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软件与媒体的典范转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04:24

再谈软件与媒体的典范转移

免费以及月付费模式终将成为大宗。

 

◎商业软件转型媒体

1996年六月,笔者发表文章「软件与媒体的典范转移」,内容主要是观察到当时的软件产业在因应网络狂潮的情况下,开始倾向提供免费软件冲刺安装数量(Install Base),并转而从广告获利。

因为免费使用,所以无法赚钱。因为免费使用,所以好软件的扩散速度透过网络会非常快。用户的迅速成长代表影响力的扩张,取而代之的是放置在软件使用画面上的小图形广告,收益也来自广告。

除了广告以外,尚有与自己的网络商店结合的例子,例如免费的MP3 播放软件,上面的广告是推销软件公司自营的音乐CD购物网站。软件免费,收益则来自网络购物

其实软件产业早先就已经存在所谓的Shareware (共享软件),大部分是由个人玩家自己开发的程式,以免费的型态流通,使用如果满意再决定是否要付费赞助作者,不一定具有强制性,端看作者喜好。

至于商业软件公司,也有很多是提供Trial Version (试用软件),让用户在一定天数内试用,过期则须购买否则失效。然而这两种方式的动机都是卖软件,与放弃软件销售收入改而经营媒体的想法不同。

◎剑走偏锋,间谍软件横行

经营广告事业有这么容易吗?广告事业要的是观众的眼球数量,所以软件能够免费尽量免费,等用户多了,广告主付费刊登广告的意愿才会高。然而并非所有的软件都能达到这样的门槛。

销售广告有经验吗?当然是没有。软件公司在不愿意培养销售团队或者短时间无法建立Know How的情况下,必须把广告的业务外包出去给代理商。经过代理商的抽成,利润又更薄。

培养广告主购买此类广告的习惯是个漫长的说服过程。广告收入有一餐没一餐,经营者看在眼里实在很怕。此外广告效果并不好,大部分人在用软件时不会去点广告。最后,大型软件公司纷纷放弃此类想法。

此类软件发展到极端就是间谍软件(Spyware ),广告软件(Adware )或绑架软件(Hijacker)。有的会偷传你的资料给主机以便传送更准的广告过来,有的直接绑架浏览器将首页变成某网站,改都改不掉。

此类作法横行网络而大部分人并不知情。网络到处都有软件可下载,殊不知已经引狼入室。此外凡是传送个人资料或绑架浏览器成功,软体作者还可跟背后广告代理商抽成,形成庞大的地下软件/媒体产业。

◎软件公司靠广告获利的关键

然而,依靠广告而获利的软件公司已经出现了,如果你不再把「软件」两个字局限在「需要安装在电脑里」这样的概念的话。这间引起微软高度危机意识的公司,叫做Google。

之所以把Google称作软件公司,乃是因为一个日渐明显的趋势:当宽频普及,应用软件应该不需要安装在电脑里,而是当需要的时候透过网络随传随到,最好能够透过浏览器操作,因为学习门槛很低。

换言之,过往我们所称呼的应用软件(Application ),随著介面技术的成熟已经日渐Web 化。别的不说,就光说大部分人已熟悉的电子邮件软件,Outlook 已经某程度开始被大容量的免费电子邮件取代。

一个高达2GB 的免费电子邮件,你真的可以把什么邮件都保存在里面。而软件公司获利的关键,在于Google已经找出来的一条路:关键字广告。当你使用软件时,与呈现内容相关的广告会被带出来。

源自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广告,已经证明了跟内容结合后所能达成的高点击率,这让广告主非常满意,同时间对用户又不造成干扰。同样模式自然可以运用到其他的网络应用软件上面去。

◎软件不只讲功能还要讲内容

原来,要求用户下载软件并安装,软件扩散速度依然不够,最快方法是把软件直接做在 Web,只要有浏览器就能用。门槛降低后能更快累积用户形成广告基础。过往模式累积用户的速度太慢,难以获利。

Google是以Web 起家的原生软件公司,他们很清楚要靠竞价排名广告维生最重要的是「内容」。因此当我使用Gmail (Google的免费电子邮件)看一封提及北京的邮件时,旁边就出现跟北京旅游有关的广告。

Google跟图书馆合作将书籍内容扫描后放到网络上供人搜索和阅读(即Google Print计画)。这是做累积内容的事情,竞价排名广告当然会和这类的内容会一起呈现。软件只讲功能不讲内容的时代过去了。

对Google来说,这样的思维和吃饭呼吸并没有两样,因为它是网络原生企业。但这对于以销售套装软件起家的微软来说,追赶上就显得非常吃力。全力朝网络软件/媒体的模式转型,短时间将危及软件销售。

然而,对微软来说这却是不得不走的路。因为自Linux 带起的自由软体风潮已经影响到企业软件的销售,而终端消费者的软件销售(例如 Office)也因为消费者厌倦一再升级而出现疲软。

◎微软勇敢全面转型

微软前一阵子公布Windows Live计画引起了高度关注,Live.com这个网站提供以网络为基础的个性化服务,包括电子邮件,部落格,即时传讯软件,订阅RSS 内容,甚至打网络电话等,并打算靠广告获利。

至于Office Live ,则会推出广告赞助版及会员付费版两种。简单的说,低阶版本的Office可透过网络免费使用,靠广告维生。高阶的则需要付费(可能是月费),而套装软件的Office版本也会维持。

这会不会是过渡时期的策略?因为可见的未来其实所有的内容与软件都将透过网络传送,并导致传统著作权法的瓦解,免费以及月付费模式终将成为大宗。

Bill Gates对微软的营运模式转型再度展现意志力。当年正因他全力拥抱网络才击退对手Netscape,此番依然主动面对Google。尽管他不受欢迎,但持平而论还是令人佩服。毕竟有勇气革自己命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