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方法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运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41:17

统筹方法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运用

浙江省桐乡第一中学  沈坤林

进入高中许多同学总有一种跨上新台阶、奔向新目标的振奋感。即使是语文方面比较薄弱的同学,也可能有一种“重新做人”的感觉。但是,因为高中科目及其难度的增加,许多同学一开始就不得不绕着各科作业转。一学期下来,常常有一种“不晓得语文学了点什么”的感觉,而待到高三,在“以能力立意”的高考面前,语文学习上没有多少投入的同学再怎么“恶补”也常常无能为力了。

许多同学主观上并不想忽略语文而事实上把语文当作一种软任务甚至干脆搁置一边,与日常学习的安排有很大的关系。运用统筹方法的基本原理,可以使我更好地处理各种关系,有望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

一、就特定的时间段而言,把总是放在“尾巴上”的语文学习放到日常学习前面或穿插其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一个晚上的学习时间段为例。许多同学总是在当天各科作业做完后才做语文,这样语文学习的时间不能保证。剩下时间多就多做点,时间不多或理科作业都来不及做,而且,少做一点语文短时间里似乎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好,朗读课文之类,老师也是无法检查的。这样,语文就可能被挤在一边。

有的同学因为把写作文、背诵等放在其他作业之后,还常常把日常作业负担太重归咎于语文,情绪上便会有抵触,即使完成语文作业,也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有的同学一个晚上做几题甚至只做一题理科题目,冥思苦想,即使还剩有时间看语文,也早已身心疲累,提不起精神了,此时如果写点练笔之类,能记点流水帐就不错了,哪能有点新意?

因为把语文作业放在最后,时间不能保证,许多同学的语文学习往往只能局限于课本,甚至课本中最有可能测试的地方,如背文言文,不少同学缺少诵读的过程,只记一些句式整齐的句子或者主旨句之类,而课外学习的方式定会单一,少与同学讨论,难以深入思考,难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其实,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大致确定一个语文学习时间,哪怕是一刻钟、20分钟,定下来以后,把这个语文学习的时间段安排在前面或穿插在各科学习之中,效果就好得多。语文学习的伸缩性大,且要求头脑清醒。把语文学习放在前面,不仅时间上能保证,而且语文学习质量也会大大提高,增强语文学习信心。语文学习活动与理科学习有较大的不同,思维方式也有差别,穿插其中,如在静静地做题后能轻吟几首古诗,也是学习过程的一种很好的调节,减轻心理负担。

二、就特定的学习内容而言,恰当安排学习进程,或适当分散,或集中突破,可以使“四平八稳”的语文学习既科学又显出适合自己的个性。

不少教师教语文,总是按教科书编排一篇一篇地上下去,最多把一些文言课文提到前面来上,跟着教师指挥棒转,没有灵活安排,语文显得呆板,甚至无味。

学习内容常常是决定学习方法选择、学习进程安排的一个重要因素。语文学科又往往与数理化有很大的不同。高中语文新教材突出了文学作品和文言文的学习,其对学习进程的要求更加明显。

以大量的古诗文学习为例。在学习进程中采取适当分散、强调反复的策略显得尤其重要。从学期看,可以把整册课本的文言文单元分散到学期的前三分之二时段学习。即使教师没有这样类似的安排,作为高中生,也应该有能力大致自学,且分散的自学主要是朗读、背诵,一般同学都不会有困难。开学初,各科的作业相对少一些,记忆量也小,可以多安排语文的诵读,免得到期末与其他学科的书面作业或记忆练习撞在一起。同时在一个学期中,把要背的文言文放到前面先背出,可以不断地进行复习,化解难度,提高自信与兴趣,克服惰性。

以周记或日常练笔为例,因为是多年的套路,不少同学有意无意之中有应付的观念不说,就是还算认真完成的同学,也因为安排不当而常常到周末要上交时突出补写,其效果可想而知。练笔再多,也不会有较大的提高,何况有的同学甚至拿过去写过的本子抄袭自己。笔者尝试让同学们安排好练笔的选材、思考、动笔的过程,花时不多,效果良好。其基本做法是“每日思考,隔日成文”,即每天选择生活中或课内外阅读中得来的话题,利用或整或零的时间进行一定的思考,也可以与同学在课余作一些谈论,有时间也可查点资料,然后隔天整理成文,不拘泥于作文的套路,力求在20分钟内成文,及时上交,周末不做。这样一周可说写了三篇“作文”,但因没有再做机械的文字练习且利用了边角料时间,周末不做以避免与期货各科作业撞车,同学们写起来不感到吃力,不少同学每天都能写到六七百字。

而从自身思维特点或习惯优势等出发,巧妙安排学习内容,并注意经常调整,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