因为另据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05年底,央属的76所高校贷款总额已高达336亿元,校均贷款额4.4亿元,平均年度增幅达到76%,而这76所高校的总收入是656.66亿元,校均收入8.64亿元,也就是说现有的贷款规模已经相当于这部分高校收入的51.1%。同时,全国政协也在7月初发布报告称,全国高校负债总额达2500亿元,且有扩大趋势。
我们知道,尽管架子拉得很大,楼盖得很豪华,但其实目前高校的经费都很紧张,能做到收支平衡已经很不错了,如果收入的半数需要用于还贷,无论如何是无法应付的,连日常开支都不能保证。换言之,我们的大学有相当一部分已经陷入债务危机,而且达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此前,银行热衷于向大学放贷,其实是看中了大学两大“优点”,一是扩招的学生和高额的学费,二是大学毕竟是政府的,政府不可能看着它还不起钱不管,也就是说,对大学放贷,有很大保险系数。而大学对贷款欣然笑纳,其实也是基于这两点。不过,银行看重的是前一点,而大学更多的是倚仗后一点,即指望最后政府为它们买单。
教育部曾经为大学贷款辩护,说是那是因为大学需要扩张,而政府又没有提供扩张的足额经费,因此不得已而为之。但问题是,大学凭什么这样大规模扩张?我们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凭什么向美国看齐,在几年之内,让大学从精英教育变成平民教育,几乎像气球一样,就拥有了世界上最多的在校学生?就算贷来的经费可以解决学校扩张的硬件问题,但是学校的软件能因为经费的增加而骤然改善吗?
鲁迅先生说过,他那时代的教育当局,其实不是在办教育,而是在办当局。毕竟时代变了,我们现在的教育当局,不仅在办当局,而且利用当局在办产业。可惜的是,它们办的产业,不是市场化的产业,而是官帽子产业。一方面资源垄断,非官帽子别想进来,就是硬挤进来,也让你长不大。一方面官僚化操作,大学体制一点不动,而且官僚化程度还有所加强,连学术和教学都渗入了官僚化衙门化的因素,官大学问大,官大教书好,不仅官本位盛行,而且一切行政化操作。
虽然教育部和所有的大学对教育产业化一口否定,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在把学校当产业来经营,一个时期内学费疯长,拼命扩招,动辄扩大规模数倍乃至十倍,为的就是多收点银子。只是这种产业化是畸形的,是戴着旧式乌纱帽的官办产业,它们比国有垄断企业还要过分,因为即使是国有垄断企业,也多少要考虑一点市场的问题,而我们的教育产业却根本不管市场,一门心思就想怎么把学生弄进来,多多益善,学生就业困难,就玩猫腻,用毕业证逼学生制造假接收单位,伪造就业率骗上面。当然,大学的上面也比较好骗。
大学的债务危机,背后是大学的危机,大学体制的危机,目前的大学体制是优是劣,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708160388.asp
部属76高校欠债336亿
2007-08-15 11:31:25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贷款比例占高校收入一半多
高校财务危机问题,现在有了一份权威的解答。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所刚刚完成了一份《高校负债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历时一年时间完成。北大课题组走访西部和东部两省的14家高校,包括了央属(即教育部直属)、省属、市属、高职、民办和独立学院等高校的所有类型。并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央属的76所高校的财务状况作系统分析。
北大课题组的这份报告显示,到2002年底央属的76所高校贷款总额达到88亿,截至2005年底贷款总额已高达336亿元,校均贷款额4.4亿元,平均年度增幅达到76%。
同样在2005年,76所高校的总收入是656.66亿,校均收入达到8.64亿元。“现有的贷款规模已经相当于高校收入的51.1%。”报告执笔人北大教育经济研究所博士后鲍威说。
而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与预测》一书中称,2005年我国公办高校的银行贷款总额已达1500亿—2000亿元。
报告还对央属76所高校财务健全状况作出了综合排名。其中,上海交大、北大、复旦、清华、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财务状况相对良好。
在这份央属院校财务状况的榜单中,究竟哪些院校排在了后十位,课题组并不愿意公开。
但是,与2005年校均贷款额4.4亿元相比,吉林大学日前被曝光的30亿债务规模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话题。
课题组先是测算了不同学科类型院校对公共财政的依赖性。发现央属院校的平均依赖率为48%,其中外语院校的财政依赖性最低,基本分布在23%—36%的区间,说明外语类院校在开展培训服务等融资领域扩展多元化融资渠道。与其对应的是,农林院校的财政依赖性最高的甚至达到了81%。
但吉大这种综合大学的公共财政依赖性也处于45%—59%的平均水平。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djjz/200708150557.asp
社论:高校负债是体制的病灶而非大学的问题
2007-08-16 10:21:43  来源:    作者:
近日,有两份高校负债问题的研究报告发布。一是国家发改委在《上半年社会事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政策建议》中透露,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05年底,高校贷款余额达2001亿元,个别高校由于债务问题已影响到学校正常运行。二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所完成的《高校负债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底,央属的76所高校贷款总额已高达336亿元,校均贷款4.4亿元,自2002年起年均增幅达到76%,而现有贷款规模已经相当于这些高校收入的51.1%。
国家发改委此次公布的信息,是官方首次公布全国高校负债规模的整体数据。而研究机构的专题报告,则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央属76所高校的财务状况作了系统分析,勾勒出当前高校负债问题的前因后果。今年初,吉林大学欠下巨额贷款入不敷出的新闻面世,将严峻的高校负债问题推至台前,自此高校负债始成各方关注的公共话题。然而,高校负债究竟如何发展,此次国家发改委公开数据,又会有何下文,形势颇不真切。
细究起来,中国高校负债的问题化过程,似真又幻。公办高校属于政府主办的公共事业,所需资费大部分来自财政支持。高校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听命于行政当局,而高校借贷又无不来自隶属政府的国有银行。政府一方面是高校财政投入的责任主体,另一方面又是高校借贷与银行放贷之间的中间人。高校的巨额负债,一方面表明政府财政投入的长期不足,另一方面也表明政府实际上是默许、支持甚至强迫高校贷款的知情人。如此一来,如果说高校负债产生财务危机,但因为政府的托底,这种危机并不会导向高校的必然破产。
因而,高校负债的舆论反应,更多的是民众对当下教育政策与高校体制的情绪反应,而非在意这场虚拟的破产危机。此次与国家发改委的官方认定一道,还有一组数据令人关注。即今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495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已超过今年新增就业岗位的50%以上,预计今年不能就业的大学生将超过100万人。
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令普通家庭对高昂学费下的多年教育投资回报倍感失落,对大学教育怨声载道自不待言。其中原因,既有高校恶性扩张带来的教育质量持续下降,也有中国经济资源错配所引发的结构失衡,导致适合大学生就业的相关产业压抑萎缩。这些都有学者论及,苦于改善却非一日之功。
因此,在对高等教育的密集抱怨声中,高校扩招、高校负债实际上是先后中招,成为了社会情绪不满的所指。事实上,单纯的高校扩招与高校负债政策,无不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功不可没,只可惜其中的适度原则始终未能逃出体制的病灶,终致大学扩招演变为恶性的产业利益扩张,负债发展成为了不负责任的好大喜功。就此而论,扩招代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借贷代表的高校发展市场化并不是舆论批驳的本意。所谓责难和担忧,并不只是指向大学本身,而几乎是对各种体制痼疾的总发作。
客观而论,政府力量从两方面挟持了高校独自主体的责任能力。一方面,教育行政机构对大学的管制几乎到了令人窒息的程度。不仅在大学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上握有垄断的权力,在管理上也造成行政权力一支独大的现实。所谓学术自由和自治空间,已经相当逼仄紧张,这进一步导致了大学中人实际上并不能主导大学发展的命运。
另一方面,政府的财政支持长期滞后,对大学的社会融资机制又缺乏制度支持,使得大学自身的造血功能一直低下。而地方政府出于利益驱动,积极投资开发高教园区等项目,借此拉动城市发展、增加政府收入。还出台了各种措施,鼓励高校贷款,配合地方非理性发展。此次北大的研究结果认为,高校负债的原因正是在政府财政支持力度减弱,行政主导的扩招导致学生数量急增的双重压力之下,经由政府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和高校多方利益契合的体现。
因此,高校负债问题的出现,不能不关注其独特的体制背景。这其中,大学既不是独立自主的决策者,政府也不是有限干预的责任政府,银行也不是完全独立的市场企业。这就使得大学的问题同时也是政府的问题,政府的问题同时还是大学的问题。高校负债问题的解析之道,就在于它既不是一个财务问题,也不是一个金融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缠绕的体制问题。在短时期内,这个问题可能趋缓,却恐难有显著良性的改观。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708160494.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