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阅读器 没有蛋糕,怎托得起奶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32:41
电子书阅读器  没有蛋糕,怎托得起奶油    一个月前的7月19日,美国亚马逊网站CEO杰夫·贝佐斯宣布,Kindle电子书销量已经超过了亚马逊书店精装书的销量。这意味着诞生至今不过33个月的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用“数字出版”内容超越了亚马逊经营15年最重要的实体图书部分。在国内,10年间年增量超过50%的电子出版产业,已经是拥有近800亿元年产值的巨大蛋糕。今年上海书展380平米的数字出版馆中,十多款最新电子书阅读器摆了整整一排。黑色和白色的主色系,少了图书的花花绿绿,一眼望去像被格式化过一样,感觉“很金属”“很数字”。
    在索尼和亚马逊等电子书大鳄用1000万册下载量等内容指标标榜数字出版市场势头强劲时,国内的数字出版却用“电子书阅读器”偷换了“电子书”的概念,把硬件妆点成数字出版这块跨文化、科技、时尚的蛋糕上,最亮丽的一抹奶油。不过,版权瓶颈正在让电子书阅读器成为空壳技术,没有了图书内容支撑的电子书阅读器,就像奶油蛋糕中被抽走蛋糕的奶油。
   
升级为集成任务终端,有必要?
    今年4月苹果开始发售iPad,引发了海外电子书阅读器市场的骚动,各大厂商纷纷在今年暑期降价,索尼旗下最便宜的阅读器已经跌破100美元大关。上海书展期间,由国内电子书阅读器厂商出席的一场数字出版论坛,也被一些评论形容成“共议围剿iPad大计”。在中国数字出版发展10年之后,国内电子书阅读器开始集体发力,希望从每年近800亿元的电子出版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几年前“汉王电纸书”在电子阅读终端市场一家独大,如今更多不同背景的企业开始进入电子书终端市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推出了以“辞海”命名的阅读器,旗下多家出版机构和多种期刊,成为该电子书的内容支持。拥有起点中文网等文学网站的盛大也有意从网游市场向电子书阅读器发展,推出了Bambook。主攻mp3、mp4、手机等硬件市场的企业诸如OPPO,也推出了自己的电子书阅读器。新华传媒的“亦墨”阅读器,则以上网和报纸阅读为主打卖点。新推出的电子书阅读器的整体样式基本一致,外形都模仿32开口袋书的大小,和一本普通杂志对折之后相当。不同品牌的阅读器厚度都在2厘米左右,最薄的已经只有0.88厘米。在这块和手掌差不多的地方,各品牌电子书阅读器做起了各自的文章。有的厂商推出了触摸屏和手写功能,可以方便读者边看边批注。有的则加入了重力感应功能,只要轻轻抖动阅读器,电子书就能自动翻页。
    有意思的是,“3G”“Wi-Fi”等时髦的网络技术词汇,也成了电子书叫卖的热点。“上新浪免费”“会议前查阅提案”“旅行中的计划列表”“随时获取资讯”,从电子书阅读器的功能介绍上不难看出,除了阅读功能,上网、视听、娱乐已经从电子书阅读器的阅读支持功能,升级为和阅读平起平坐的功能。电子书阅读器已经越来越像一个集成化的工作和娱乐终端,而不仅仅是数字图书的显示载体。
    不过,布置得像网络游戏展台或者数字产品概念店的数字出版馆,却是上海书展中比较冷清的“角落”。十几个品牌柜台后的销售人员看上去很悠闲,一圈问下来,最热门的电子书阅读器一上午也只卖出去3台。功能升级的电子书阅读器,为什么没有引起市场的热潮?
   
阅读内容网上下载,满意否?
    单纯拼技术,国内厂商生产的电子书阅读器并不输给海外主流阅读器。“3G”“Wi-Fi”作为标准配置,海外厂商比我们早不了多少。上海理工大学数字媒体与出版传播高层年会上,面对升级成个人掌上电脑、几乎无所不能的国产电子书阅读器,出版界人士坦言,版权瓶颈导致的电子书内容空白,是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致命伤。现实作者、作家、作品在数字出版内容上的缺位,导致电子书的竞争单纯依靠古典名著和网络文学,并渐渐演化为内容同质之后的“比硬盘谁大,比上网谁快,比游戏谁多”的硬件PK。
    “回家上网搜搜,你想看什么书就都有了。txt版本的,机器都支持。”在选购电子书时,很多读者都听推销员说过这句话。从内容支持的体量考量,国内读者拥有的电子书资源不能说不丰富。上百度搜索“下载电子书”,出现的5280万条搜索结果中,几乎每页都有电子书内容可以下载。不过,内容涉及玄幻小说、古文、少女、幽默,看似无所不包的电子书文本,却没有针对性和指向性,也没有实体图书中的最新内容。让人感觉进了一间没有分类的“古籍书店”或“穿越书店”,资源看似不少,读起来却觉得内容狭窄,可供下载的新书更是十分有限。
    反观亚马逊,33个月前推出Kindle时,就捆绑了9万种图书、10种杂志和14种报纸,内容和实体市场同步。为了应对iPad的挑战,目前Kindle阅读器将其电子书店里63万种图书中的50万种,降价至9.99美元一本。这些亚马逊拥有版权的图书,每一本都成为Kindle阅读器广告中最“牛”的内容。
    “和海外从内容到平台再到终端的电子书市场构建步骤不同,国内无论是做内容的、做平台的还是做终端的,眼睛里都只有电子书阅读器。”于是,如何给终端加载内容,成为所有电子书阅读器厂商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公司总经理刘成勇告诉记者,国字号的中国出版集团大概拥有全国7%的图书版权,全国每年万种图书出版,阅读器厂商要一家家出版社、一个个读者谈版权,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Kindle的所有者亚马逊,本身就是图书大鳄,只要联合北美排名靠前的几家出版社,80%纸质图书市场份额,就能成为电子书阅读器源源不断的内容来源。
    日本2009年度畅销书排行榜前十名中,有7册图书是通过电子书发行的小说。而国内电子书却主要以早过了版权保护期的世界名著、中国四大古典等名著和经史子集,以及武侠小说作为内容支撑。版权瓶颈导致的内容空白,把真正喜爱阅读的读者,赶回传统出版的书架丛中,也把电子书阅读器“架”成了没有蛋糕托底的奶油,看似美味却摇摇欲坠。
    本报记者  王磊  实习生  潘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