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时报社论:大陆这波物价上涨的问题很难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6:46:58
(联合早报网讯)台湾工商时报报道,中国大陆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七月份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高达3.3%,不但逾越了官方设定的今年可容忍上限3%,且创下21个月来的新高记录。消息传出,立即触动海内外的“中国升息”预期心理。不少财经人士认为,中国大陆在下半年内调升银行利率已经“八九不离十”。事实是否将如此,恐怕大有商榷余地。因这波物价上涨有些“非典型”,背景并不单纯。大陆政府若想动用调涨利率的方法来平稳物价,势必会犹豫再三。

  如果单看金融面,那么中国利率的调升似有其必要性。其最大的理由是“负利率”情况的出现。因中国现行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25%,足足比消费物价年增率低了近1个百分点。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利率若不上调,“理论上”将会造成存款大量溢出银行,变成社会上追逐百物的热钱,进而造成物价涨幅扩大。可是,这样的推论只是狭隘的金融逻辑。如果大范围地考量当前的大陆整体经济表现,得到的结论可能大大不同。

  该社论指出,现在中国的银行利率水平,不但不该上调,甚至必要时还应下调才对。其主要理由是,这波物价上涨,基本原因是食品价格的激升,而不是起于整体社会需求的扬升。社会需求没上来,表示中国整体经济增长动能正在“钝化”。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警讯。

  这方面一般人最熟悉的事例是工资,即今年年初以来大陆工资普遍上涨了,但迄今并未发生刺激经济的效果。截至目前为止,各地基本工资大致上涨了10%至20%之间,还有部份厂商的加薪超过这个幅度。职工的收入因而显著增加了,然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并未相应大增,其年增率仍徘徊在20%以下,与去年的表现相差不多。其中,车市、房市交投热度之由高峰滑落,特别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由此看来,中国大陆的上班族对其今年新增的薪资收入,大都存起来不用。这就是经济学所说的“边际消费倾向”偏低之态势。它如果恶化下去,就会变成货币紧缩,而挫伤大陆经济。

  万一这种情况发生,则利率非但不应上调,反而应该下调,以拉拔市场上的产销动能。无论如何,当前中国大陆经济增长的动能确有减弱趋向,在观察利率动向时,不能单看物价水平,还要考量经济增长的需要,不可一味直认“升息以压物价”,否则将会造成经济增长“失速”。

  其实,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动能减弱的迹象不少。更具关键性的是工业生产值年增率的步步滑落。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七月份全国工业产值年增率为13.4%,又比六月份的13.7%挫低。这项数据,在今年第一季为19.6%,第二季为17.6%。前后对照即可看出工业生产动能“溜滑梯”的情况。这既验证了中国经济热度下降的走势,也让人担心它对未来物价变动的不良影响。也就是说,万一工业生产继续趋冷,可能造成工业产品供应不足,而致物价上涨“火上加油”。从这个角度看,现在中国当局应该对厂商维持低利率,以鼓励其生产的积极性,而不能轻率升息。

  多年来中国工业生产的持续大幅扩张,对物价稳定的贡献不小。虽然产量过大带来“过剩经济”现象,但另方面看,市面上货架充实饱满,老百姓不担心买不到一般商品,这成了物价稳定的力量。中国政府以往常把“商品供应充足”这一项,作为调控物价的筹码。但若未来工业生产动能显著弱化,则物价形势也会更加令人忧心。

  所以,采取低利率来维持工业生产的热度,其重要性在当前是比“升息以压物价”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物价上涨问题仍必须另外筹谋解决,这方面现在看既是难以动用升息手段,只能从货币升值、扩大进口、调整税率、调节物资供需等方面来着手。总而言之,中国这波物价上涨的问题真的是很难缠,因它是发生在经济增长减速的情况下,将会让大陆政府相关主管部会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