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二千年(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4:15:10
 

名城二千年(一):广州原是个古海湾


  水陆地形的变迁

1、广州地区原是个古海湾

  广州地处祖国大陆南方,滨临南海,是西、北、东三江的汇合处,是北回归线上的城市。广州市区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边缘。广州地形具有低山、丘陵、 台地、平原的多种特点。这种特点形成是与地质历史的演变和广州地区由浅海变为陆地的地史过程有着密切关系。

  广州地区北部从震旦纪至石炭纪,基本上是华夏古陆的一部分。南部珠江三角州一带原是一个大海湾。六千年以前冰后期海侵时期以来, 广州市区至黄埔一带,为一东西向的溺谷湾,这个古海岸地貌的海湾,东宽西狭。在二、三千年前,海浪可直到越秀山南麓的中山纪念堂附近。古代番山(现文德路中山图书馆附近)临海边,故三国时交州刺史步骘曾对广州地形有“负山带海、博敞渺目”之说。在一千年前宋代,广州城下被称为“小海”,黄埔一带被称为“大海”。几千年来, 由于珠江流域各江河带来泥沙沉积,海湾逐渐淤小,浅海变成陆地,广州地形发生沦海桑田的巨大变化。

  广州河南石榴岗附近的七星岗,一九三七年发现海蚀崖及海蚀平台的“古海遗迹”。七星岗海蚀地貌的存在,证明广州地区由浅海变为陆地的变化,也证明海岸线已向南推移了一百公里以外。一九七三年在中山四路市文化局内发现秦汉时代造船工场遗址,经测定距今已达二千一百多年,在船台下发挖大量浅海浮游生物,如孔虫、泥蚶等遗体。黄埔庙头发观海外益生红树林植物,新洲存在的蚝壳层等的浅海相沉积的遗迹都反映广州古海湾的演变过程。据分析,广州地区陆地形成,可分为两大地区,一是陆相沉积为主的北部平原地区;二是下层以陆相沉积为主,上层为海相沉积为主地区, 即南部“沙田”地区,是属河海合力淤积而成。



2、古海湾岸线位置

  

根据历史记载结合地形与地质资料分析,初步探索出广州地区古海岸线位置, (见附图)

  初步判断,广州市观有的河北市区部分,在古代时大部分是海水环绕,坡山、番山等高地是一些小岛,后因白云山山洪夹带泥沙淤积,小岛逐渐与陆地相连形成半岛。广州河北城区在秦汉前海岸线地形,大致是由三个半岛夹间着两个海湾所组成, 以后逐渐淤积成为一个整体。第一个半岛推断为从现在北站走马岗南边附近,经西村直至西村电厂附近(泥城)即转向北站广花公路高地边缘成为一个半岛,这个半岛我们暂称它为象岗至泥城半岛(象岗西面为一个小海湾,系古之兰湖;兰湖是古代水陆码头区的避风良港),此为第一半岛。

  第二半岛暂称坡山半岛,大致从象岗沿人民路以西附近斜向西南至西关,西来初地略北即转向东北至现在惠福西路的坡山(五仙观),再沿教育路经中央公园东侧直至中山纪念堂附近为第二个半岛。这个半岛以东(即观在吉祥路至西湖路一带)文溪西支所经亦为过去石屏池及石屏池以南的旧西湖,估计两湖相接处在观在华宁里的七块石附近或略北一些。

  第三个半岛,则以番山以及禺山为中心形成第三个半岛,第三个半岛最小,估计海岸线在现越华路以南即拆向东直至天河机场然后沿石牌山区的山麓蜿蜓直至黄埔波萝庙,渐转向南沿高地旁经虎门入海(见图)。

  河南地区,经研究探索,在古代系几个海岛。该岛与河北的最接近点是在现在的海幢公园附近(海幢公园以北古代系广个河心洲名为鳌州)沿此以东至中山大学、赤岗、七星岗(古海遗迹)等高地边缘,变经大塘鹭江折至南石头成为几个海岛,这些岛大部分为红砂岩,其中中山大学以南的漱珠岗则系火成岩(流纹岩)估计为火山的小喷口,至于七星岗则是古海遗迹。其南为另一个小岛(石榴岗),但后来两岛淤积相连。至于新造镇以北的柿岗洲,及黄埔军校的长洲岛和官洲、 白鹤洞等地当时系各自分立的小岛。、现在各岛周围都逐步淤积扩大成为目前的海珠区:鹤洞芳村,柿岗洲。长洲等。

3、老城区珠江河岸变迁

  

广州老城秦汉以前珠江河河面很阔,据中山四路秦汉船台遗址出土有秦半两、秦篆“东”字、秦隶“八”字、针刺漆秘残片“亟里口”字,说明秦代时此处是江边。距今珠江岸边约1,200米。

  晋代(公元265年至420年)江边渡口在惠福西路五仙观前,距今岸边约1,100米。到梁代(公元526年)江岸线延到华林寺前的西来初地。隋代又南移至今杨仁里一带。

  唐代(公元618年至907年)珠江岸线约在西关泮塘、秀丽二路、延安二路一线。西关泮塘南汉时(公元907年至971年)巳成为陆地,称华林园地,上、下九甫星泉里“星泉”是唐井。南汉时南门(安澜门亦称鱼藻门)位于现仙湖街一带, 临设于当时江边。

  宋代初期岸线南移至西关涌和玉带濠一带,第十甫现广州酒家(过去为南海西庙所在)为当时江岸边。宋末岸线又南移,西关由十二甫丛桂里起经状元坊、买麻街、小市街、木排头、 东、 西横街、清水濠等宋末比宋初岸线南移约400米。

  元、明两代,珠江河岸大致由西关涌南延到现一德路、万福路以南。西关街道中有十九个甫在明代已成为商业区,东面江岸线在现延安三、四路附近。

  清代江岸继续南移。如十三行是1777年在接近珠江边建立的大街,1846年江岸已推移至西濠二马路, 1907年江岸到达今南方大厦前的西堤,1911年长堤全部建成,1931年新堤一带镇为陆地,原靠近河北江岸的海珠石并入河北镇为河岸(即今省工会大厦附近),从此珠江北岸线基本固定下来。

  珠江南岸由于受冲积较少,岸线扩展不及北岸, 变迁一般不大,1871年江岸在南华路南边台地边缘,1911年推移至寺前街、堑口一带,1936年填白鹅潭为洲头咀内港,直到1958年开始建河南滨江路,,南岸岸线也就基本固定下来。

  广州老城地区江岸变迁, 由于受西北江与北部山区的流溪河,沙河,甘溪等带来泥沙沉积,受海潮的顶托,水慢沙沉,加上人口集中,城市发展,人为填筑等原因,水域变为陆地的演变较为迅速。特别是珠江北岸比南岸陆地沉积更快,是属于边滩发育与沙洲并岸为特点的演变过程。珠江江面过去宽阔,有“小海”之称,现尚存留下称“过江”如“过海”的俗语。珠江江面晋代时宽达1,500米,唐代时平均亦达1,400米,宋代则为900米, 明代为700米,清代为500米,而现只余200米左右,江域变陆的速度,平均约每年扩展0.6米左右。唐代以前速度较慢,宋代以后较快,这是因为宋代以后, 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筑修堤围, 出海水道有所改变,西北江流入广州溺谷湾水量减少,水势减溺,促进珠江边滩沙洲的发展,加上城市发展,人为的填筑, 陆地扩展更为迅速。   名城二千年(二):广州的历史沿革
广州历史沿革

   广州地区附近约在古代已有南越民族在此从事渔猪和耕种,商代时广州地区称为“南越”,周代时又有称为“百粤”、 “扬粤”“南海”。有春秋战国时,广州地区南越民族与长江中游的楚国人民已有往来,并归属于楚国,划为南楚,据府志、文物记载, 曾于广州建立“楚庭” (也叫楚亭),归属楚国。现越秀山上有清代建的一座石牌坊,坊上书写“古之楚庭”,故在秦代以前,广州又有“楚庭”之称。

广州二千多年来一直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在秦末汉初与唐末,广州曾经两次出现过割据的小国,秦末期为南越国,赵佗(秦的南海尉)自立为南越王,广州成为南越王都城(公元前206年至111年)。唐代末期刘岩(又名刘龚)据广州称帝, 国号南汉(公元917年至971年)以广州作都城(当时称兴王府)。广州地区自秦代(公元前214年)定为南海郡开始,历代以来它的行政管辖地区,最小的范围也据有现广东省的中部与北部,最大的范围包括现广东、广西的大部地区,各朝代广州地区行政管辖范围见附图。
1、各个历史时期广州行政体制沿革   
   

秦汉时代南海郡图
   

  秦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平南越后,在广州地区设南海郡。 当时南海郡尉任嚣在现中山四路旧仓巷附近修建城廓,称为“任嚣城”,广州为郡治所在地。秦汉时南海郡行政管辖范围北至观坪石,东至福建的漳浦附近,西至湛江,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后赵佗续任南海郡尉,于秦末汉初时, 自立为南越武帝,并把管辖范围扩展到雷洲半岛(象郡)与广西、桂林地区。以及越南北部。

  汉代 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平定了南越国后,把原赵佗割据地区划分为九郡(后缩为七郡),广州仍称南海郡,归属交趾部后称交州, 南海郡行政范围缩小。交州治所在地曾移至广西梧州,广州城曾一度较前衰落。东汉末年,广州属于吴国,公元216年吴国交州刺史步骘把交州治从梧州迁回广州,公元226年并将交州改为广州,广州之名由此开始。汉代广州地区行政范围面积约10.5万平方公里。

  晋代 广州仍称南海郡,为州治所在。但南海郡行政管辖范围比汉代有所缩小, 已将东部梅县、潮汕、惠阳等地区分出;晋代南海郡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南、北朝与隋代,广州仍为州治,郡治所在,州郡范围略有变化。

   
   

晋唐宋时代广州
   

  唐代 广州称为广州都督府,—是岭南道的道治与都督府治所在地;广州都督府行政界线南至宝安、中山,北至清远, 西至四会;怀集,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唐末期刘岩在广州称帝, 号称南汉国,广州为兴王府,并在广州地区设置咸宁、常康二县, 以模仿帝都长安。

  宋代 公元970年,宋平南汉后,废兴王府仍称为广州(以后一直沿用广州名称),广州为广南东路路治地(简称广东。广东省之称自此开始)。广州行政区域范围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元、明、清各朝代,广州先后称广州路(元代),广州府(明、清时),均为省治地(元代广东省称广东道, 明代称广东布政司,清称广东省)。行政区域范围虽有变化,但不大,直到清代广州府行政区域面积约3.1万平方公里,大于现广州地区一市六县的行政区域。面积1.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解放前, 国民党统治时,广州定为市,仍为省会所在地。广州市行政区域范围较前各历史时期大为缩少。 南至河南全岛与芳村,东至车陂,北至白灰场,面积为248平方公里。解放后,广州曾一度划为直辖市,1954年全国行政区域调整时改为省辖市。 由于生产.与城市发展,广州行政区域经过多次扩展,现广州市(市区与郊区)面积达1345平方公里,广州地区(广州市与从化、花县、增城,番禺、龙门、新丰六个县)面积达11,756平方公里。

2、各个历史时期广州地区人口发展

   
   

元明清时代广州
   

  广州地区远在新石器时代, 已有越族先民在此活动生息。现发现市东效飞鹅岭等多处新石器时期的文物遗址, 出土文物有农业生产用的右奔、右铲、石斧,打猎用的石矛、石箭镞,捕鱼用的陶网坠,纺织用的陶纺轮。说明广州地区在远古时期已有先民在此从事农业生产与渔猎活动,但由于地处祖国边陲,与祖国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相隔过远,甚少交通往来, 因而人烟较少,人口稀疏,文化、经济、技术落后。 自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于广州设郡治,才与中原黄河流域地区较多的交通往来。汉族文化与先进生产技术逐渐传入与交流。秦始皇平定南越时, 曾从内地组织汉族军兵五十万,编为五个军,每军十万人分五路进攻南越,其中三军进驻广东,一军设驻广州,使汉与越族人民杂居,开始中原文化、生产技术, 汉族人民流入广州地区。汉、晋、南北朝、 隋等各个朝代,黄河、长江流域地区战争较多,人口、经济受战乱破坏较大,全国人口大量减少,而广州地区因没受大战乱破坏比较安定,反而内地汉族人口南迁避难增多,人口却逐步增加,促进经济发展。据史书记载,前汉时,广州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约为0.15户左右。到隋代时, 约五、六百年间,人口密度却增至每平方公里0.5户至一户, 增长五、六倍。宋时广州人口,经济发展更快,人口密度增至每平方公里3至4户,人口总数达18万多户(南汉时为17万多户)。主要是宋代时北方战乱, 而宋朝积极发展南方, 北方汉族南迁很多,据史书记载, 新迁入户口当时称“客户”广州地区“客户” 占总户数55%, 因而人口增长很快。近四、五百年清代以来,广州人口发展更快,据记载靖嘉庆期间,广州府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200人以上,总人口达500万。

  广州地区各历史时期人口变化,从晋至清一千多年来,人口基本上是直线上升,而且增长速度很快。大大超过全国,全省增长速度(从四世纪至十六世纪,全国人口增长速度是 0.5倍,广东省是2.7倍, 广州地区是7倍多)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与北部汉族人口逐步南移有大。

  解放前, 国巴党统治时期广州市区人口二十年代期间为80万,三十年超过100万,四十年代期间最低为54万(日寇统治期间)最高一年为1948年人口力142万人,解放前夕1949年约为120万。

朝 代 广州地区名称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人数) 人口总数
前 汉 南海郡 0.15户 1.9万户
晋 代 南海郡 0.8户 3.7万户
隋 代 南海郡 0.15~1户 3万户
唐 代 广州都督府 l一2户 4.2万户
宋 代 广 州 3~4户 18.5万户
元 代 广州路 4-5户 18万户
明 代 广州府 10~2O人以上 60万多人
清 代 广州府 200人以上 580万人   名城二千年(三):古代广州的经济发展
广州地区经济发展

  广州二千多年来不仅是华南地区的政治中心,而且又是华南经济中心。广州由于自然气候,地理位置的有利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成为全国闻名的富饶地区,同时又是热带珍贵特产的集散地。 随着秦汉以后各历史时期, 中原内地汉族人口、文化先进生产技术与工具的南移交流,广州又是最早对外交通与对外贸易通商口岸, 国内外生产技术与文化经济的交流,促进农 业、手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与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广州很早以来发展成为南方最大的商业与手工业中心。

1、广州地区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农业生产方面,广州由于具有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可全年耕种的气候特点, 而且又是平原广布,珠江三角洲冲积层土壤肥沃的优越地理条件,农业生产已有一定基础。经过先进工具与生产技术交流推广,大兴水利工程,利用河流湖泊蓄水灌田,修筑堤坝围垦,不断地扩大耕地,提高产量。唐宋时,粮食生产已有余粮供应闽浙等地,号称“广米”。甘蔗、蚕丝、鲜果等生产也有很大发展, 甘蔗在宋朝时成全国主要产地, 明末清初时,广州地区甘蔗种植约与水稻面积相等,岭南佳果早就闻名。

  造船,广州自古就是对外与内河通航港口,岭南一带又盛产优良木材,对发展造船业具有利条件,最近在广州发展秦汉造船遗址,初步探知船台区共有三个平行排列的造船台,船台长达88米以上。船台滑道的结构设计和现代船厂的船台滑道结构原理一致,证明当时广州造船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很高与造船规模很大。又据近年广州附近发现的汉墓中,发挖出木制与陶制的船舶模型,结构很精巧,船上有舵楼、房仓等设备,很象现在的"花尾渡"。广州的遗船业在秦汉时已具有很高技术水平,而且又是汉朝出海远航大型队的造船基地。元朝时, 意大利人马哥孛罗的记载说:“当时海船之往来波斯湾,中国海间者,华船最大。 多广州、泉州所造”。清朝,广州的造船业也很发达,仅官营的船厂就有四处,能造蒙冲舰。广州的造船业从秦汉以来一直在全国与华南地区占重要地位。

  冶炼铸造,广东矿藏丰富,种类较多。银、铜、铁矿开采历史很久,汉朝时集散于广州的货物就有银与铜。自东晋后,华东一部分炼铁技术工人迁到广州, 冶铁技术的传入开始发展广州冶铁业,出现大规模的铸铁作坊: 唐末南汗时广州冶炼技术已有较高水平,能铸造铜象、铁塔、铁柱等。元代时铸造的铜壶滴漏已相当精巧。明清时,广州所辖的佛山镇已“为全国闻名的铜铁冶炼中心,所制的铜铁器具产品畅销国内外,有"盖天下产铁之区,莫良干广铁,而冶炼之功, 莫良于佛山”之称。

  纺织。广州的纺织业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汉朝时,在广州就有芋麻类纤维织成的夏布,蕉布。唐代广州的丝织品已很有名,宋代已能织造棉布,称为吉贝布,还有竹布。明清时,棉、丝纺织业大发展,产品远销长江流域与出口,国外并享有“广纱甲天下”之称。在清朝时, 广州土布出口仅次于丝、 茶, 为我国当时重要输出品之一, 清道光年间(1820~1850年)广州附近纺织工场发展到二千五百多个,工人达五万多人。

  陶瓷、砖瓦与玉石、雕刻等手工业与工艺制品,早在二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 就有了相当精致的制品,广州的陶器以釉色细润,造型精美见称。象牙雕刻,工艺品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我国独特传统工艺,具有精巧的艺术水平, 牙雕制品历来远销国内外.制糖、 食品加工等手工业也有不断的发展,广州制糖约始于汉状,到宋代广州白糖(糖霜)定为贡给皇帝的贡品之一。

2、广州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广州具有历史悠久的手工业相当达的基础,到近代由于生产发展,已经由个体生产转向工场手工工场生产,孕育着资本主的萌芽。到十九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王朝闭关自守的迷梦.中国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帝国主义资本的入侵,近代工业开始在广州出现,最早时1845年英国人柯拜在广州黄埔设立船坞(出观外资近代工业的开始),继后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外国资本主义影响下, 封建官僚买办统治集团开办军火工业,1866年两广总督瑞磷命广州机器匠温瓞园(又名温:老七)筹办并设立广东机器局, 制造枪枪弹军械。1887年至1889年间,张之洞任两广总督后,又先后开设缫丝、纺织、铸币、制铁等官办工业。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出现民族资产阶级商办工业,如1870年广州的陈联泰机器厂,1872年商人陈启源在南海开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缫丝, 雇工五、 六百人, 随后商办的火柴、造纸、印刷、 皮革、玻璃,船舶修造、机器制造、水泥、卷烟、针织等工业不断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开始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暂时放松,外货在中国市场有所减少,广州民族工业在这个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大战期间新创办的橡胶工业发展尤为迅速,先后设立橡胶厂23家机器制造、火柴、肥皂、炼乳、电筒、电珠,电池、搪瓷等工厂陆续开创与发展,到1936年全市工业企业(不包括手工业)共3,218户,职工达67,430人, 总产值达34,267万元(按1952年不变价)工业产品一度遍销国内大城市外,还远销东南亚各地。

广州市工业规模较大的行业有:

  机器制修业  共129户,就业人员2,355人, 总产值2,100万元
  织 布 业  共301户,就业人员17,700人, 总产值3,550万元
  胶 鞋 业  共50户 ,就业人员3,600人, 总产值2,500万元
  榨 油 业  共50卢 ,就业人员3,600人, 总卢值200多万元

  抗战胜利后至解放前夕,由于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买办集团的集中垄断,广州民族工业陷于崩溃。抗战胜利后,美帝与国民党政府通过所谓“广东实业建设”谈判,在广州取得一系列经济特权,1947年仅美资潘宜公司就在广州取得十一种企业的独立权,控制许多工矿企业, 仅1948年4月的统计美国在广州登记商户就达二百余家。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也伸进广州,垄断全省六十六个金融机构的绝大部份,并通过这些金融机构对民族工业实行吞并与垄断,控制了广州制糖、纺织等187个工厂企业。到解放前夕,广州私营工业有80%。倒闭,失业人数达20万人,总户值比抗战前下降25.25%, 到广州解放时, 能正常生产不到240户,占22.5%,处于半停工状态的约340户, 占22.4左右, 其余百分之四十四以上工厂已全部陷于停工。

  广州近代工业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控制、压迫,因而构成广州工业对外依赖性强,殖民地色彩浓厚,重工业基础差,轻工业和消费品生产比重大,企业规模小, 资金薄弱,设备残旧,技术落后等特点。     名城二千年(四):古代广州的对外贸易与交通2008-11-16 20:47广州对外贸易与对外交通

1、广州历史上是我国重要对外贸易港口

   
   

唐宋元代广州对外对内主要交通线图
   
  从古代以来,广州就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二千多年来广州外贸城市地位一直保持至今,而且不段的向前发展。据史料记载, 早在战国时代,广州已开始与邻国有贸易往来。 据日本书刊记载:“楚国品物由交趾岭南(两广)蜀各地所输入。”秦汉时广州是南海郡治所在是全国十多个商业都市之一, 是热带珍贵特产的集散地,成为我国海外贸易枢纽。据“史记”记载:“ 番禺(广州)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 汉朝我国已和海外--些国家有贸易往来,当时,对外贸易有陆海两路、陆路主要:是西北部的丝绸之路,海路贸易的都会主要是广州,进口货物也多集散于此,唐朝时, 广州对外贸易有更大发展,广州成为世界著名的港口,我国重要海外航线是从广州出航,称“通海夷道”。经越南、马来半岛、苏门答腊至印度洋与阿拉伯,中国在汉代时已是航海大国,唐代时海航线走得更远, 贸易范围扩展到南太平洋与印度洋地区各国。而海外各国商船云集广州也很多,广州对外贸易占全国大部份。公元770年前后,每年来广州的外国船只共有四千多艘.为了进行对外贸易的管理,还在广州专设“市舶司”,总管对外贸易与收税是为海关的起源,也是我国第一个海关。为了管理外国商人,还指定在今光塔路一带设“蕃坊”,建房供外商长期居住,并特设“判官”一职,管理侨务与接待工作。当时居住广州外国人很多,据阿拉伯人记载说:唐末黄巢农民起义攻破广州时,杀胡商十二万至二十万人,可见当时在广州外国人数之众。唐代广州对外贸易有盛大的发展,除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对外贸易的繁荣外,因唐代对外贸易政策对西北陆上边境出口货物贸易进行限制,如禁止铁、金、珍珠、衣料、丝绸等出口,为的防止西北边境各国利用金属制造兵器入侵:而海上入境各国都是远国,不会发生军事入侵,因此禁令较松,贸易往来完全自由,助长广州对外贸易的发展。

从五代与宋代,广州继续为我国最大通商口岸,对外贸易继续获得发展。宋朝对海外贸易非常重视,各通商口岸设立市舶司管理与收税,抽取十分之一入口商税作为国家重要税收,北宋时对外贸易税收约占国家总收入2-3%,南宋时则达20%,末代三百多年广州设市舶司最早,又继承唐代的基础,对外贸易最盛。当时国最主要进口货物乳香(一种药材),由广州进口的乳香约占全中口的98%,故乳香又称为“广东香”, 而由广州进口的外国药则称为"海药"或"广药"。当时出口货物是金、铅、锡、什色帛、瓷器、铜钱等,宋代外商侨居广州似较唐代尤盛。外商除光塔路附近“蕃坊”居住外,常有与中国人什居城中,政府在现北京南路、 高第街附近地区建市舶亭和海山楼为管理海舶和宴请商的地方。

  南末后期,我国对外贸易中心虽然逐渐转移至泉州,但广州仍阵一定的优势。明朝时,我国对外贸易主要港口是泉州、宁波与广州三处,设市舶司。到了明朝中叶,由于沿海地区常遭日本倭寇骚扰,至公元1522年,封闭泉州与宁波二港口,仅留广州,并设“怀远驿”于现西关十八甫路,建屋120间以居外侨。

  清初,由于郑成功据守台湾抵抗清朝,曾一度实行海禁。公元1684年台湾平定后,乃于广州、漳州、定海、云台山(镇江)四处对外贸易港口,至1757年又封闭漳州、定海、云台山三港,广州为唯一对外贸易港口广州对外贸易更为繁盛, 成为我国对外贸中心。 当时政府还指定一些商行专门和外国进行贸易,称为公行,也称为“十三行”(观十三行街与上下九甫一带), 并设“夷馆”。招待外商,外贸与商业系中心转移到西关一带。当时对外贸易额相当巨大, 且都是出超,出口货物以茶叶、绸缎为主。据“海国图志”记载:1837年统计,出口货物贸易额为3509.5万元,入口贸易额为2014.9万元,出超达1494.5万元。自1924年后,出口逐渐减少,1930年后便成为入超城市。

广州对外贸易的历史,二千多年来虽然一直保持对外贸易城市的地位,但随着各个朝代社会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政策变化,而时兴时衰。汉、唐、宋、明几个朝代广州对外贸易发展比较兴盛,直至鸦片战争,五口通商以后,帝国主义入侵,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而广州地变成为典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外贸城市。

2、广州古代的对内与对外交通

  古代广州与北方的交通线路,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平定百越与汉武帝平定南越王时出兵五路所走路线,经查据可考的有五条,此五条线路也是广州与北方地区主要交通线路。(一)从湘江谷地通过越城岭山隘,经桂江入广州。这是古代最主要的交通线路,当时还在广西兴安县修一条叫灵渠的运河,把湘江和桂江沟通,灵渠至今仍是珠江与长江间唯一运河;(二)从赣江谷地过大庾岭进入北江地区。(三)从湘江支流越过九嶷山进入贺江地区;(四)从湘江支流来水越过骑田岭山隘,进入北江地区;;(五)从四川经贵州,沿柳江而入。以后各朝代,基本沿袭此五条陆上线路北方首都和各重要城市交通往来。唐朝时,曾开凿大庾岭道,广州与京城长安的交通,除大庾岭一段外,都可船航。宋朝时,除重修大庾岭山路外,又在北江的英德一段河边修筑栈道,帮助水运,除三江和五岭交通线路外,广州至福建、江、浙沿海航线早已通航,公元404年东晋时卢循就是从福州航海而来攻破广州。

  广州远在秦汉前已有海外交通,汉代时海外交通与贸易有了发展,但当时由于船舶尚小、需要沿海岸航行,所以我国在南海的出航地点是在徐闻、合浦等地,广州是外国货物集散地,在晋代以后,我国出航地点也移到广州,广州成为我国海外交通进出口港。

  唐代时,我国海外交通有更大发展,是个航海大国,航海线路发展至阿拉伯与非州东部海岸。中国船舶称雄海上,据阿拉伯人苏来曼记载:唐时中国海船特别巨大,波斯湾风浪险恶,只有中国船能够航行无阻,阿拉伯东来的货物,都要装在中国船里。唐代我国交通有两条水路,一是登州(山东蓬来县)海行入高丽渤海道,二是广州通海夷道,而广州海夷道是主要海外交通要道(见附图)。

3、广州古代对外文化交流

  广州海外交通与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我国与对外文化的交流起重要作用。广州很早时期便有宗教传入,据相传:广州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第一个地方。第一个来我国的阿拉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艾比宛葛素是取道波斯、印度至广州登陆。并于公元627年在观光塔街建怀圣寺(光塔寺)与光塔,“怀圣”是怀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罕穆默德。光塔高26米,原名叫“帮塔”,原是在礼拜前登上塔顶呼唤教徒来礼拜之用。据传艾比宛葛素是回教默德那国王母舅,死于广州,广州伊斯兰教徒于公元629年在现兰圃西侧,为葬他修建先贤古墓(又叫“响坟”),古墓附近的伊斯兰教坟场,是过去在广州传教讲学的阿拉伯人和各清真寺历届“以码目”(教长)死后安葬的墓地。这些都是阿拉伯伊斯兰教在广州最早的历史遣迹。

  广州是印度僧人第一个从海道到我国传教的地方。公元306印度佛教徒耆域,从印度经海道到广州登陆,后到洛阳。两晋与南北朝期间由海道来广州的外国佛教僧人很多,在广州兴建佛寺不少,著名有四:

  公元281年西竺佛教徒迦摩罗遵在广州今海珠中路上果里建仁王寺,仁王寺规模较大,是岭南上刹,明朝时改为紫阳书院,这是广州最早的佛寺。

  公元317~420年,东晋时,克什米尔佛教徒昙摩耶舍来到广州,创建王苑寺,又名王园寺(至南宋时改称为现光孝寺),传播佛教,以后陆续有外国佛教徒求罗跋三藏、智药三藏、婆罗未陀三
藏等来我国在此寺传教。

  公元527年,印度佛教徒达摩从海道来广州,在现西来初地创建西来庵(清初改称华林寺直至今),寺内有五百罗汉像。

  六榕寺是佛教的寺庙,建于公元537年,六榕寺原名宝庄严寺,公元989年重修时,以供奉佛教禅寺六祖惠慧能为祖师,以修“净业”,逐改名为净慧寺,寺内保存有宋代铸的六祖慧能的铜像,宋代苏东坡曾至此寺,见寺内有古榕树六株,便题书“六榕”二字,故又改为六榕寺。寺内有六榕塔,原名舍利塔,后因塔内供奉贤劫千佛象,故亦称千佛塔,塔高57.6米,共九级十七层,塔顶有公元1358年铸造的千佛铜柱,由于塔形如花柱,俗称“花塔”,是广州现存最高的古建筑。     名城二千年(五):广州历代城址变迁2008-11-16 20:49广州历代城址变迁


  广州市老城区,自建城开始,二千多年来都是原城址逐步扩展,发展成为现今的南方大城市。各历史时期老城区的城市发展,除了经济、政治的条件因素外,城区内陆地变迁速度也影响了城市规模面积的扩展。因城区内大部分地区原来都是水域,因此,广州市虽然历史悠久,政治与经济在历史上又都一直占着重要地位。很早以前就是全国著名城市,但过去的城市规模,面积发展还是缓慢,城市扩展比不上各历史时期同时代的一些城市。二千多年来,广州老城区的发展基本是与老城区珠江河岸的变迁相一致。

1、广州老城址的变化(参阅:广州历代城址的变迁示意图)

   
   

广州历代城址变迁图
   
  春秋战国时期,广州的越族民族归降于楚国,因而在广州建立“楚庭”(也叫楚亭)。“楚庭”已具备城市规模,也是广州最早的城市名称,故现越秀山上仍留有清代所造古“楚庭”石牌坊。但差庭建于何时?现尚有不同说法。有待以后考证。而广州城早在秦代前春秋战国时已建立,这是一致的。现据可考的史书记载,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时,在广州设南海那,南海郡尉任嚣按“楚庭”的规模建立城廊,称为"任嚣城"(即现中山四路旧仓巷登峰南路一带)。"任嚣城。也是广州市老城区最早地区,以后逐步扩宽发展为现在市区,自“任嚣城”起,厂州城大区概经历了多次较大规模的扩展。

  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扩展,公元206年~111年赵佗在广州立南越王时,广州为南越王都城,按王都规模把原来城廊向东西扩大到周长十里。范围大致是东至现立新路、西至中山五路。称为“赵城”,又称“越王城”。西汉时平定南越王后,南海郡治管辖地区缩小,郡治所在地曾一度他送,城市又受到战争的破坏,曾一度较前衰落,不如南越王时繁盛。

  第二次是公元21O年东汉三国时,吴国交州刺史步骘把交州治从现梧州迁到广州,重新修理赵伦城,并将番山(现中山四路旧城皇庙附近)向北扩大,称为“番遇城”。此时,广州对外贸易迈向繁盛,初步成为一个商品集中和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也成为全国十七个著名商业都市之一,也是华南地区仅有的一个。

第三次较大城址扩展是唐末南汉时期(公元907至971年),刘岩于广州称帝,号南汉,广州称为兴王府,除重修城垣外,并将禺山凿平加以扩大,把城垣向南扩展至现延安路,命名新南城。在北京路建立双门(俗称双门底),并在广州城内外大建离宫别苑,有南官、大明、昌华、甘泉、玩华、秀华、玉清、大微等几十处。据考南宫在今西湖路一带、芳华园在今流花桥附近、昌华苑、显得园在荔枝湾附近,刘王花坞(华林国)在泮塘。南汉的宫苑建筑极为奢侈,据“五国故事”记载:公元934年在官内建昭阳殿,昭阳殿以金为天花板,以银为地面,殿内设水渠,渠内放珍珠。殿内东西两柱上,以水晶、琥珀琢刻为日、月装饰于柱上。

  隋唐时,广州城市的中轴线是现北京路,重要的衙都设于现北京路财政厅附近。城内多为官衙机关,繁盛商业区在城外的城西一带。

  第四次扩展。宋朝时期城区发展较大,南北宋三百多年间,扩建与收缮城垣达十多次,公元1044~1208年,广州先后扩建为子城、东城、西城三座城,城区范围东至立新路,北至东风路,西至人民路,南至延安路、大德路。公元 1259年又在城南筑东西雁翅城直到海边,当时城区扩展把新发展的商业区包括在城内。

  第五次扩明朝公元1377年把宋朝的子城、东城、西城连合为一,并向东扩至越秀路,向北扩到越秀山上,周长21里多,称为老城,越秀山上镇海楼是那时收建的。公元1565~1566年又在城南扩展濠泮街一带,加筑新城,城长六里多。

  清朝时末见其他较大扩展,只是于公元1647年在新城以南修东西两翼城直到江边。明清两代老城的范围,东至越秀路,西至人民路,南至一德路、泰康路、万福路、北至越秀山。至于东山、西关、长堤等地都在城外。老城城垣直到1918年因不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全部拆除,将城垣改为马路。

2、老城区地形的变化

  古代广州老城是个海湾,大部分地区都是水域,经过二千多年沧海桑田的变化,发展到现在南方大城市,老城地形变化一是很大的。据史书记载,古代广州城内较为显著地形地貌有一水、两湖、三山、三石、经时代的变迁,现已无可见,只成为历史上的名称了!

  一水是指甘溪、又称文溪、越溪、行文溪、东溪等,是广州东侧最重要水道,具有饮用、航行、灌溉等作用。它对广州原始聚落的产生与古代广州城的建立有着密切的关系,最早广州城址是建在甘溪下游台地的番山。城址的选择,除了因台地形势优越,北面靠越秀山,南临海湾等城防的有利条件外,甘溪丰富的淡水作为城市生活水源与交通航运,农业灌溉的有利因素,对城市建立起了重要作用。也可以说,广州城起源于甘溪。 古代甘溪起源于白云山东侧蒲涧滴水岩,因山水味甘故称甘溪,沿白云山西南流,经上下塘、小北花圈入城内后,分为二支流,一沿今登峰路下长塘街入玉带濠,另一支流经大石街连西湖。甘溪流向经过天然与人工的改道后,逐渐消失。在1094年前后,由于沙河支流向源侵蚀,在长腰岭处抢夺甘溪上游昌蒲洞等水改流进沙河涌,称为“抢水现象”。遂使甘溪因水源被夺逐渐干涸,现长腰岭与双燕岗一带仍可看到旧河床痕迹。公元1467年明代时,人工开凿新濠,把甘溪与淘金坑水汇合流入东濠.城内甘溪故道改为下水道暗渠(六脉渠)。

  两湖是兰湖与西湖。古兰湖又名芝兰湖,大概在今流化湖一带。公元450年~459年前通西海(流溪河),外国商船可从澳口入到蓝湖,是古代避风良港。唐朝时象岗西侧双井街附近建有“余慕亭”作为船舶归航标志。西湖周长五百丈,南北长形,北至华守里现黄泥巷、七块石(古代时用七块石架成长桥,称宝石桥),南至教育路、九曜坊,九曜坊是南汉王的南宫,湖中药州即现南方戏院内九曜池,池中还有太湖石保存.

  三山是香山、禺山、坡山。三山是在老城内的岗地,老城建立与扩展,基本上是在此三个岗地上逐步形成,现已无存,番山与禺山大概在现北京路以东,南北相连,坡山在现惠福四路五仙观附近,称“坡山古渡”之处。

  三石是浮邱石、海珠石、海印石,称为"珠江三石"。三石是古代时突出珠江水面石质小岛。浮邱石在现中山七路、石岗街,宋代前还是一个小岛,岛旁泊船很多,石上篙痕宛然,近代修筑马路,浮丘已埋在地下,现无遗迹可见。海珠石在今省总工会大厦附近,1931年修筑新堤时与河北连在一起。解放后长堤江边行人道尚存一棵古老高大木棉树,树干上留有铁钉梯级,据传为鸦片战争时曾在此树上架炮,此树是海珠岛仅存的遗物(现已倒毁)。海印石在东濠口,清代时海印石是江心的东炮台,现与东堤连在一起。

3、老城区的区城布局

   
   

广州城郭图
   
  广州城从“任嚣城”起,秦汉时期的老城城区内主要是王室、官衙所在地。城廓的建立首先是考虑政治中心的城市功能。隋唐以后,广州的对外贸易、商业、手工业社会经济逐步发展,广州老城已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城市扩展过程中,城市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城市行政中心是现北京路、广卫路附近。老城主轴线是现北京路,正对南城门。隋后的广州刺史署,唐代岭南道署.明代的广东布政使司署等首要行政机关设在北京路中轴线上,面对南门.清代时,广州府署移至现广卫路、越华路一带.现省、市革委会机关所在地,也是沿着老城行政中心地区上建立形成。

老城的码头港区,较重要水道码头区有:(l)东澳(现清水濠街附近),古代该地是城东侧的一个重要海湾,接连甘溪,船舶可沿甘溪航运到现登峰南路一带。宋代设盐仓在旧仓巷附近,盐船由东澳入甘溪运盐至盐仓。(2)酉澳(现海珠中路南濠街一带),宋代以前为外船码头区,是广州重要内港之一,中外商人聚居于附近。唐宋时商船由西澳北溯可到光塔街附近。明代建闸缩窄,不通舟楫。(3)泥城(现西场),古代西北江到广州的航线均经官窖和石门而南,常在此登陆入城,是古代西侧重要水陆码头,彩虹桥附近,古代是西场进城过流花水(即现司马冲)处,也是重要水陆码头。(4)南海神西庙(观广州酒家附近)与南海神东庙(现波罗庙),宋代时广州有内港与外港,均为海舶停泊地区。外港是东庙,内港是西庙地区, 南宋初杨万里诗云: “大海更在小海东,西庙不如东庙雄。”明代以后, 因原有海湾码头区逐渐淤积,码头区向西关、西庙一带转移。 商业区原在城外,现长堤、西关一带。现西关街道中,仍有十九甫的街名,甫就是明朝时商业街道的名称,并按行业相对集中。如十六甫即浆栏街为卖船上用品街道。对升贸易地区,唐宋代前是在现北京路城南门外设署对外贸易管理机关与招待所,外商居住宅塔街附近,城南门沿江一带是重要外贸地区,后逐步西移至西澳一带。宋代时在现南濠街附近建招待外商的共乐楼。据宋代共乐楼诗记载: “千门日照珍珠市,万户烟生碧玉城,山海是为中国藏,梯航尤见外夷情。”此诗描述宋代时期该地区外贸繁盛与中外商人密切关系。明代后,对外贸易中心地区又西移至西关十八甫、十三行一带。明代设“怀远驿”在现十八甫,清代设“夷馆”于现十三行,都是当时对外贸易机关所在.

  手工业作坊,过去都是家庭式分散作业,明清以后广州手工业行业帮会组织逐步发展,形成了手工业由个体生产面工场手工业的转变(据清道光年间,公元1820年—1850年广州附近纺织工场2500多个,工人五万多人),手工业作坊分布在西光光明路、龙津路一带过去是纺织作城称为“机房”,现街道中称“坊”,很多是各单工业作坊。

4、老城区的市政设施

  老城区的下水道系统,宋、元、清时老城内排水系统称为“六脉渠”(六脉原为中医学的名称,六脉渠的含义譬如人体的六脉畅通之意)各代的”六脉渠”虽有变化,但流向系统基本一致。“六脉渠”分别流向城外护城陵,东面的东民面面的西陵,南面的玉带濠。清代“六脉渠”位署分布如下:

  左一脉。自现越华路附近开始南流经教育路人玉带濠。
  左二脉。包搞三条支流,一条自三元宫前起东向流入东濠,另二条自城皇庙起,一条北流经豪贤路入东濠,一条南经长塘街人玉带濠。
  左三脉。自现东华里起南流入东濠
  右一脉。自人民公园西侧起南流经桂香街入玉带濠。
  右二脉。包括三条支流,一条自三元官西侧起西流,经西华一卷入西濠的另两条交际处附近起分南北流,北流入西濠,南流入玉带濠。
  右三脉。自孝寺前起南流经红书路西折入西濠
  “六脉渠”一直沿用至今,现广州城区排水系统也是排渠入濠的流向上改造发展起来的。

  广州虽然是古老城市,但自鸦片战争后,广州成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基地,由资本主义入侵与社会经济发展,旧城改造与现代城市的发展也教其他古城市为快。折城墙开辟马路,广州比较早就开始,清代末期,广州建成全国第一条现代马路(长堤路)。供水设施,公元1905年开始建设西村水厂,利用流溪河水源供应自来水等,较早建设现代城市的市政设施,加快实现古老城市向现代城市的转化。     城二千年(六):英雄的城市2008-11-16 20:49广州是座革命的英雄城市

    广州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而且在近代与现代革命史中具有不少光荣革命史迹,是座革命的英雄城市。

    反帝斗争,1841年鸦片战争期间,广州郊区103个乡的人民自动组织平英团英勇抗英,现三元里建有“人民抗英烈士纪念碑”,和当时平英团指挥部的“三元古庙”辟为纪念倌。1857—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三元里,石井以及佛山镇附近96个乡人民组织团练,反抗打击英法侵略军。

    太平天国军运动,花县官禄布村洪秀全故居,也是洪秀全与当年革命活动地方。广州粤剧艺人李文茂在三元里以北佛岭起义,组织红巾军围攻广州城,后转战到广西,并于1855年在广西桂平建立反清政权,国号“大城”与清政权坚持斗争七年之久。

    旧民主主义时期,广州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活动主要地区,广州有“革命策源地”之称。公元1911年(农历三月廿九日)革命党人在广州举行起义的广州之役,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是起义牺牲烈士墓。辛亥革命后,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大元帅府,改组国民党,接受中国共产党帮助,在广州建有中山纪念堂与中山纪念碑。

    新民主主义革命,我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等在革命时期都在广州进行革命活动。 1926年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现讲习所旧址在中山四路)。1924—1926年周恩来同志在广州进行革命活动并主持两广区委全工作(两广区委旧址在万福路190号)1923年, 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广州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十二月十一日举行“广州起义”,建立广州公社人民政权,颁布一系列的革命政纲。解放后红花岗修建“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纪念牺牲烈士。

    广州称为英雄城市,除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史绩外,广州城过去盛种红棉树, 曾以红棉花代表城市,红棉树又称英雄树,树干高大,花朵殷红似火,象征着城市人民如火如茶的革命活动,因而有英雄树长英雄城之称。       名城二千年(七):古代广州的形成与发展2008-11-16 20:50广州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分析

  广州城市从形成到发展成现在南方大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不致象历史上有些古老城市那样淹没,或者衰落。从广州二千多年城市发展历史分析, 除了历史上没有经过较大战争的破坏这个客观因素外,是有其政治、经济与地理条件等因素形成城市的持续发展。

  (1) 历史上广州长期以来是广东省与广州地区的政治行政中心。历代郡治、州治、府治都设在广州,并且是南越王赵佗、南汉王刘岩(又称刘龚)称帝时的国都。历史上几次较大规模的城市扩展中,就有二次是与当时在广州设都的政治地位有关,南越王扩大“任嚣城”,南汉王扩展禺山地区。三国时把交州治从梧州迁回广川时扩大番山北部地区,都是因政治行政地位关系而扩展城市。广州在汉代平定南越王赵佗后,曾将州治听在地从广州迁出,因而城市曾一度较前衰落,城区缩小。这都是由于政治地位转移而影响城市发展。

  (2) 对贸易与外交通的城市功能对广州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广州自古以来长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 而且有海上的“丝绸之路”之称。对外贸易与交通的重要功能,促进城市商业、手工业的经济发展,促进中外经济技术与文化的交流,从而加速城市不继发展。广州二千多年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的社会经济中商业始终占着重要比重, 商业城市的功能对城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秦汉时期广州成为全国著名城市之一,主要是对外贸易与商业的重要因素的关系。解放前,广州的商业仍占重要地位,大大超过工业(据1936年统计,广州市商业户25,707户为工业企业户数的8倍,商业购销总产值6.5亿多元,超过工业产值近一倍)。

  (3) 广州地区的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广州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优越,加上国内、外的文化、经济、技术的交流,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因而加速广州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历史上广州地区的粮食、甘蔗、蚕桑、水果等农业生产与手工业的造船、 冶炼、 丝织、陶瓷、手工艺等均较发达,有着悠久历史。农业、手工业发展,使广州逐步形成经济中心,加速城市发展。

  (4) 广州的地理条件因素对城市发展也有影响。 广州市所处地理位置,是华南最大的珠江水系的下游,地当东、西、北三江汇合处而又面临南海,广州溺谷湾由于距离东、西,北三江的主要出口较远,处于二个三角州的夹缝间, 故能保持一定深水航道,有利于沿海与内河水运与港口城市的发展。广州出海航道前有虎门要塞后有石门之险, 负山带海。东有瘦狗岭, 北依越秀山与白云山,对城市防御极为有利。 广州地区水源丰富, 土壤肥沃,珠江三角州平原的发育与形成,不断地扩大良田耕地,加速人口向沿海地区迁移。这些地理条件对地区经济与城市形成与发展是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广州是祖国南大门,这个因素不仅在地理条件上而且在政治、经济的关系上对城市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

  广州由于在政治、经济与地处祖国南大门的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因而比历史上一些有同等地位的城市有更大发展,而且是一种持续性发展:如广西梧州,广东的韶关等曾是郡治所在,地区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过去曾都比广州高。又如浙江的扬州、宁波,福建的泉州等沿海城市,唐宋以来都是与广州同时为我国对外贸易重要口岸,但都先后逐步较前衰落,而不能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