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批网络舆论暴力 呼吁政府提高处理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09:18
党报《人民日报》8月10日发表文章批评网络舆论暴力时指出,尽管大多数网民的出发点是为了弘扬正义、惩奸罚恶,但表达方式和所采取的实际行动是否理性值得探讨,鉴于舆论暴力事件日益增多,文章呼吁政府应加强处理网络事件的能力。网络通缉的暴力
报道称,近两年,类似的“网络舆论暴力”事件已发生多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些事件呈现出的特征是,针对毫无还击之力的个体进行道德审判;行为上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同时煽动网民以暴力语言进行群体围攻;结果导致当事人在现实生活中遭到严重伤害。
对此,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主任谢新洲认为,“网民的反应是有正义感的人所应该表达出来的态度,证明了‘社会道德与良知的底线仍在’。”“提出所谓‘网络通缉’等过激手段的毕竟是少数,各种声音(包括那些非理性的声音)的爆发、各种舆论场的出现,在互联网这个‘多中心’的传播时代是正常的现象,都为事件最终真相大白做出了贡献。”
然而,没有人否认“网络舆论暴力”现象的客观存在。尽管大多数网民的出发点是为了弘扬正义、惩奸罚恶,但其表达方式和所采取的实际行动是否理性值得探讨。
网络成宣泄释放口
报道称,对于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积累了心理压力又无处宣泄的人来说,网络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释放出口。由于“在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只狗”的网络隐匿特性、开放特性以及出于“法不责众”的心理,网民在网络上的行为更容易放纵和过激;还有一些人在网络匿名“马甲”的掩护下到处起哄,以发泄在现实生活积累的情绪和怨气。
在传播学者看来,人作为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更倾向于积极大胆的表明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一个以占上风观点为主的舆论场。网民一开始有某种偏向,通过交流使得倾向性得到加强、扩大,形成“群体极化”,最终可能形成极端的观点和行为。
不少网民在网络舆论中盲目跟风,反映出一些网民的从众心理,缺乏理性,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同时,有学者认为,“网络上的任何道德都只不过是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在网络中的折射”。“网络舆论暴力”现象反映出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遇到了道德真空乃至需要道德重建的问题。“网络舆论暴力”深层次的根源还在于国民的性格特征,是民众“道德审判”和“道德民兵”的传统在网络上的折射。
专家吁宜疏不宜堵
针对“网络舆论暴力”,有学者认为,应创造更多更好的渠道让民众表达他们的意见,更全面的意见表达和反馈机制,可以冲淡、中和那些极端言论,使人们得到更广泛的信息,从而在判断上趋于理性。谢新洲教授说,谣言止于公开,当公众能够获得关于其所生存的社会的充分信息,在一个事件面前能够掌握足够的“事实论据”去驳斥谎言,网络流言必然不会有多大的生存空间。
专家指出,政府应加强处理网络事件的能力。有些政府部门对媒体具有排斥和“怕媒体怕网络怕炒作”的心理,反映出政府部门还没有做好妥善应对网络事件的准备,哪怕是流言或谣言。应对媒体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网络公关应成为政府部门的必修课程。
专家认为,中国互联网法制建设总体上还不适应互联网普及进程。据介绍,正在起草的侵权责任法对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会做出更详细、更完善的规定。中国有关部门也在探讨制定个人数据保护法。健全法治规则,依法治网是规范网络行为的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