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的各种思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3:49:24
民国初年的各种思潮时间:2010-08-18 14:31 作者:不详点击:388次
  各种新思潮的传入
  五四运动前后,西方各种社会思潮蜂拥而至,广为流传,被称为新思潮,既包括社会主义思想,也包括各种小资产阶级思想和学说。主要有
  1)(美)杜威:实用主义 , 胡适宣传,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流派。
  2)(英)罗素:基尔特社会主义,亦称行会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梁启超,张东荪宣传。
  3)(俄)克鲁包特金无政府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潮。刘师复,黄凌霜,区声白等宣传。
  4)(日)武者小路实笃:新村主义,周作人宣传;
  5)工读主义,是综合克鲁泡特金"互助论",俄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新村主义而形成的,王光祈宣传;
  胡适(1891-1962),字适之。早年留学美国,跟杜威学习实用主义哲学。1917年回国任北大教授。提倡文学改革,参加《新青年》编辑工作。提倡"整理国故"。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主张"好人政府"。1925年参加段祺瑞召开的善后会议。1928与梁实秋,徐志摩等创办《新月》月刊。九一八事变后,创办《独立评论》,支持蒋"攘外必先安内"政策。1938年任驻美大使。1942年任行政院最高政治顾问。1946年6月任北大校长。1948年3月任GMT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至台湾。1962年2月24日病逝台北。著作《中国哲学史大纲》等)。
  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争论
  1)”问题与主义"的争论。1919年7月,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鼓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挑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
  胡适:①"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量的事";②"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③"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
  李大钊:①1919年8月17日《每周平论》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②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运动而要有多数人的共同运动,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主义作为准则。③中国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求得解决。
  "问题与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第一次论战,是社会革命与社会改良主义的论战。它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内部马克思主义者与改良主义者分裂的开始。 "是一次关于中国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是实行社会革命还是实行社会改良的争论。"
  2)关于社会主义的争论(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
  时间:1920年11月到1922年初;人物:张东荪,梁启超
  代表作:《现在与将来》(张氏);《复张东荪讨论社会主义运动》(梁氏)
  观点:①中国没有真正的无产阶级,不可能发动真正的社会主义运动;②中国的发展方向是资主义。
  实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基尔特社会主义"。
  陈独秀,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者观点:①中国不能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②中国的出路只能是社会主义。
  意义:规模空前,影响深远,捍卫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论。争论的根本问题是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经过论战,先进人物更坚定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信心。这是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先决条件,是建党的决定性的思想基础。
  3)反对无政府主义的论战(1919-1922)
  20世纪初中国无政府主义代表:刘师复,李石曾,黄凌霜,区声白等。十月革命前,其斗争指向清政府和北洋军阀统治,具有进步意义。十月革命后,斗争锋芒转向马克思主义和苏维埃制度。
  进化社:五四运动时期无政府主义团体。1919年1月,无政府主义者联合成立进化社,创办《进化》月刊,出版《进化丛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1919年5月至1921年黄区相继发表《马克思学说的批判》,《我们反对"布什维克"》等文章,攻击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一文,以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批判了无政府主义。
  新文化运动
  背景:康有为,杨度等维新派(保守派),认为中国政治的动荡在于政治权威的丧失与道统的中断。袁世凯重建权威,尊孔复古,祭天祀神,孔教一时有尊为国教。
  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代表:1917年陈独秀北上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迁北京,陈,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为主要撰稿人。此外,《每周评论》,《晨报》副刊等也大量刊载新文化运动的文章。
  旗帜:高举民主,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文化,打倒"孔家店"。
  文学革命:胡适提出:《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提倡"八不"和"三原则"。第一篇白话文的代表作:鲁迅《狂人日记》,将反封建的内容与白话文的形势有机结合起来。
  评价:猛烈冲击了中国传统文化束缚人精神的一面,有思想解放的作用;但矫枉过正,对传统文化一概否定,有民族虚无主义之弊端。
  马列主义的传播(略)
  东西文化的论争
  背景: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招致了保守主义者的强烈不满。欧战结束后,目睹西方国家的悲惨景象,人们开始重新审慎思量西方文化。围绕东西方文化之优劣问题,中国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形成了一场规模颇大的论争。
  1)东西文化之优劣:
  陈独秀:西方文明更适合于时代之要求,因而"西洋文明远在中国之上",主张全盘西化(激进)。
  李大钊:静的文明,动的文明。目前东方文明已处于"屈败之势",而西方文明"居优势",中国人惟有彻底接近西方文明,才能与急剧变化的世界相适应。
  康有为,辜鸿铭:国粹主义,强调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点,不能一概抹杀。但主张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方式,崇尚权威型政治。
  杜亚泉(《东方杂志》主编),认为一战已显示出科学技术对人类惨杀的副作用,显示了西方文明的弊端。中国文化虽不完美,但基本精神没错。若补以西方文化的优点,便可成为救济中国乃至世界的真理(论点不偏不倚,较客观,中体西用)。
  2)东西文化能否调和
  章士钊:《甲寅》杂志上最早提出"调和立国论"。东西文化精髓是相同的,应斟酌调和。
  张冬荪:潜变与突变说,批判章士钊。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与丁文江,张君劢一战后考察欧洲。西方思想界已经破产,而中国文化正可起治疗作用。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西方,中国,印度三大文化,无所谓优劣,不应妄自菲薄,应发挥中国文化中合理的成份,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新儒学的代表。
  胡适:西化派的代表,主张应大力吸收西方文化精神为我所用,科学,民主的精神与传统的儒家文化是根本对立的。
  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人,主张接受西方先进的文化--马克思主义。
  评价:东西文化的论争,是在新文化运动的气氛中发展起来,是知识分子群体关注中国文化往何处去这一重大问题的反映。论争就中西文化的差异,能否调和,如何调和等问题作了广泛的探讨,即使在当代,对如何吸收西方文化及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着相当的启示作用。
 来源:共识网
[文章来自共识网:http://new.21ccom.net/articles/lsjd/lccz/article_20100818160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