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诈死九宫山 金蝉脱壳隐居甘肃青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45:16
1.jpg
2010-8-11 07:06

 

 

李文生出示家谱 来源:兰州晚报

 

300多年来,李自成之死云遮雾掩,疑团重重,史学界各派激烈争辩,2005年8月,青城70多岁的退休测绘师、历史研究爱好者罗士文根据《李氏家谱》中的记载,得出全新结论———闯王李自成归隐榆中青城,并从李氏后人的传说中推断李自成埋在青城苇茨湾龙头堡子。

在李自成叔父李斌第13代玄孙李文生家中,现保存着由李斌抄写并作序的《李氏家谱》。秘藏300多年的《李氏家谱》旧蓝色布皮,抄写纸为旧时黄麻纸,繁体楷书。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栾成显曾对《李氏家谱》做出真伪鉴定“青城《李氏家谱》为康熙年间抄录原物,不存在伪造。”

家谱中关于李自成的记录有多处:李自成的爷爷与李斌之父是亲兄弟,原籍陕西龙门县(今米脂县)。李自成是独生子,起义后其父逃亡,不知下落。同时,李斌携家逃至兰州市皋兰县乡下。序中有“我侄闯国乱”和“大明江山丧天榜”,两者皆属“天命”所致等文字。在《李氏家谱》的序言中,李斌还记录下了吴三桂追杀李自成至云南口子罗公山下,李、吴两人有一段对话:“自成曰,仁兄速回,京地九龙正位,无臣无主,大业在你,杀死愚弟何以足矣。将话言讫,三贵(吴三桂)俱礼勒马急回。不知下事如何。”

青城李家还流传了许多关于闯王的秘密传说,对李自成“封口”较严,李家族人当时在家庙里立“倒李木”,木头的大头朝上,小头朝下,意思是警示后人世世代代不能再造反,而且以此保密李自成的事情,只要“倒李木”立起来,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在青城镇苇茨湾黄河东岸的龙头堡子山下,有三座坟墓,至今依稀可见,前冢为主,后二冢为跟班。传说这就是“皇上爷”——李自成以及两个卫士的坟墓。这诸多的“证据”说明闯王李自成归隐榆中青城并葬于此。

2005年8月,从北京前来参加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张显清等史学专家不辞辛劳,专门赴榆中青城踏访传说中的李自成归隐之地。张显清说:“谱牒是很重要的史料证据。为什么青城会有这么多的传说必然有原因,现在讲口头史学,即使对其证明不了,但对推动研究有意义,作为学术见解提出来,还要进行比较长的论证过程。讨论本身比结论更有意义,我们对此不否定,也不肯定,使其推动明史研究的进展。”(本报记者魏娟实习生薛玮华)

延伸阅读之一:记者再赴青城探秘《李氏家谱》 收藏者细说“家谱”来龙去脉 来源:兰州晚报

神秘的《李氏家谱》是揭开李自成“青城归隐”之谜的重要证据,它记载了这位“闯乱国事”的农民领袖“非是恶心害家庭”,对他的历史性举动进行了辩解和宽容。那么,流传于青城一带的《李氏家谱》共有几本?苇茨湾村李文生家中收藏的家谱到底有着怎样的来龙去脉?8月6日,记者再赴千年小镇榆中青城,探秘《李氏家谱》背后的故事。李文生告诉记者:“《李氏家谱》不止一本,从原始家谱到现在的抄本有三本,根据里面所记述的内容可以推断李自成肯定到青城来过。”

这本《李氏家谱》百年来首次露面

8月6日上午,记者跟随青城镇文化站站长王天恩向苇茨湾村驱车行进,他边走边给记者说:“此地由于山势像龙,过去也叫龙泉村,后来因河湾里长有苇茨,改叫苇茨湾村,村上40多户人家,80%都姓李,《李氏家谱》就在李文生家里保存着。”

我们走进了李文生的家,他给记者拿出了100多年来一直没有对外公开过的《李氏家谱》。粗蓝布皮,线装,书页泛黄,字迹工整,行间有用红笔断句勾画的圆圈,总共有21页,其后附3页空纸。《李氏家谱》序言中以诗句的方式明确记载了:“大明江山十七世,至因崇祯丧天榜;非我侄子闯国乱,魁星降在他身上……可怜侄子李自成,非是恶心害家庭……”以及李自成与吴三桂的对话内容。这本家谱从李自成的父亲李虹、叔父李斌开始记载,一直到今天李文生的父亲李贵祯,但没有记载李自成是否到过青城。李文生说:“家谱里不可能记载李自成到青城,如果记载了当时就可能会惹来抄家杀身之祸。”对于家谱中所记载的有关李自成的事情,以及李自成死后埋在了苇茨湾,他的后人们几百年来一直对外缄口不言,十分谨慎,生怕透出一点风声,只是在家族内部流传着。

共有三套版本

李文生对记者说:“第一本原始家谱是李斌写的,被一个叫‘油饼子三爷’的人给遗失了,已经说不清楚了。”对于这一情况,李文生家保存的《李氏家谱》中也有记载,写到:“油饼子三爷”不晓仁义,将祠堂家谱根基损失。李文生说:“第二本家谱是李斌的孙子李延恩在明代末年根据自己的回忆重新恢复起来的,现在也说不上哪里去了。”这一情况,《李氏家谱》中也有记载:李延恩访问数十年,杳无音信,忽遇老四房十一世孙有根基一本,随述家谱,遗于后裔,世世再无损矣。 李文生家目前保存的《李氏家谱》算是第三本李自成家族所遗留的家谱,李文生说:“这一本家谱是我的祖祖太爷所抄李延恩修订的家谱,前面的序言一字不差,一模一样,后面祖先们的排名就有些不一样了。”他还告诉记者,这套家谱一共抄了三本,还有两本在李俊全、李作圣的手里,听说李作圣的手里的家谱也遗失了。
青城镇政府寻找神秘家谱
青城镇文化站站长王天恩对记者说,他们听说在白银武川有一本《李氏家谱》比较早,就于2004年8月下旬,与榆中县政协文史办的金耀东、青城镇党委书记杨维中一起到武川专门寻找《李氏家谱》,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找到。
王天恩站长还告诉记者,除了李自成晚年一直隐居生活在青城这一说法外,还另有一种说法,说是李自成兵败后来到青城,全家团圆,将家眷安排好后,就出家了,一直没有音信,到70多岁时,身患重病,由两个和尚用担架抬着来到青城,时间长了就死在了青城。
这本家谱能说明什么呢?
李文生对记者说:“根据我个人的看法,李自成肯定到青城来过,而且家谱完全能证明当时吴三桂没有杀李自成。”李文生还说:“李自成失败后,到处都在追杀他,他非逃跑不可,往哪里逃呢?惟一的亲属就他尕爹(叔父)李斌,而李斌就住在青城,所以他肯定到青城来。”
家谱是一个家族历史的记载。李文生家中保存的《李氏家谱》,虽然没有记录李自成是如何隐居的,但却以不少的文字记载了李自成“闯乱国事”等内容,而且为李自成做了辩解,给予宽容,以及以李斌为核心的家族是如何在青城生活的,等等。《李氏家谱》的字里行间隐隐约约地透露出李自成与青城有着不解之缘,许多记载虽然不能直接证明李自成“青城归隐”之说,但可间接地推断和支持这一说法。是真是假?还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
延伸阅读之二:《李氏家谱》拨开迷雾 李自成与青城有难解之缘 来源:每日甘肃
什么才能证明李自成的确归隐青城呢?由李自成的叔叔李斌在顺治九年所写的神秘《李氏家谱》日前向外界公开,记载了李自成兵败于云南罗公山下与吴三桂的对话内容,并记述了李自成到青城后,有一个叫钱得中的接应者为他购置了宅院。而且,从《李氏家谱》分析可知,李自成与青城有着难解之缘,也由此拨开了扑朔迷离的历史迷雾。
这个观点能否得到权威人士的认可,本报将继续关注。
《李氏家谱》相关记载
《李氏家谱》中说:“大始祖为李建,生三子,长子叫李安,‘移于钱州,不知下落如何'',次子叫李正,为大明甲辰科举人,官至御史,移居湖广,不知往后如何,三子叫李斌,也就是写家谱的作者,移于甘肃兰州府皋兰县条城洛家庄子,居家落业。二始祖为李建和,生一子,叫李虹,原配徐氏,生子曰自成。分居赵家村,因他闯乱国事,合家各移逃性命,与大明江山亡矣。”这证明李自盛和李自成是一个曾祖的后人。
《李氏家谱》是李斌在顺治九年(1653年)写的,其中的序言摘录如下:“……不知祖上无厚德,还是大明气数亡;大明江山十七世,至因崇祯丧天榜;非我侄子闯国乱,魅星降在他身上;布衣其兵是天降,魅星下凡结成党……可怜侄子李自成;非是恶心害家庭,也非官贵害黎民。”
李斌与李自成的关系
且说吴三桂将李自成追赶到云南罗公山下,李自成单人独马,急时无力,吴三桂也如此。李自成曰:“仁兄速回京地,九龙正位无臣无主,大业在你,杀死愚弟何以足乎。”将话言讫,三桂拘礼勒马急回,不知下事如何。
写《李氏家谱》的李斌和李自成是叔侄关系,李自盛和李自成为从兄关系。自崇祯年间李自成起义以后,怕他的叔叔李斌被株连九族,于是安排叔叔李斌带三个儿子“父子阖家移于兰州府皋兰县水北门口袋巷子,丰盛永官店住身,后住于彭义太宅内。”暂时避过了明王朝的视线。李自成和李自盛可能一直互有通信。李自成兵败以后,李斌父子考虑到兰州不是久呆之地,必须再转移。“顺治三年十月间,有条城(也就是现在的青城)商人钱得中将其父子三人带到他家中,同居数月,四年二月间,自文投奔钱州(乾州),此地有从兄自成积下金银铜钱四库,望切此事……”这证明两家关系非同一般,不然他不会知道有钱放在钱州。而且,钱得中很可能就是李自成早就安排好的接应者。843两纹银意味什么
顺治四年十月,李斌又央请钱得中商议置买洛家庄前后坐宅四处,出檐厦房两院,装板厦房两院,时值卖价纹银七百六十五两整……之后改为李家台子……又买南武当龙水地一亩三分作为菜园……时值价银每亩六十两……”
《李氏家谱》记载的这两笔交易共花了纹银843两!李斌父子全家总共不足10人,为什么花这么多银子购置众多房产呢?不难看出李斌已知李自成要来条城,所以为李自成作了前期准备,以便李自成来后有个落脚之地。(记者银鑫 路远 特约记者张胜利)
延伸阅读之三 《李氏家谱》引来北京专家 秘密将大白天下 来源:新华网甘肃频道
闯王李自成“青城归隐”之谜备受史学界瞩目,在李氏家族内部流传了几百年的秘密将大白天下。昨日,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张显清、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德信、中国明史学会副秘书长高寿仙等史学专家不辞辛劳,专门赴榆中青城,踏访传说中的李自成归隐之地,查阅了苇茨湾村保存的《李氏家谱》。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张显清对李自成“青城归隐”一说目前既不否定,也不肯定,认为还有一个探讨的过程。
专家观看电视纪录片
8月14日上午,从北京前来兰州参加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张显清、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德信、北京行政学院副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秘书长高寿仙兴致勃勃地来到了榆中青城。在青城镇政府会议室,专家们观看了电视纪录片《闯王李自成归隐甘肃之谜》,从纪录片中比较详细地了解李自成“青城归隐”一说的来源及民间有关的调查经过。
看完之后,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德信说:“李自成的归宿有通城说、通山说、夹山说等多种说法,对此有过激烈的争论,但他究竟死在哪里?没有定论,现在榆中青城提出这个问题,是件好事,是对史学界的一大贡献。”他还说:“对这一历史悬案,后人有责任、有义务去深入发掘,最后得出符合历史的结论。”
查阅物证《李氏家谱》
下午,在青城镇党委书记杨维中、镇长白贵怀、镇文化站站长王天恩的陪同下,专家们驱车来到青城苇茨湾村,走进了《李氏家谱》收藏者李文生的家中。一进院子,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张显清谦虚地对李文生说:“你家有好东西,藏了这么多年的家谱文献,我是来向你请教的。”他还问李文生祖上从哪儿迁来的?李文生说是从陕西榆林迁来的。又问知道不知道是李自成的后代?李文生说:“知道。”
随后,李文生拿出了《李氏家谱》,专家们仔细查阅,边看边聊,并询问了家谱是如何传下来的。张显清会长对李文生说:“好好保存,是宝贝,是文物。”他还说:“对家谱要认真地去研究,要进行考证,而且值得研究,谱牒是很重要的史料证据。”
既不否定也不肯定
张显清会长说:“为什么青城会有这么多的传说?必然有原因,现在讲口头史学,即使对其证明不了,但对推动研究有意义,作为学术见解提出来,还要进行比较长的论证过程。”他还说:“讨论本身比结论更有意义,我们对此不否定,也不肯定,使其推动明史研究的进展。”
中国明史学会副秘书长高寿仙说:“要探求历史真相,为了真相,需要搜集各种材料,包括正史、野史,搜集起来进行分析,要实事求是,不要匆忙,要有研究考证的思路。”
镇政府积极配合调查
青城镇文化站站长王天恩对记者说:“有关李自成的传说非常早了,从1999年我就开始介入调查,而且许多人都在调查,目前至少可以说李自成与青城的李氏家族有亲属关系,因为家谱能够证明。”青城镇有关领导还说:“我们要抱着客观审慎的态度组织调查,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家谱的有关情况,保护好有关史料及遗迹。”
那么,作为遗迹之一的传说中的李自成坟墓,到底能不能开挖,专家是如何看的呢?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张显清说:“发掘千万要慎重,要有正规的手续批准,要有正规的发掘队来发掘,而且必须有充分证据的前提下进行发掘。”
李自成归宿的三大说法
通城说:1645年9月,李自成率领20名骑兵前往湖北通城九宫山时,为村民所困,自缢而死,或者是李自成马陷泥沼,被村民杀死。通山说:此说认为李自成率领大军向西南转移时,计划从湖北通山到达江西,当逃至小月山牛脊岭,与山民程九百厮打在一起,程九百急呼救命,他的外甥赶来举起铲刀杀死了李自成。
石门说:此说认为李自成逃到湖南石门县夹山寺为僧,寺院中有一石塔,塔面大书“奉天玉和尚”,专家认为“奉天”为讳言,意味深长,而且这个奉天玉和尚没有说明其身份。有人认为,这个奉天玉和尚就是李自成。
延伸阅读之四 甘肃青城李自成与大顺皇帝李自成不是一个人 来源:华夏李氏网
2007年,甘肃青城发现《李氏家谱》有关李自成的记载,接着一些新闻媒体把李自成归隐青城炒作的沸沸扬扬,当地李氏后裔也在青城古镇苇茨湾村龙头堡子山下伫立了一座高达二点八米的“闯王李自成”墓碑,这成为全国继湖北通城县、通山县、湖南石门县夹山寺之后的第四个“闯王之墓”。2008年1月28日,中央电视台4频道《走遍中国》栏目特意制作了《李自成归隐青城》两集专题片,似乎农民领袖李自成归宿之迷再一次被破解。
青城发现《李氏家谱》是否是真正的家谱?赶到榆中青城参加“闯王之墓”立碑揭幕仪式的李自成十五代侄孙、李自成学术研究会会长李志强说,他翻阅了青城镇苇茨湾村李文生家收藏的抄修于顺治三年的《李氏家谱》后认为,这个家谱不能称为“家谱”,应该叫“阴谱”或“神谱”,因为其上的人名皆写有“讳”,显而易见是人死之后才补写上去的,而家谱是现世的。
兰州市城关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柏敬堂对“李自成归隐甘肃榆中青城”之说的重要佐证——《李氏家谱》提出了异议。柏敬堂说,从家谱的叙述看,李文生家收藏的《李氏家谱》是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由李氏十—世孙李延恩根据李自成叔叔李斌于顺治三年写的家谱抄写的。家谱中关于李自成的记录有多处:李自成的爷爷与李斌之父是亲兄弟,原籍陕西龙门县。关于李斌父子先到兰州又迁至青城安家,记载得十分详尽。李斌带领三个后人“父子阖家移于兰州府皋兰县水北门口袋巷子丰盛永官店住身,后住于彭义太宅内”。李自成兵败后投奔叔父,逃亡至青城,死后葬于此。 对于这一段家谱中的叙述,柏敬堂指出,皋兰县是乾隆三年(一七三八年)才设置,并出现在史书记载中的。而修于顺治三年的家谱是不可能出现“皋兰县”这个地名的,因此这个家谱存在很大问题,只能说是后人补修的家谱,不可能是抄录的,否则怎会出现如此误差。
李自成的殉难地或归隐地只可能有一个,现在出现了这么多,其中肯定有真有假。李自成归隐甘肃青城在清代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民国三年青城李氏后人补修的《李氏家谱》中记载的李自成是否是大顺帝李自成,我们不妨通过以下内容来作些对比:
比较内容 大顺帝李自成 甘肃青城李自成 是否相同
1、姓名 李自成 李自成 同
2、祖籍 陕西省米脂县 陕西省龙门县 否
3、故里 米脂李继迁、常峁鄢 龙门县赵家村 否
4、父亲 李守忠 李虹 否
5、祖父 李海 李建和 否
6、曾祖 李世辅 无记载 否
7、出生 世代农民 士宦之门 否
8、家境 贫穷 田地百亩、富贵双全 否
9、习俗 陕北风俗 无陕北风俗 否
10、兵役 家族人均参加大顺军 无一人 否
11、历史 隐讳、影射记载 直言不讳记载 否
12、身份 隐讳或不记 真名实姓记载 否
13、夫人 高桂英 无记 否
14、母亲 石氏 徐氏 否
15、评价 赞颂 贬污 否
16、文化 有大顺及家族文化 无 否
17、堂号 无 陇西堂 否
18、文物 无 否 否
19、家人 自立、自良、李过、李延 无 否
20、佐证 应有证据链 无 否
21、字号 有 无 否
22、家传 有 无 否
23、寓意 有 无 否
24、归宿 有记载 无 否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青城李自成与米脂农民领袖李自成根本不是同一人,他们只是同名同姓,就是小学生也能看得出来,何况专家、学者?当时同名同姓者何止成百上千,把他们附会成同一人实在可笑,以此来忽悠国人更为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