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俗语里的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20:16
 

说你七成  你还半吊

 ——晋城俗语里的智慧(一)

   晋城有俗语:“说你七成,你还半吊”。是说人生在世,非圣人亦非完人,难免做出一些傻事,蠢事和不如意的事。如果做了这样的事,旁人就戏称它为“说你七成”。

   七成并不可怕,因为尺有所短。讨厌的是榆木疙瘩不开窍,做了错事后没有察觉,甚至沾沾自喜,我行我素,从而错上加错。这就是 “你还半吊”。

   “说你七成,你还半吊”,有如普通话里的“说你胖你还喘呢”的意思差不多,只不过这是晋城的乡音,说起来既嗔又亲罢了。它说的知错不改而变本加厉现象是人的一种劣性,其存在值得深思,其教训也是深刻的。

   想当初,项羽乃楚国上将项燕至亲,力拔山兮气盖世,雄踞中原,人称霸王。而刘邦初为沛县一亭长,相当于今天的一个村委主任,后偏居一隅为汉中王。时项灭刘如汤浇蚁穴,火燎蜂房,谋士范增力劝项摆鸿门宴诛杀野心勃勃的刘邦。而刘赴宴时立马献上美玉双璧及宫女若干,项羽便昏昏然忘乎所以,致使刘邦星夜遁去。项羽开始七成,随后亦不断半吊。

   当两军对峙于鸿沟,范增又献计叫项羽杀了随军作人质的刘邦的父亲及妻子,以撼军心,项竟以兄弟之说回绝,致其智囊挥袖而去。至垓下决战,已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项羽却与美人虞姬饮酒舞剑,悲歌缠绵,还是人家小女子知趣自刎,促成项之突围。突至乌江边,已有亭长备船接应,此时项羽身边有骁将26骑,江东又是项之故乡,地广民众,完全可以东山再起。而项羽把面子看得比江山还大,竟自刎乌江,最后半吊了一次。项羽就是“说你七成,你还半吊”的千古莽夫和屡错之人,以致于毛主席也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真所谓七成,半吊,不够窍。

   七成在前,令人遗憾,无可厚非;半吊继之,为害甚烈,不可原谅。因为人是有思维头脑的,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不能一棵树上吊死,切不可偶尔七成,反复半吊,于懵懵懂懂之中一错再错,贻笑四方。

    在人类的实践中,从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学习探索中进步,我们曾经七成,但为了我们不再半吊,就得有自知之明,总结经验,革故鼎新,不断地有所思考,有所发现,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做一个有心的人,聪明的人。

   生活是我们最好的学校,挫折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吃堑长智,从善如流,我们一定能远离七成,告别半吊,从而听不到别人说我们“说你七成,你还半吊”。到那时候,满耳的音声恐怕只会是晋城那漂亮姑娘对我们说的:“你真真七。”

宁吃圪榄  不吃闷饭

——晋城俗语里的智慧(二)

   我们晋城人常走石路,久沐山风,性格豪爽耿直,民风淳朴实在。这和山下的草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所以我们为人处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俗语就是“宁吃圪榄,不吃闷饭”。

   圪榄就是棍子,它摆在明处直来直去,就是挨一棍子也打在明处;闷饭悟的严严实实,寻常看不见,有如在闷饭,不能跑了气。“宁吃圪榄,不吃闷饭”就是说有话讲在当面,哪怕打擂比拼,也不要当面嘻嘻哈哈,暗地里冷箭伤人。哪怕咱们辩个面红耳赤,输个干干净净,那也是愿赌服输,图的就是酒烈烟劲,心里痛快;反之小肚鸡肠,当面踢不出个响屁,背后日鬼掏机人,那可是要坏了名声,不齿于乡里乡亲的。

   林彪,南昌起义后以见习排长的身份历经艰险到达井冈山。其时少年倔强,敢打敢拼,被一代伟人毛泽东看中,24岁即被擢拔为军团长,从此成为其麾下的一员爱将。当他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时,毛主席撰文为其释疑;当他跟着左倾军事路线瞎嚷嚷时,毛主席呵护地说:“你还是个娃娃。”在辽沈战役前夕,他恋战长春,迟迟不挥兵南下锦州关门打狗,毛主席又是数十封电报谆谆教导。毛主席“宁吃圪榄”,终成就林彪为熠熠将星。四野亦成为雄师劲旅,在各野战军中兵马最多,装备最强,从白山黑水直踏南海怒涛。林彪也以辉煌战功在48岁被授予元帅军衔,主持军委工作,成为中央认可的我国33位无产阶级军事家之一。

   然而毛主席“不吃闷饭”。林彪晚年野心膨胀,“语录不离手,万岁不离口,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毛主席及时告诫全党“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打翻了林的闷饭。林吓得外逃,结果坠机身亡,一代将星陨落于温都尔汗之大漠荒原。

   可见,我们做人要正直有骨气,当面鼓,对面锣,诚信为本,有啥说啥,“宁吃圪榄,不吃闷饭”,不要黑圪拉做暗事,来阴谋打旦的那一套,去掏机算计人,和一个妇女一样。

  “宁吃圪榄  不吃闷饭”,我们才能吃的心宽体壮,吃成一个够意思,吃成一个红脸汉,吃成一个不吃加斯的人。

 

和个妇女一样

——晋城俗语里的智慧(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晋城乡民在自己生息的时空中产生了自己的土语,凝炼出自己的俗语,它们有如普通话里的成语一样,表达着自己特定的含义。有些俗语甚至远离了语言的本意而突出了事物的另一方面。有些话流传下来是精华,有些话在今天则是糟粕。但它们有的仍有生命力,因为一句话草灰可能听不懂,但我们晋城人则心领神会,心知肚明。比如说:“和妇女一样。”

    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即使现在封建残余也比比皆是。漫长的封建社会夫权至上,女子为男子的附属物兼尤物玩物。战争的起源,往往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女俘。三从四德是女子修身的美德,烈女命妇是男子对她们的褒奖。

    即使这样男子还不甚满意,还端脏水往她们身上泼,拿屎盆往她们头上扣。就连圣人孔子亦曰:“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把牝鸡司晨看成灾难,将河东狮吼当做晦事。同时把一些男女共有的弱点惰性统统划归女子,什么小肚鸡肠记过节,挑三和四瞎圪喳,指桑骂槐多生事,暴跳如雷能呜叫,反正圪喳马虎的东西都记在了女人的帐上。就连贪官犯事也说百分之80是经过女人的手。所以,久而久之我们就有了这样的俗语:你和妇女一样。当然是带着偏见与污蔑,承传下来的俗语里的糟粕。

    这是因为,在共产党领导的新社会,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毛主席不无自豪地说: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女人也以自己是巾帼而扬眉吐气。改革开放后,广告画上时时见其花容月貌,不夜城中处处见其婀娜舞姿与悠扬歌声。

    但不幸的是,“和妇女一样”这句俗,仍流传于现今晋城乡民的口中。只要是看你不顺眼,就不无讥讽地说你和妇女一样,以至于在文章中也不小心把它当普通话里的成语用了。

    因为这句俗语是语言里的糟粕,所以会引来读者特别是女读者的反感也就不奇怪了。但俗语有它特定的表现范围,不能完全从字面上理解,它是对其中某种成分的约定俗成的表达。比如,咱们晋城还有一句俗语是“和个嘴汉一样”,你就不能说是汉们男人就是贼。它泛指偷东西的人,也可能是男人,也可能是女人,并不是说偷东西的人和男人一样或者就是男人。用同样的思路来理解“和女人一样”,就是说,他的缺点就和其他女人身上或男人身上的缺点一样。

    语言是丰富的,智慧是深邃的。但是是土话俗语中多有低俗戏谑在其中,很多应属淘汰之列。我在写《晋城俗语里的智慧》系列小文时就常常遇到这种情况。但是网络文章怎样写,写领袖语录吧,写政治论文吧,写字典标语吧,你们喜欢看吗?你们觉得有意思吗?所以只有写些带有趣味幽默的,是自己的身边的小事小笑话才对得起网友的点击吧。如果不能容忍这样的调侃,怕《晋城俗语里的智慧》就不好写了。

    总之,俗语“和妇女一样”与“和嘴汉一样”,即不是刻意说女人也不是刻意说男人,只是晋城乡民在借用这样的语言表达其中些点的含意说事,而非泛指女人和男人。

    其实,说老实话,做为男人,我更喜欢女人,在我的文字中最美好的语言往往是献给她们的。

 

这个婆口守屋儿

 ——晋城俗语里的智慧(四)

    晋城的女人令男人疼爱。当几个汉们在冬天的阳光下懒懒地晒着太阳,总会听到有人在夸女人中的一个:“这个婆口守屋儿”。也就是说,这个媳妇从不风骚卖俏,而是守家在地,踏踏实实过日子,是个好人。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的发端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妇女的地位远远高于男子。就是现在,家庭仍为社会的细胞,男人在外征服世界,女人就在家征服男人,使社会得以不断地发展进步。人不能没有家,家是永久的港湾,长远的安乐窝,有个守屋儿的婆口,是战士尽可驻守边塞,是民工尽可在外挣钱。好的婆口她嫁的不仅仅是一个男人,而是嫁给了一个家,包括家的环境,家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屋檐下有贤惠的妻子乃男人一生的幸福。“这个婆口守屋儿”,是我们男子对她们持家操劳的由衷赞扬。

    反之,一个女人疯疯癫癫,不是倚门卖笑,就是结伴私奔,这家还叫家吗?据说全国小姐有500万,走南创北四海为家,红颜祸水危害九州。那年中央决定扫黄加大打击力度,有人预测GBP因此要下降一个百分点。年终盘点打击成果不小,小姐纷纷匿迹,但当年GBP果然下降百分之一,损失也很大。后来实行百分之百安全套,小姐才渐渐恢复元气。这些女人是没有家的概念的,我们走进所谓的娱乐场所就仿佛走进了方言的竞赛场,虽说听也不懂,但叫你倾家荡产那是没商量的。就是说,她们自己不要家,也不让别人好好地有个家。

    因此,当我们看到像潮水一样涌入我们泽洲盆地的八方小姐,看到她们浓装艳抹奇装异服下的猫步水蛇腰,大把大把地花着煤老板和那些贪官污吏的钞票时,我们就会对我们自己的守屋儿的婆口肃然起敬。是她们为我们压合勒,熬米气,为我们养小拾,育闺女,陪我们喷洋话,去圪遛,走在一个个平静的春夏,度过一个个安稳的秋冬。

    的确,有了守屋儿的婆口,就有了一个家,也就会有一个完美的人生。所以,当我们回想往事,歌颂生活时,千万不要忘了说晋城的这句俗语:“这个婆口守屋儿”。

好汉不打圪追虎

——晋城俗语里的智慧(五)

    晋城人真是好人,说话办事既有气势又有品位。一句俗语“好汉不打圪追虎”,便展示了晋城乡民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人之初,性本善。君子对示弱者,该放手时就放手,实行“给出路”的政策,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一面。而“好汉不打圪追虎”,就说出道尽了这为人处世之真谛,给我们泽州后人留下山风般的吹拂与洗礼和野花般的灵秀与美感。

    做到好汉不打圪追虎,有两个要件。首先这打虎之人须是好汉,有如武松。武松者大汉也,身魁梧貌堂然,且艺高强怀绝技,为人豪爽豁达,做事倾心尽力,敬兄长,远女色,醉打蒋门神,怒弑潘金莲,真乃一条好汉。这样的好汉于景阳岗遇吃人害命之白额吊睛大虫,不惧其扑剪,挥哨棍而迎击,棍断乃跃身夹骑扼颈,铁拳数十而毙其命。我们做人,就是要做这样妒恶如仇,顶天立地之人,为行端走正,心胸坦荡之汉。

    再就是这虎乃圪追虎,即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人,而非继续垂死挣扎之困兽。忆人民军队创立之初,便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唱曰: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哪怕是对面厮杀过的敌人,只要其良心发现,放下武器,举手投降,我军都予以宽大优待,想回家的还发给路费。解放战争中,正是这正义的威力,人性的力量,或威慑或感悟了国民党多少曾经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封疆大吏,兵团司令收敛了牙齿,站到了人民的一边。陶峙岳被授衔为解放军上将,傅作义被任命为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部长。

    好汉不打圪追虎,体现了人的威严,又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保存了实力,保护了野生动物,驯化了其野性为人所用,可谓一举多得。

    所以,对好汉来说,切不可当莽汉愚汉,只知穷追猛打,斩尽杀绝,在得胜时只图一时的痛快而嗜血成性。而应仁者爱人,懂得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遇事处世要刚柔并济,体力和智力相佐,该出手时就出手,该收敛时便收敛。避免时时凶相毕露,处处得人不让。只有这样,好汉们才能英明一世,广交天下友,喜迎四方客,创建和谐的社会,置身喜庆的氛围。

    当然,对那些理屈词穷,死到临头,仍然虎视眈眈不圪追,反而张牙舞爪,恃机吃人嗜血的兽类,我们则尽管彰显好汉痛打落水狗的余威,直叫它们七窍生烟,永世不得翻身。用我们晋城话说,就是把它嘎啥了。

单沟带哨道  刮风戴草帽

——晋城俗语里的智慧(六)

   如果你办事离奇出格,不着边际,就是“单沟”;如果你说话来回反复,喋喋不休,就是“哨道”,它们像刮大风时偏要戴上宽边阔檐的草帽,既多余又烦人。这也是咱们晋城的一句俗语:单沟带哨道,刮风戴草帽。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举手投足应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切忌花拳绣腿,添油加醋而弄巧成拙。古时候几人围一小壶酒,议定谁先画完一条蛇,这酒便归谁。有善画者一蹴而就,端起壶然左右环顾,见他人距画完相差甚远,竟又在其所画蛇上添绘足爪。此时有人完蛇,夺其壶曰:蛇本无足,君画之,是非蛇也。吾乃毕蛇之第一人。言罢将酒一饮而尽。画蛇添足者深受单沟之害。

   同样的言谈说话,虽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之说,但更应以言简意赅,废话少说为上。有的领导没有演讲的水平,却有开会的权利。处处找主题,时时召集人,大堂内廖无几人,主席台满满当当。这个说完那个讲,最小的官也要讲三点,可这大一二三里面套着小123,小123里还有甲乙丙,甲乙丙里又有ABC,只讲的上面云天雾罩,下面昏昏欲睡,让百姓恨恨地说,大贪污犯作报告,小贪污犯拍手叫,鸡毛蒜皮戴手铐。真是党中央一句话,土老板万言书,哨道的不行。

   但是在小农经济时代,有农忙也有农闲,闲时人们挤在南墙根边晒太阳边喷淡话,因封闭无墨,少见多怪,只好单沟单沟哨道哨道,这到也不失一中交流和打法时间的形式。

   如今进入了小康社会,媒体发达,知识普及,人的情趣爱好增多,生活节奏加快,每个人的时间很是宝贵。所以说话办事最提倡干脆利落,风风火火,抓住要点直来直去,一手交钱一手提货,或是你出钱我办事,单线联系废话少说。上档次的人最烦单沟哨道,刮风戴草帽,反对哪些劳而无功,事倍功半的言行。

   当然,在家遇见婆婆嘴,那单沟哨道则另当别论了。因为女人在外须循规蹈矩,包装的与淑女碧玉一般,决不能走光现眼,乱说乱动。回到家脱下外套,换上拖鞋,难免要透透气发泄一下,故意找找碴,时时发发威,单沟单沟哨道哨道,以满足自己女主人的虚荣。

   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的身份,捏拿好男子汉的风度,为了长远的利益而静观其单沟,善待其哨道,甚至戴上比她更大的草帽,幽默她一把。以让这古老的俗语讲出它的新意。

(来源:凤城论坛   作者:冷剑寒锋    时间:07/07/13)

水缸按擀杖  越按越卜涨

——晋城俗语里的智慧(七)

    晋城俗语“水缸按擀杖,越按越卜涨”,是说事态纷争,用失当的方式方法不仅难以摆平,而且适得其反。但为什么用擀杖做为说事讲理的载体呢?这就不能不说擀杖与我们晋城人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杖,泛指棍棒,有拐杖,藜杖,鸠杖,禅杖,犁杖,廷杖,刑杖和杖节,杖策等等之说。所说有的我们不知所云,但我们耳详能熟的是家家都有的擀面杖。晋城人好吃面食,什么黑圪条,米气和麻糖,都离不开它。每家好几根,大小粗细两头尖,因为还有“好活不如倒着,好吃不如扁拾”呢。

    擀面杖硬木为佳,枣木为上,它一身枣红,愈使愈光亮,又顺手又吉祥。过去南大街有一景就是小贩身背各式擀杖或徜徉,或摆摊,不喊不叫,但很是吸引风韵少妇的眼球。当然那擀杖的枣红色多是漂染成,很少枣木真货。那时如果家里有个在工厂开车床的亲朋,那就要麻烦他给车一根擀杖,如同现今托人往学校说个学生一样。

    擀杖是乡民的爱物,身边的影子,也就顺嘴拿它说事。讥讽人笨就说他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而操起擀杖,又是一副耀武扬威的形象。那年农村分田到户,大家就说:实行责任制,老破队长当,老匠不圪瓤,给你一擀杖。

    推而广之,当人们面对纷繁的人事,不易平息,而又有愈演愈烈之势,也就说你是水缸按擀杖,越按越卜涨。擀杖只是跟木头,硬要往水底按,那不是有如按弹簧吗?不说自己方法不对,反而说人不听指挥,这部是强人所难吗?在这种情况下,做为水底的擀杖只能“卜涨”,快速漂浮起来。

    比如当官的不理民事,弄的百姓有冤无处伸,只好越级上告。北京广安门中央信访局外是怨声载道,人满为患。只好传地方官去领。怕丢乌纱帽的人带上纳税人的大把钞票去付了告状人车费,饭费,和旅店费,回来交给下一级的地方官。他们还要自己忙贪污受贿,也就不去化解民冤,而是采取水缸按擀杖的办法,层层开会,处处设卡,时时严防狠打。这真是自欺欺人,你有公权力,你又不给百姓解决问题,别人能屈死在屋儿吗?只能华山一条路:继续进京告状。

    杰出的古人比昏庸的今人更聪明。想当初鲧受命治水,他采用水缸按擀杖的封堵之术,水来土掩,终水患愈烈。舜只好委任鲧的儿子禹来治水。禹不按擀面杖,而是用疏导的办法,三过家门而不入,劈开龙门,让滚滚黄河水一泻千里,归流东海。

    前两天,我于心情故事板块看到笛杉在她的《倒霉孩子》一文中说他的小弟:“他中考的一塌糊涂,可是他却满不在乎,对于他我们是费尽了心思,可他却毫不领情。他没有目标,却不接受我们给的方向;他正在叛逆期,我一夜未睡,给他寻找出路!今天终于将结果告诉他,他居然不同意,真让人哭笑不得!。。。”云云。我回复说:“严加教育是长者的责任,但因势利导是一种教育的方法。有人爱学习,哪怕成了书呆子,也乐此不彼。有人迷恋其它,或许也会于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而后者是是我们面对的现实。多种方法并用,总有一种适合于他。因为他的年纪还小,可塑性强。他的有所作为,不在今天,就在明天。顺势而为,也许会出现转机,同时也不上火。”我的想法就是,不能水缸按擀杖,越按越卜涨。

    这样看来,擀杖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家家珍爱有佳,可是我们一定不要物非所用,拿它做分外的可笑尴尬之事。我们应让它忠于职守,一心擀面,用它挺美的身躯成就一碗热腾腾的扯面,而我们呢?那就茹茹瓷瓷地瓤吧。

(来源:凤城论坛  作者:冷剑寒峰   时间:07/07/17)

 

家有万贯  不吃油馍蘸蒜

——晋城俗语里的智慧(8)

    中华民族不仅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而且具有节俭敛惜的传统美德。

    古人曰:“俭,德之共也;奢,恶之人也。”“不勤不俭,无以为上人。”我们的先人是凭勤劳致富,又靠节俭持家。他们常常劝诫自己“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居家过日子就得精打细算,因为“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辈穷。”就是富有,则更应思前想后,和《红楼梦》里大户人家一样:“卖油的娘子水梳头。”这也是我们晋城俗语说的——“家有万贯,不吃油馍蘸蒜。”

    为什么说有万贯家产,还少吃那香喷喷的油馍蘸蒜呢?这和咱们晋城的乡情有关。古泽州煤铁当家,铸铁久为皇家贡品,钢针犁铧琉璃瓦行销九州,白煤兰花炭甚至漂洋过海,成为英室宠物,可想腰缠万贯的土财主不在少数。但是民以食为天,油馍好吃,泽州缺的偏偏就是白面。古来上下河南无大道,太行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只能靠天吃饭。而小麦生长期长,且耐旱不如谷子粟米,高产难比高粱玉米,当然还有油料作物。加之农业学大寨,粮食产量要过黄河达长江,再次限制了低产麦田的发展,造成麦如油,油胜金,所以它们都成了人们大缸碗里的珍品了。难怪人说:“家有万贯,不吃油馍蘸蒜”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趁着“大干快上”的旋风,晋城县革命委员会咬牙上马郭壁提灌站。为修郭壁干渠,县革委史无前例地将机关搬到工地,边打石头边办公,三天两头叫大企业去铺头公社慰问,送米送锤送钻尖。那时青年俊才,革委贾副主任在长畛窪大队用煽动性的语言对广大干部说,解放30年了,全县677个大队还有百分之80每人分麦子不到10斤。自家人只有过大年才能吃上一顿纯白面,还不敢放开肚子吃。我们晋城县要在政治经济各方面走在地区的前列,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就必须修通郭壁干渠,极大地扩大保浇麦地,让晋城人民都能吃上油馍蘸蒜。一时掌声雷动,似油馍从天而降。

    什么是传说中的油馍蘸蒜?我曾在富裕程度仅次于城关公社的西上庄公社工作过,那时干部都在各大队社员家吃派饭,谁要回机关吃饭碰上书记,就能看到他的脸拉的比驴马的脸都长,吓得你好几天睡不着觉。这派饭是挨天在家境较好的人家轮流着吃,热情好客是中华美德,各家也尽量“亮家当”,把家收拾的里外三光,饮食亦是尽力而为,辅之茶水及嘘寒问暖以示主人盛情。即使这样,这饭早上饭一码的户饭,即很稠的小米粥,条件差的掺些玉米圪糁,煮盐豆佐餐;中午是擀面,好的扯面,差的三合面;晚上是米气。不管吃什么,每天付五毛钱斤二两粮票(公社另有补贴)。我在那工作多年,吃遍了公社29个大队36个自然村的无数家庭,但没有吃过油馍蘸蒜。这话当然绝对了,其实偶尔吃过一两次。

    一次临时去东掩大队办事,很熟的小青年都围过来。我那时青春年少,还没成家,和他们处的很亲近。一女青年说中午去我家吃饭吧,她在村里很活跃,也能做了家中的主。我说好,又问我吃什么,我回她随便,干稀都成,她说天热就给你喝绿豆米汤吧,我一笑应之。吃饭时我吃的就是晋城待客的上品饮食——油馍蘸蒜和绿豆米汤。这油馍就是普通话说的烙油饼或葱花饼,不过比外乡做的更油大,仿佛和油炸出来一般,也就更软更疏更可口了。其成本用心之大也就不比寻常。我美美吃了一顿,她还不收粮票,我撂下就跑。虽事后她远嫁它乡,这饭却让我留香至今。

    不是派饭,在那我也吃过一次油馍蘸蒜。一天,信用社小陈叫我陪他去张岭黄老师家。这会儿她是城区某名牌小学校长,那时她还是个异常漂亮的小姑娘,在大队任民办教员。见面没寒暄几句她便去外间做饭,做的就是油馍蘸蒜。我笑着指着小陈说,你又有艳福,还有口福。

    说起油馍蘸蒜,咱们晋城还有个小笑话。说有个闺女找了个外乡女婿,来家见老丈母,午饭就是油馍蘸蒜。女婿拘谨腼腆,丈母娘热情有加,见女婿只是低头夹吃油馍,未曾沾蒜,便说:“你蘸着吃。”女婿以为这规矩是站着吃饭,就听话站起来吃。站着吃饭当然不雅,丈母娘又说:“你坐下吃。”女婿就坐下吃,但仍未蘸蒜。丈母复曰:“你蘸着吃。”女婿重站起来吃。。。反反复复,不一而足。听来忍俊不止,戛然失笑。

    以上可见油馍沾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金贵程度和特殊作用。

    当然,这都是历史。然而历史在进步,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财富奔涌而出,人们收入也增加了,也应该与时俱进,享受一下因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成果。上面不是也有诸如“有水快流”,“刺激消费”的说法吗?于此背景下,有人开始吃金吃银,还趁着水灾吃老鼠。而油馍费时费力,烟熏火燎,油大单调,何况蒜也留有口臭,已然不是家庭餐桌上的珍品罕物了。如果再遇到黄老师,她也必定是拿着手机到处联系酒楼定大餐,不吃还由不得你呢。

    但晋城俗语乃听其音,取其意。“家有万贯,不吃油馍蘸蒜”其中深植的“去甚,去奢”(《老子》)的道德思想,以及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乃是薪火相传的文化精髓,是我们居家过日子不可须兒或缺而应绕耳长鸣的金声玉振。


(来源:凤城论坛  作者:冷剑寒锋   时间:07/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