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千年的科举制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51:34

    “进士”好比“海归”博士,科举成为高官必经之路    

    隋朝首开科举取士,到1905年科举在全国范围内寿终正寝,科举制度一直持续了1300余年。

    时至今日,虽然科举制度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其余韵犹在,没有哪一项制度如此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以至于 美国汉学家顾立雅曾有一个著名论断,他说中国科举制度的重要性要超过物质层面的“四大发明”,堪称“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科举制度是为了选拔人才

    简单回顾一下隋朝之前的历史,我们就会知道,科举之兴,有其必然性。

    两汉、魏晋时期,人才选拔方式相对固定:一是上对下的“征辟”朝廷直接点名某位民间人士出任某职;一为下对上的“荐举”基层官员或豪族发现优秀人才向朝廷推荐。“征辟”和“荐举”不失为好制度,但其实际效果却备受诟病。比如“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不通文墨者被推荐为秀才,抛弃父母者被推荐为孝子,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种制度本身的弊病。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制度经常会导致近亲“繁殖”。因此,社会需要一种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便在隋朝应运而生。

    “进士”好比“海归”博士

    为了适应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隋朝开始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度取代以前的荐举制度。

    隋炀帝大业三年,朝廷始开进士科,用考试的办法来选取进士。当时主要的考试内容为“时务策”,所谓“时务策”就是让考生就当时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方面的问题提出对策。这种办法将读书、应考和做官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必要条件。

    显然,科举制度是对以往所谓“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制度的超越,是对血缘世袭和世族政治垄断的规避。这种公开考试、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人才选拔制度,客观上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一种改变命运的可能,让普通人家的子弟有了由读书而进入仕途的渠道。以至于在当时传出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声音。

    从隋至清,科举制度为中国封建王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资料显示,1300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

    唐宋以来,通过科举所获得的“进士出身”,就好像是一个耀眼的光环,其受追捧的程度绝不亚于今天的“海归”博士。明英宗之后,更是确立了“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制度,科举成为高级官员的必经之路。

    科考要被“关”十来天

    明清两朝,北京城里有一个专门举行乡试、会试的地方,叫做“贡院”。

    北京贡院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最早的建筑不过是一些木板搭成的棚子。乡试和会试每隔三年办一届,乡试在秋天,会试在春天,考场就设置在这些大棚子里。

    考生进考场要受到严格的检查,一个个搜身,如果发现哪位私带纸条、书本什么的,立马送交有关部门严办。监考的时候就更严了,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考棚,考生进入考棚以后,要从外边把门锁上。每个考棚里放一盆炭火、一盏蜡烛灯,考生只能孤零零地待在考棚里,要被锁上十来天。

    当年,贡院着火的事经常发生,多是因为考生把火盆碰翻了,导致木棚子着火造成的。明永乐十三年,贡院进行了改造,变成了砖木结构。这么一来,就比原先安全多了。改建后的贡院坐北朝南,四周建有高大的围墙。贡院大门叫“龙门”,取的是鲤鱼跳龙门之意。

    贡院的号房有九千多间,考生答卷就在这些房子里。号房的四角还建有窗口,是为了监视考生用的。贡院的外墙铺有荆棘,所以在古代,贡院又被称为棘闱。(郭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