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历史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17:26
新四军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193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南方各游击区“较大的红色部队,可与国民党的附近驻军或地方政府进行谈判,改变番号与编制以取得合法地位”的指示,陈毅、邓子恢等游击区的领导积极展开统一战线工作。“铁军”名将叶挺出面与蒋介石进行联络,协商红军改编等问题。10月12日,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宣布,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4军,军长为叶挺,副军长为项英,参谋长为张云逸,副参谋长为周子昆,政治部主任为袁国平,副主任为邓子恢,供给部长为宋裕和。为加强党的领导,中共中央还决定成立东南分局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书记兼军分会书记为项英,军分会副书记为陈毅。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江西南昌正式宣告成立。4月4日奉命着手改编部队,新四军共编为4个支队1个特务营。第1支队,司令员为陈毅,副司令员为博秋涛,参谋长为胡发坚,政治部主任为刘炎。分编为1、2两团,计2300余人。第2支队,司令员为张鼎丞,副司令员为粟裕,参谋长为罗忠毅,政治部主任为王集成。分编为3、4两团,计1800余人。第3支队,司令员为张云逸(兼),副司令员为谭震林,参谋长为赵凌波,政治部主任为胡荣,分编为5、6两团,计2100余人。第4支队,司令员为高敬亭,参谋长为林维先,政治部主任为肖望东,分编为7、8、9团和手枪团。军部特务营,由湖南、闽中等地游击队编成。全军共1.03万余人,6200多支枪。新四军在华中敌后坚持武装斗争,不屈不挠,队伍不断扩大,先后建立了以罗炳辉为司令员的第5支队,以彭雪峰为司令员的第6支队,以李先念为司令员的豫鄂挺进纵队,以及许多游击支队,创建了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了苏南、皖中、皖东、皖东北,豫皖苏、鄂中等游击根据地,为开辟苏北,继续发展华中打下基础。为适应斗争需要,1940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华中总指挥部,任命叶挺、陈毅为正副总指挥。在叶挺抵苏北前,由陈毅代理总指挥,刘少奇为政委,总指挥部指挥的部队有: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江北指挥部;豫鄂挺进纵队;八路军第4纵 队;第5纵队。此时,新四军军部下辖第1支队:第1团、新1团;第2支队:第3团、新3团;第3支队:第5团、挺进团;江南指挥部:第1、2、3纵队。到1941年初,基本上完成了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项英、袁国平等领导同志牺牲,部队受到严重损失。1941年1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了重建新四军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委,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1月23日,新四军将领发布通电,宣誓就职。l月28日,新的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2月28日,新四军总部颁令,将全军扩大整编为7个正规师1个独立旅,连同抗大第5分校,全军共9万余人。整编后的新四军,继续坚持华中敌后抗战,抗击敌伪的进攻,加强了根据地的建设。1941年3月27日,中央决定组织新四军分会,由刘少奇、陈毅、邓子恢、赖传珠、饶漱石五人组成,以刘少奇为书记。7月11日,中央军委任命饶漱石为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原主任邓子恢调任为第四师政治委员。1942年 1月 3日,中央决定刘少奇回延安参加七大,新四军政委一职由饶漱石代理。11月1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任命谭震林为政治部主任。1942年8月4日,奉毛泽东指示,新四军实行精兵简政。精减后的新四军下辖:l师兼苏中军区;2师兼淮南军区;3师兼苏北军区;4师兼淮北军区;7师。新四军坚持了华中抗战阵地,全面深入地进行根据地建设。到抗战胜利时,新四军代军长为陈毅,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为饶漱石,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为赖传珠,下辖苏浙军区、苏中军区、2师兼淮南军区、3师兼苏北军区、4师兼淮北军区、7师兼皖江军区。据不完全统计,在八年抗战中,华中我军在30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封锁、围攻下,抗击着敌伪强大兵力。对敌作战近两万次,毙伤俘敌31.7万余人,建立了地跨苏、浙、皖、豫、鄂五省的敌后根据地,我主力和地方部队发展到31万余人,为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四军第1师  是在1941年1月,由新四军第1、第2支队合编后发展演变而组成的。皖南事变后,应中央军委命令新四军重建。此时,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遂编为第1师,师长为粟裕,政委为刘炎,政治部主任为钟期光。下辖3个旅,第1旅由原第1纵队编成,旅长兼政委叶飞,下辖第1、2、3团;第2旅由第2纵队编成,旅长为王必成,政委为刘培善,下辖第4、5、6团;第3旅由原第3纵队编成,旅长为陶勇,政委为刘先胜,下辖第7石、9团。1941年3月,苏中军区成立,第1师领导机关兼苏中军区。为坚持苏中地区的斗争,1942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第6师合并到第1师,师长兼政委兼司令员为粟裕,副师长为叶飞,参谋长为张震东,政治部主任为钟期光。下辖第1军分区O 旅);第2军分区(2旅);第3军分区(1旅);第4军分区(3旅)。1943年12月,为粉碎苏北大扫荡,加强江南坚持敌后斗争的力量,2旅南下与16旅合并,2旅番号取消,称16旅,留下的2旅部分重组第2军分区。为执行党中央向华南敌后发展的方针,1944年12月27日,粟裕率第1师·主力3个团渡江南下,会合第16旅,于1945年1月,组成苏浙军区,司令员为粟裕,政委为谭震林,参谋长为刘先胜,政治部主任为钟期光。下辖第1、第2、第3纵队。同年4月3日,叶飞率第1师3个团自苏中继续南下,改编为苏浙军区第4纵队,苏浙军区副司令员为叶飞,第4纵队司令员为廖政国,政委韦一平。苏浙军区部队巩固和发展了苏南,开辟了苏浙边新区,扩大了反攻的前进阵地。留苏中的部队也开辟和巩固了新区,扩大了部队。
新四军第2师  是1941年1月,由新四军第4支队和军部特务营发展演变而来的。皖南事变后,应中央军委命令,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编为新四军第2师,师长为张云逸兼,政委为郑位三(后为谭震林),副师长为罗炳辉(后任师长),参谋长为周骏鸣,政治部主任为郭述申,副主任为张劲夫。下辖第4、5、6三个旅。第4旅下属第10、11、12三个团;第5旅下属第13、14、15三个团;第6旅下属16、17J 三个团。还辖有: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独立旅),下属3、4两个独立团,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整编后,第2师首先进入淮南津浦路东地区休整。1941年7月,奉命进入津浦路西。1942年3月,淮南军区成立,第2师兼淮南军区。师长为罗炳辉,政委为谭震林,参谋长为韩振纪,政治部主任为肖望东,副参谋长为詹化雨,政治部副主任余立金。1943年春为执行一元化领导,取消了东西联防司令部,成立了东西两个军分区,第5旅兼路西军分区,司令员为成钧,政委为赵启民,副司令员为罗占云,参谋长为张元寿,政治部主任为张树才,副主任为朗清荣,下辖13、14、15团;第6旅兼路东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为谭震林,副旅长为张翼翔,副政委为黄岩,副司令员为陈庆先,参谋长为朱绍清,政治部主任为邓少东,副主任为肖学林,下辖11J 团;第4旅,旅长为梁从学,政委为张劲夫,副旅长为吴世安,副政委为高志荣,政治部主任为李世农。1943年秋,谭震林率16团去7师,6旅番号取消,改由四旅兼路东军分区。此后,第2师即在该地区进行艰苦的抗日战争。
新四军第3师  是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八路军第5纵队受命改编为第3师的。师长兼政委为黄克诚,参谋长为彭雄,政治部主任为吴法宪。下辖3个旅:第7旅,下属第19、20、21三个团;第8旅,下属第22、23、24三个团o第9旅,下属第25、26、27三个团。还有皖东北保安司令部。6月,在苏北盐阜、淮海区各成立军区,盐阜军区,司令员为洪学智;淮海军区司令员为军健,政委为金明。9月,第4师10旅与3师9旅对换建制,10旅兼淮海军区,8旅兼盐阜军区。1942年,将准海、盐阜军区改为军分区。为坚持抗战,统一领导,1942年底第3师受命兼苏北军区,下辖.第7、8上 三个旅。为适应严酷斗争形势d 旅兼淮海军分区将主力地方化,组成4个支队分散活动于各该地区。8旅兼盐阜军分区各部,一面整训,一面打击日寇。第7旅为华中机动部队。‘1945年4月,以淮海第2、3支队组成了独立旅,南下皖江归第7师指挥,做开辟皖江地区的抗日工作。以第1、第4支队为基础和当地武装成立了新第1、第2团,坚持淮海区的斗争。为保证主力部队大规模机动,1945年8月,3师师部免兼苏北军区,单独成立苏北军区司政机关(司令员为管文蔚,政委为陈丕显),统辖苏北地方武装及指挥民兵作战。第3师师长为黄克诚,参谋长为洪学智,政治部主任为吴法宪。8旅免兼盐阜军分区,下属第22、24团* 旅免兼淮海军分区,下属第 28、29、30三个团;9月13日军委命令7旅与独立旅归还3师建制。1945年10月,3师受命开赴东北。
新四军第4师  是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由八路军第4纵队编成的。师长兼政委为彭雪枫(不久,为邓子恢兼任),参谋长为张震,政治部主任为肖望东。下辖第10旅,下属第28、29团;第n旅,下属第31、32、33三个团;第u旅,下属34、35团;肖县独立旅(不久,补入11旅32团)。1941年5月,第4师进入津浦路东。为减少机关,充实部队,将12为旅机关撤销,34、35团直属师领导。6月下旬,又将35团编入32团,将33团分别编入29团、31团。7月,又将各旅、团骑兵连集中成立了骑兵团。此时,第4师下辖第10旅(属28、29团);第n旅(属31、32团);第34团;骑兵团以及宿东独立团;瞧杞太独立团,共9400余人。9月,10旅与9旅对换建制,原9旅旅长张爱萍调任3师副师长,原旅政委韦国清改任旅长,原10旅政委康志强任9旅政委。1941年11月7日,淮北军区成立,第4师兼淮北军区,师长为彭雪枫,政委为邓子恢,参谋长为张震,政治部主任为吴艺圃。1942年6月中旬,实行精兵简政,1943年再次实行精兵简政。此时,第4师下辖9旅(1军分区),旅长兼司令为韦国清,政委为康志强,副旅长为张震球,副司令员为白浪,代政治部主任为张震环八 旅(2军分区),旅长膝海清,政委为赖毅;第3军分区,司令员为赵汇川,副司令员为蔡明,政治部主任为杨学武;第4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张太生。1944年冬,淮北军区下辖 3个分区,1、2分区合为1分区,路西为2分区,3、4分区合为3分区。为执行党中央“向河南敌后发展控制中原”的战略方针,1944年8月15日,彭雪枫率领第4师主力西进,恢复豫皖苏边区根据地。9月11日,在八里庄战斗中彭雪枫不幸牺牲。中央军委任命张爱萍为第4师师长,韦国清为副师长。1945年7月大反攻前夕,第4师兼淮北军区,师长为张爱萍,政委为邓子恢,副师长为韦国清,参谋长为张震,政治部主任为吴芝圃。下辖第9旅,旅长为滕海清,政委为康志强;第1军分区司令员为张震球,副司令员为饶子健;11旅兼2分区,旅长为张震(兼),政委为赖毅;第3军分区,司令员为赵汇川,政委为张太生。
新四军第5师  是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于2月18日将鄂豫皖纵队改编新四军第5师的。师长兼政委为李先念(1943年 5月 17日,中央任命郑位三为政委),参谋长为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为任质斌,下辖三个旅和两个纵队。即第13旅,下属37、38、39三个团;第14旅,下属40、41、42三个团;第15旅,下属43、45两个团;第1纵队;第2纵队。4月5日,第5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在湖北随南通电宣誓就职。9月,由鄂东地方武装组成第3纵队,11月,第3纵队与第14旅40团合编为特务旅,下属第1、3两个团。原第1、2纵队各以一部分别编入抗大10分校和第13旅,其余均改为地方武装。为统一各地区党政军民工作的领导,5师于1942年4月间建立了第l、2、3三个军分区。14旅、特务旅、15旅等部队分别在鄂皖边及1、3军分区活动,配合地方部队作战巴 旅作为师的主力部队,担负机动作战任务。在豫南,则有罗礼经光指挥部、信应罗礼指挥部。8月,成立了鄂皖兵团指挥部和第4、5军分区,鄂皖兵团兼第4军分区、第5军分区。主力发展到1.2万人,地方军发展到1.3万人。1942年7月21日,第5师改由中央军委直接指挥。为集中主力部队,1943年3月,重建15旅,第4、5军分区合并为第4军分区,罗礼经光指挥部并入第1军分区,信应罗礼指挥部并入第2军分区。1943年9月,15旅与第3军分区合并。年底,主力军与地方军已发展到3.2万余人。1944年10月19日,鄂豫皖湘赣军区成立,第5师首长兼军区首长,下辖第1、2、3、4、5五个军分区;第13旅;河南挺进兵团。1945年1月27日,5师与359旅南下支队在大悟山会师,5师派40、41团随南下支队挺进湘鄂赣地区。4月,原第4军分区撤销,成立鄂皖军分区,接着又在豫南成立第4、第6军分区。8月中旬,成立豫中军分区,9月15日,5师建立野战军,下辖第13、14、15三个旅。
新四军第6师  是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于3月将新四军2、3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的。师长兼政委为谭震林,参谋长为罗忠毅,下辖两个旅、两个保安司令部。第16旅,下属第46、47、48团、独2团;第18旅,下属第52石3、54三个团;东路保安司令部,下属警卫第1、2团;西路保安司令部。1942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第1、第6两师领导机关实行合并,归粟裕直接指挥。此后,第6师第18旅和16旅先后划归第1师建制。
新四军第7师  1941年1月,皖南事件发生后,3月,遵照中央军委整编新四军的命令,皖中部队和皖南突围人员在无为地区成立新四军第7师师部,师长为张鼎丞,政委为曾希圣,政治部主任为何伟。下辖第19旅,共编有第55、56、57团、独立团、特务营、挺进团,约4000余人。1942年2月,傅秋涛担任第7师副师长。部队扩大为4个正规团、3个独立团,除原来3个独立团外,又成立了58团和含和独立团、巢湖独立团、泊湖独立团,约6000人。由于7师部队地方性大,分散无主力,在反顽斗争中无法集中使用,军部于1943年10月中旬,令谭希林率第2师第16团前往皖中加强第7师,并代理第7师师长。1943年3月,皖江军区成立,第7师兼皖江军区,代理师长为谭希林,政委为曾希圣,参谋长为孙仲德,政治部主任为何伟,副参谋长为林维先,下辖含和支队、沿江支队、皖南支队、巢湖支队。
新四军驻各地办事处  主要有:新四军驻南昌办事处,主任为黄道兼;新四军驻湖南平江办事处,主任为涂正坤兼;新四军驻重庆办事处,主任为肖正纲;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主任为王助;新四军驻温州办事处,主任为周饮水;新四军驻L饶办事处,主任为胡金奎;新四军驻江西都昌办事处,主任为田英;新四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为杨斌;新四军驻武汉办事处,主任为陈昭礼;新四军驻长沙通讯处,主任为王凌波兼;新四军驻金寨办事处,主任为武大贵;新四军驻桂林办事处,主任为龙潜;驻四军驻河南竹沟留守处,主任为彭雪枫兼(后为王国华兼);新四军驻西安办事处,主任为武云甫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