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润设计大师生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4:08:08
王德润设计大师生平

    王德润同志、男、汉族,生于1929年2月,辽宁省铁岭县人,原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部级劳动模范、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7月28日逝世,享年82岁。
 王德润同志1952年7月从东北工学院冶金系毕业并参加工作,先后在抚顺铝厂、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任技术员、工程师,1963年调到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工作,先后担任专业负责人、项目总设计师和院副总工程师等职。

王德润同志一生经历了教学、生产、科研、设计等不同岗位,集冶金学与工程学为一体,从事了轻、稀、重等各种有色金属不同工艺的技术工作,是我国铝电解工业和稀土冶金研究及工业化的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有色金属冶炼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德润同志1987年晋升为教授级高工,1989年获省部级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被建设部授予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抚顺铝厂是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座电解铝厂。1957年初,王德润同志调任第二系列厂房主任,负责拟定了一套新技术方案和文件,解决了电解铝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使电解槽启动周期大大缩短,原材料和电能消耗大幅度降低;阳极锥体焙烧较好,无断裂现象;槽内沉淀少结壳规整,铝液镜面较小;电流效率和系列电流强度提高,使铝金属产量有较大增加。这些成果标志着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铝电解技术,从此我国有了自己的铝电解专家。

1958年,国家决定由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担任全部64种有色金属制取方法的研究任务。王德润同志调入该院后,作稀土研究室金属制取组组长,承担钪、钇、钍和镧系等17种金属制取方法的研究任务。他考虑到稀土金属性质活泼,化合能力很强,金属提取的温度应略高于熔点以上,以求得到液态金属,便于回收与保存。同时,研究的工艺还必须注意经济性,在诸多可行的工艺中应选择原材料消耗少,生产成本低、过程简单的工艺。以此为原则,经过艰辛努力,完成了稀土氯化物熔盐电解法的工艺流程研究,并将此工艺在实际中推广。

1963年在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工作期间,王德润同志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为了促进多金属高铁锡中矿综合利用,他积极推进改矮高炉氯化为旋转窑高温氯化工艺,在云锡建成了我国第一座锡中矿氯化厂,综合利用好,经济效益显著。该项目获1986年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奖、1987年国家优秀设计金质奖。

1981年在云南锡业公司炼锡厂的改造设计中,他充分考虑到云锡的资源经过长期开采,精矿品位不断降低,伴生元素增加,原有生产技术已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兼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世界炼锡技术已有很大发展,建议先做一个全厂技术改造规划,然后逐步实施。他带领规划组确定了淘汰流程长、消耗大的焊锡氯化物电解工序及环保较差的氯化铅电炉还原设施;采用液态粗锡离心过滤技术;增建粗锡硫酸盐电解设施;增加硅氟酸双金属电解;用电炉熔炼回收有价金属等等方案,规划还为锡产品改革、建立锡基合金体系创造了条件。规划批准后,经过云锡职工创造性的劳动已变成现实,企业已成为工艺先进、能处理各种复杂原料、效益好的大型炼锡厂。

广东大宝山多金属矿资源丰富,有铁、铜等多种金属矿物,但其铁矿石含铜、砷较高,不宜直接炼铁。为此,1977年冶金工业部决定采用高温氯化工艺脱除铜、砷杂质生产铁矿球团,建设规模为日处理铁矿石3000吨。王德润同志接任工程总设计师时工程已经起步,已建成的半工业实验厂正在试车。他深知高温氯化工艺成本高、投资大,用于铁矿石除杂质投入高、产出低,投资效果不会太好。随即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结果发现地质报告与采出的矿石杂质含量出入较大,于是他提出复查补勘的建议。事后表明,相当多区域的矿石不需要脱杂可直接或配矿冶炼。冶金部经过研究,取消了建设计划,避免了一个投资大、收支难以平衡的亏损厂的出现。

王德润同志一直十分关注有色金属工业发展,针对当时锡、锑等金属生产发展概况,发表了《锡工业发展战略》、《锑工业发展战略》、《对发展我(云南)省有色金属几点意见》等文章。为了总结有色金属冶炼生产和设计技术经验,与他人合编《重有色冶金设计手册》,全书共四册,分述了铜、镍、铅、锌、铋、锡、锑、汞、金、银和铂族等金属及伴生元素的提取技术。根据湿法炼锌发展迅速,一些理论和经验亟待总结,又与梅光贵教授合编了《湿法炼锌学》一书,为有色冶金技术传承与理论发展尽绵薄之力。

王德润同志作为设计总负责人,完成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一大批大中型工程设计任务。作为院副总工程师,他负责冶金、化工、加工等项目的设计方案和技术审核工作。他做设计的信条是: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可靠,为此铸就了他敢于负责、坚持已见的个性特点。几十年来,他始终以一位科研、设计工作者的高度责任感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所从事的每一项工作,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为人正直、光明磊落,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用自己毕生的精力,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在有色金属冶金事业的岗位上,并为此作出重大贡献,多次受到各级部门的表彰与奖励,深受院内外广大干部职工的好评(尊敬)和爱戴。http://leshui268.blog.163.com/blog/static/126904164201071073935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