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心经》开示200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16:21

慈法法师《心经》开示2009

时间:2009年

地点:鸡足山

录音记录:明灯 明培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 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是无上咒 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娑婆诃

 

(有人问:念《心经》坚持不下去,总是断断续续……)

慈师:主要是这样子的,就是量不要大,要精。最早一开始就是不要求量,要求精。好比说我就念一遍:“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你这样的念法呢,就是我不求多,我就念一遍,但我一定要有质量,质量!就是一定要专心致志!一定要培养专心致志,一定不求多,我就念一遍就行。

(有人问:我没坚持下来啊。)

不!一遍你能不能坚持坚持?要是一遍也坚持不了那就实在是不能坚持了。我就念一遍,但我一定要用心念。你要是说我念多少遍多少遍,几百遍或者说几十遍,不用,就认认真真地、专心致志地去念,念一遍就好。一天我就念它一遍,但我一定是专心致志地,就行了。

这个专心致志对我们来说特别特别的重要!很多人去追求数量,没有质量,这个数量就没有意义,实际的改习气断烦恼的方便都建立不起来。假设是我们认真地用心去念一遍,象那些短的经典啊、真言哪,认认真真念一遍,你只要认真地串习成熟了,烦恼业习来了,你认真地念一遍就可以把它给消化掉了。它就会形成一种特定的法的力量、法则的力量,或者说真言的力量,或者说经典的力量。认认真真地念!若不认真,那就只有数量,那给谁读的呢?

功课是一个自利的方便,做世俗的事是一个利世的方便。所以说做任何事情有利世的心,这所有的作为都是利世的方便。那就是所谓的菩萨方便行六度,多利世间,这个没问题的。那么自利一定从功课的这种认真和虔诚上去下功夫。这个祜巴给这个本本的时候(注:师父去泰国期间,祜巴温忠尊者给的功课本),他天天就是功课,我也不做功课,我天天就是那样,可能是明志师他们都做功课吧。祜巴他每天的功课是绝对不会断的。我就对比一下啊,欲利他者,因为你这个自利纯熟,你有利他方便;要是你只是利他,没有自利呢,人就容易浮躁、迷失,劳累的东西就会困惑自己。所以这个功课多是以自利建立的方便。自利,就是我怎么对这个色身与意识,就是心念,来培养它的正念呢?或者它的作用力呢?那就用功课培养。要是你说我对自利没啥概念,人就会……很多东西就会无力,面对大的违缘业习、烦恼、外境的冲击,人就会受到伤害。要是正念串习力有了,任何事来了就来了,你也不管;你自己的习气来了,你也知道,就很直接很彻底地把它给……就现缘中觉悟,就现缘中解脱,就现缘中人不假其他次第。因为正念设立的完整性已经有了,就象功课。好比说别人骂你了,你马上生起来烦恼了,但你要是《心经》已经串习过了,他骂你了,你就说我串习一遍《心经》,你把《心经》象你过去一样很虔诚地念一遍,你再看他骂你,你就感觉那没啥意思了,要不然你那火一下子就上来了。

(有人问:……报复……)

报复谁呢?境如心智。我们把镜子砸烂了,实际上是把自己的心、心念砸烂了……一点用都没有。

(有人问:……忙了一年,功课这方面……)

自利的东西减少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自利的东西一旦减少,人就会外寻一些平衡,外面是没法平衡的。这一对境啊,就是周围因缘啊,你就会失心。

基本上每天都有人打电话、发短信骂我的,我看到这,基本上第一个概念就是“菩萨没有忘记我,我为你祝福”,这是我的功课,我也不念啥。“菩萨没有忘记我,我为你祝福……”你随它跑那就无量无边的,这是无端的,很多都是无端的,我根本都不认识,他要发泄。我说:“你为什么要骂我呢?”“谁叫你是法师呢?”他这么讲的。很多人就是疯了,迷失了,没人管了,别人说:“你给慈法法师打电话”,跟我胡搅蛮缠地……我没有办法了,我就把手机关一下;若有一点办法的,就讲一讲。实际这就是一个正念的提起罢了,并不是说他们是不是伤害你,我又不认识,伤害什么?实际从原则上谁又认识谁呢?你认识哪一个烦恼呢?认识哪一个恶业呢?认识哪一个因缘呢?都不认识的!实际就是我们把它当成自己的亲缘了,才去产生对立的,认为他是骂自己的,实际他骂的都不是你。

所以正念一旦养成习惯了,人的功课真是好做,实际就是毗婆舍那的修持,那你就会智慧观了,因为你有止的方便,就是你不会随它走,也不会对抗它,你是静止的,这时候你的观察就会正念观、智慧观。观什么呢?就看这个事情的本质了,噢,它是无常,是个音声,没有好坏,是无来无去的;这个人也没有亲疏的,不过是一个因缘所生所灭。你就会看到这一点了。为什么呢?你有止!所谓的“止”就是不随它跑,也不去排斥它。那我们做这个功课大部分就是为了“止”的作用,“止”的同时会产生“观”。因为啥呢?经典的内容是让我们观察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那它给我们一个菩萨的心智,就是我们在“止”的同时做功课,观察,教我们观察的方法。你单有“止”没有“观”,人就很愚痴的,就发呆。所以呢有止、有观方便,那人就会产生智慧之力,或者是慧变力,这个人就会在现缘中得解脱。

所谓的解脱就是我们的烦恼、别人的烦恼、大家一起的烦恼,现前的时候你就在这个地方解脱,别无解脱处啊!就这个东西“机”来了,好,那我们就在这个地方解脱。再大的事情,再小的事情,再恶的事情,再善的事情,它本身是不可得的,无智亦无得嘛,不生不灭,它本质是这样子的。事情是因缘生的,它的本质是不生灭的,我纠缠什么呢?那你就这个事情就觉悟了,不管它是什么事情。

所以我们要保持一个觉悟的心愿啊,出家真是好,学佛也真好,它真好!我就这么个心愿,我没有其它的,你骂我呗,你骂我我祝福你。为啥呢?骂也无缘者,祝福也无缘者,但我骂你我心难受,我祝福你我心安乐。《应作慈爱经》讲:“长的短的、大的小的、方的圆的扁的、若亲若疏、若识得若识不得的,咸生善处”。——你心里安乐!“你这个人怎么倒霉,你倒霉,你什么什么……” ——你心里难受,跟别人没关系。那我们看看,哦,原来念者自受!憎爱自显!原来是苦乐自己的心,别人不过是个诱引子,就是个药引子罢了,真是跟别人没干系,跟自己也没干系。但是自己会造作一个恶,造作一个善,造作一个染与不染,如此而已。那我们要是看到这一点,人就真是一个念佛者了。

你看这老人家他很快乐,他怎么能不快乐呢?他不需要这些东西。这老人家这一辈子,你啥都行啊,你说啥都行啊,对不对?要么听得见,要么听不见,但都不相干。实际这世俗的很多东西都互不相干,大家染上了,就相干了;缘上了,就相干了;不缘上,啥相干呢?全体不相干!所以呢“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无智亦无得”,它什么相干呢?就是我们这个三细六粗的东西生出来能所,开始产生智慧、辨识、人我、名相,然后产生恶业。习惯了,啥都来了。

前几天他们打电话说:“谁谁谁,怎么怎么侮辱你”。我说我感谢他,真我感激他,我就是那样一个人。我说我现在学菩萨法啊,菩萨不以为自恶陷人以伤害,我说我有这个恶的,他这说的是实话。我说以前他说这话呢可能我认为他真是会犯大过失,现在我认为他说的话都是他自己的。

有时候习气上来了,也不这么想,凭什么?再一静下来,习惯了功课了。哎呀,在无我法则中何以认为别人是骂你呢?你就不去理会他了。没事,喝喝茶,诵诵经,乃至说无所事事也好,起码说不造业了,不造恶业了!啥叫恶业?自己痛苦,别人痛苦,划不来!若苦了以后再去弥补它,很困难的。所以不弥补,直接觉悟,很彻底。但这必须得通过严格地训练!

南传的业处训练就是这样的:“诺白诺白,过来过来”,南传的这个比丘就训练业处嘛,什么来了就音声音声……,痛来了就痛啊痛啊痛……,什么来了就念什么,他就是独头的,不制止,不惹第二个因缘,是什么就是什么。那就是业处修持,这就是个业,修它就是尽了。业现前了,我就看着它,看着它让它结束!看着它让它自生自灭!走动的时候,四大在变化,他只看四大。人烦恼来的时候,“烦恼烦恼烦恼……”烦恼什么时候念的没了,那就有其它感觉了,这就是业处修持。他就不用爱憎,不去缘它。它就是一个——什么东西冒出来,它就自生自灭了;什么东西冒出来,自生自灭了。那人修行就很容易证到初果,这地方就是因果嘛,这也是因果嘛。所以这个地方看因果特别简单。好比别人造善造恶,实不相干;自己造善造恶,也不相干;这自然就解脱了,于自他二业中而得解脱,很简单的修法。

功课一定是起到止的作用了。对,我们把功课纯熟了,不需要故意再做功课,但这的确是要有一种很大的善巧方便。烦恼再来了,自他烦恼一来,那就是你的解脱资粮,就是你智慧资粮,就是你得佛法方便的一个最好的因缘,那就是你的良师益导了,所以一切皆为师导了,这时候你到哪里都是师导,谁都教育你,赞你的人教育你,骂你的人教育你,是的人、非的人都在教育你。那么这个止的成就就有了。止!我不会再随业飘荡了。这时候再修所谓的波罗蜜,再修摩诃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再修智慧门就特别简单。人若没有止想修智慧门比较困难。

因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就是止观并用的一个方法。止观并用也就是谛观的方法。以前我感到谛观这个方法太复杂了。有的人读很多经,读很多经读得很烦恼,我说他怎么会烦恼的?读经,没有致心去,没有真诚心、没有认真地读,去赶时间、赶遍数……那我说你有没有简捷的方法呢?遇到一些南传的出家师父讲……,我也看到一些摩诃止观什么的。摩诃止观讲的也就是顺性观察的:此念生起,何以为性?这事情我生起个念头——我不管它啥念头,骂人的念头,赞人的念头,贪嗔痴什么都行——哎,来了,何以为性?这第一个问它,我就问你:“你是什么本性啊?”它不好意思就说:“我没有自性!”它就跑了。你什么都可以让它出来,没问题啊。我坐着,看看太阳,哎呀,怎么热了?哦,这是“触”,对吗?触觉,“哎,何以为性?”它自己会回答你的,它自己会回答你的:“没有自性”。它一定会回答的,你就不用管它,你就放那儿等答案吧,它肯定会回答你的。它回答久了,什么事来了就行,养成习惯了。那没问题了,那你这个人就开始自由了。在什么中自由呢?在自业力中、他业力中得到了自由。自由!这自由是黄金换不来的,是名利换不来的,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

自由!就是你不再受它伤害了,不再受它的缠缚了,不受它的制约了。说杀盗妄淫、贪嗔痴慢疑,自性何为?它自己都说:没有自性。实在是因为沾染了,当真了,才去做,对不对? OK!那我们不断的要“其性何为?”本性不可得了,它就会回答你。回答久了,这个谛观成就了。成就了,你会突然感到这个世界不再是原来的世界了。原来的世界我们被自己的贪嗔痴缠缚着呢,被自己的习惯缠缚,被别人的习惯缠缚着。你不缠,别人缠你,你一样会被缠缚。别人知道你的弱点,随便一句话就把你给挑住了。哦,你嗔心大我就挑你嗔心,你染心大我挑你染心。完了,你被缠缚了,你解脱不了。所以呢解脱之道摩诃止观最为方便。

所以《心经》读啊,你们把这个地方读懂。每个事你们就真正的用“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你的这个问题何为自性?这样你再观察观察,都能解脱,不在苦厄中挣扎了,不再痛苦了,能作一个人世间先要自由的人,业力中自由的人。那么自由的人是用什么换来的呢?无量劫的福德,无量劫的因缘,此因缘比供养十方诸佛一劫二劫三劫五劫都要有意义。为什么呢?你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死烦恼的困惑!哦,那太好了!你感觉到人生还真是有意义的。变得就是:噢,原来人生业处,烦恼的业处,共业业处都是修行证道的依据了。那我们就不再这么说:哎呀,怎么办呢?那就慢慢的真正的把心安定下来,真正的业安定下来。

当然我这是如法的讲法的,有时候犯业习也不这样的。如法,这时候太阳就灿烂了,大地是厚重的,天空是无边际的。你充分感觉到灿烂、自由、喜悦。佛法的确给人带来的就是喜悦的、灿烂的,他没有一点虚设的,他不是假设的,他不是高尚的一个说法,他是如实的一个利益。这样,假如你在城市寺庙也好,什么也好,做事也没问题了。一天我处理一次这样的事,就是一天有千个烦恼也没问题,我只处理一次,我认认真真地去处理一次,烦恼业习,处理一个,那九百九十九个让它成立,因为以前它也都成立,对不对?你无所谓,让它成立去吧!但我这一个,我要认认真真地处理你一次:你自性何为?你叫什么?哦,我恨,“恨”——自性何为?你就认认真真看这“恨”怎么生起来的。你看“恨、恨”,就对着这个“恨”,单单地看着这个恨,啥也不要扯,把它看清楚了,好了,今天就可以生活去了,该干啥干啥,没问题。明天再做一点,后天再做一点,到大后天不让你做两个你都做两个了,你就会自然的,在爱憎、贪嗔痴慢疑,在种种业习中,在他人的恶缘中你慢慢地观察了,观察得到的。

一天中有一念得到了解脱了,这是什么样的福报喜悦呢?就那一刹那间的自由,那胜过永恒,就是胜过我们过去无量劫的轮回,因为无量劫以来我们没有自由过,总是在挣扎中生活的。这时候慢慢一念、二念、三念……噢,正念观,这时候人说“一心”,“一心皈命阿弥陀佛,照十方国无所障碍”,那么这是“一心”。什么“一心”呢?一心阿弥陀佛了。怎么阿弥陀佛了?一心,心唯有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心唯有不染了;唯有真如了;唯有无所得了;唯有如此了;那你得到真正的解脱了,一切智自然现前。这不需要搞什么名堂,很简单。这么无师智、种种方便就因此执着放下而得解脱。什么执着呢?对善恶的执着、对人我的执着、对好坏的执着,种种执着就在生起的一刹那我已经解脱了。怎么解脱呢?自性何为!!!

做不到吗?这能做得到的!一天做一念,我只做一念。我也不要搞得一天就象圣人一样,噢,每个念头我一定要把握住你,怎么样怎么样——不必要的!做一念,但你一定要要求严格自己的。你尝到甜头了,拦都拦不住你。这里面太自由了!这里面太安乐了!生活在世俗之中,但是个解脱之人。这人就特别安乐了。就象这老人家一样,真是很好的,他就没有啥,没啥挂碍。

我们平时的挂碍恰恰就是自己的善念啊恶念啊、别人的善念啊恶念啊、得失啊是非啊,就这些东西,恰恰缠缚了我们。所以皆以妄想执着、自我遮蔽,不能证得。你怎么放下妄想执着?就在这一点上,事情生起来的时候,你才能放下,对不对?它不生起你放什么呢?这样我们心里就有机会了。我就不说等着你了,我就随时面对你了。来吧!我就随时面对你了。面对什么呢?面对自己他人的所有的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慢疑、所有的业习、所有的色声香味触法、所有的因缘。我只要先认知你一次,这个地方诸佛都会为我做证的:“善哉!解脱善巧!”这样成就的,这是真实的,不可思议的。

这不是太麻烦的事,沙弥也可以做啊,比丘也可以做,比丘尼也可以做,居士也可以做,不学佛人也可以做。不学佛人一做就学佛了,这叫见谛皈依、真谛皈依、正法皈依。这样人听了以后就皈依了,皈依法嘛。所以依法而行,人不亦乐乎。它都能得解脱啊。但你一定要完完整整地观它一念,这是最重要的,这才叫功课。

“观自在菩萨”这就是观,观什么自在呢?当下一念自在不自在?呵呵,没问题嘛。那我就观自在嘛。昨天有个台湾的思想家来问我,他说这个《心经》他看了很多解释,观自在是啥?是不是观音菩萨?我说:不是!我说观自在是一切有情。那我们不观自在,观音菩萨自在,我们不自在咋办呢?他说你讲的和别人讲的不一样。我说一定不一样,不一样就对了!

观自在菩萨,每个人都是本然具足如来德相,本然清净。象你师父的名字一样——“本净”!没有一尘垢染!一切众生本然如是!因为执着于善恶、执着于人我、执着于分别的习惯,而不能彻回到本源安乐处,而迷失于能所,能分辨,种种执着业力相续之中,流转无穷,以为实有轮回,使人不得出离。所以虚妄轮回即出离。知道他本不可得的,你就即出离。“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破万年愚”,这不需要多的。你看太阳一升起,一切阎浮提的黑暗都消失了。那我们运用佛法,我们无始以来的黑暗一时也就消失了。没问题的!

但是很多人说:“你看这一生怎么样怎么样……”——不顶用的。你做一念,把这一念处理干净了,一定有两念三念四念五念,慢慢的就成为真正“世尊我一心”,我众生等都是一心。所以呢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一心方便,本净得见,自解脱威德所在,自他无染,光如来。这个光如来不在哪儿,就在我们当下的愚痴一念、颠倒一念、烦恼一念中照耀十方!就在那一念中照耀十方!说烦恼即菩提。这是真实说!要不然人觉悟啥呢?

我说的是可用的可知的法则,高深的我谈不来,但这可知可用。你用一用一念就行了,一天就用一次,开始真不要用多,用多了麻烦,用多了你有压力,或者说你用不准确了,慢慢的你感觉到……——我只要讲过了,我还是负这个责任——你用一念、用一次以后,你就今天该干啥干啥,一定这一天很灿烂,但一定要用完整。就是象电灯拉开了一样,“咔!”开关打开了,亮了,你不用管它,你该做什么,该看书看书,该干什么干什么,但你心里亮堂了,已经点亮了,你再做什么都不要紧了。一定要做一次!不做不行,不做人就会丢失机遇。

所以呢心者佛心,行者佛行,念者佛念,唯佛是念。何以作为呢?心地如是。心佛众生本无差别,我等随顺本净,当下即得解脱。解脱什么呢?解脱一切业缘执着。一切业缘本来清净,本不可得,何不解脱呢?妄想执着,自我蒙蔽,无有实质,人得自解脱。要有实质我们就惨了,呵呵,我们就苦海无边了,对不对?

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学佛呢要找到一个缘起、一个源头。实际无始以来的业大家都没有差别的,轮回的状态不一样,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出家在家、学佛不学佛、智者愚者、种种因缘、作为大作为小,实际这都不重要,真正让我们看到它的本性。法尔如是。法尔如是是什么呢?它的确是本净所显,它不是什么。我认识到这一点了,那我们慢慢地对付自己的习气就特别简单了。习气肯定都是有,没习气早就成佛了。我们跟佛的唯一差别就是习气,没有其他东西。就是染习之别,其性无别,就是本性无一点差别。我们的佛性和佛的佛性是一一样样的,就是性德无别的,就是在我们的习气当中有别。

我们知道这一块了,我们找到一个根本的依据了。在本净心智相续中,那我们依佛性,那自然就觉悟我们当下的每一个习惯,就是妄想执着,就会觉悟它!但要是不在这个地方有这种觉悟它的功夫,那你就会迷失在“对抗它、随它跑”这两种因缘上。对抗它你很压抑的、很痛苦的。对抗的越久,爆发的越大。你随着它跑肯定是迷失了。妄想执着迷失一久,凡夫习性所染,久已成习了,所以熏习识中,我们呢多是迷失,迷失于执着。那从这看,又回来,好,在每个事情生起来,皆从本净中生,从不可得中生,从外缘中生。缘生缘灭实不可得。我们真看到缘生缘灭本不可得的实质的这种真如性了,那我们称为真如,真如实相!OK!我不用证的,因为实相。要是取于实相那就阿罗汉了。

我们这个唯一的方法就是:在现世生活中,去觉悟我们每一个事情生灭的实质,真如。这很好的。所谓的法本法无法,先从自己有定法的这个角度解放自己,本无一法可得啊,所以佛定什么法呢?在《往生论》讲得最多的就是如实修行。所谓的如实修行就是不失当念,不失现缘,称为如实。这个如实是啥呢?实际是本如实!就是每个当下、每个因缘,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自性是什么?法,就是它的法性是什么呢?这就叫如实。它不是说,哎呀如实,还有啥叫如实呢?另外一个如实没有的!

那我们掌握了这一点了,我们再念佛的付法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那我们就知道世尊说这八万四千法原来没什么法,何以故呢?众生心中本具故,一切众生都不缺,只是因为妄想执着蒙蔽了,佛来给我们破除妄想,破除执着,偿还本源,如此而已,所以佛不是救世祖,佛只是我们的导师,导什么呢?导回归本源,如此而已。本源清净,自得安乐,不假修证,人得解脱。你修什么呢?修只是破你的妄想执着习惯烦恼,如此而已。

那这样就作为一个佛教徒,称为顺法皈依,那我们能见谛皈依,在法用皈依上真正做一个佛教徒。这会儿是不是个佛教徒呢?知道自己是不是个佛教徒了。啊,火一来了就去骂人去了,没问题,你觉悟这是我习气,我再骂五分钟人,我要改变你、观察你,骂吧,没问题,但你一定五分钟以后要把它觉悟,要把它仔细的观察一遍,你一定是佛教徒,你一定三皈依了,这时候十方诸佛都会赞叹你,十方诸佛都会敕度你:“这就是我的弟子”,这五个善神就会随着你,因为啥呢?你持五条戒,你皈依法了。呵呵,你看看这五个善神一早就来了。

三皈依啊,我们一定在法用上用力,要认真的,要用得上力。这样呢,象那阳光一样,最好的人生,冬天的太阳。呵呵,佛法是我们真正的甘露营养啊,会滋养我们的法身慧命。这个依法皈依,方便。这样修行就不是太复杂的。有时候我们很多修行人呢因为没有真正了解佛法的教义的实际意义,会拿一个架子,装一个样子,就是不解决自己的习气与烦恼,不挖自己的根源,不从法无自性上,不从佛性上,不从本净上,不从真如实相上,去彻底地、究竟地、处理自己无始以来的依正二报,反而多搁于事相,装腔作势,害自害他,毒害自己罢了,还害别人,招摇过市,换取虚荣,换取虚名,换取虚荣的名利,危害一方。这会有压力的。这地方只有法的喜悦、对轻松解脱的喜悦、对佛陀的赞美、对法的赞美,他不会有其他东西。

对治的法呢,从常规来说,与那些刚刚涉入法则的人,或者说在善恶纠缠的人呢,给他一个向善的增上的方便,但它不究竟。所以法者了义不了义之中,如是修行,以了义方便彻底度脱,出离生死轮回。要不然我们就会在对治上——你看对治,象五停心是对治法则——对治有时候人就耐不住。这个没有耐不耐的问题,只要出来就可以觉悟你。这用起来若纯熟了比对治法要有意义;要是只是迷失于道理而不去用它,那这个过失很大的,等于放纵自己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