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快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14:26

立体快巴

百科名片

立体快吧立体快巴,这种车辆采取有人看管的自动驾驶方式,有紧急情况时,踩刹车即可,既解决了地铁的造价高,又解决了快速公交占道拥堵的问题,立体快巴上层用来运送人群,共有四节,车厢宽6米,高度在4.5米左右,按照设计其一趟运送人数可达1200人至1400人。

目录[隐藏]

简介
外形特点
运营方式
主要驱动
主要意义
优势


  

[编辑本段]简介

  在北京西郊的门头沟区,不久之后有望见到一种“立体快巴”(straddling bus),它沿轨道行驶,上方可载客1400人,悬空

的下方可让高2米以下的汽车照常通过,令塞车情况减少20%至30%,造价仅是地铁的一成。  在科博会现场,正在展示立体快巴交通系统立体快巴,这种车辆可以按照地铁的运营模式,采取有人看管的自动驾驶方式,有紧急情况时,踩刹车即可,既解决了地铁的造价高,又解决了BRT(快速公交)占道拥堵的问题,立体快巴在北京科博会上全球首亮相。研发设计这种新型交通工具的深圳华世未来泊车设备有限公司表示,门头沟区科委已经在和他们接洽这个项目,“立体快巴”有望在门头沟内使用[1]

[编辑本段]外形特点

  1、立体快巴上层用来运送人群,共有四节,车厢宽6米,高度在4.5米左右。按照设计,其一趟运送人数可达1200人至1400人。按40辆40公里线路往返计算,日可载客约40万人次,规模与地铁相差无几。  立体快巴  2、立体快巴下面是空的,真正所占的空间只是两条车道两边的车道线的宽度。只要高度不超过2米的车辆均可以在其下方行驶,如同穿梭在移动隧道里一样。  3、立体快巴最高时速60到80公里,平均时速40至50公里,而目前包括北京在内的大城市普通公交大巴平均时速约15至20公里左右。“立体快巴”承载的人数是普通大巴的几十倍,而其造价更只有地铁的10%。  4、外形与地铁或城铁列车有些相似,横跨道路两边,上层用来运送乘客,下层则是空的,可以通行2米以下的小汽车。以此避免公交车和小汽车争路的现状

[编辑本段]运营方式

  1、如果这种交通工具能够在北京城区的二三环上使用,将大大缓解北京的交通拥堵,据估算“立体快巴”可以减少20%至30%的路面交通拥堵。  2、立体快巴修建时,只需在现有路面上改造加宽0.6米左右,另行加铺两条轨道,简单易行,每公里的投入综合成本约5000万元左右,40公里线路施工周期只需一年就可以完成。  3、这种车辆可以按照地铁的运营模式,采取有人看管的自动驾驶方式,有紧急情况时,踩刹车即可。  4、按照交通法规,作为路面上行驶的车辆,立体快巴恐怕需要另行开发一种新型驾照

[编辑本段]主要驱动

  “立体快巴”采用太阳能和电力驱动,利用超级电容实现快速充电,彻底实现零排放。另外建设中在站台顶面以及天桥顶盖都设有太阳能光伏板,为车辆及站台提供有效的清洁能源电力补充来减少碳排放及减少空气污染。

[编辑本段]主要意义

  “立体快巴”的发明是全世界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及所有公共交通领域的一次革命, 开创了城市交通道路上空空间再利用的新模式。“立体快巴”的创新点主要是充分利用城市现有交通干道立体的空间,达到减少公共交通道路资源的占用量。  “立体快巴”,采用完全的电力驱动,利用超级电容实现快速充电,彻底实现零排放。另外建设中在站台顶面以及天桥顶盖都设有太阳能光伏板,为车辆及站台提供有效的清洁能源电力补充来减少碳排放及减少空气污染。  低碳经济要低廉投入,节能减排,低碳交通更需要创新,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参与。“立体快巴”的问世充分体现了低碳交通解决方案社会化、实施模式多元化、资金投入市场化、利用空间集节化、实施建设现代化、设施使用人性化 。

[编辑本段]优势

  “路上最多的车是私家车,但最矮的车也是私家车,城市立交桥底的高度大约是4.5至5.5米,‘立体快巴’就是利用了2米以上、4.5米以下的空间。”发明“立体快巴”的深圳华世未来泊车设备有限公司技术研

发部负责人宋有洲说,一般巴士和快速公交系统(BRT)污染大、噪音多,且占用路面资源,而地铁投资成本高、建设时间长,“立体快巴”刚好能避免以上缺点,并能令塞车情?减少20%至30%。 用电力或太阳能为动力 这种巴士以城市公用电力和太阳能为动力,亦可用超能电容充电,“碳排放”为零。四节车厢共宽6米,约相当于2条行车线的宽度,行驶在两边各0.6米宽的轻型轨道上,高度在4.5米左右。宋有洲说,若立交桥底刚好是4.5米,可以掘低路面迁就。巴士最多可载约1400人,如遇紧急情?,可由紧急通道逃生,原理与飞机的逃生气垫类似。 “立体快巴”行驶速度约60至80公里,较一般巴士快。它可与设在路边的“巴士站”对接,无论是直行、停站,都不会影响底下汽车的通过。巴士底部和后方还设有感应警报,提醒超高车辆不要驶入,或提醒“车底”的车不要太贴近两侧,在其转弯之前亦会发出警报,提醒底下司机停车等候。此外,夜间不使用时,“立体快巴”可停泊车站,不需另占停车场,亦不影响下方车辆继续通过。 一年建40公里 较地铁快两倍 “立体快巴”在5月份的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首次亮相,上海世博会亦有介绍。北京门头沟区准备铺设187公里的“立体快巴”轨道,预料今年底动工,每公里造价约5000万人民币,较地铁每公里造价5亿至8亿低得多,一年可建40公里,而建40公里地铁则需3年。宋有洲说,“菲律宾、印度、墨西哥等几个国家,也要跟我们买这一技术。”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道路堵塞严重,北京更被称为“首堵(谐音“首都”)”,当局虽以低票价吸引市民多搭地铁、减少驾车,但塞车情?有增无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