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57:52
  广东开平是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文化艺术之乡,更是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一百多年来,开平籍华侨创造了开平一带特有的乡土建筑——碉楼。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它集居住与防卫功能于一体,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域,是一道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被誉为“令人震撼的建筑艺术长廊”,堪称“世界一绝”。漫步开平,最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建筑,那就是碉楼。开平无村不碉,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两三座。明亮的红土上,茂盛的绿树中,稻田、小溪之间,散落着一座座碉楼,犹如一张硕大的乐谱上,跳跃着一个个美妙的音符。 所谓碉镂,就是像碉堡一样的楼房,高耸、坚固,无论形状和功能都像个大保险柜。碉楼普遍为四、五层,墙身厚实,门窗窄小,顶层四面都有枪眼,并配有探照灯、警报器、枪械等。这些碉楼大部分建于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主人大都是早年远渡重洋到国外打工,后来衣锦还乡的华侨们。当时的开平是一个政府无暇管理,匪患特别严重的地区,特别是那些靠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一点钱回到国内的华侨,常常是土匪抢劫的对象。有钱人家每天都是胆颤心惊的过日子,于是有人建起了像堡垒一样的房子,以求防患。另一个原因是开平一带地势较低,河道又多,碰到发大水时,就有洪涝之忧。而碉楼坚固、高耸,可以有效地抵御洪水的侵袭。 碉楼的所有者同时也是碉楼的设计者、修建者。他们觉得国外的建筑坚固高大,很适合防匪防涝,便借鉴国外的建筑形式,其中也夹杂着个人的喜好和风格。为此,开平的碉楼除大胆吸收海外建筑风格和手法外,也保留着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格局与细部特征。碉楼通常座北向南、背山面水,室内的空间分布符合大宗族、大家庭、妻妾子孙共处的需要,且长幼有序。祖先神台置于楼顶中间,周围有华丽的建筑装饰,是全碉楼风水最佳的中心点。楼里处处挂着彰显儒家思想文化的对联,以表现碉楼主人的传统文人品味。还有仿明清式红木家具,绚烂而精致的壁绘,鲤鱼状的排水口,门框和屋檐上的狮子、麒麟或飞鸟的浮雕等。碉楼由最初的防涝防匪变成了后来华侨们炫耀自己财富的象征。华侨极尽自己的能事,把碉楼尽可能修建得高大豪华,再加上不同的建筑风格,整个碉楼显得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但正是这种不三不四的形式让碉楼在建筑史上留下了一席之地,引发后来者无限感慨。碉楼一般分为三种形式。更楼,用于打更放哨,起村落联防的作用。众楼,全村人或几户村民集资共建,为临时御匪避灾之用。居楼,富有人家独自建造,兼有防卫和居住功能,造型讲究、外观华丽。居楼占碉楼的绝大部分。开平全县目前还保留着1833座碉楼,这些碉楼见证了数百年的沧桑历史,记载了多变的世态民情。每一座碉楼都有一个交融着悲和喜的故事。自力村碉楼群。碉楼一般以创建人的名字命名,保存完好,楼身大都高大,带有明显的外国建筑特色: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也有混合式。最出众的是铭石楼,不仅外形壮观,而且内部陈设豪华,是自力村最漂亮的一座碉楼。楼内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设施、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在中国乃至整个东方的近现代历史中,反映西方文化传入并留下鲜明痕迹的建筑,在沿海大城市中随处可见。但是,这些建筑文化艺术的传播基本上是西方人强加的,是殖民的产物。而开平雕楼则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吸收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平碉楼作为近代中国民间对海外建筑文化吸收、运用的奇葩,是开平独特的历史、地域、人文等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建筑背后。表面来看,开平碉楼是华侨文化的一个体现,是中国人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见证;放大来看,是世界性的移民文化,集中反映了一个跨国、跨地域的迁移所带来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