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前斑竹的学佛见闻记录:凤凰岭龙泉寺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3:31:02

我的天涯 |论坛 |来吧 |博客 |游戏 |相册 |问答 |城市 |分类信息 |爱墙
天涯聚焦 |社会 |文学 |财经 |汽车 |女人 |时尚 |生活 |情感 |娱乐 |体育 |旅游 |IT数码 |图片 |视频 |活动 |体验
登录 |注册

天涯社区 >天涯论坛 >天涯杂谈
关注此帖
对不起,您选择关注的帖子数量已到达上限,您可以对以关注的帖子进行取消操作,再进行新的帖子关注操作。
已关注的帖子
待处理的帖子
关注此帖
请选择关注类型
关注帖子回复 关注楼主回复
您当前的功能设置
关注帖子功能设置
请选择接收信息的方式:
短信接收通知信息 站内短消息通知信息
短信接收帖子关注信息每月最多为50条短信(全部免费),超出部分以站内消息形式通知。
请选择接收短信通知信息时间:24小时制
为了避免短信发送对您造成打扰,请设置您方便接收短信的时间,最多可设置三个时间,通知消息将在您指定的时间以短信形式发送给您。
如果您选择通过站内消息关注此帖,为了避免过多的关注信息造成对您的打扰,请设置每天通过站内消息接收此帖关注信息的最大量:
限制数量:
短信接收帖子关注信息每月最多为50条短信(全部免费),超出部分以站内消息形式通知。
只看楼主高亮楼主只看某人回复关注此帖 只看某人回复
汇聚天涯热门小说
手机看帖 wap.tianya.cn
『天涯杂谈』 杂谈前斑竹的学佛见闻记录:凤凰岭龙泉寺的故事

作者:老蛋  发表日期:2009-10-15 16:47:00
第一章 你为什么不快乐
1百合花,小蜡灯
核心提示
供佛的百合花在瓶中很灿烂地开着,难道她不知道几天以后就会一片片地枯萎凋落吗?但她依然笑着,开着……供佛的小蜡灯微弱地亮着,难道它不知道很快就会黯淡下去吗?但它依然欢腾着、闪亮着……它们给了生命圆满的答案。
夜,静悄悄的。细尾般的月亮发出淡淡幽幽的光,就挂在寺院的后山上。
我在院内轻踱着步,想着白天和尚的一小段开示:“我们的心境要很宽阔,要能够包容一切,心态也要乐观。我们乐观才能影响大家都很乐观,如果我们天天都很苦恼,那别人看着我们,弄得别人也很苦恼。我们的情绪对我们个人来讲不重要,但别人看到我们,他心里会有反应,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形象对别人来说也是一个境界,我们的表情、服装、声音等都会对别人产生作用……”
小佛堂内,橘黄色的灯光饱满地亮着,从门缝、窗缝中,射出来几道小光柱。我推开吱吱呀呀的门,轻轻地走进去,跪在拜垫上,仰望着庄严的佛像,似乎想找到某种力量,能把和尚的这个开示深深地刻画在我的心里……
供佛的百合花在瓶中很灿烂地开着,朵朵都跟绽放着的笑脸似的。她难道就忘记了在花圃里被剪下来的锥心痛楚了吗?她难道就不知道三天或者四天以后,花瓣会变黄、变干,然后一片片地枯萎凋落吗?她可以预见,她的归宿是在很快便会腐烂的花堆上……但她依然在笑着、开着,她给了生命一个圆满的答案……
供佛的小蜡灯微弱地亮着,不时地抖动着黄豆般大的小火苗,剩下的蜡已经不多了,它很快就会黯淡下去,之后,就是生命的结束吗?在这四五个小时的生命历程中,难道它就不知道,很可能没有任何人,曾将眼光在它身上稍作停留吗?……但它依然欢腾着、闪亮着,它给了生命一个圆满的答案……
它不但给了生命圆满的答案,也给了我力量,这力量足以将和尚的开示深深地刻画在我的心上,从而改变我的一切!
和尚那天真无邪、高贵淳朴的笑容,那畅意的笑声,在我的思绪中浮现出来。尽管人们普遍说和尚是位了不起的大德,是证悟空性的圣者,喜与悲只是示现而已,但作为弟子的我,宁愿以凡夫的心去体会和尚。顿然觉得,这背后包含着多少艰辛、多少困苦、多少无奈、多少悲伤!二十多年的出家生涯,有过多少窒息的、焦虑的、无语问苍天的经历……但和尚依然在笑着,笑亮了弟子们的心田,也笑亮了美好的明天!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
高山无公害生态铁观音茶园
产地铁观音茶叶特价销售中订购茶农茶送功夫茶具一套
导航团-专业团购导航网站
想要网上购物?团购新鲜网购模式能让你省更多...
国内国际机票3折起送礼包
去香港参加全亚洲最火辣的夏日派对4006208989
芙蓉王杯羽球赛火热进行中
赛事详情请垂询13511311127或者登入谁羽争锋官网
更多推荐>>
',1)">
作者:猫_非_猫  回复日期:2009-10-15 17:17:27
向老蛋问好!
作者:菩提心路  回复日期:2009-10-15 17:36:46
太棒了!我就是喜欢这句“我们的心境要很宽阔,要能够包容一切,心态也要乐观。我们乐观才能影响大家都很乐观,如果我们天天都很苦恼,那别人看着我们,弄得别人也很苦恼。我们的情绪对我们个人来讲不重要,但别人看到我们,他心里会有反应,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形象对别人来说也是一个境界,我们的表情、服装、声音等都会对别人产生作用……”
文章出处:学诚法师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uecheng
龙泉之声传统文化网http://www.longquanzs.org/
我经常去的一个不错的博客,挺好!
作者:菩_提_心  回复日期:2009-10-15 17:38:32
:“我们的心境要很宽阔,要能够包容一切,心态也要乐观。我们乐观才能影响大家都很乐观,如果我们天天都很苦恼,那别人看着我们,弄得别人也很苦恼。我们的情绪对我们个人来讲不重要,但别人看到我们,他心里会有反应,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形象对别人来说也是一个境界,我们的表情、服装、声音等都会对别人产生作用……”
作者:酱里个酱  回复日期:2009-10-15 19:37:14
问好老斑竹。
鞠躬!
作者:不作浮萍生  回复日期:2009-10-15 20:15:39
同来问好
作者:傲世棠  回复日期:2009-10-15 20:27:09
速速围观啊
作者:心月常圆  回复日期:2009-10-15 21:04:42
很想认识学诚法师!他在哪个庙,有机会我一定带我家人一同去拜访。
作者:心月常圆  回复日期:2009-10-15 21:15:32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烦恼,要怎样才能不烦恼呀?
作者:tyckf  回复日期:2009-10-15 22:26:50
图不错
作者:yachao2331  回复日期:2009-10-15 22:47:28
好美的地方
作者:觉海心  回复日期:2009-10-15 23:15:14
心月常圆师兄,跟着师父学法,心中善法一点点增长,烦恼就会一点点去除,心就会越来越有力量,生命的品质就会越来越好啦!佛法难遇,明师难求哦!
作者:老蛋  回复日期:2009-10-16 09:09:35
2简单、俭朴地生活
原题目:《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2006-11-19
【文章导读】
外屋用来接待客人,陈设着一圈木椅、一个茶几和两个装满书的书柜,里间也只有书桌、书柜和一张床;信众供养和尚的钱,和尚转手就交给常住,和尚花钱的地方,就是购书。
【正文】
香港的法务活动告一段落了,上午10∶50,和尚乘坐港龙航空公司KA810航班,飞往南京。经过两个半小时的飞行,到达南京禄口机场。随后,驱车前往安徽境内的池州青阳县。应九华山及有关方面邀请,明天和尚将参加九华山回香阁万佛塔的开光典礼。今晚的住宿安排在青阳县西峰山庄。
车上,和尚说起,他已经有五六年没有来过九华山了。大概是在2000年的时候,和尚曾同仁德法师、传印法师应黑龙江佛教协会会长慈法法师的邀请,前往哈尔滨极乐寺传授三坛大戒。
不过仁德法师和慈法法师现在已经都不在了,分别是在2001年和2006上半年示寂的。
仁德法师离开的时候76岁,一生为佛教事业鞠躬尽瘁,影响和度化了世界各地的有缘人。法师很重视人才的培养,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呕心沥血,筹建了九华山佛学院。他常说:“弘法是家务,利生是事业。”法师的使命感很强,他一再教导弟子要坚发菩提心、爱国爱教、以戒为师,才能荷担如来家业。法师生活非常俭朴,平日只有冬夏一厚一薄两件长衫,另一件杏黄色的长衫只有在接见贵宾或参加会议的时候才穿;饮食方面也很简单,一碗饭、一碟咸菜、白菜或豆腐足矣;丈室也是名副其实的“丈”室,只一丈见方;从不乱花一分钱,信众的供养,常常是马上划进了地藏菩萨铜像的筹款中。“一生苦修,戒律过人”,这是老法师圆寂后众人对他的评价。
如果是一个普通人,想要做到这些是极其不容易的,但如果是一个有宗旨和目标、晓得苦乐真相的佛弟子,无疑要这样去行持。和尚的日常生活亦是如此简单。有时候,和尚从外面开会回来,错过了过堂的时间,典座师为和尚做了菜,端到他面前,和尚也不吃,依然只吃一碗粥和一些咸菜,久而久之,弟子知道他不吃,也就不做了;丈室也是一样的,里外间加起来才不过“方丈”,外屋用作接待客人,陈设是一圈木椅、一个茶几和两个装满书的书柜,里间也只有书桌、书柜和一张床;信众供养和尚的钱,和尚转手就交给常住,和尚花钱的地方,就是购书。他博览群书,读书的功夫很是了得。记得曾听一位在政协工作的领导随口谈起,有一次他们一起去外地开会,和尚上午选购了一本很厚的书,到了晚餐的时候,和尚已经可以用书中的观点阐释问题了,而上下午的时间,都安排有会议,至于和尚是什么时候看的书,为什么看得这么快,他怎么也想不通。
和尚注重教育,注重人才培养,一直是真真实实地在做。和尚不仅重视僧才的培养,还很注重俗众的培养,照和尚的话说:僧众来自俗众。
和尚在戒律方面的行持和教导更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概括的,这从龙泉寺僧团建设过程中就可以体会到。安居也好,传授三坛大戒做“得戒和尚”也好,平时的戒学课也好,生活细微处也好,和尚深知,正法住世,必须毗尼住世:戒,是根本。

作者:醉里挑剑看灯  回复日期:2009-10-16 09:12:41
坐个和尚的沙化
作者:终南山过客  回复日期:2009-10-16 10:55:13
收藏
作者:blue_sky111  回复日期:2009-10-16 13:26:41
老蛋,你好、你的帖子很好,但是不要光引述别人的,讲点自己的感受。
作者:老蛋  回复日期:2009-10-16 13:52:19
3“看因缘了”
【 文章导读】
“因为因缘一直在改变,所以自己的做法也要随着因缘改变,这就是‘无常’。世间的一切东西都是无常的,都是在不断改变的。如果没有无常,我们就成不了佛;正因为无常,才使我们可以在不断的组合中,令自他越来越好,越来越暇满。”
【原文】
早斋前,收到和尚的短信:7∶10来一下。
早斋后开会,然后又和同学谈心得,兴致正高,一点也没有察觉到时间的流逝。突然一个念头闪现:短信!要去找和尚。一看表,已经7∶12了!跟同学话说到一半,一下子从座位上跳起来,飞快地向丈室奔去。
和尚已经等在房间了,一边敲门,一边心中不住地忏悔:和尚约定7∶10,自己就应当7∶09准时敲门,哪有让师长等的道理?弟子要都这么办事,师长得多么辛苦!
和尚没有批评我,开门见山地谈了一些事情。我发现和尚最近对做事情的某些决策和以前有所不同,于是便问:“您现在有很多事情要做,事情的重点,经常在改变吧?”和尚说:“对,因为因缘一直在改变,所以自己的做法也要随着因缘改变,这就是‘无常’。世间的一切东西都是无常的,都是在不断改变的。如果没有无常,我们就成不了佛;正因为无常,才使我们可以在不断的组合中,令自他越来越好,越来越暇满。”
我说:“师父,这就是由因到果的道理吧。因为无常,我们一直在往好的方向改变,使人生变得越来越有意义,就变成暇满的果了。”
和尚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印证佛法的三法印。无常,说明一切法都在刹那改变当中,都是无常的。正因为无常,正因为一切都在变化,所以没有‘我’的存在,就变成无我,认识到这一点,最后就能达到涅槃的境界,这就是果。”
说到这里,突然想起和尚以前曾经对我们说过:“我们现在弘扬佛法,不是靠我们自己有多少能力,而是要学会把所有的善缘组合起来。”
和尚对业感缘起的认识,处在和我们全然不同的层面。以前,自己对业果的理解很单一,虽然也从理论上知道事物是层层因果交错而成的,但是遇到境界的时候,总是喜欢一因推一果。比如有的时候,看到某人做错了事情,就会想:是因为他不用心、不认真的缘故,而不能联想到内外一切的各种缘起。从业果法则来看,呈现出“他做错事”的果相,其实并非“他不认真”一因感得,而是和相关的人、事等种种业缘都有关联。但是往往因为我们的错误判断,就会给别人扣上“不认真”的帽子,给自己和对方之间,筑起了“违缘”这道屏障。
和尚做事就不是这样考虑,对于许多人的提案和建议,和尚常说:“看因缘了。”其实并不是给对方以搪塞,而是正确的做事方法本来如此。从龙泉寺一年多来的发展,可以总结出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德尘居的建筑过程,就是如此。从最初的简易工棚,到现在已经成型的这个学修场所,和尚的思路随着因缘不断变化,呈现出的结果,也确实如前所说,是越来越好。
当然,需要有足够的心量和智慧,才能有这种洞察缘起的眼光。什么是善缘、什么是恶缘,怎样凝聚、怎样组合……道理不是说出来的,是在实践中证明出来的。跟在和尚身边,用眼看、用耳听、用心体会,时间越长,越觉得应验《论语》中的那段话:“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作者:佛教徒居士  回复日期:2009-10-16 13:56:10
佛法交流、答疑贴——杂谈的朋友请进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699028.shtml
作者:老蛋  回复日期:2009-10-16 14:03:50
4烦恼皆自找
原题目:《见闻觉知 同师共学》
【文章导读】
如果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试图以最快的速度,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即便最后把事情做好了,也是耗心竭力。反省内心,还会发现增长了许多“慢心”之类的东西。
晚殿前,和尚叫我过去一趟,原来是他的手机出了问题。因为工作需要,和尚每天都要收发很多短信,有些信息需要留存,所以特地选择了一款内存容量大,并且可以将短信导入电脑的手机。今天不知出了什么问题,短信发不出去,虽然内存显示还有30兆空间,但已经存不进信息了。
和尚的手机可是他重要的弘法工具之一,对于需要处理的信息,他都是第一时间回复,从来不拖拉,尽量不耽误对方的时间。《华严经》中讲了诸佛“不失时”的功德,和尚弘法度生,对时机的把握,总让我想起这个词。
所以感觉很有压力。手机放在我这儿,意味着和尚不能及时处理很多事情。我向和尚保证:“一定尽快弄好。”和尚很轻松地说:“不用尽快,弄好就行了。”
人的思想真是奇怪,对于和尚的感觉,在不同的情境下有着很大的差异:课堂上,和尚就像智慧的佛陀;生活中,和尚就像和蔼的慈父。怎么轮到自己帮和尚做事的时候,以上感觉统统显不出来,那种心情,更像是下属在接受老板布置任务。
这样的心情好像是不大对头,有些做过和尚侍者的同学,在这点上和我有同感,并且我们发现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跟和尚做事很累。因为和尚布置下任务后,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试图以最快的速度,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即便最后把事情做好了,也是耗心竭力。反省内心,还会发现增长了许多“慢心”之类的东西。当然把事情做好是应该的,但是我们从中学习到的,不应仅仅是事情本身怎样做最完美,更多的应当是学会看到佛菩萨的功德,增强自己对佛法的信心,并策发更广大的发心。
从和尚房间回来,赶紧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并打电话到客服中心咨询了好几次,还花了一个多小时下载软件,费了一番周折后,终于搞定。和尚的手机使用还不到三个月,里面已经存了两千多条信息,其中有四分之一是他发给别人的。对于多媒体手机软件来说,这么频繁地使用短信功能,想要不出毛病也不容易。
一看表,21∶50,兴冲冲地跑回丈室还手机。在门口听到房间里有洗漱的声音,想到和尚每天休息都很晚,就没有急着敲门进去。回到房间稍等片刻,22∶00再过去,没想到偏偏和尚今天休息得早——已经熄灯了。听旁边的人说,刚刚熄灯,至多一分钟,于是心里更加郁闷,用四个字形容当时的心情,叫“捶胸顿足”。进了丈室中厅的门,在卧室外徘徊了好半天,几次想敲门,终究作罢。回到房间,一夜都没睡好,觉得自己太粗心了,做事把握不好缘起,耽误和尚的工作,心中非常自责。同时,也反省是自己业障深重,和尚每天都过了零点才睡,怎么今天惟独让我赶上这样的境界,也太巧合了吧。
凌晨4∶00,就急匆匆地把手机送回去,想要道歉,欲言又止。和尚拿到手机,也没有多说什么,立刻开始回复短信息、处理相关的事情。
大概这样的境界是对我内心的一种考验吧!静下心来想想,还是自己太执著于结果,放不开心量。所有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虽然有时候并不是你愿意。很多情况下,你控制不了自己从四面八方涌起的无明烦恼。
作者:老蛋  回复日期:2009-10-16 14:06:48
5忍俊不禁小净人
【文章导读】
对方郑重地说:“和尚曾说,之所以累,是因为心太散乱故,宗旨不明确故。”我委屈又无奈地强应着:“是的,是的……”
【原文】他俩的父母在一起学佛,他俩是同一所学校的同学,他俩又是同一时间由父母亲自送到寺院出家的,这就是寺院的两个小净人。
心情不错的我与小净人在说着话,对方突然冒出一句:“法师,过两天,您可能又要叫苦了……”我气愤不解,但佯装无所谓地问道:“为什么?”“佛法里不是有讲无常嘛……”
功德箱坏了,修理要几天时间。我说:“一切都是无常,缘起之法就是这样……”小净人接过我的话尾说:“唉,这几天又有不少人种不了善根了。”我自叹不如!诙谐地想着:他是不是在提醒我大小乘对境发心的不同……
两个小净人已把早晚课、《佛遗教经》、《大学》等都背完了,接下来还马不停蹄地背诵其他经典。我好汗颜,因为有些东西我还没接触过呢。
夏三月安居已开始,同学们都在规划自己的学习重点,我也在思忖着怎么规划。一净人说道:“先规划自己每天固定看几页书再说。”天真无邪的建议让我找到了方向……
有一点累,净人凑过来问候,觉得高兴。不一会儿,对方郑重地说:“和尚曾说,之所以累,是因为心太散乱故,宗旨不明确故。”我委屈又无奈地强应着:“是的,是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提升的当下,是离不开境的。
作者:mamof  回复日期:2009-10-16 14:26:25
3
作者:菩提心路  回复日期:2009-10-16 14:54:20
【心理剖析】人的思想真是奇怪,对于和尚的感觉,在不同的情境下有着很大的差异:课堂上,和尚就像智慧的佛陀;生活中,和尚就像和蔼的慈父。怎么轮到自己帮和尚做事的时候,以上感觉统统显不出来,那种心情,更像是下属在接受老板布置任务。
作者:菩提心路  回复日期:2009-10-16 14:55:22
【佳句推荐】:“和尚布置下任务后,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试图以最快的速度,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即便最后把事情做好了,也是耗心竭力。反省内心,还会发现增长了许多“慢心”之类的东西。当然把事情做好是应该的,但是我们从中学习到的,不应仅仅是事情本身怎样做最完美,更多的应当是学会看到佛菩萨的功德,增强自己对佛法的信心,并策发更广大的发心。”
作者:菩提心路  回复日期:2009-10-16 14:57:17
【佳句推荐】:“和尚的手机可是他重要的弘法工具之一,对于需要处理的信息,他都是第一时间回复,从来不拖拉,尽量不耽误对方的时间。《华严经》中讲了诸佛“不失时”的功德,和尚弘法度生,对时机的把握,总让我想起这个词。所以感觉很有压力。手机放在我这儿,意味着和尚不能及时处理很多事情。
作者:好看哦赫赫  回复日期:2009-10-16 15:00:19
收藏
作者:菩提心路  回复日期:2009-10-16 15:08:26
【心理剖析】大概这样的境界是对我内心的一种考验吧!静下心来想想,还是自己太执著于结果,放不开心量。所有的烦恼都是自己找的,虽然有时候并不是你愿意。很多情况下,你控制不了自己从四面八方涌起的无明烦恼。
作者:菩提心路  回复日期:2009-10-16 16:45:47
我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关键是我们有没有怀着一颗虚怀若谷的心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作者:心儿1974  回复日期:2009-10-16 21:58:42
您好!
作者:心儿1974  回复日期:2009-10-16 22:03:37
小和尚挺率真的!
作者:中国良知队长  回复日期:2009-10-16 22:09:51
老大,我好像见过你啊!
去年去你们寺门口蹲过
虽然我并不信宗教
但是一种人生状态还不错,而且你们大部分都很善良
作者:心儿1974  回复日期:2009-10-16 22:14:23
我经常会为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做规划,但从没有好好按规划做下去,做着做着就偏离了目标了。我该怎么办?
作者:觉海心  回复日期:2009-10-16 22:38:09
还真是!有时还控制不了自己从四面八方涌起的烦恼!明明想让心静下来的,可是它就不听话!
作者:觉海心  回复日期:2009-10-16 22:40:49
我想庙里的师父应该就没烦恼了吧?超然物外,清清净净的,真实向往啊!
作者:觉海心  回复日期:2009-10-16 22:57:01
要是能天天静静地来这听故事,那该多好
作者:心月常圆  回复日期:2009-10-16 23:39:03
。?☆。*。*.。☆*。。?.☆.。..*。。..。?。
.。☆。。 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
. 。 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
。☆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
.。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
☆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 .
*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 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 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 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
。☆。。 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
*。..。?.。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福 *。..☆。?.。
☆。*。*.。?. ? 福福福福福福福 ☆。*..。。*.。?
。*。*.。☆。☆*。 福福福福 。 *。*.。☆。☆。
.☆.。. .*。*。. .。?。福 .☆ .。..*。..。*。..?
。?☆。*。*.。☆*。。?.☆.。..*。*。..。?
作者:心月常圆  回复日期:2009-10-16 23:40:12
┎════┰════┒
║感谢 ﹎┃﹎﹎﹎﹎║
║﹎﹎﹎﹎┃您! ﹎﹎║╱╲
║﹎﹎ ┃ ﹎﹎﹎ ╱ .╱
║﹎﹎﹎﹎┃﹎--` ..◣╱
┖════┸════┚
┏┯┓┏┯┓┏┯┓┏┯┓┏┯┓┏┯┓
┠祝┨┠你┨┠吉┨┠祥┨┠如┨┠意┨
┗┷┛┗┷┛┗┷┛┗┷┛┗┷┛┗┷┛
作者:老蛋  回复日期:2009-10-16 23:56:23
6拖着死尸的人是谁
原题目:《生命乐章——石头开花记(连载三)》2006-09-14
【文章导读】
“你就不能为我们的祖宗争争脸,耀耀光吗?整天苦瓜脸一个,沉闷地过日子,让我一看就能提起禅宗的话头:‘拖着死尸的人是谁?’”
【原文】
在为我提供学修的生活区,每天的日子就像在佛教里常用的专有名词“苦海无边”这四个字中流淌着。但为了这个面子,也为了从我自己口中迸出的“我也想出家”几个字,我强忍着……还记得这期间有一个很美好的故事。
一天,与我很谈得来的一个人冲我微笑着说:“某某,我一见你就觉得特别亲切。”
“那当然噢,谁叫我们俗家同一姓氏,又一同投身释迦门下,能不亲切吗?”我随便地应了一句。
“某某,还有一点,我见到你就觉得自己很有尊严。”对方笑意更浓地继续说道。
“为什么?”我不解,很纳闷。
对方收住笑容,“诚恳地”对我说:“因为有你在,班里边我就永远不会最差,也不会垫底,你让我看到我还有比别人强的地方,我觉得在你面前,自己特别崇高。”
“是的,我清楚你所指的是什么,我正努力适应着僧团生活。”我轻声无力地回答。
“你就不能为我们的祖宗争争脸、耀耀光吗?整天苦瓜脸一个,沉闷地过日子,让我一看就能提起禅宗的话头‘拖着死尸的人是谁’,就不能活得阳光一些吗?不过,话又说回来,大家都很佩服你,一直那么摇摇晃晃像个不倒翁,悠悠欲坠却始终跟着我们前行。”
我稍稍带笑回应了他:“你有没有听过一首歌叫《阳光总在风雨后》?”
不知有多少次,我跪在佛菩萨前,流着泪祈求,让我能尽快适应这种全新的生活吧,求求您了,佛菩萨……毕竟这种环境,周边的这一群人,能时时唤醒我心底那生锈的良知,能时时让我体会到被爱、被关怀的赤诚感受,能时时提醒自己,我是一个人……
一年过去了,我的心慢慢平静了,理智也稍微浮现了出来。它告诉我:在我的人生当中,我需要这样的环境、这样的人!那么,我必须先要懂得珍惜,有了懂得珍惜的心,我便有了强有力付出的心。
于是,我开始想办法融入他们。我开始找活儿干,库房的整理、垃圾的清理、病人的护理……我开始从苦海中一点点地解脱出来,像一只沉睡千年的老龟,正浮出水面,迎接它的不仅是它想要的新鲜空气,还有那水天一色、壮阔无比的好风景。
作者:寒江望月  回复日期:2009-10-17 00:16:31
聆听佛音,洗净心尘
作者:佛教徒居士  回复日期:2009-10-17 07:55:18
堪布:
皮表迸袭尸,见者生大畏,
知已复何能,好色生欢喜?
前面也讲了,通过几方面的观察,身体全是不清净的物质组成,如果对此仍有怀疑,那可以到尸陀林去看看。然而有些人虽然去了尸陀林,看见了死人的身体,结果不但没有对治贪心,反而生起了更强烈的贪心,那应该怎么办呢?
作者回答说:去了尸陀林以后,光是外表上看一看不行,一定要让天葬师把身体划开。否则,有些尸体依靠装饰化妆,也不见得那么恶心,但是真正剖开身体,让内脏流出来后,身体里除了尿屎、脓血、脂肪、黄水等以外,找不到一丝一毫清净的东西。这样一来,你定会生起强烈的厌恶、怖畏之心,觉得人身没有什么可贪执的。
佛经中说,身体的初因不清净,是父母的不净种子形成;后因也不清净,依靠饮食而得到各种不清净肢分。因此,身体完全是不清净的,了解到它的真相以后,怎么会对美色产生贪欲之心呢?
有些人可能想:“佛经中说,诸佛菩萨在众生面前显为庄严之人,所以对别人的身体生欢喜心,过失不是那么大吧?”昨前天也有位道友给我打电话说:“人的身体不好看,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对。修安忍波罗蜜多的果报,不是相貌端严吗?为什么不能喜欢美色?”
其实“喜欢”跟“贪执”还是有一定的差别。如果去“贪执”,依靠贪心会造很多恶业,其他烦恼也随之而生,最后让自己堕入三恶趣。而仅仅是对诸佛菩萨或众生有“欢喜”心,也没什么不对的。佛经有关公案中说,佛菩萨的化现,除了极个别以外,一般都显为庄严的身相,这也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在这里,作者主要是破除众生无始以来的贪执。如龙猛菩萨云:“内腐外皮包,烂尸此自性,显现极丑恶,如何未曾见?”人的体内腐臭不堪,外表用一层薄皮包裹着,显现上极为丑恶,可是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一真相。
大多数人对外在的美丽很着迷,岂不知美丽的心灵比美丽的相貌更重要。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相貌堂堂、潇洒倜傥,而他娶的妻子特别丑。他妻子姓黄,未出嫁时叫“黄阿丑”,但她相貌虽丑,心地却极为善良,知书达理、性格豪爽,辅助丈夫成就一番大业。两人终成百年之好,传为千古佳话。
然而现在的人们,不断贪执外表的美色,媒体上也尽是宣传如何保养皮肤,对内在的品德与智慧毫不关心。很多人一直接受这种教育,认为贪著美色理所当然,于是人格沦丧的现象,在世间上层出不穷,将来的趋势可能更为可怕。
作者:老蛋  回复日期:2009-10-17 11:33:48
7放弃外在的声色
原题目:《生命乐章——石头开花记(连载四)》2006-09-15
核心提示
突然间有一股荡漾着的暖流将我包裹着,我的心静了下来,耳边响起了清净庄严的梵音,素净清明的点板,让我从对外在声色的追求中透脱出来,同时领略到了无限的法喜安乐……
日子没有因为我的不适应而有所缩短,反倒觉得更加漫长……我怎能放下最喜欢的民族声乐?戴玉强、幺红的男女高音,佟铁鑫浑厚且感情饱满的男中音,彭丽媛的音域大气磅礴,宋祖英的声线甜美、清脆,张也的金嗓子我一听就能想到天籁之音……
我跪倒在佛前诚恳地祈求着,祈求观世音菩萨让我将这难舍贪恋的力量,转移到对佛法的学习上,让我具有相当的戒、定、慧功德后,更好地用我的乐感,用我的嗓子唱梵呗、供养佛菩萨,且透过佛曲梵呗将正法弘扬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菩萨静静地坐在莲台上,用慈悲的双眼注视着我,我仰头渴求着,就在这一刹那,我感觉到一种源源不断的慈爱与悲悯流向我的身心……
晚殿的时间到了,我们整好队走向大殿。这时,远处传来阎维文唱的《母亲》这首歌,朴实无华的歌词,韵味十足的曲调,歌手深情的演绎,我的脚似乎抬不动了。此时此刻,我多希望站住静静地聆听,无奈站在我后排的同学催促着我。
跪在拜垫上,我还在追寻着那个声音,突然间有一股暖流将我包裹着,我的心静了下来,似乎又看到了菩萨那慈悲的双眼,耳边也响起了维那师领诵的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清净庄严的梵音,素净清明的点板,涤荡身心的经文,让我从对外在声色的追求中透脱出来,同时领略到了无限的法喜安乐……
作者:心月常圆  回复日期:2009-10-17 14:15:10
禅宗的话头:‘拖着死尸的人是谁?’”
是什么意思?听不懂啊
作者:心月常圆  回复日期:2009-10-17 14:22:42
“大家都很佩服你,一直那么摇摇晃晃像个不倒翁,悠悠欲坠却始终跟着我们前行。”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无奈,有好多人不知道自己活着的真正意义,每天行尸走肉,不断地机械地过着重复的枯燥的生活。悠悠欲坠却始终不舍前行,毕竟,生命还在延续下去。。。。生命的价值究竟是什么呢?
作者:心月常圆  回复日期:2009-10-17 14:37:42
原先我喜欢听古典抒情音乐而不喜欢听佛乐,我的一个朋友说“人们总爱在老人临终时放佛乐,结婚时要是放佛乐不知会有什么感觉?”我觉得佛乐创作应该与时俱进,可以多种音乐创作风格,融合多元地域文化,让它更有活力。其实,前几天国庆黄金周我去了北京凤凰岭那边拜佛,听那些僧人和居士唱赞的佛歌,挺好听的,一流水准,可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开专场!绝对不是吹的。
作者:心儿1974  回复日期:2009-10-17 15:01:36
转载文章共享:“拖死尸的是谁”这句“疑情话头”,其实本身就具有“标月指”的指向性。1.既然说我们的身体是死尸,那就告诉我们不要执著身体,不要在心里有强烈的“身见”。2.那问题是谁在让我们动来动去[或走来走去]?达摩大师说:佛性者,在眼叫见,在耳叫听,在手叫捉,在足叫奔......。六祖慧能大师说:真如本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本性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这已经绝对可以回答此问了。3.如果学人还是不“会”,即时时将此句话疑在心里,这叫“起疑情”。如果能念兹在兹而不起别念,则归纯于一“疑念”,待到机缘会遇,此一“疑念”忽然被荡断,则大死大活,无始劫来的本来面目则得现前,即悟去彻去。
由此,更加深见祖师悲心:语下悟去更好;语下悟不去则逗起疑情,亦将证悟机会蕴在此句话上。
作者:心儿1974  回复日期:2009-10-17 15:17:07
我是从小生长在南方的,以前一天洗两次澡都是很正常的事。这次去参加龙泉寺八天的精进共修法会,看到好多北方人八天都不洗澡,真是难以理解!尽管我隔天洗一次,但法会结束后回到家里镜子一照,“哇!不知觉都成了小黑孩了!”看来,是我太在意自己的身体了吧?每天在穿衣打扮上花时间实在也不值得!但习惯难改啊
作者:心儿1974  回复日期:2009-10-17 15:26:05
我挺羡慕佛菩萨的相好庄严!“佛靠金妆,人靠衣妆”,我该不该做适当的大方得体的打扮呢?还是任其嘴唇干裂,脸上长痘,头发蓬松,灰头土脸的,或许那才是真修行?
作者:老蛋  回复日期:2009-10-17 15:46:06
8人生何需太多行李
原题目:《人生何需太多行李》2006-08-27
核心提示
人生何需太多行李,不是指人生无所事事、没有责任,只是行李愈少,愈能仔细体会旅程中的快乐与辛酸。人生是一段旅程,负担愈轻、学会放下愈多东西的人,才能在生命的转折处发现惊喜!
我的一位朋友是一名虔诚的佛弟子,小小年纪竟然懂得不少道理,他的人生观入世且积极,他常对我说起,“人生就像一趟旅程,不要带太多随身的行李,否则一路上都在照顾行李,况且途中还会继续累积,行李负担愈来愈重,根本不知旅程的滋味。”
事实上,行李来自人生中许多放不下的“执著”。人的一生正因为有了过多的执著,才惹来诸多烦恼。
小时候,因为一点小事被家长责骂,或因考试成绩不好,没能拿到奖章,我会一连几天都满脸的不高兴,情绪也很低落。后来没能如愿考上心中向往的学校,总觉得是终生的遗憾。这些失望、遗憾的情绪,随着人生的旅途跟着我经过一站又一站。
再长大一些,步入社会,又为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闷闷不乐;在情感上,梦中的心上人迟迟不来,为一段无法释怀的恋情感到失落。
现在,常常看到一些有钱人愁眉不展——或许因为他们早卖了什么股票,或许因为卖房产的时机不对,少赚了多少钱。其实这些钱财对他们而言,只是账本上多些数字或少些数字的差别而已,但却深深困扰着他们的情绪。
人生何需太多行李!不是指人生无所事事、没有责任,只是行李愈少,愈能仔细体会旅途中的快乐与辛酸。人生是一段旅程,负担愈轻、学会放下愈多东西的人,才能在生命的转折处发现惊喜!
轻装一身,快乐一生。
剃发染衣,我成了“出家人”。
作者:老蛋  回复日期:2009-10-17 15:55:10
9一粒尚未发芽的种子
原题目:《物欲的迷惑》2006-08-13
【文章导读】
当我们有一天夜里醒来,发觉自己竟然只是一个用毕生心血换来几栋房产、几样精美可口的大菜、一堆衣服饰品的奴隶,一个最可悲、最愚痴的人时,我们又将作何感想?
【原文】
大多数人认为:以自己劳动所得的金钱,吃喝玩乐是天经地义的,有什么不对呢?人生既然那么短暂,何必刻薄自己?追求物欲的享受,满足身体与心理的需要又有何不可?
人性的弱点是贪得无厌,索求无度,永远不知满足,因此,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迷途。
人,有个相同的毛病:总是希望自己过得快乐,以满足心中的欲望。假如你走进市场,瞧见一件件款式新颖、精巧别致的服饰以及使人眼花缭乱的物品,便不顾一切地把这些超出预算的消费品买回来,并天真地告诫自己:“只此一次,下不为例。”这是多么巧妙的自我欺骗!不幸的是,凡事只怕有一个开始,只要你为了满足“贪”的心理,对欲望稍微让步,那以后就很难摆脱它的纠缠了。
大多数人不知道这究竟有什么不对,可是又有谁知道这短暂的生命,不像购物一样轻易就能买到,都是因过去累劫间,修五戒十善方得此身。若只是“唯物是图”,一天到晚心里只是想着吃的、穿的,我想,当他有一天夜里醒来的时候,发觉自己竟然只是一个用毕生心血换来几栋房产、几样精美可口的大菜和一堆衣服饰品的奴隶,一个最可悲、最愚痴的人时,又将作何感想?
两千多年前,释迦太子成佛后,规定所有的沙门都不可蓄留身外的财物,惟留三衣一钵,以行乞托钵为生。现代人不解其义,则会问:“这托钵的沙门,舍弃五欲之乐,剃除须发,披粗布衣,自苦其身,断七情六欲之乐,这么落伍的习俗,怎能跟我们文明社会相比呢?更没值得我们效法的地方了。”
其实佛陀是以戒行代言教,无非是希望借比丘的生活,让众生明白欲望的深坑是根本无法用有形的物质所能填满的。欲望暂时得到满足的快乐,实际上是在盲目的追求过程中所产生的错乱荒唐的感受。而真正的快乐是不需借助五欲的。比如,一个知足的人,即使是从仲夏午后的一阵小雨,也能领受到满足的滋味;看到路旁一朵小花,也能捕捉到一份心旷神怡。
一粒尚未发芽的种子,会以为外壳于它有不可分割的重要性,一旦其挣脱外壳从泥土中钻出来,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外壳只是一间牢房罢了。同样,一个未开悟的人,就像一个喝醉酒的人,受到物欲的麻醉而晕眩,暂时得到享受与快乐,等到清醒时,才明白那诱人的物欲是生命的桎梏,是牵引三界轮回的枷锁!
摆脱物欲的诱惑,放下身上太多的包袱,让生命轻轻松松地活一回吧!
作者:觉海心  回复日期:2009-10-17 16:05:09
您好!又来听您讲故事,呵呵!
作者:觉海心  回复日期:2009-10-17 16:07:17
这一句挺好!“人生是一段旅程,负担愈轻、学会放下愈多东西的人,才能在生命的转折处发现惊喜!”
作者:觉海心  回复日期:2009-10-17 16:14:36
我们常常紧紧抓住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不能放下,或许是因为是很害怕失去,害怕孤独,害怕受伤的缘故。
可是没有智慧来抉择,没有胆量来取舍,怎么会有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呢?
作者:重庆下岗工人  回复日期:2009-10-17 16:22:17
南无阿弥陀佛!
楼主的故事不错,呵呵!
作者:觉海心  回复日期:2009-10-17 16:22:59
生活中我知错能改不二过固然是好,但面对自己顽强的坏习惯,有时总会天真地告诫自己:“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巧妙的自我欺骗!为了满足“贪”的心理,对欲望稍微让步的确很难摆脱它的纠缠了。我就是这样一个反反复复一直改不掉坏毛病的立场不坚定的小孩。
作者:最最可爱的小燕子  回复日期:2009-10-17 17:09:55
无欲则刚啊
作者:最最可爱的小燕子  回复日期:2009-10-17 17:12:01
说得很有道理!受教啦!
作者:最最可爱的小燕子  回复日期:2009-10-17 17:18:12
欲望的深坑是根本无法用有形的物质所能填满的。欲望暂时得到满足的快乐,实际上是在盲目的追求过程中所产生的错乱荒唐的感受。而真正的快乐是不需借助五欲的。
作者:老蛋  回复日期:2009-10-17 17:23:50
第二章 读书的真实目的
1和尚读书的故事
和尚读书,广纳百家,但是这样做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度化众生而不是彰显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他和不同的人,谈论不同的话题,从来不会让人觉得学佛就会变成一个古板的人。如果没有心存众生、心存佛法,又怎能如此任运自如?
和尚在广化寺刚出家的时候,依止圆拙老和尚。圆老对弟子的要求非常严格。那时候,圆老每天给和尚规定了很多要背诵的功课,并且把他关在房间里让他背书。如果当天的功课背不出来,就不允许吃饭。并且,所有背过的书目都要圆老亲自审核通过,丝毫不能怠慢。和尚自己也非常刻苦,经常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看书。从那时起,和尚就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为日后的博览群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接下来的岁月里,和尚一直都没有间断过读书。广化寺的丈室也好,龙泉寺的丈室也好,里面除了简单的家具,就是书柜和书。和尚常常同时看三四本书,而且思维不会混乱,对每本书的主旨、大意、内涵,都能够同时把握。侍者为和尚收拾书桌时,常常在把很多本正在读的书收进书柜里的第二天,发现一本本书又摆回了桌子上。并且,和尚看书几乎是过目不忘,书看完后,在头脑里就形成内涵的总纲,马上可以给别人讲出其中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不论是古文还是现代文。
上一次和尚生病住院,弟子们为了让和尚多休养,没有带书过去,只有一位同学带了一册《大藏经》。和尚当时没有其他的书看,就招呼我们和他一起看这本《大藏经》,并给我们讲解其中的意思。记得当时看的是《广弘明集》,文字生涩难懂,但和尚很自如地为我们解释,似乎早已很熟悉了。而且,和尚能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等来分析文中的情形,讲得栩栩如生。
和尚教导我们:看一本书,书中的观点,并不是要我们承许它,而是要我们知道,还有这样一种说法。
我们常常喜欢读到一家之说后,便结合自己的理解到处给别人宣讲,但读书越多,心中越散乱。和尚让我们加强闻思的目的之一,也是因为正确的读书方法可以对治我们的散乱,可以摄心。
和尚引导众生,很大程度上就是靠渊博的知识。有趣的是,听和尚在和别人谈话的时候,会有一种感觉:不论是在谈论哪个领域的问题,都会让你觉得和尚是权威。这与和尚博览群书是有很大关系的。和尚读书,广纳百家,但是这样做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度化众生而不是彰显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他和不同的人,谈论不同的话题,从来不会让人觉得学佛就会变成一个古板的人。有一件事情很有趣:住院期间,一位医生抽空来跟和尚谈天。那位医生是球迷,谈话间,难免又提到足球,结果和尚竟然也和他谈论起了足球,一副很在行的样子。事后,弟子很惊讶地问和尚怎么还会了解足球,和尚半开玩笑地说:“就会这么几句,接下来就要谈佛法了。”利用和众生相契机的角度为入门,从而带进佛法的理念,如果没有心存众生、心存佛法,又怎能如此任运自如?
一位弟子说:“在和尚身边,才知道什么是凡夫。”
总之,和尚所做的一切,都归结为利益众生。
作者:老蛋  回复日期:2009-10-17 17:30:16
2读什么书
我们要读什么书,不是随自意乐去挑选,要找到对我们有好处、适合我们读的书,必须有过来人作指导。否则,看了很多他人的言论,如果理解错误或没法贯通,就容易中毒,知识就会在头脑里变成垃圾。
凌晨,丈室的灯又亮起来了。昨晚与今早,和尚共读了五个小时的佛经。在去佛教协会的路上,和尚告诉我们,他通过读经,体会到了文字般若的内涵:“文字不单是文字,世间书籍的文字是世间法,佛教经典的文字是佛法,都是文字,组成的语句不同,意义也就不同。俗人读佛经理解不了,僧人看俗书,有时也看不懂。天文、地理、历史、哲学,各种学说,各种观点,不胜其繁。要能认清文字的意义,回归自性,成为般若,即文字般若,那么世间法也成了佛法。否则,世间法与佛法就是两岸,而中间则是苦海。”
和尚常常告诫我们要加强闻思的量,如果没有广大的闻思,所学就会很肤浅。但是我们要读什么书,也不是随自意乐去挑选。要找到对我们有好处、适合我们读的书,必须有过来人做指导。否则,看了很多他人的言论,如果理解错误或没法贯通,就容易中毒,知识就会在头脑里变成垃圾。
前段时间,有次和尚在院子里遇到一位法师,就问他近来在读什么书,这位法师回答说在读《灵峰宗论》和《寒笳集》,和尚当时没有说什么。过了几天,某个早上和尚遇到这位法师,又问他,最近还在看《灵峰宗论》吗?法师说是的。和尚沉默了一会儿,说:“你不适合看那本书。”法师心中一震,不晓得和尚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心和《灵峰宗论》中的描述非常相应,其中的警语,也非常能入心。于是他便请益和尚其中的缘由。和尚慢慢地说:“你们这些同学,已经很精进用功了,不用这样的策励也不会偷懒。《灵峰宗论》中多是警策的话,你的性格又属于比较容易提得起来的,所以不是很需要这些策励了。”
其实,我们之所以对一本书、一个观点相应,是因为它和自己的习气相应。如果这样一直增长它,持续下去,就会使人偏向这一个方面发展。我们自己因为没有经验,看不清我们走的路是通向哪里的,所以一定需要善知识的提醒和指导,否则,很容易一路错下去。
和尚介绍那位法师看今年刚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五世达赖喇嘛传》,他刚刚看了二十几页,就有很深的感触,所以特地向和尚报告读书心得:“感恩和尚的加持与教授,弟子昨天下午看了五世的自传(只看了二十几页),感触很大(超过了看一至四世的心得)。五世非常坦诚地把自己的所思、所见、所想写出来,既使生活中的小事,也没有隐藏,坦白地写出来,让我感觉到契机的重要性,自己紧缩的心打开许多。同时感觉很惭愧,上次和尚谈到‘你们要多发心承担,多做一些具体的事情,不能整天空谈高深的理论。’我当时没有主动发心,其实还是考虑自己较多,功夫不够,总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从未为师长着想,师长希望我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所为都是贪著现世,没有无限生命的概念,忘记了‘佛法的最终是发心’的教授及依师是最胜教授。向您忏悔,发愿承担,我明白自己能活到今天都是师长三宝给的,若不发心,罪过无边!”
作者:慧兵  回复日期:2009-10-17 17:38:48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作者:诚敬一心  回复日期:2009-10-17 17:40:48
阿弥陀佛!前来向您学习!
作者:诚敬一心  回复日期:2009-10-17 17:45:01
背书可以背到这种程度!读了这篇文之后,我最想做的事就是“马上回家,让我的孩子背书,背不完不许睡觉。”孩子成绩不理想,都是以前我给惯的。太惭愧了!
作者:诚敬一心  回复日期:2009-10-17 17:45:54
感恩学诚大和尚!
作者:上官箫儿  回复日期:2009-10-17 17:57:36
....
作者:菩提心路  回复日期:2009-10-17 17:58:02
这一句很有味道,值得深深品味“要能认清文字的意义,回归自性,成为般若,即文字般若,那么世间法也成了佛法。否则,世间法与佛法就是两岸,而中间则是苦海。” 有意思!
作者:菩提心路  回复日期:2009-10-17 18:02:09
依着有经验的导师学习,多为他人着想,多发心承担,做实事。谢谢您的指引!阿弥陀佛!
作者:菩提心路  回复日期:2009-10-17 18:05:45
顶礼学诚法师!“利用和众生相契机的角度为入门,从而带进佛法的理念,如果没有心存众生、心存佛法,又怎能如此任运自如?”肃然起敬!
作者:菩提心路  回复日期:2009-10-17 18:11:07
妈妈叫我吃晚饭了!虽然舍不得离开。
作者:菩_提_心  回复日期:2009-10-17 19:12:44
我也有烦恼,很实在。
作者:菩_提_心  回复日期:2009-10-17 20:03:38
还有吗
作者:挖喀喀  回复日期:2009-10-17 20:24:43

作者:傻傻的虎儿  回复日期:2009-10-17 20:29:27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作者:傻傻的虎儿  回复日期:2009-10-17 20:30:48
学诚师父也会有烦恼吗?
作者:asdfghjk09  回复日期:2009-10-17 20:32:59
夜,静悄悄的。细尾般的月亮发出淡淡幽幽的光,就挂在寺院的后山上。
作者:傻傻的虎儿  回复日期:2009-10-17 20:49:27
有师父真是幸福!
作者:信仰正蓝  回复日期:2009-10-17 20:52:09
建议你去河北赵县的柏林禅寺,那是一个修行的寺庙,不收门票
感觉很好。
作者:傻傻的虎儿  回复日期:2009-10-17 21:03:07
可我喜欢北京龙泉寺,那里有学诚师父。您也去吧?
作者:老蛋  回复日期:2009-10-17 21:05:38
3望子成龙
也许在外人看来,和尚是个有着诸多头衔和很高社会地位的活动家或者领导,也是一位通晓佛法、出口成章的智者。可是除此之外,对我们来说,和尚更是一位无限慈爱、望子成龙的家长。
前边文章曾提到的那位小净人,今天又和我们谈起了在和尚身边发生的小故事。
这段时间,和尚让他背诵儒家经典。刚开始的时候,他不太敢亲近和尚,和尚就特意叫他去丈室,询问他最近的学习情况,并希望他能够每天背诵和默写《论语》400字。后来,和尚又常常叫小净人到丈室给他看最近的默写。起初他还不太主动,后来和尚越发关照和催促,并不断地给予他鼓励和赞扬,使他心中那份因敬畏而产生的隔阂渐渐消融了。
后来,《论语》背完了,《孟子》背完了,《四书》渐渐都背出来了,他便又跑去向和尚汇报学习进展。和尚听了很高兴,随喜赞叹他的用功,他自己也很高兴,便问和尚,下一步要背什么?
和尚想了想说:“那就背《老子》吧。”
“可是没有书啊!”小净人这样说的时候,其实心里是不太愿意背的,因为从来没有接触过,不知道怎么背。
“我有,我给你找。”和尚肯定地说。
于是,师徒二人从德尘居跑到“兜率内院”的方丈楼,把书柜和抽屉找了个遍,没有找到,便又回到德尘居找。
刚好这时候有客人来,就中止了找书。
客人离开后不久,和尚又穿上了大褂,一副要外出的样子。小净人看到后,很奇怪,便问:“这么晚了,还要出去吗?”
“给你找书。”和尚答。
“这么晚了,就算了吧,明天再找也可以。”小净人怕师父太劳累。
“做事要认真!”这次,和尚说得声音很大。
两人又回到内院方丈楼找书。
终究还是没有找到,虽然已经尽力了。和尚停下手,说:“算了,明天给你买一本。”说着,拿过一本讲解《老子》的书递给小净人,让他先熟悉一下。
毫无疑问,和尚承诺的事情,即便是这样的小事,也会认真做好。果然,第二天晚上,和尚从佛教协会回来,刚进房间,就拿出一本新买的《老子》对小净人说:“我说话算话,给你买回来了。”
听小净人讲到这里,我们的心中也极度共鸣地翻腾出了许多类似的“小事”。在僧团中,和尚对待每一个弟子都是这样的,让人真切地感觉到他是在拉着我们的手,陪我们成长。也许在外人看来,和尚是个有着诸多头衔和很高社会地位的活动家或者领导,也是一位通晓佛法、出口成章的智者。可是除此之外,对我们来说,和尚更是一位无限慈爱、望子成龙的家长。
作者:老蛋  回复日期:2009-10-17 21:10:52
4想要度众生,就不能怕麻烦
虽然他一定也知道电磁辐射对身体的伤害,但是为了众生,他宁愿亏损自己的健康。即便住院期间,他也要弟子把手提电脑带过去,就在病床上半靠半倚着,打开博客解答网友们的疑问。
“想要度众生,就不能怕麻烦。”
记得和尚以前说,他对三样东西比较敏感:建筑、文字和人,而对于电器和数码产品之类,就没有很敏锐的感觉。可是让人感慨的是,和尚虽然对这些不敏感,但是如果众生有需要,他都会去学着使用。通过手机,可以迅速处理许多事情,于是他就花时间在手机上打字;通过博客,可以方便接引许多众生,于是他就花时间待在电脑前。我倒觉得,这种所谓的“不敏感”应当是一种示现,使得做弟子的能有更多的机会和境界学习承事师长。
以前我接触电脑和数码产品过多,早已十分厌烦。现在过起了寺院生活,更是近于排斥它们,特别是对电磁辐射和颈椎病的担忧,时时督促自己要远离这些高科技产品。即使知道做这些事情是常住需要、弘法事业的需要,但是做起来依然会有些心理障碍,不大舒服。每到这时候,就会用和尚的所作所为策励自己,一种典范的力量便会油然升起、占据上风。和尚好像从不为这些事烦恼,他做事,向来都是忘我的。虽然他也一定知道电磁辐射对身体的伤害,但是为了众生,他宁愿亏损自己的健康。即便住院期间,他也要弟子把手提电脑带过去,就在病床上半靠半倚着,打开博客解答网友们的疑问。
用手机发短信也是同样,说是“短”信,实际上他经常会发五六百字的信息教导或鼓舞某一批弟子。也许打个电话会更省事一些,但是文字可以流通,供人传阅,更可以让看的人反复品味、慢慢思考。通过这些文字,获益的绝不仅是持有手机的某人而已。因此,再耗时、耗心、耗力,只要对众生有益,他便会当仁不让地去做。
和尚有句话非常有力量,说:“想要度众生,就不能怕麻烦。”
作者:心儿1974  回复日期:2009-10-17 21:20:02
好感动哦!要是我也能是故事中所描述的小和尚,就可以感受到学诚师父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细心的栽培了!龙泉寺的小和尚真是幸福!
作者:心儿1974  回复日期:2009-10-17 21:24:02
利用现代化科技来弘法,听说学诚法师是佛教界开博客第一人!
作者:心儿1974  回复日期:2009-10-17 21:29:16
看到这句“再耗时、耗心、耗力,只要对众生有益,他便会当仁不让地去做。和尚有句话非常有力量,说:“想要度众生,就不能怕麻烦。”我就很惭愧了,因为我遇到困难首先想到“还要不要坚持下去啊?太麻烦了,先看看再说。”而且还只想到自己,没有为他人着想。所以我特欣赏学诚法师这种无我的精神!
作者:fn1964  回复日期:2009-10-17 21:35:17
阿弥陀佛!
作者:吴知止  回复日期:2009-10-17 21:44:40
学习。
作者:fn1964  回复日期:2009-10-17 21:54:01
阿弥陀佛
作者:老蛋  回复日期:2009-10-18 13:28:46
凤凰岭下“见行楼”

作者:菩提心路  回复日期:2009-10-18 19:43:48
阿弥陀佛!
作者:老蛋  回复日期:2009-10-18 20:29:31
呵呵!双休日家人争着上网,自己高姿态让一让,反倒没法把故事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了!
作者:老蛋  回复日期:2009-10-18 20:30:48
5读书也要会做事
“书读那么多,怎么这么不会做事?这样洗要短路的,用布擦擦就好了。出家人,修行、做事都要会,才能利益众生。”对比自己,好像对佛法了解了一点点,可是到底怎么和利益众生联系起来,完全不知道。
早晨7∶10接到和尚的信息:“你们上来一下。”和尚是同时给我们两人发了这条信息,那位法师手机调到震动没有听见,我正在使用电脑,准备关机,两人都耽误了一些时间。和尚又打电话给我们:“怎么还没上来?”
又让和尚催促了一次,赶紧跑上去,原来是和尚叫我们一起用早餐。和尚批评我们:“你们拿着手机,一点儿也不敏感,这样会耽误大事的。”我赶紧说因为关电脑,所以来晚了,这样解释更是多此一举。和尚接着批评:“不要总黏在一件事情上。”反省自己在僧团中拖拉、迟到也是常有的事。带着这些不好的习气来师长身边,师长一定会首先让我们在各种境界中,认清自己。
饭后帮和尚洗碗和打扫卫生,也是错误百出。一个小电饭煲,和尚让我去清洗,便拿到水管前准备冲洗。和尚一看,说:“书读那么多,怎么这么不会做事?这样洗要短路的,用布擦擦就好了。出家人,修行、做事都要会,才能利益众生。”我说:“是,跟着和尚慢慢学。有什么事情,如果能让我学习,就请让我做,我会认真学习的。”
晚上“泡紫菜”又犯错误。和尚让我去洗紫菜,我就打了热水清洗。和尚说:“一点生活常识都没有,紫菜怎么能用热水洗?要用冷水。从来没有见过有人用热水洗紫菜的。”
唉,做什么错什么!在僧团里,天天念着佛、法、僧,好像对佛法了解了一点点,可是到底怎么和利益众生联系起来,自己完全不知道。连使用手机、清洗电饭煲、洗紫菜这样的事情都不会做,谈何要帮助众生除一切苦,予一切乐?没有境界,看不出自己多么无明,多么无知。但是透由善知识这样手把手地教授,在无限生命中,自己的智慧就会一点点增长,无明就会一点点变得清明。也许下一世,或者在未来的某一生中,因为善知识的缘故,终究有一天我会学会如何修行、做事、度众生。
早晨,和尚还专门到我们房间来,看空调吹暖风的功能是否正常,结果发现确实是不能用。我说没有关系,室内暖气提供的热量已经够了,和尚没有说什么就走了。没想到我们中午回来的时候,发现多了一台电暖器,想是和尚请人送过来的,心中一阵感动。和尚对别人照顾得真是无微不至,可是对自己的起居,又从来都是以勤俭为准。今天小刘司机来接和尚的时候,和尚正在换衣服。小刘看到和尚的衣服很旧,就建议和尚换一换。和尚笑着说:“当和尚嘛,不讲究这些。”昨天吃饭的时候有一个馒头吃不了,我本想拿回餐厅,结果和尚留下了,今天又泡在汤里把它吃掉;昨晚和尚去房间看我们的时候,我们在隔壁的办公室同和尚交谈,他看到我们房里还亮着灯,就叫我们去把灯关掉;看到房门没有关好,就提醒我们把门关好,说否则暖气的热量很容易散走,还得费电再烧;有时候和尚要送客人礼品,需要用袋子装,我看到他房间的角落有一个纸袋,收集了很多用过的干净口袋,和尚常用它们来装礼品送给客人。可以用的,他从来不丢弃。
诸如此类的小事很多。惜福习劳,言行平淡话人生,和尚踏着祖师们的足迹,承担着佛法的事业。
作者:老蛋  回复日期:2009-10-18 20:51:31
6诵经的方法
【文章导读】
诵经,就如同佛陀直接在向我们宣讲。我们在读诵的时候,应当要观想是佛菩萨亲自在对我们说法。如果能够连续地专注在经文上,到了一定功夫,自然能够体会法义。
【原文】
今天,和尚临时改变了为大众做开示的计划,重新安排日程,改为和僧俗同学共修,读诵经论一天。并且,接下来的整个星期,都将安排大家集体共修。
在诵经之前,和尚就诵经方法和意乐方面,为大众做了简短的开示。和尚说:“我们在读诵大乘经典的时候,对其认识的程度很重要。我们听开示、研讨等,是自己根据对经论的理解,加以修持;而诵经,就如同佛陀直接在向我们宣讲。经典是佛菩萨、过去的祖师大德,对有成就的人所说的。我们在读诵的时候,应当要观想是佛菩萨亲自在对我们说法,又要像是儿子在读父母的遗嘱、臣民读皇帝的诏书,内心当中无比地欢喜和激动。诵经也是一种修行,以什么样的心情读诵是很重要的。”
“诵经也要有正确的方法。通常讲‘随文入观’,眼睛要专注地看,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名相、每一句经文都不要错过。经文应当是在头脑中自然显现出来的,念到前一句的时候,下一句自然就会浮现出来,这是自性的流露,不需要去想、去分别。诵经的时候,我们心心念念都在变化,都在生灭,前一念和后一念如果缘想到的都是经文,则能够连续地安住在诵经上面。我们上早晚殿诵大悲咒、十小咒、心经等经咒的时候,并没有刻意去想,自然而然就能背出来,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不需要找另外的一个心再去思维,如果能够连续地专注在经文上,到了一定功夫,自然能够体会法义。”
“当我们真正有了好乐心,读诵经论的时候,一本经、一本论,真正能够懂得一句,并照着它去实践,终生奉持,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假定能够这样去做,必然能引发更多的善法。希望大家万缘放下,尽量不要打妄想和走神,专心读诵,则经论上的一个个道理和意思,自然能够在内心中真真切切地呈现出来。”
和尚的开示,为大家的共修做了很好的前行。如果没有人指导,我们便会按照和自己习气相应的做法,实践所谓的“修行”,结果往往是:发现走错的时候,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和尚发心指导居士们学修,并不只是结缘而已,这是落实在行动上的。
今天还读诵了《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相关内容,道次第是每一个修学大乘佛法的人必走的菩提之路。想要走稳的话,必须要清楚我们的目标、下脚处和每一步要走的路都在哪里。和尚带领我们读诵道次第,正是希望我们了解自己所走之路的质、量、次第,并以无限生命为规划时间,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最多的事情。
学习佛法,不走弯路,是名为捷径。
作者:心月常圆  回复日期:2009-10-18 22:41:29
我经常十分投入地做某件我喜欢做的事,为此忽略了周围的人事物,把实际该做的重要的事给忘得一干二净了。把握合适的时间,观待适宜的地点,和谐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这几个方面我都是做得不够好。看了您的故事,受益非浅,谢谢了啊!
作者:心月常圆  回复日期:2009-10-18 22:47:17
“惜福习劳,言行平淡话人生。”生活节俭朴素,不为自己享乐,而注重培养办实事的能力,目的不是为了彰显自己有多棒,而是为了度众生。品格高洁!学习了!
作者:心月常圆  回复日期:2009-10-18 22:51:24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
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
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
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
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
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
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
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
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
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
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
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
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
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
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
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
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
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
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
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
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
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作者:最最可爱的小燕子  回复日期:2009-10-18 23:10:39
原来诵经也有这么多讲究的?
作者:最最可爱的小燕子  回复日期:2009-10-18 23:15:33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作者:最最可爱的小燕子  回复日期:2009-10-18 23:18:25
我把这段话记下来好好学习,“诵经也要有正确的方法。通常讲‘随文入观’,眼睛要专注地看,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名相、每一句经文都不要错过。经文应当是在头脑中自然显现出来的,念到前一句的时候,下一句自然就会浮现出来,这是自性的流露,不需要去想、去分别。诵经的时候,我们心心念念都在变化,都在生灭,前一念和后一念如果缘想到的都是经文,则能够连续地安住在诵经上面。我们不需要找另外的一个心再去思维,如果能够连续地专注在经文上,到了一定功夫,自然能够体会法义。”
作者:老蛋  回复日期:2009-10-18 23:46:16
7教理研究与修行实证
【文章导读】
起初,我感觉这是学术上的研究,和修行关系不大,随后又觉得这样的想法一定是不对的。和尚让我看,绝对有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和尚对这些很通达,做弟子的怎能不见贤思齐呢?我暗自策励自己,不要排斥,应当认真去了解。
【原文】
13∶00一位王先生来拜访和尚。这次我随侍和尚,就比以前从容、灵活多了。倒茶、拍照的时候,都试着去寻找一种在家里的感觉,好像自己的父亲在接待客人一样,结果试验很成功。记得一位大德曾经说过:“人与人的痛苦都来自心灵的藩篱。”自己的执著就像藩篱一样,把它拔除了,当下就会快乐。
王先生送给和尚一本很厚的书,名字是《〈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藏要本、略纂、论记、科句汇编、披寻记汇编合刊本》,其中后记是王先生所作。他同和尚谈论了许多法相、唯识方面的教理,并赞叹和尚说:“您对《俱舍》、‘唯识’是很有研究的!”
客人走后,和尚把那本书递给我说:“看看这本书的后记,可以增长见识。”
回到房间,开始翻看后记。内容很复杂,多是在引用文献探讨《瑜伽师地论》的相关经论、科判、版本、翻译等问题。起初,我感觉这是学术上的研究,和修行关系不大,随后又觉得这样的想法一定是不对的。和尚让我看,绝对有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和尚对这些很通达,做弟子的怎能不见贤思齐呢?我暗自策励自己,不要排斥,应当认真去了解。于是静下心来祈求三宝的加持。
随后的感觉比先前好了很多,没有那么浮躁了。我想起以前有一次,我将整理好的一场开示文稿呈给和尚审阅,和尚留下了《中庸》里的一句话:“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意思是说,孔夫子说:“圣人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理论通达的智者觉得它很容易而不做,愚者没有能力做;圣人之道晦暗不明的原因,我知道了:行持好的人觉得不必、不屑去研究,不肖者没有能力去研究!”这句话后来一直鼓励着我积极地整理和尚的开示。教理研究和修行实证,两样都是需要的,否则佛法不能深明,不能广行。我对学术研究的文字看不进去,是因为心态有所偏差,认为文字是没有意义的。和尚常说:“文字是载道的工具,不可缺少。”如果能像和尚一样,既能教理广博,又能有深厚的修行功夫,使学术界、宗教界都认可,才是中道、圆满道。
和尚曾经在两年前的一次精七开示中引用蕅益大师的话策励大家:“超俗拔群、谦己虚心、耐苦悍劳、亲近知识、触处体会、以教印心、广大悠久、博通古今、事理双备、栖神净域、覆履典型、特达勇锐、深心无极、誓穷法海源底,是名出世丈夫!”
两年前听到此话,内心非常受触动,后来还常常想起,用以不断策励发心和培养相应的素质,如何今天又迷失了心的方向?特别是最近听到和尚说:“对今生要有最高的期许:我要做什么样的人!然后才是怎么去做到,不能没有期许。”我想蕅益大师这番话,正可作为我今生的期许。不仅今生要有期许,无限生命中更要有无限的期许:深心无极、誓穷法海源底!佛法的所有教理,我都发愿要通达,所有的修行我都发愿要实证。“实际理地一尘不染,佛事门中一法不遗。”无限生命不做这样无限的事情,就是自己局限自己。经历尘劫,奈何我还是凡夫,正是因为得少为足的缘故。现在的这篇文章在讲佛法的教理,自有它的内涵和价值,这是我应当了解、通达的。
想到这里,内心欢喜踊跃,再去看文的时候,就感觉非常亲切。特别是看到里面讲:“《瑜伽师地论》一部百卷之文,虽所说甚为广泛,但是绝不杂乱。非特如此,而且首尾一贯,组织井然,如更能检点其微细之处,则无有不惊叹的。论其内容:有天文,有地理,有历数,有医学、药学、生理、卫生,有工学,有美学,有心理学、伦理、哲学。”内心触动于佛法的广博和严谨,正如和尚所说:“佛法的经典那么多,浩如烟海,但里面没有一点实质性的矛盾,而一般人写得稍微多一点,就会前后矛盾,从这里可以认识佛的智慧。”书中还说:“因此,最胜子等于《瑜伽释论》赞云:‘理无不穷,事无不尽,文无不释,义无不诠,疑无不遣,执无不破,行无不修,果无不证。’”这是何等的境界!正可以作为我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我将文章细致地看完,虽然还有很多内容不明白,但内心的厌烦和排斥已一扫而空,因此很欢喜地将书捧过头顶,至诚顶礼。于因地这样认真地播撒正因,必将在无限生命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作者:老蛋  回复日期:2009-10-18 23:50:39
8读书为修行,做事为众生
【文章导读】
文字只是一种工具,它离真实义还是隔着几层的。善知识用他的生命、用他的行动言传身教,让佛法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得以看见法的真实相状。“你们只会读书,没有做事的经验,以后度众生还要懂得如何服务众生。”
【原文】
法相对初机学佛的人很重要,但要了解它,非得看到师长给我们指出的正确相状,否则只在书本上了解文字概念,却从不知它实际在内心是什么样子,不认得就没有修行指标了。文字只是一种工具,它离真实义还是隔着几层的。善知识用他的生命、用他的行动言传身教,让佛法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得以看见法的真实相状。
刚出家时,听到法师们讲他们给自己的师父当侍者时,得到很多受用及加持,我也发愿要当上师父的侍者。但多年以来一直没有机缘得以亲近和依止公认的大德,心里很郁闷。法师就引导我,要想办法跟任何一个人学到他身上的功德才是最重要的,我从此就没有再发当侍者的愿。后来有幸在广化寺得和尚摄受,做我的得戒和尚,内心很高兴,因为“弟子有疑当往问”嘛。但亲近的第一个障碍是我听不太清和尚的口音,而且去和尚那里的人总是那么多,真正跟和尚讲上的话没几句。看到那些最有机会亲近和尚的执事们,因为听了和尚讲法高兴地谈论时,内心升起几分羡慕,可并不知道好在哪里,想亲近的心不知不觉中又减弱了。后来开法会,有机会整理和尚开示的录音,几个人一起做,对和尚的口音听懂不少,也因为抄写稿子,对和尚讲的内涵因熟悉而能深入一些,对和尚讲法的风格略有了解,但觉得和尚讲得很宽广,对我这个不了解佛教界的人还是有点难。但和尚对我好像父母了解儿女一样,每次回来与我们一起散步时,都会对班里进步快的同学随喜几句,对心事重重、修学遇到瓶颈的同学也赞叹几句他的长处。每当听到和尚的赞叹,大家身上的担子好像轻了不少,与和尚在一起总是感觉很愉悦。
来法门寺一个多月了也没见到和尚,啥事也没让我做。我也不知道要做什么,就跟着侍者悟光法师。他很机灵,我却很笨拙,连手机、电脑都不会用(因为内心排斥它们)。这段时间和尚曾经三次问我的情况,问我适应否,都是让悟光法师发信息汇报的。这次听说和尚要回来与我们一起过春节,大家都很高兴,忙着准备除夕普茶晚会,连中央电视台都要来采访,直播《春节的法门寺》,并请和尚为全国人民祈福撞钟。
年初一要来很多领导给和尚拜年。侍者在忙其他的事,就让我准备茶水。我想等客人来了再放茶叶冲开水,和尚见了说:“来很多人,哪来得及呢?你先在纸杯里放上茶叶,来几个人冲几杯,现来现冲。”我内心惭愧,连这么简单的小事都没想到。我看见托盘里有一盒包装得很华丽的茶叶,就打开来为每个杯子放了一些。和尚走过来检查并淡淡地说:“真不会做事,这是绿茶,是夏天喝的,冬天要放红茶。”我心里开始有点儿紧张了,赶紧换过来。这次我思考了一下,喝绿茶少放些有味即可,红茶可要多加些。可等我放完了,和尚说我:“放太多了,这种茶叶(卷成一个小疙瘩),开水冲下去,一下子就会涨满的。”我的脸也开始发胀了,都热起来了,惭愧自己的观察力这么差。事后和尚说:“你们只会读书,没有做事的经验,以后度众生还要懂得如何服务众生。”我反省,自己没喝茶的习惯,就失去了观察的心,认为这些不关我的事。这种只缘自己爱好的心,让自己对外境的观察力减弱了很多。和尚则不同,凡是别人需要的事情他都会关心。和尚也真是太慈悲了,这么忙仍不失时机地教育弟子。
写到这儿,又使我想起几年前我所景仰的一位实修派法师,他看见和尚在房地产开发公司越界炸广化寺后山时的一些做法,从而改变了对修行的认识。他以前总认为修行就只是拜佛、诵经、打坐。现在了解到和尚为僧众安心办道,为三宝永住世间,常住物不坏损所做的努力;一向看起来温文尔雅的和尚在佛教危难时所表现出的无我精神,这就是修行呀!我想这是和尚“读书为修行,做事为众生”、理事圆融的一种大悲心的流露。
作者:觉海心  回复日期:2009-10-19 00:05:04
自己在追求什么?有些东西明知该放下的,却又不能完全释然。有时候想得挺明白的,遇到事儿却不能坚定信念,还是随着以往的坏习惯做事思维,什么时候我才可以坦然放下呢?
作者:觉海心  回复日期:2009-10-19 00:08:37
有些事情我想虽然我现在办不到,只要坚信能做好它,我会为之而努力的!!!“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意思是说,孔夫子说:“圣人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理论通达的智者觉得它很容易而不做,愚者没有能力做;圣人之道晦暗不明的原因,我知道了:行持好的人觉得不必、不屑去研究,不肖者没有能力去研究!”
作者:觉海心  回复日期:2009-10-19 00:10:10
誓穷法海源底!
作者:觉海心  回复日期:2009-10-19 00:12:11
阿弥陀佛!夜深了,暂且读到这里吧。
作者:风儿带去我的思念  回复日期:2009-10-19 08:51:34
和尚们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们每天都干什么?只念佛吗?
加入收藏夹
复制给朋友
分享到外站谷歌书签嘀咕QQ书签新浪微博百度搜藏开心网雅虎收藏人人网Delicious白社会MSN空间豆瓣
',2)">

关于天涯 |广告服务 |天涯客服 |隐私和版权 |联系我们 |加入天涯
© 1999 - 2010 天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