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实际涨幅不足10% 方便面涨价有操纵价格之嫌(南方都市报 2007-7-2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16:03
业内人士爆料:成本实际涨幅不足10% 方便面涨价有操纵价格之嫌
2007-07-27 09:15:44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欧志葵 刘茜

图:许多市民赶在涨价前囤积方便面
业内人士爆料称,成本实际涨幅不足10%,远非某些企业宣称的近20%
■“方便面集体涨价”追踪
从昨天起,占据国内六成市场的中低价方便面将整体涨价,而零售终端的调价行动也在逐步实施。记者昨天获悉,包括广州、郑州等城市已出现消费者趁低价大量抢购、囤积方便面的现象,一些品牌方便面甚至一度缺货。此外,有业内人士质疑此轮集体涨价是垄断市场,操纵价格的行为,原因是今年以来方便面原料成本涨幅不足10%,根本不及涨价企业声称的近20%。
平均提价幅度达20%
据介绍,方便面企业这次集体涨价,最高提价幅度达到40%,平均也在20%左右。他们表示,这是由于原料成本上升,部分原材料如棕榈油价格本年度5月份较去年同期甚至飙升64%。若不再提价,企业将“做多少亏本多少”。
有业内人士认为涨价企业对原材料涨幅有夸大水分。根据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在方便面的成本体系中,棕榈油占总成本的18%,今年年初棕榈油平均价格为6000元/吨,上半年曾经达到8000多元/吨,现在又回落到7000多元/吨,价格上升了17%,对总成本的影响为上升2%;面粉占总成本的30%,今年面粉的价格从每公斤2.04元上升到2.16元,价格上升6%,对总成本影响为上升2%;考虑其它原辅料涨价的因素,方便面总成本涨幅根本就不足10%。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原材料涨幅根本没有达到某些方便面企业宣称的“原料成本上升达到近19.5%,几乎是亏本经营”的程度。而据某方便面上市企业上半年的财报显示,其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8%。
而就在统一、康师傅、今麦郎、华龙日清宣布实施集体涨价时,昨天,包括广州粮食集团其属下的8字粮油连锁店、白家粉丝等部分方便面企业,紧急发布声明,宣称他们旗下的方便类粉、面食品均不跟风涨价。
春节前后曾变相涨价10%
业内人士还指出,方便面企业曾于今年春节前后暗中为面饼“瘦身”过,面饼净含量缩水量从6克到10克不等,其变相涨价幅度就高达10%。因此,加上这次涨价,今年方便面涨价幅度前后相加达到30%。
此外,有方便面企业认为,此次五六家方便面企业建立“价格同盟”同步涨价,有垄断市场、操纵价格之嫌。“这种涨价幅度的依据是不充分的,是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是利用市场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的不诚信行为,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有专家也指出,集体涨价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价格联盟,有价格垄断的嫌疑。“虽然涨价是必然,但生产企业联合起来,以集体涨价的方法来实现,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构成了一个价格联盟,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实际上是在搞价格垄断。”
■市场反响
广州现方便面抢购潮
据了解,截至昨天,家乐福、好又多、百佳、华润万佳等均表示尚未收到供应商正式的书面提价通知。但由于方便面要涨价的消息已广为传播,不少超市这两天都出现“旺销”现象。
在家乐福海珠区某店,记者见到很多消费者在一大袋一大袋地抢购方便面,店内工作人员正在忙于向空出来的货架上摆上新的产品。据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这几天几乎每隔一个小时就要补一次方便面,天天催着供应商赶快送货来。家乐福有关负责人称,前天家乐福方便面的销量就比前一天激增四成。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家乐福的方便面基本没有提价,但部分买三送一,买六送二的促销活动却悄然取消了。此外,在部分超市内康师傅、统一等即将提价的袋装面纷纷告急,甚至有“脱销”现象。
在校大学生、工薪阶层的师奶们对方便面即将提价的消息最为敏感。记者昨日获悉,这两天很多住校大学生都在一箱箱地购买方便面。在广工就读的小林表示,昨天他就和4位同学一起去好又多购买了6箱方便面备用。
■相关报道
省工商局公布二季度监测情况
罐头食醋超两成不合格
昨日广东省工商局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对本省流通领域销售的食醋、罐头食品等商品进行监测情况。据悉,这次共抽查了54家销售企业销售的食醋、罐头食品169批次,合格135批次,不合格34批次,合格率79.9%。
工商部门共抽查了广州、深圳、韶关、阳江、肇庆、清远、潮州7地市流通领域31家商场、超市、批发市场、个体经营户所经销的43家生产企业生产的食醋50批次,合格27批次,不合格23批次,合格率为54%。主要存在问题一是标签标识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要求仍然明显;二是超范围和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罐头食品共抽查了珠海、韶关、中山、阳江、清远、肇庆、云浮7市流通领域23家销售企业销售的罐头食品119批次,其中合格108批次,不合格11批次,合格率90.8%。主要问题是违规和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抽查的果蔬罐头中,食品添加剂指标合格率仅为82%。个别企业超标使用色素和防腐剂,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使用国家标准不允许在罐头食品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jwxy/200707270015.asp
方便面也涨啦:升幅最高四成 企业称不涨不行可能还有第二波
2007-07-25 14:27:10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欧志葵

图:我国是方便面消费第一大国,方便面已成为日常消费食品
面临原材料一直大幅上涨的重压,苦苦支撑了近一年时间的中国方便面业也不得已加入涨价的大军,记者从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获悉,在高价方便面6月份已率先提价后,占据我国大部分市场的中低价方便面价格也整体上调。
提价动态
全线上调平均提价两成
目前,我国方便面年产量460亿包,占全球市场的51%,居世界第一。但由于今年以来长时间亏本经营,企业“失血”过多。
“这次提价,是继康师傅、统一等高价方便面6月份开始提价后,行业采取的进一步自救行动”,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事务局局长孟素荷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自去年年底开始,由行业协会参与,国内方便面巨头召开了3次内部价格协调会议,最近一次于7月初召开,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康师傅、统一、今麦郎、日清、农心等10多家知名企业全部参与此次统一调价,其市场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与此同时,1元钱以下低端面的价格调整,将由各企业为主,按地区分头推进,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提价策略。
孟素荷介绍,中低价格方便面主要指价格1元以下的方便面,0.5元到0.6元产品将提到0.7元到0.8元;1元产品提到1.2元。最高提价幅度达到40%,平均幅度在20%。
据了解,在今年年初举行的第一次价格协调会上,企业就高价方便面率先涨价达成共识,并于六七月份开始行动。孟素荷介绍,1.5元以上的高价方便面平均都涨了0.2元,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消费者基本都能平静接受,因此,第二拨提价将扩大到所有产品,而本次提价的中低价产品占据我国方便面市场的60%以上。
企业说法
应对原料价格不断上涨
“数次召开价格协调会的原因就是自去年以来方便面原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孟素荷表示,“如果说高价方便面尚存微薄利润,那么对于中低价位产品而言,已是到了‘干多少赔多少’的状态,以生产低价面为主的中国方便面行业,从南到北、从大企业到中小企业,均在失血中”。
据业内人士介绍,自2006年以来,方便面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持续到今年上半年仍无下降趋势。其中,占据方便面成本18%的棕榈油,从去年均价4200元/吨,猛增到现在的8000元/吨,仅此一项,方便面成本即增高11.12%。此外,面粉、辣椒、马铃薯淀粉等主要原材料也都在上涨。方便面因原料价格的上涨而导致的成本增加在13%以上,有的企业则达20%。
过去,方便面给人比较熟悉的广告语是“加量不加价”。近半年来,许多品牌方便面开始通过“减量不减价”来减少成本上涨压力。不少产品售价虽然看起来没有变化,但分量却有了细微的调整。一包方便面少个十多克,一般消费者用手掂量不出,但对企业来说可以在赔本买卖中“歇口气”。同时采取的手段还有内部减负增效,压缩管理成本和包装成本。“但这些仅是杯水车薪,最多只能减亏2%到3%,过快上涨的成本根本无法在减下的几克重量里全部消化。更为重要的是,不断的‘瘦身’和‘减料’导致方便面产业公信力的降低和消费者的流失”,孟素荷不无忧虑地表示,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的方便面行业将进入到慢性自杀的迷途之中。
后续动作
全面修改方便面国家标准
“要走出危机,中国的方便面价格必须合理回归”,孟素荷表示,这绝不仅仅是“涨价”一条路,还要进行产品结构的上升及调整。据介绍,大多数企业在调味品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有的在非油炸设备上更新,而有的南方企业则在方便米粉等新品种上寻找新路。
6月开始的提价,已经使“失血”之后的行业终于有了补血造血的功能,接下来,为促进行业能尽快恢复健康,我国也将全面修改实施已有10多年的方便面国家标准。
同是身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的孟素荷透露,方便面行业2007年国际标准已制定,而我国方便面发展15年来,现在执行的还是10年前的国标,这与国际标准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方便面国标修订工作由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启动,而学会将牵头参与国标的修订。
“提价行动启动后,将加速国标修订的进程。”孟素荷表示。而来自企业的范现国也表示,这将使我国方便面业真正处于公平、公正竞争之下,行业将面临洗牌。
■本地反应
市民
食品都涨了早有心理准备
在继猪肉、粮油等民生食品涨价之后,又一场席卷全国的方便面涨价风潮又出现了!昨日,在广州五羊新城附近的一家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超市从本月起,统一方便面大部分都提价了。而且康师傅也已预先通知他们,8月1日起,部分康师傅方便面也将提价。不过,对于此一轮方便面涨价,消费者表现平静。不少消费者表示,现在米、油都上涨了,因此对于其他食品涨价也早有心理准备。
记者昨日走访广州市场,发现不少卖场均已获悉方便面要涨价的消息。在五羊新城的一家中型超市,记者见到统一100、来一桶、好劲道、巧面馆等系列方便面的价格标签已作了改动,其中部分产品从1.5元提到1.7元。
昨天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购买方便面的消费者并不多。一位正在选购方便面的董先生表示,今年很多食品都涨价,包括米、油、盐,对于牵动其他食品“提价”早有心理准备,因此今次方便面涨价,他不觉得奇怪。另一位周女士表示,平时家里吃方便面的时候并不多,一个月大概消费不到10包,因此方便面一包涨1、2角,也不觉得增加多少。
超市卖场
很多未接到通知尚未调价
据超市称,部分品牌方便面涨价后,至今该卖场方便面的销售还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由于此次升幅不大,升价不显眼,很多消费者都能平静接受。
据悉,统一、康师傅方便面全国性范围调价的行动,目前指令大部分只下达到经销商、代理商、批发商等流通领域,终端尚未全面到达。记者昨日获悉,家乐福、华润、麦德龙等大型超市里的方便面至今仍未调价。
据广州华润有关负责人称,该超市在5、6月份时已听供应商说要提价,但尚未收到正式的书面通知,由于从收到正式通知到终端提价,需要一段时间,该超市估计在8月底前,其卖场内的方便面都不涨价。但是,对于方便面要涨价一事,不少大型超市均表示,这是大势所趋。
企业
不涨不行可能还有第二波
昨日,统一方便面有关负责人林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今年该公司方便面调价的策略是势在必行的,“不涨价不行了。”从去年底至今,棕榈油上涨了40%,面粉涨了25%,再加上包材、蔬菜等其他辅料也在上涨。之前,该公司一直靠压缩管理成本、减少生产费用来抵消物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据其介绍,在6月份,该公司已对1元左右的平价面好劲道系列产品,进行了第一波调价,平均涨幅达20%;在接下来的8、9月份,还将有第二波的调价行动,届时将对高价面即1.5元/包以上的方便面进行调价,平均上调幅度为13%。据悉,这是多年来统一方便面第一次全国性、大规模地提价。
另一家方便面巨头康师傅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昨日,康师傅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自7月1日起,该公司旗下的袋装方便面也将对终端价格进行调涨,上调幅度为20%以内,其中珍袋面会由1.5元涨到1.7元,涨幅为13.3%;面霸袋面由1.8元/包涨到2.0元/包,涨幅为11.1%。该人士强调,此次涨价部分只有袋面,包括桶装等容器面则暂时不涨价。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jwxy/200707250431.asp
关键词:方便面涨价
2007-07-25 09:47:39  来源: 南方都市报   作者:
面临原材料大幅上涨的重压,苦苦支撑了近一年的中国方便面业也不得不进行价格调整:在高价方便面6月份率先提价后,从7月26日开始,以华龙、白象等为首,占据我国大部分市场的中低价方便面价格将整体上调,涨幅最高达四成。  (《京华时报》7月24日)
方便面涨价很正常,方式有问题
我有些不明白,面粉涨价了、棕榈油涨价了、猪肉牛肉涨价了,亦即方便面的原材料涨价了、生产成本上涨了,方便面咋就不能涨价?我并不反对这次方便面涨价,因为它涨得有理有据。退一步讲,即使它涨得没理没据,我也不反对,这个牌子涨价了我可以吃另一个牌子的方便面,所有方便面都涨价了我可以吃别的,方便面并非不可替代品。
这次方便面涨价有道理,但也有瑕疵,就是其涨价方式有问题。报道称,自去年底开始,由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牵头,国内方便面巨头召开了3次内部价格协调会议,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康师傅、统一、今麦郎、日清、农心等10多家知名企业全部统一调价,其市场覆盖率达到95%以上——这种涨价方式,就有搞“价格同盟”之嫌,甚至有串通涨价之疑,不仅有违国家相关法规,而且有违市场竞争原则。本来,方便面因为原材料涨价而涨价,是很正当的事情,方便面协会和方便面巨头们这样一搞,反而让这次正当的涨价蒙上了暗箱操作、集体哄抬物价的不正当阴影。
□易家言
“方便面提价”冲击消费心理
说句实话,对于方便面涨价本身,我并没有多大的不满。它涨它的我过我的,我并不是离开面便不舒服的兰州人。
但这种轻松的心态仅限于表面而已,在我的内心还是会存在对方便面涨价的疑问和担心,这种心理上的不坦然不是来自方便面微小的涨幅,而是来自物价涨幅趋势——涨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在房价不断上涨,肉价不断上涨,肯德基全国范围内涨价的背景下,方便面涨价只是涨价序列中的一个实物而已。
当肉价、肯德基、方便面连续的涨价时,我就必然要担心了生活成本的上涨了。
之前的物品涨价已经在不断冲击消费者的心理。如果,我们把消费者的心理比喻成一张弓上的弦,那么每次物品的涨价都是在给弦以张力。连续性的涨价,其冲击力是可以累积的。
□李劭强
“政府愈富民生愈艰”悖论亟待扭转
经济学家有过研究,近年的经济发展过程,政府成为最大受益者,收入增幅远在民众之上。税收增长幅度不仅把GDP增幅落下很远,把国民收入增幅更是丢在了望尘莫及之位。收入增长有限,物价却处在飞速上涨的跑道上,CPI指数连续突破3%警戒线,从房价到食用油,从猪肉到方便面,在“涨声”一片中,惟有它们的增长速度堪与财政收入并驾齐驱。最后带来的结果,借用经济学家赵晓的比喻就是:同样的钱数,昨天你本来还可以买一套房的,今天你却只能买一个客厅了,而明天你将注定只能买一个阳台。
一方面物价飞涨将民众的钱袋榨干,另一方面税负沉重又将民众的钱袋掏空——很大程度上,国民民生正处在这样的“涨声”夹缝之中艰难求进,汇集成一句普遍的公众抱怨就是:什么都涨,就是收入不涨。如此,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政府愈富民生愈艰”的悖论现象。
我们可以成为高税收高福利的“次优型”藏富于政府国家,也可以成为低税收低福利的“次优型”藏富于民国家,最好成为低税收高福利的“最优型”国家,但决不可以成为高税收低福利的“最差型”国家——“政府愈富民生愈艰”悖论急待扭转。
□舒圣祥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707250226.asp